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基層和軍校?

用戶4474643705


二者相同之處:基層部隊跟軍校的生活節奏、管理模式、大體氛圍都差不多的,畢竟都是軍隊序列。

二者不同之處:這個就太多太多了。第一、角色轉變。在軍校你是被管理者,到了部隊你不僅是被管理者而且也是管理者,畢竟畢業後你就是一名排長(技術軍官除外),手底下也是有幾十號人的。第二、人員結構發生了變化。在軍校,一個學員隊的同學大家都是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志向遠大的有為青年;但在基層部隊,這裡有新兵、上等兵還有士官,士官也有老的年輕的,人員素質也是參差不齊的。第三、壓力變大。在軍校畢竟比較單一,只管努力學習並練好必要的體能即可;但到了部隊就不一樣了,不僅要處理好與上級領導的關係,更要處理好與手下班排戰士間的關係,這個會相當複雜,需要較高的情商,去了部隊慢慢摸索吧。第四……太多太多,需要自己去慢慢品味。



以上大概講了下軍校生活跟基層部隊生活的差別之處,這裡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講一點最重要的東西,一定要有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適能力,很重要,確實很重要。在面對不公、遇到挫折、遭遇上級批評、遇到……反正遇到各種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時,一定要學會自我心理調試,快速修復自己迎接挑戰。


總之,永遠要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小兄弟,祝福你!


輕輕鬆鬆談體制


不知道你們學校學員隊領導有沒有針對學員的培養計劃,如果我是你們的隊長或政委,一定會將每個學員培養一遍,比如輪流當區隊長指導員什麼的。


剛剛寫完一篇拙文《帶兵人如何才能知兵?》,點了一下基層新軍官如何知兵,我在基層待過8年,不算軍校時間,當過士兵,很清楚士兵的心思。當年總部的“四個知道,一個跟上”(知道士兵在哪裡、幹什麼、想什麼、需要什麼,經常性思想工作要跟上)非常有針對性,也非常管用。但是有不少軍官不會用,也沒人教怎麼用。要把“四個知道,一個跟上”理解透、用好,主要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真心實意主動和士兵交朋友,走進士兵心裡。一開始很多士兵對軍官是有防備心的,暗中觀察軍官,不願意主動和軍官交談,甚至被動談心也很難聽到實話。作為軍官、上級,你不主動和士兵交朋友,除了合理的行政命令,他們會執行外,對於不合理的,老兵們有的是辦法對付新幹部。自己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做士兵的模範,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使士兵從內心深處對你是佩服的。



和士兵談心不要拘泥於形式,隨時隨地找機會和他們交朋友 。新幹部遇到老士兵,搞思想政治工作,你可能還不如老兵(士官、班長)做得溜,他們不會講大道理、也不會很正式,甚至有時候會簡單粗暴,但士兵們卻很服氣。利用站崗、值班、訓練等時機,先從“兵頭”開始,搞定了老兵、班長,“刺兒頭”自然會收斂不少。當然也要有計劃,先班長骨幹、再“刺兒頭”,最後和“聽話”的兵,一個也不能少,都成為你的朋友。


把士兵的困難放在心上,幫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當今社會,單親家庭的士兵不少,兩地分居軍官和士官家庭困難和矛盾比較突出,士兵和他們的妻子(對象)鬧彆扭、甚至鬧離婚(分手)也會時常發生。對於一個可能還沒戀愛的軍官,遇到下屬的這些問題,你可能就是婚戀“盲”,和你說了也解決不了問題,一些士兵會選擇沉默,根本不會告訴你,但明眼人能看出他遇到問題了。我當士兵時遇到老班長的對象鬧分手,好在我也算“秀才”,幫他念信寫信時稍微琢磨一下用詞,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當幹部時沒少處理這類問題,包括士兵的父母鬧離婚的,也都讓士兵能正確對待。



不管你職務和學歷多高,朋友應該平等相待,戰友既是上下級,也是兄弟,上下級是一時的,兄弟可以做一輩子,彼此真誠,以心換心,拿他們當兄弟,他們自然什麼都願意和你說。


李連明


基層之於軍校,就像社會之於大學,根本,絕對,肯定不是一回事。


不管你是高考考入軍校還是戰士在部隊考學,都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適應期和身體適應期。

在適應基層生活、訓練方面,戰士學員比其他人員適應基層的速度明顯要快一些,因為他們有兩年至三年的當兵經歷。

基層和軍校,雖然都姓軍,都穿軍裝,但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一是生活不同。軍校的伙食是社會化保障,自己想吃啥都可以,而部隊的伙食是炊事班保障,固定菜譜,固定種類,想吃也得吃,不想吃也得吃。

