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逃到方山避難,後被當地居民出賣給九帥曾國荃,關押在兩江總督府。九帥曾國荃忌恨李秀成,恨他在三河之戰中殺死老弟曾國華;忌恨他力保天京安全,不但將自己擊傷,還差點讓李鴻章淮軍過來搶奪功勞。為此,曾國荃對其一頓辱罵、毆打,乃至直接用利器戳其臀,致使鮮血直流。不過,李秀成非常硬氣,直言:“各為其主,何至於此”,絲毫不畏懼,不妥協。曾國藩聽說後,從安慶啟程來到南京,親自審問李秀成。與其說審問,不如說是交談。對曾國藩,李秀成貌似硬氣不起來,還答應曾氏要求,洋洋灑灑寫下數萬字的《自述書》,闡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太平天國之成敗得失,並對諸侯王進行一一點評。李秀成這份自述,被後世認為是“變節”之表現,不過羅爾綱先生不承認,並撰寫論文反駁。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諸侯王之評價非常精彩,貌似除了他自己,別人都是缺點多多,不足以承擔大任。就拿他評價翼王石達開一事來說吧。翼王石達開,許多“石粉”公認的太平天國戰神,16歲受訪出山、19歲封王、24歲統帥千軍萬馬將“中興名臣”曾國藩、胡林翼、彭玉麟等打得落荒而逃,儼然就是清末最優秀的軍事家,沒有之一。當然,也有不少的“石黑”,認為石達開就是不行,是被吹噓出來的所謂名將,其實水平很一般,與白起、衛青、霍去病、李靖、李靖、徐達、常遇春、藍玉、戚繼光等超級名將差幾條街。可以說,後人對石達開之評價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那麼,石達開水平究竟如何呢?不妨看看李秀成對他的評價:表面看是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當然,李秀成沒明說,而是玩“春秋筆法”,隱晦表達。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關於翼王的第一句話就是“家富讀書,文武備足”,對其非常肯定。在李秀成眼裡,石達開是位讀書人,這在太平天國陣營中是非常罕見的,足以表明他文化水準很高(就太平天國而言),品格修養也還可以。“文武備足”,說的是石達開治國與打仗均很有一套,算是人才。治國之能力,主要表現就是石達開督師安慶期間進行的政治、經濟、軍事改革,也就是“安慶易制”,還被洪、楊等領袖推廣開來。後來,石達開經略江西,直接將安慶那一套搬過來,效果也不錯,左宗棠就直說:“江西之事,恐不可為”,承認他得民心。赫赫戰功也有,主要表現為石達開兩次臨危受命,節制西征軍務,不但扭轉頹勢,還乘勝反攻,將西征大業推向了最高潮。用今天“石粉”們的話說,就是石達開坐鎮中軍,殺得曾國藩落荒而逃,實乃名將也。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說完石達開“文武備足”後,李秀成在文中採用“春秋筆法”,隱晦表達自己對他政治智慧之看法,認為翼王並沒啥大智慧。在《自述書》中,李秀成提到石達開參加“天京事變”,他是主要策劃者之一。李秀成《自述書》道:“北、翼兩王不服,君臣不別,東欲專尊,後北與翼議殺東王。翼與北王密議,殺東一人,殺其兄弟三人,原清、輔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殺。”東王九千歲楊秀清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經常杖責其他王爺,還威脅要杖責洪秀全。如此之人,誅殺他有錯嗎?答案是沒錯,不過楊秀清身份太特殊,不是隨便能殺的。為何呢?楊秀清享有“天父傳言”之權力,是拜上帝教會眾的精神支柱,只要楊秀清一出問題,太平天國軍民信仰就會崩塌。所以,石達開與韋昌輝密謀殺楊,而不是將其擒拿軟禁再想辦法處理,本身就大有問題。