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根脈和靈魂,公園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公園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弘揚城市文化,增進情感聯繫,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大課堂。公園文化建設不僅是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也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高品質公園文化活動將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那麼有兩千多年的古城瀘州,一直有山水城市之城,這座隸屬川南古巴國之域,因為其得長江和沱江千年環抱,又有以忠山為主發軔而成的老瀘州城,其公園形態一直多種多樣,不管是江陽區還是龍馬潭區公園在這裡的發展都有非常良好的趨勢。

今天沽酒客不揣冒昧,來聊聊城市公園發展與文化的關係一些探索,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瀘州城市公園發展的關注和探討。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瀘州市公園文化發展現狀

通過沽酒客之前對瀘州市區的忠山公園、龍透關公園、東巖公園、奢香公園、羊大山公園等調研發現,瀘州各大公園都在為市民提供健身和休閒場所的基礎之上,積極舉辦各類花展、書畫展出、自然教育、道德講壇等文化活動,市民參與度逐步提高。

目前瀘州市公園建設服務中心現管理公園綠地46個(不含連江公園),11個片區(忠山、東巖、城西、龍透關、三道橋、羊大山、玉帶河、大驛壩、木崖、金州、江北),其中省級重點公園1個,精品公園綠地10個,一類公園綠地9個,二類公園綠地5個,三類公園綠地21個,總面積為2894052.14平米。為瀘州公園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但是,瀘州公園文化活動大多缺乏自身的特色,缺乏文化獨特性和多樣性,不僅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缺乏高尚文化品位。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瀘州市公園文化品質提升所面臨的問題

一是未能徹底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首先是公園建設還沒有完全做到因園制宜。園林之美,美在自然。現在公園人造景觀、人工化建築太多,不能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充分突出自然景觀風貌。其次是人性化設計不足。市民文化生活在公園空間之外。瀘州市大部分公園的基礎文化設施如劇場、舞臺、展覽館、書吧等並不齊備,公園沒有發揮自然教育、文藝演出、展覽學習、文化傳承的平臺價值。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二是公園文化符號和文化元素欠缺。公園園林和建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市公園建設存在缺乏文化內涵和藝術元素的問題。雖然忠山公園、東巖公園內有很多匾額、楹聯。但是題名匾額、楹聯、繪畫、書法等美術形式以及詩詞、歌賦、散文、戲曲和典故等文學形式尚未巧妙地融入園林園藝之中。比如忠山和東巖兩處都是瀘州古八景之處,未能很好的體現它的歷史性和文化脈絡。對相關的歷史文化名人如:諸葛亮、趙雲、楊慎等名人的利用和展示不足。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三是公園文化活動不夠豐富。瀘州目前的公園文化活動多以一般性的大眾文化活動為主,儘管也有各類花展、盆景、書畫展這樣的高雅藝術活動,但總體上類似的活動太少。日常公園文化活動缺少整體規劃,各類公園沒有形成自身特色,較為同質化,缺乏較有文化品質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

四是缺乏有影響力的公園文化品牌。雖然瀘州目前屬於四線城市,但是兩千年多年的歷史文化名稱,我們的瀘州公園其實有很多歷史文化可塑性(特別是忠山、龍透關、東巖等),這一點在國外如紐約中央公園和倫敦海德公園之所以能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地標和旅遊觀光熱點,就在於“莎士比亞公園戲劇節”、海德公園”“無座音樂會”“逍遙音樂會”等高端的藝術活動的舉辦,而瀘州的公園文化活動至今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這些都需要從瀘州自身的人文底蘊去深度挖掘,並且形成能持續產生落地效應的方式進行推廣。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五是公園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市公園建設服務中心和各公園管理處普遍存在人力不足的情況,尤其是公園現代化管理和園林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

六是公園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雖然公園在基礎綠化建設等做得比較到位,但是在文化建設經費不足,對文化活動和公園品牌質量提升依然產生不到很大影響。

關於提升瀘州市公園文化品質的思考,沽酒客是這樣認為的:

(一)強化特色,展現瀘州歷史文化名城底蘊

打造公園文化的“瀘州標準”和“瀘州樣本”。首先要從瀘州建設歷史文化“名園之城”的定位出發,對現有公園的文化活動進行梳理,並按照活動類別、形式和規模進行歸類;其次要按照“一園一特色”的思路,以忠山、東巖公園、龍透關公園、奢香公園等重點省級和精品,制定公園文化活動規劃,以點帶面提升瀘州公園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

