03.02 歷史人物陳濟棠是個什麼樣的人?

汪鶴真


歷史有時候也挺有意思,一級上將、“南天王”陳濟棠竟然當過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司令,以及海南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1949年)。

不過,陳濟棠的第八路軍、海南特別行政區長官,與後來的第十八集團軍、海南經濟特區完全不是一回事。

作為從1929-1936年實際“統治”廣東的“南天王”,陳濟棠的軍政能量還是不容小覷的。他以擁蔣發家,藉助1929年的蔣桂戰爭得以取代李濟深成為廣東老大;他以反蔣倒臺,於1936年的“兩廣事變”徹底解決後下野赴歐遊歷。

陳濟棠

見機行事,長袖善舞,能屈能伸,這就是陳濟棠起來又倒,倒了再起的“秘訣”。並且,他的浮浮沉沉,又都與“飛機”不無關係。

“機不可失”的笑話

1936年6月初,陳濟棠聯同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發起了武力倒蔣運動。彼時的兩广部隊也可謂兵強馬壯,特別是陳濟棠的空軍,擁有兩百多架飛機,實力甚至遠遠超過了蔣介石的中央軍空軍。

兩廣事變前,陳濟棠的五哥陳維周,曾在南京與蔣介石會晤。陳維周篤信命相,與蔣交談時他暗暗替蔣相了面,發現他“滿臉晦氣”,加之先前他還帶一翁姓風水先生去奉化看過蔣母的墓地,斷定“不出兩年蔣先生必將權勢不保”,就更加認定弟弟的此次反蔣可能會成事。

另外,翁半仙還告訴陳維周,說陳濟棠“大運已至,機不可失”。陳濟棠於是決定起兵反蔣,準備從廣東北上湖南。由於蔣介石用大量“銀彈”以及高位許諾成功策反了廣東空軍司令黃光銳,並親率飛機投向了蔣介石,加之陳濟棠頭號大將餘漢謀也倒向了蔣介石集團,陳濟棠的起事剛一發動就熄火了。失敗後的陳濟棠經香港前往歐洲,結束了七年的“南天王”歷史。

有人開玩笑說,原來翁半仙所說“機不可失”,是指“飛機不可失”啊。

黃光銳

“藉機再起”的陳濟棠

1936年10月,為慶祝蔣介石五十歲生日,全國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所謂“獻機祝壽”活動,也就是捐錢捐物用來購買飛機。獻機祝壽的所有捐款中,陳濟棠一人所捐就佔了全國總共665萬元的80%。

赴歐洲遊歷路過意大利時,陳濟棠出資700萬港元向意大利採購飛機,以供抗日所用;他還私人贈送蔣介石1000萬光洋,借祝壽以失修好之意。另外,據張發奎回憶,陳濟棠還在歐洲訂購了價值兩百多萬元的軍火,抗戰爆發後,他要軍火商發貨,並獻給了重慶國民政府。

因此,陳濟棠被任命為最高國防委員會戰略委員,並於1940年就任國民政府農林部長。雖然沒有了當年“南天王”的唯我獨尊,陳濟棠還是憑藉他的“見機行事”,又重新走到了前臺。

老闆變馬仔的陳濟棠

1949年2月,陳濟棠被代總統李宗仁任命為海南行政長官兼海南警備總司令。為了當這個長官,陳濟棠捐出80萬元作為開辦費,又出70萬港幣從泰國購買軍糧。他認為,“不用說固守海南一年半載,就是三年兩載也不成問題,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不用說恢復我以前的南天王,連大總體我也有份。”


因為當時餘漢謀為廣州綏署主任,擔任海南警備總司令的陳濟棠就成了餘漢謀的下屬。而當年陳濟棠當第四軍軍長時,餘漢謀僅為手下的副師長;陳濟棠為路軍及集團軍總司令時,餘漢謀也不過為其手下的軍長;為此,張發奎及薛嶽都認為陳濟棠不應該去海南,還罵他“不做老子做兒子”,但陳濟棠還是去上任了。