二是訓練不同。軍校訓練,不管是環境還是訓練條件,都比基層好太多,更像是小孩過家家,沒有什麼壓力。基層訓練幾乎沒有任何保障,強度也大。

三是管理不同。軍校實行的是人性化管理,凡事別太出格,差不多就可以。在軍校裡面,當模擬連連長和區隊長的經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那些所謂的經驗到基層根本用不上。

軍校畢業後是排長,要負責管理本排的人員,難度是相當大的。因為排裡面有比你兵齡長的,有比你年齡大的,有比你專業素質好的。排長剛畢業,一沒有感情基礎,二沒有群眾基礎,三沒有專業基礎,誰會聽你這個新排長指揮呢?

這是所有新畢業排長都面臨的問題,是不是很苦惱呢?不要怕,我來教你方法。

一、不要瞧不起戰士。很多新排長認為自己學歷高,是軍官,對戰士不屑一顧。這就大錯特錯了。相比於連隊的任何人,新畢業的排長都是新兵,一定要謙虛,謙虛,謙虛。要尊敬老兵,因為他們兵齡比你長,年齡比你大,技術比你好。要愛護新兵,因為他們是排裡的新生力量,未來的骨幹。

二、不要想著新官上任三把火,踢開頭三腳。這些都是愚蠢的想法。有些排長想迫切的顯示一些自己的權威和能力,搞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結果是火把自己燒了,既丟了面子,又輸了裡子。

三、要有兩把刷子。這裡的刷子是指素質。排長必須有過硬的軍事素質,這樣才能有說服力。連隊組織五公里考核,排長每次跑在連隊最後一名,自然會被別人笑話。


總而言之一句話,新畢業的排長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一點,做好吃苦受氣的準備。一年之後,工作環境熟悉了,人的感情也有了,工作開展就越來越順利了。


全景觀看


作為過來人,把個人體會講一講(軍校生家長可轉發給孩子)。在軍校按照規定完成各種課時外,全方位的打造自己,到基層連隊不放過任何一次施展才華的機會。


一、軍校

1.學習。軍校生是以學習為主,有文化課也有專業課,給自己定個目標,每門課考試必須達優秀,這也是嚴格要求自己。除文化課與專業課外,還得參加中隊和大隊組織的各種輔導班,如會計、藍球裁判、晚會主持、公文寫作等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並實際運用。

2、訓練。軍事科目很多,訓練好壞,直接影響下連隊帶兵。在練好規定的軍事科目外,還得注意幾點:首先要有個好的身體素質,如五公里越野,單雙槓基本練習,都要在良好以上。其次是個人軍姿與口令,形象很重要,堅持每天一小時立正站立,把個人氣質練出來,堅持喊口令,下連隊幹部戰土聽你口令,就能知道能否震住人。

3、模擬。軍校都模擬基層連隊方式學習訓練,個人無論充當連長還是任何職務,一定診惜機會,好好鍛鍊,要自信,大膽管理,學會召開連務會,點名講評工作,進入角色。


二、基層

現在軍校畢業大部分下連隊,二年後才能考研,調入機關也得二年以上,當排長就是帶兵。

1、踢好"頭三腳″。下連隊後踢好頭三腳很重要,有沒有二把刷子,幾下子就看出來,一定要展示你善長,做有把握的事,認認真真的做好每件事,從出公差到擔任連值班,積極大膽,全連上下都看著你呢,立爭頭三腳有好印象。

2、多請示彙報。作為新排長,在工作中要習慣請示彙報,完成任務後,一定要給連首長彙報,不懂地方要請示,注意戒驕戒躁。

3、以法帶兵。帶兵是很有學問,一定要依條令帶兵,杜絕打罵士兵,訓練上嚴格,生活上關心,排長沒多大權,不要承諾士兵進步,以情帶兵,你威信會提高。

忠告:請不要放過任何一次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我是大橙子說事,喜歡我答題,請評論,有什麼問題問我,私信,必回!


大橙子說事


軍校是你幹部生涯中很好儲備知識的階段,在這裡你會完成思想的塑造,會打下堅實的素質基礎,會養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些都會為你的軍旅生涯打下很好的基礎。

軍校或四年或五年,時間轉瞬即逝,這幾年是你最有青春活力,最有朝氣,最有幹勁的歲月,你一定要充分把握住,當前在部分學員當中存在著混日子,享樂主義等現象,朝氣蓬勃的年齡卻是老態龍鍾的樣子…………這是萬萬不該的。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愧,也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

多讀書,瞭解黨史、軍史,多讀歷史,多看史書增加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