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楊秀清就是一個“燒炭佬”一枚,沒啥家世背景,為了鞏固自己地位,他不斷提拔草根英才,讓他們擔任要職,構成一股強大政治勢力,也就是常說的“東殿集團”。所以,殺掉東王楊秀清容易(獨眼龍,本身行動就不便),可善後問題就不好解決了,即是如何搞定東殿餘黨以及安撫會眾情緒。當然,殺了楊秀清,信仰就已經崩潰,韋、石也沒法解決。但是,東殿餘黨是可以搞定的,只要洪秀全出面公佈詔書,說韋、石乃奉召討賊,楊秀清死有餘辜,給“天京事變”披上合法外衣,東殿餘黨就只能認命。玄武門之變時,若是沒有尉遲恭去要挾李淵發佈聖旨,秦王李世民區區十來號人馬,早就被太子黨剁成肉醬,何來後世被吹捧得一塌糊塗的唐太宗呢?然而,石達開耍小聰明,奉召後沒回來,韋昌輝成了“天京事變”之槍手,導致事變擴大化。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石達開不回來,洪秀全又不公佈詔書,韋昌輝區區3000兵馬自然幹不過在京東殿勢力,他只能玩“陰招”,聯合陳承瑢,矯詔誅殺東殿餘黨。石達開呢?事變差不多到尾聲才回來,“翼王在湖北洪山,知到京城害殺許多之人,在帶同曾錦謙、張遂謀狼狽趕回京都,計及免殺之事,不料北王頓起殺心。”為何北王會“頓起殺心”呢?那就要看看石達開回京後幹嘛了,石達開下車伊始,直接斥責北王濫殺無辜,還保護楊輔清,公然站在東王餘黨之立場。這就有意思了,明明是密謀著之一,此時還裝好人,這不是在拉攏人心,想幹掉自己嗎?韋昌輝就是這麼認為,他可以原諒石達開“遲到”,卻不能容忍立場有問題,不殺你石達開,自己也會被殺死,畢竟“天京事變”得有人買單。與其被石達開殺了,不如先幹掉石達開,再挾持天王,穩定局面。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當然了,若是翼王石達開能站在北王立場,強迫洪秀全公佈詔書,估計“天京事變”也就到此為止,不會再掀起波瀾。翼王石達開耍小聰明,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坐收漁翁之利,結果“天京事變”再次掀起高潮。石達開逃離後,直接從岌岌可危的武昌城下抽調援軍,組建“靖難之師”,而後朝天京進軍,並揚言要得到韋昌輝狗頭,否則“班師回朝,攻滅天京”。石達開如此做,從報復角度看也不無不可。但是,“攻滅天京”此種話豈能隨便亂說,這不是公開在要挾天王嗎?這就是以下犯上,跟楊秀清有何區別。後來,石達開還堅持要求恢復“軍師負責制”,繼續想讓天王當虛位元首,還強迫其誅殺秦日綱、陳承瑢。這就不對了,秦、陳固然該死,可自己直接出面就不行,得讓手下去幹。要知道,秦、陳地位僅次於自己,石達開強迫天王誅殺他兩,用意何在?至少洪秀全會認為石是想獨攬大權,想當楊秀清第二。

李秀成談論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

沒能恢復“軍師負責制”,翼王不能加封“軍師銜”,跟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兩位草包沒啥區別,自然會被掣肘。所以,石達開直接外出單幹,想打下屬於自己的江山,“或追隨本主將,亦足標元勳,一統太平日,各邀天恩榮。”那麼,單幹就可行嗎?李秀成《自述書》中說:“翼王遠征,至今未歸”。李秀成被俘虜之時,石達開早已被凌遲近一年了。李秀成為何說他至今未歸?合理解釋是,石達開單幹沒啥成績,李秀成也懶得去關注。由此可知,在李秀成眼裡,石達開還是缺乏政治智慧,不是統帥級別人物,更不是王者。那麼,誰才是王者呢?李秀成在自述中也提到了,就是他自己。下回再分析。

參考文獻:《太平天國軍事史》、《李秀成自述》、《金陵省難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