等到後來薛嶽、餘漢謀也都逃到了海南,軍事上的正、副職被他倆把持,陳濟棠又靠邊站了。

海南解放後,去到臺灣的陳濟棠,與大部分曾在大陸期間呼風喚雨的軍政大員一樣,也都遠離了權力中心。1954年,陳濟棠因腦梗塞突然死亡,徹底走完了64年的跌宕人生


司馬砸光


去年夏天的時候,我曾一口氣連續寫過上百篇民國軍閥政要,唯獨漏了陳濟棠,如今看來,對人物評價既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度,再評陳濟棠,反而不似從前“張嘴就來”。

本文在討論陳濟棠的時候,專門討論陳濟棠的軍政生涯,尤其是他與蔣介石之間的關係為主線,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位“南天王”陳濟棠。

寒門出身的南天王陳濟棠

民國時期的軍閥,尤其是像陳濟棠這樣的地方軍閥,大多都是有一定的背景或者關係,陳濟棠是寒門出身,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主政一方的軍閥實力派,過程不可謂不艱辛。

陳濟棠家裡世代務農,1907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開始接觸革命活動,秘密參加了同盟會,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後開始其軍旅生涯。

1920年加入粵軍,開始了其向上爬升的軍旅生涯,1922年陳炯明叛亂,陳濟棠擁護孫中山先生,參加對陳炯明的討伐,陳炯明被驅逐出廣州後,陳濟棠被任命為粵軍第一是第二旅旅長,後來在粵桂戰爭中,新桂系的統一廣西之戰中都表現出色,並且與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1925年已經擔任師長的陳濟棠率部參加第二次東征陳炯明的戰鬥,在此戰役中,蔣介石的總指揮部差點就被敵軍給端了,後來陳濟棠和何應欽部趕到才救蔣介石與水火。

北伐軍從廣東北上後,廣東就又成了廣東人的地盤,1927年11月發生張黃事變,驅逐李濟深,李濟深是陳濟棠的老領導,正是陳濟棠的幫助上,才幫助李濟深平息局勢,在此過程中,陳濟棠也迅速發展自己,成為廣東比較有實力的軍閥。

1929年,蔣介石在南京囚禁了李濟深,陳濟棠遂與蔣介石合作,扳倒李濟深,成為廣東最大的軍閥,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陳濟棠於1930年擊敗李宗仁與張發奎部,為老蔣的蔣桂之戰以及中原大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陳濟棠與蔣介石為代表的寧粵對峙

說句實在的,兩廣出身的軍閥要是不反蔣,都對不起革命,只有反蔣的軍閥才是好軍閥,以廣西新桂系來說,更是將反蔣當作軍閥的信仰,老蔣三次下野,兩次是新桂系促成的。

相對來說,粵系軍閥反蔣的雷聲大,卻是分分合合,終究是不徹底。

以粵系的汪精衛、胡漢民這些人來說,始終沒能形成反蔣統一戰線,內部矛盾比反蔣還大,最終都沒成氣候。

陳濟棠能夠成為南天王除了有自己的打拼,錦上添花的那個卻是老蔣,所以,在1929到1931年之間,陳濟棠是依附於蔣介石,然而1931年因為粵系胡漢民被蔣介石囚禁後,陳濟棠經過粵籍政客古應芬的策動,開始反蔣。

粵桂之間停止戰爭,達成和解,將兩廣成為反蔣基地,很多粵籍的國民黨元老派也都積極支持他們,再次成立廣州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對峙,並且彈劾蔣介石,要求蔣介石下臺。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不得不考慮全國的局面,因此作為妥協將胡漢民釋放,與粵方達成和解。

然而,陳濟棠和蔣介石之間的關係卻徹底破裂,陳濟棠在此期間迅速擴張,在東北軍撤回關內的情況下,粵軍已經成為當時除老蔣中央軍外實力最強的軍閥,底氣足了也就不懼老蔣了。

陳濟棠發動的兩廣是變,從反蔣到服蔣

1936年作為全面抗戰爆發的前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中之間就是張學良發動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進行抗日,而在此之前,陳濟棠與新桂系就發動兩廣事變,反蔣抗日。