(二)創新思路,打造瀘州的公園文化品牌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一是建設屬於瀘州歷史民俗的人文公園,目前瀘州的文化屬性體現,比如以酒文化為代表,但是瀘州沒有以酒文化為載體的公園,而酒文化又關聯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它涉及了歷史事件,人物,以及民俗文化風情,其整理不僅僅是單一的宣傳瀘州老窖,而是可以形成一副千年瀘州酒文化風俗畫卷,讓不管是本地還是外地遊人進園後能對瀘州酒文化,酒歷史,與酒相關的瀘州民俗得到很好的體現。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二是多遠歷史文化的打造,瀘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兩千多年曆史文化;西漢設江陽侯國;梁武帝大同年間建置瀘州。擁有瀘州老窖酒釀製技藝、古藺郎酒傳統釀造技藝、瀘州油紙傘、古藺花燈等國家級非遺項目。

瀘州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以名酒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長江文化、瀘州河川劇文化為代表等多種文化流派。截至2016年12月,瀘州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150項。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這些資源其實都是很好的可拓展點。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三)豐富內涵,提升公園硬件設施文化品質

一要進行公園形象標識系統設計,提升公園園林的美學品味。不僅突出現代西方的草坪、道路燈光的魅力,也彰顯蘇州園林式亭臺樓榭的東方美。以上海首箇中國戲曲主題公園——紹興戲曲藝術主題公園為例,頗具中國古典意蘊的園林設計以及臉譜牆、戲臺、戲曲藝術牆等公園的硬件設施的建設不僅彰顯了公園獨特的文化魅力,還向公眾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

二是要整合公園建築設施的文化元素,打造整體性的有機文化環境。考慮是否將博物館、電影院、藝術館、圖書館等展館、娛樂設施整合到公園現有空間裡面來,使各個建築的所承載的文化元素交相呼應進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文化綜合體。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三是打造市民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臺。要建設舞臺、展廳、信息宣傳長廊等基礎硬件設施,讓市民擁有展示和交流的平臺,讓曲藝、運動、音樂表演、舞蹈等內容走進公園,深入市民。

(四)精雕細琢,舉辦多樣化、互動性強的公園文化活動

一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園文化活動。建立社會力量參與公園文化活動的機制,緩解文化周經費不足的困難,進一步提升現有文化活動的品位和水準。同時借鑑多地優質的文化模式和自身因地制宜,強化公園文化活動的時尚化、創新化和獨特性特色。

二是打造永不落幕的公園文化節。以公園為文化活動場所,可以組織本地地區的青少年開展共賞如《詩經》、《楚辭》、《論語》、《道德經》等國學經典,共同體驗和學習傳統文化。同時,開展以太極等武術表演、古琴等傳統樂器表演、漢服展覽表演、手工藝表演(油紙傘等)等文化交流活動,使公園文化活動朝常態化、精品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五)以市民需要為中心,提升公園服務和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現代化的公園管理模式。應該突破傳統管理思維,改變社會參與度較低,社會力量動員性較小的管理機制,形成一套管理規範,責權清晰,有效評估總結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例如:注重人文關懷,使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打造現代化、人文氣息濃郁的公園環境。

二是大力引進公園現代化管理和園林文化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特色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現代化管理、花卉新品種的培育、高品位文化活動策劃都需要專業化人才來完成,要大力引進專業人才,夯實深圳市公園文化品質提升的人才基礎。

瀘州城市公園文化底蘊探索,本土文化與之的重要性淺談

三是以公眾參與為主導。應該充分利用媒體宣傳和推廣,引導市民參與公園的文化建設。比如,可以與書城報業合作,讓瀘州本土讀書月活動走進公園,建構少兒閱讀空間;公園景觀的命名和景點設計讓廣大市民參與,可以網上徵集,專家遴選,最後再以市民投票的方式來選定從而打造瀘州的新八景。

(六)以公園為平臺,開展文化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進一步完善提升瀘州各個公園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水平。提升科普教育的影響力,加大與社會公益組織的合作力度,完善自然教育中心的組織架構,合理安排志願者和參觀者的時間。

二是在建立瀘州公園為主題等頭條號及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打造公園與市民互動新型平臺,定時推送公園新景觀和發展以及文化服務及相關活動信息。

以上的想法可以還有很多不成熟和粗鄙之處,也希望更多有識之士批評指正,由衷希望不久的將來,瀘州在山水園林城市的腳步上能更進一步,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