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西蒙一直比較關注明這個朝代,不管是“君王守國門”的氣節,還是歷代皇帝與文臣們的鬥智鬥勇,都讓人產生濃厚興趣。不過今天,咱們來探討下明朝的軍裝。一路看下來,你會發現,大明的軍裝也是很帥的!

飛碟帽

飛碟帽可以說貫穿了我國古代軍隊大部分的歷史。最初的飛碟帽雛形是隋唐時的四瓣盔,盔簷前突,宋代的時候,盔簷已經開始變圓,不再四四方方,然後一直延續到明朝。而明朝的飛碟帽正式名稱是大帽,類似於蒙古軍隊的頭盔,在明朝延續並加以改進,得到廣泛應用,不過明軍也不是說所有人都戴飛碟帽,還有很多不同式樣的頭盔。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飛碟帽

山文甲

白色和金色山文甲是明軍高級軍官常穿的作戰衣甲,山文甲早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是典型的中國式盔甲,一直作為武將盔甲流行於唐、遼宋夏金、明。由於它的甲片多為山字形金屬片組合而成,所以稱之為山文甲。山文甲將美觀與實用合二為一,武將穿上十分威猛,是中國的代表性盔甲,被西方人稱為“中國之星”,被日本人稱為“唐甲紋”。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普通衣甲

一、齊腰甲

齊腰甲一般是傳令兵的衣甲,是一種與腰部齊平的鎧甲,種類繁多,不下十餘種。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傳令兵

二、罩甲

在傳令兵的後面,一般站著主帥的親兵部隊,一般都是穿罩甲。明朝劉若愚的《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

“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帶,皆戎服也。”

明朝顧炎武的《日知錄·對襟衣》:

“今之罩甲,即對襟衣也。《戒菴漫筆》雲,罩甲之制,比甲稍長,比襖減短,正德間創自 武宗 ,近日士大夫有服者。”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罩甲

三、布面甲

布面甲實際上是布面鐵甲,在布面內部釘有甲片,外面的布只起到鏈接作用,其重量有二十到四十斤之多,裝備布面甲的可以算是重裝步兵。布面甲和另一種棉甲是兩種鎧甲,清朝開始逐漸向熱兵器過渡,鐵甲慢慢失去了存在意義,棉甲開始成為主流,鐵甲更多地只用於儀式和表演等展示用途。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布面甲

臂甲

元朝統治中國百年,所以對明朝的影響還是有的。明朝也並非全盤承襲元朝衣甲,而是在元朝盔甲基礎上加以改進,並逐步恢復了一些漢制元素,形成自己特色,比如明朝的環臂甲,就是從東亞傳入蒙古再被明朝加以改進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臂甲手繪圖

作戰序列

明軍的作戰兵種和陣列,一般以小隊為單位,數量在十人至數十人不等,每隊各有小隊長一名,旗手一名,兵種多種多樣,有持刀騎兵,關刀騎兵,弓騎兵,槍騎兵, 下馬騎兵和方陣藤牌等等,還有手拿三眼銃的士兵。

明朝的軍旗一般都是三角旗,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五行分佈,下圖所繪製的,可能是代表五行的星圖,也可能是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神獸。

明朝的軍裝,怎一個帥字了得

當然明朝的軍裝遠遠不止這些,大家有補充的可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