1936年6月2日,陳濟棠開始發難,致電中央要求全國抗日,陳濟棠領銜,兩廣將領聯名要求蔣介石北上抗日,是為兩廣事變。

針對陳濟棠的發難,老蔣沉著應對,一方面調兵遣將隨時準備應戰,另一方面還是老一套,就是收買、分化、瓦解陳濟棠的部隊,這一招被蔣介石在攻打地方軍閥的過程中,運用的爐火純青,屢試不爽。

首先是粵軍重金打造的空軍,被蔣介石收買,飛離廣東投靠中央;其次是廣東軍政大員李漢魂通電反陳擁蔣;最後,收買陳濟棠手下重要大員餘漢謀與張達,宣佈服從國民政府。

老蔣這一套組合拳打的陳濟棠是毫無招架之力,辛辛苦苦籌劃反蔣多年,竟然被老蔣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費一兵一組給解決了。

兩廣事變失敗後,陳濟棠跑到香港蟄伏,經過一段時間痛苦的反思,陳濟棠最終選擇服從老蔣,老蔣讓陳濟棠出過,並且表示希望他“早日回國襄助共成大業”,後來陳濟棠擔任過蔣介石的農村部部長,以及中央常務委員等職務。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頗有先見之名,將精力放到教育上,免受猜忌。


史論縱橫


鄧小平曾經對陳濟棠的兒子-電子學家陳樹柏說:令尊治粵八年,確有建樹。有些老一輩的廣東人還懷念他。


可見當年陳濟棠在廣東著實做了不少事,下面我們來簡單談談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當然時好時壞由大家來評!

簡介

1890年出生於廣西防城港的陳濟棠自有聰慧勇敢,父親是秀才,以教書為生,不過陳濟棠雖然考中鄉試,但由於國弱外辱的情況讓他不再求仕,直接棄筆從戎,後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

革命後直接進入陸軍速成學校學習,出來就擔任粵軍軍官,職位從排長一直到團長。這期間他的上司陳炯明反動部隊對抗孫中山,而陳濟棠是孫中山的堅定的粉絲,直接帶著隊伍聯合滇桂軍平定叛軍,重佔廣州。

轉向蔣介石

國民政府成立,身為孫中山的堅定擁戴者-陳濟棠自然鞍前馬後,先後東征南征,只不過就是不贊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

陳濟棠甚至壓制工農運動,是清共的鐵桿!不過就這樣在孫中山的部隊混不下去了,主動出國考察工作!


後來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讓陳濟棠看到他再次崛起的希望!於是主動將自己這幾年考察的內容寫成反蘇共報告,蔣介石見獵心喜,立馬讓他去當任師長,並回到廣東。

勢力漸長,與將衝突

陳濟棠一回到廣東,立刻發展自己勢力,先是阻礙了賀龍等入粵計劃,再是平定張黃事變(張黃兩人為汪精衛的國民政府攻佔廣東)。這一系列的立功,深受蔣介石的器重,而陳濟棠也很順利控制兩廣之地。

1930年,國內各勢力彙集中原,大戰一觸即發。陳濟棠也在蔣介石的吩咐下入湘,直接攻佔衡陽、衡山等地,讓張桂軍不得不放棄長沙,這一戰讓蔣介石看到粵軍的實力強勁,已經對自己有所影響,畢竟不是自己掌控的部隊!

第二年,蔣介石就讓陳濟棠裁軍,並支持省長陳銘樞搶下廣東行政權,而早已把廣東看成自己的寶貝的陳濟棠自然不滿,毅然反蔣,就這樣軍權兩握,人稱南天王!

再次反蔣抗日

1936年日本不斷佔領中國領土,國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方略讓很多人不爽,而陳濟棠就是其中一個,他聯合桂系部隊,一起發動六一事變,來促使蔣介石抗日,結果失敗,不得不逃至歐洲!



廣東政績

陳濟棠在廣東做了很多利民之事,懲奸除惡,整頓經濟,刺激農業發展,重點在於興教育,他曾提出教育是立國之本,在短短几年,廣東學堂就多了400多所,學生也增加了十幾萬人,深受廣東人的人喜愛。

不過這樣一位先生在臺灣突發腦血栓死去,在他死的前一刻,他還在為他的新學校勘查校址,讓人敬佩!


歷史微旅者


我們熟知的“八路軍”番號,原來就屬於曾經的“南天王”陳濟棠。抗戰勝利後,一直賦閒的陳濟棠試圖東山再起,糾集舊部爭奪廣東的軍政大權,終於鬥不過曾經的部下餘漢謀等人,被打發去了海南島擔任警備司令(舊屬廣東)。第四野戰軍大舉進軍兩廣時,殘敵紛紛逃入海南,結果“老虎仔”薛嶽在陳誠的力挺下復出,就任“海南防衛總司令”,屈居副手的陳濟棠氣個半死,乾脆出工不出力,最後率嫡系部隊兩個師逃臺。



陳濟棠出身於號稱“粵軍之母”的粵軍第1師和後來的第四軍,他在民國政治舞臺上的起落與蔣介石息息相關。國民革命軍1926年誓師北伐時,陳濟棠幸運獲得了率所部第11師留守廣東的機會,從此排斥異己壯大勢力,在粵系汪精衛、張發奎等與蔣介石爭奪國民政府控制權的鬥爭中,陳濟棠選擇支持了蔣介石,於是飛黃騰達。到1929年,他已經升任第八路軍總指揮及“廣東綏靖委員”,統一掌管廣東地區的陸海空三軍。

陳濟棠在新桂系軍閥崛起時期,曾奉廣州政府之命三次率兵入桂相助,因與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全部交好,蔣桂戰爭之後李白黃一度下野,兩廣地區以陳濟棠勢力最大,“南天王”的稱號由此而來。



關於陳濟棠的生平,不少答友已經認真回覆,重複沒有意義,單說一向秉承反*立場的這位“南天王”,是如何因為維護自己利益、反而在客觀上相助中國革命的事件。

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紅軍決定長征時,由於通往湘西的道路已經被國民黨圍剿部隊重兵封鎖,紅軍派員聯繫了負責南路封堵的陳濟棠,此公深知蔣介石一石二鳥的政策,不想與紅軍拼個你死我活消耗自身實力,於是答應了紅軍自粵北“借道”的要求,當中央紅軍通過後再假意追趕,被稱為“敲梆式的堵擊”和“送行式的追擊”,使紅軍在長征初期順利通過了敵人三道封鎖線。

(與蔣介石合影)

陳濟棠甚至贈送了紅軍10萬發子彈,並且揚言:“紅軍多打死一個蔣軍,我們就相應安全一分”。當然,這些小動作是瞞不過蔣介石的耳目,後者怒火中燒,開始限制和修理這個廣東軍閥,雙方矛盾逐漸加深。

第二次是1936年6月,蔣介石正擬調動大批中央軍前往西北,準備逼迫張學良、楊虎城一起圍剿剛剛到達陝北的各路紅軍,不料陳濟棠見江南空虛,當年6月1日聯合桂系發動了反蔣的“兩廣事變”,歷史上也稱六一事變,蔣介石不得不回調部隊解決兩廣問題,客觀上為紅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結果,陳濟棠的頭號大將餘漢謀倒戈,空軍全部叛逃,兩廣事變很快被中央軍平定,陳濟棠無奈通電下野,結束了他在廣東的近十年統治,第八路軍番號也被撤銷;等到蔣介石回過頭來再次督師陝北時,又發生了“西安事變”,苦逼的一塌糊塗。



(薛嶽、陳濟棠、張發奎)

第三次是1950年4月,抗戰勝利後一直主管海南軍政的陳濟棠,被空降來的老鄉薛嶽騎在頭上,心中十分不爽,在海南的國民黨殘軍中,薛嶽的嫡系第四軍僅有5000餘人,而陳濟棠幾年經營組建起來的部隊卻高達30000餘人,於是陳濟棠依仗手中實力,拒不遵從薛嶽的指揮和調遣,致海南島的防禦部隊體系四分五裂,當四野戰神韓先楚的兩個軍登島後,陳濟棠一路向三亞逃竄,使人民解放軍順利解放海南島。

點評:民國時期典型的軍閥,以培植和保存個人勢力為已任,無論其他。

(陸軍一級上將)


度度狼gg


陳濟棠,一生軍政,有“南天王”的稱號,最後也是倒在教育事業下。誰又能料到一個軍閥卻對教育事業如此重視。1980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接見陳的兒子——陳樹柏博士(美籍華人、電子學家)時說:“令尊治粵八年,確有建樹。有些老一輩的廣東人還懷念他。”治粵期間,陳濟棠傾力於地方建設,對廣東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均有重大影響。當時即廣受好評,贏得了極高的社會聲譽。

陳濟棠(1890年2月12日—1954年11月3日),字伯南,1890年出生於廣東防城港(今廣西防城港),漢族客家人。粵系軍閥代表,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華民國農林部部長。

在1931年的“寧粵分裂”事件中,蔣介石被彈劾下野,陳濟棠就“功不可沒”。後來他索性與蔣“均權分治”,使廣東處於半獨立狀態。蔣介石對他恨之入骨,總想找機會收拾他。第五次“圍剿”一開始,蔣介石就在兵力部署上北重南輕,想把紅軍逼進廣東境內,借刀殺人,以收“一石二鳥”的功效。

在中共反圍剿的時,陳濟棠選擇了給紅軍讓路。

一方面,不能讓老蔣得逞,一方面不能與紅軍開戰,跟紅軍開戰,不管輸贏,損失的都是他陳濟棠,最後他選擇了“送客”,“咱一面慢吞吞地在紅軍的必經之地修造工事,以免被蔣介石抓住把柄;一面又不完成碉堡封鎖線,開放一條讓紅軍西進的道路,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專門從紅軍後衛部隊身上作文章,以‘送客早走’。”他希望此舉也能收到“一舉兩得”之效:既防紅軍入粵也防蔣介石把自己的手伸進廣東,以達到最終保住廣東地盤的目的。但他還是寢食難安,害怕紅軍真要是動真格,於是又想到了跟紅軍談判。

經過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五項協議”:就地停戰,取消敵對局面;互通情報;解除封鎖;互相通商,必要時紅軍可在陳的防區設後方,建立醫院;必要時可以互相借道,紅軍有行動事先告訴陳部,陳部撤離40華里。


楊幼敏立即返回廣州,向陳濟棠彙報談判情況,陳濟棠心中非常高興,人也就更加大方起來:“明天就可開始,鹽布等緊俏物資一律放行,彈藥先撥給他們十萬發,做個大人情吧。他們多打死一個蔣介石的兵,我們就相應地多安全一分。”

同時,陳濟棠是中國近代少見的儒將,不但嗜好國學,且一生以推崇國學教學為使命。在陳濟棠主導下,西南政務委員會擬訂了《廣東三年施政計劃》,其中,對民生、教育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有較多關注,促進了這些事業的發展。以教育為例,在計劃實施之後,廣東的教育經費1935年達503萬元,比1930年增加132萬,佔全省預算10.8%。除加強國立中山大學和私立嶺南大學等10所高等學校外,還創辦了省立襄勤師範大學、省立國醫學院、省立體育專科學校、廣東陸軍軍醫學校等,並使全省的中小學數量分別上升了20和46個百分點。

1950年4月海南解放,陳去臺灣,任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資政等職。1954年11月3日晨,陳因到臺北“風化區”探測辦學校址,突患腦血管栓塞症,卒於村舍。

直到生命的最後也是倒在教育事業的路上,陳濟棠是少見的儒將,在主政廣東期間,為廣東的經濟、文化和市政建設方面則頗多建設,老一輩的廣東人都非常懷念他。

1993年,隨著兩岸關係的好轉,陳濟棠墓地從臺北市遷回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巖風景區西側,並與其夫人莫五姑(1900-1947)合葬於此。1997年,陳濟棠夫婦合葬墓被湛江市人民政府立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叔有點懵


陳濟棠(1890一1954),字伯南,廣西防城縣人,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畢業於黃埔陸軍小學、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後在廣東地方部隊中任初級軍官。1916年,任營長。1922年,陳炯明叛變,奉孫中山之命討逆。及廣州光復,升團長、旅長、師長。 陳濟棠擁蔣,在蔣的幫助下獨佔兩廣,成為粵系主要頭目。



1931年,驅走省主席陳銘樞,成為獨霸廣東的“南天王”。陳濟棠加強治理廣東,他提出了“整軍經武,改革政治,發展經濟,闡揚文化”十六字治粵方針,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他又反蔣。1936年與桂系聯合發動兩廣事變,任抗日救國軍西南聯軍副司令。失敗後逃往香港。 陳濟棠反我軍,1932年任贛粵閩邊區“剿我軍”副司令,參與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第五次“圍剿”。他在1934年又與紅軍簽有停戰協議。 1937年9月,蔣介石任命他為國民政府委員。1939年11月,經蔣提名為中央執行委員和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



1940年3月任農林部長,次年辭職。抗日戰爭勝利後,曾任兩廣及臺灣宣慰使。1946年回廣東從事教育事業,創辦珠海大學。1949年3月被任命為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兼建省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1950年5月,由海南去臺灣,被蔣介石聘為“總統府”資政、戰略顧問。1954年11月3日在臺北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李三萬的三萬裡


陳濟棠,民國軍閥,主政廣東達將近八年之久,顯赫一時,號稱“南天王”。如果要評價此人,我可以贈送他八個字“精明過人,利益至上”。

陳濟棠的老上司是李濟深,原來是廣東的軍政一把手,因為被老蔣排擠,就密謀聯繫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想有所動作,結果被老蔣誘騙到南京抓了。陳濟棠是李濟深的麾下第一大將,眾望所歸成為一幫李系將領的主心骨。眾將領一起要求陳濟棠登高一呼,率眾反蔣。不料,陳濟棠老奸巨猾,他假模假樣的大罵老蔣一通,然後話鋒一轉,態度來個180度大轉彎,強調大家應該珍惜廣東局面,按照元老胡漢民的意圖辦事,切不可操之過急。一幫將領都是大老粗,哪裡比得上陳濟棠的老謀深算,被忽悠的目瞪口呆。原來,陳濟棠早就和老蔣勾搭上了,他正想借此機會當上一把手過過癮。陳濟棠摸清眾將領的底細,最後亮出底牌,宣佈接受老蔣的任命,並且立即以廣東最高軍政一把手的身份,接收了原李濟深的全部地盤。

陳濟棠大權在握後,又開始與老蔣拉開距離,一面與紅軍暗通曲款,一面與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又勾搭上了,把廣東弄成了獨立王國。平心而論,陳濟棠對20世紀30年代的廣東的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貢獻的。當然,陳濟棠發展地方經濟的原因還是為了對抗老蔣。30年代,廣州經濟起飛,是民國以來最大規模、最有名的經濟建設高潮,搞了一大批重點工程,修橋鋪路蓋大樓,比如規模浩大的民生工程珠海橋,開闢了黃埔港等等。陳濟棠還以“省營”頭銜建設了很多大型的企業,又大搞“開發區”,比如他把廣州西村定名為“省營西村工業區”,把有實力的工廠企業都集中於此。西南航空公司也是陳濟棠一手創建。陳濟棠還多次邀請“港澳華僑回國參觀團”到廣東訪問,他親自接見,大會賓客,吸引了大量外資,為廣東經濟建設的騰飛奠定基礎。

不過,陳濟棠骨子裡面還是軍閥,他誰都可以利用,有利益就是朋友,敵人也可以變為朋友。所以,他後來偷偷放跑了紅軍,還暗中送了紅軍子彈1000多箱,把老蔣氣的破口大罵。對內部,陳濟棠嚴苛鎮壓異己,大肆屠殺左派青年。廣東經濟雖然發展了,普通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實惠,社會矛盾突出。

後來,陳濟棠因為被老蔣打壓的厲害,藉口“北上抗日”,想揭竿反蔣,被對付軍閥手段爐火純青的老蔣以離間計輕鬆瓦解。陳濟棠自知大勢已去,黯然下臺。一代軍閥,終於退出歷史舞臺。


懷疑探索者


陳濟棠,1890-1954年,廣東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國民黨第一集團軍總司令,一級陸軍上將,字伯南,廣東防城(今屬廣西)人。1907年黃埔陸軍速成學校畢業。1915年參加討伐袁世凱失敗後投護國軍,1922年奉孫中山密令,相機助討陳炯明,歷任團長、旅長、第11師師長。1928年9月,率部襲擊紅軍葉挺、賀龍部,後升任第四軍軍長。1929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從此,統領了廣東海陸空三軍,掌握了廣東的黨政軍大權,當時人們稱他為南天王。



陳濟棠主粵八年,頗有建樹。1932年蔣介石為對付共產黨,任命陳濟棠為贛粵閩湘邊區總司令,兼任江西南路總司令。1934年10月電約周恩來派代表舉行軍事談判,達成協議,為紅軍北上抗日讓路。1936年陳濟棠發動反蔣的兩廣事變,失敗後逃往香港,旋赴歐考察。1937年回國後,出任國民政府委員、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及戰略委員會委員。1949年任海南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1950年4月海南島解放,陳濟棠率部逃往臺灣,後任臺灣“總統府”資政、戰略顧問。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陳濟棠由歐洲回國,歷任國民政府委員、最高國防委員、戰略委員、農林部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日本投降後,陳濟棠奉命為兩廣宣慰使,由重慶回到廣州,恢復勢力,重掌廣東政權。1949年4月,陳濟棠被國民黨政府任命為瓊崖行政長官,大力改善海南島的落後狀況,企圖以此作為國民黨的反攻基地。1950年4月,海南島解放,陳濟棠逃往臺灣,任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常委及“總統府”資政。他欲在臺灣設德明中學校,以紀念孫中山先生,於1954年11月3日在勘察校址時,突發腦血管栓塞去世,終年64歲。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海南黑鳳梨,您的關注、點贊與評論是我最大的動力!關注後可以給你分享更多有趣的內容!


海南黑鳳梨


陳濟棠(1890—1954),字伯南,1890年出生於廣東防城港(今廣西防城港),漢族客家人。粵系軍閥代表,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華民國農林部部長。

陳濟棠曾是中國國民黨的成員之一,也是一名一級上將。陳濟棠長年在廣東一帶主持軍政,故又有南天王的美稱。陳濟棠在與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政府相抗衡的時候,還不忘發展廣東的經濟、文化等城市建設。

陳濟棠為政的主要思想是忠孝,所以當時他對學校的要求就是將《孝經》列入必修課程中。 陳濟棠曾是中國國民黨的成員之一,也是一名一級上將。陳濟棠長年在廣東一帶主持軍政,故又有南天王的美稱。陳濟棠在與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政府相抗衡的時候,還不忘發展廣東的經濟、文化等城市建設。陳濟棠為政的主要思想是忠孝,所以當時他對學校的要求就是將《孝經》列入必修課程中。

1890年,陳濟棠出生在廣東的一個鄉村中,是漢族客家人。陳濟棠自小就進入陸軍學堂學習,在1907年隱秘的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後,陳濟棠進入軍校繼續深造,畢業後參軍入伍,並逐漸累計軍功,升任為師長。 1927年,中共在南昌發動起義,陳濟棠率領軍隊前去阻攔,更派兵鎮壓過工農紅軍的武裝行動。在國民黨選取總統之時,陳濟棠參與了蔣桂之爭,他力挺蔣介石,之後被升任為駐廣州第八集團軍總司令。 1931年,國民黨內不斷有著反蔣之事發生,陳濟棠也加入其中,並逐漸將廣州的軍政大權掌控在手中。

1932年,陳濟棠聽命蔣介石去對付共產黨,被任命為贛粵閩湘四地剿共總司令。 之後,陳濟棠聯合國民黨桂系,發動了六一事變,可惜事情敗露,從香港逃亡歐洲避難。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才再次回國,成為了國民政府最高國防委員。1940年,陳濟棠出任農林部長,規劃統籌農業林木一塊。 國共內戰爆發後,陳濟棠駐紮海南,時任海南行政長官,警備總司令。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解放軍不斷地發動解放戰爭,即將波及到海南,陳濟棠果斷逃亡臺灣。

陳濟棠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其父乃是清朝時期的秀才,在家鄉創辦私塾教書。他自六歲開始入私塾唸書,後來高中鄉試之後,感覺到大清腐敗,於是他有了投筆從戎的念頭。 1907年,他到軍校讀書,並加入了國民黨的前身——同盟會。在陸軍小學唸書的時候,陳濟棠的成績非常差,連正步都走不齊。幾乎每次都是被留下來打掃教室衛生,連畢業的時候,陳濟棠還是成績最差的一名學生。

1931年,陳濟棠已經初步掌控了廣東地區的軍政勢力,並開始了他的行政手段。他在機關歡宴上提出了改革陋習,革新政治,爭創模範廣東的口號。加強地區交流,不忘國防建設,讓廣東先一步富裕起來。

1954年,陳濟棠在臺灣逝世,享年64歲,當時曾被他執政過的地方,都曾自發地舉行過送葬儀式。


哦嗚fox


陳濟棠-治理廣東的“黃金時代”

關鍵詞:為人正直 、愛國、治理有方、思想前衛

1933年2月15日,一個溫暖的星期三早上,似乎有什麼東西在冬眠中醒來了。那天,廣州長堤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獅共舞,似乎很久沒有這種喧鬧和歡騰的景象了,所以人們特別興奮,好像熬過悠長而鬱悶的冬季之後,忽然看見燦爛的太陽一樣。市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熱鬧,紅男綠女,白叟黃童,麋集逾千。由香港專程前來參加慶典的僑領、廣東工商界鉅子、新聞記者、黨政要員,懷著自豪、驚歎、敬畏、陶醉之情,瞻仰這座由美國人設計和建築的大橋。

海珠橋從破土動工,到元吉大成,歷時3年,造價103.2萬兩白銀。河北起於維新路口,橫跨珠江,直抵河南廠前街,全長183米。外形莊嚴顯赫,構造窮工極巧,中段橋面由電力控制起降開合,使大型輪船可以從橋下通過。整座大橋以鋼鐵和水泥為材料,在旭日和波光的互相輝映下,蔚為壯觀,活像一件工業時代的藝術品。

海珠橋從動工到落成

從來沒有一座大橋的落成,會令人如此激動,因為在慶典上,人們還聽到一連串好消息,政府著手籌辦華僑實業銀行,鼓勵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回國投資;廣州河北總電廠新裝6000啟羅華特電機和河南分電廠新裝1000啟羅華特電機,今天同時開機發電。

一個介紹廣東建設成就的大型展覽“廣州市展會”,也於當天開幕,內容分市政、工商、農業、教育、美術、古物、民俗、攝影、武備、革命紀念品10大部分。工商界已經靈敏地捕捉到經濟復甦的跡象,他們內心產生一種靈感似的爆發,充滿了新的能量。海珠橋的落成典禮,成了廣東經濟這輛蒸汽機車頭重新啟動的點火儀式。

陳濟棠的施政計劃

陳濟棠治理廣東時間並不長,但他的政績卻不同凡響,由他主持制訂的“三年經濟建設計劃”,涵蓋了農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礦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紡織工業等輕重工業,以及公路、鐵路、航運等領域。

這份經濟發展計劃,不是由經濟專家制訂的,而是由第一集團軍總政治部一位少校科員草擬的。雖然有人認為政工人員,大都是閉門造車之輩,但這份題為《廣東省三年施政計劃》的建設綱要,卻也並非空中樓閣,它以省政府提供的市場調查數據為依據,數易其稿,最後由陳濟棠親自拍板定案,1933年元旦正式公佈實施。而那位少校科員得到的報酬是從此可以自由地上下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