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樣杜絕手機遊戲對學生的傷害?

心動之處皆風景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怎樣杜絕手機遊戲對學生的傷害?對此,我的看法是:

第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學生是遊戲市場的主力軍,基本每個學生都會或多或少的接觸到遊戲,有的只是玩玩而已,有的卻網癮成性,而這一部分對遊戲上癮的學生自然就成為了受害者。所以,在學生時期,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引導學生看待遊戲。(1),不要給孩子學生造成太大的壓力,俗話說得好,有壓力就有動力,可是對於學生來說,他們還不能承受太大的壓力,所以會想方設法排解壓力,而遊戲就是他們排解壓力的方法之一。(2),在給學生減輕壓力的同時,告訴他們遊戲的危害,以及讓他們知道作為一名學生的任務,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而遊戲就是這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

第二,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遊戲也不例外,沉迷於遊戲,有害身心健康,而適度的接觸遊戲則會益智大腦,活躍思維。所以,遊戲本身並不傷害學生,而是那些不自律的學生自己傷害的自己。

第三,家長是關鍵,學生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家鄉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成長,在賺錢養家的同時缺乏對孩子的陪伴,學生期間,最重要的是多多實踐活動,平時帶著自己的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既減少了與遊戲的接觸,又鍛鍊了自身能力,開闊了眼界,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幫助!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看法,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謝謝!


老臘肉玩遊戲


對於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與其一味“堵”不如因勢利導。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孩子沉迷手機卻演變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問題,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但是,我們也不能把手機這一工具當做妖怪,一味禁止孩子接觸,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是好事兒。

一、孩子為何會沉迷手機?

1.孩子缺乏足夠的陪伴

父母工作的繁忙,平日玩伴的缺少,孩子無人陪伴與玩樂,心中自會多了些孤獨感。為了彌補這種缺憾,孩子會藉助其他事物來獲得心靈補償,這時零食、電視和網絡成為他們最好的“夥伴”。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多給孩子關心與呵護。

2.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夠

對於自己喜歡的事兒,成年人都難以自控,何況是幼小的孩子。當孩子玩手機至興頭上,家長的突然制止對他們來說是痛苦的。越是不給孩子玩手機,他們越是想多玩一會兒。因此,孩子要幫助孩子控制好時間,增強他們的時間觀念。

3.父母在家頻繁用手機

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時常在家拿著手機聊天、娛樂、遊戲,孩子自然會對手機產生強烈的興趣,並會想方設法從手機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不要在他們面前做“低頭一族”。

二、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1.適當理解和接納

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問題,總是難以理解孩子的世界如何奇妙。家長不妨多些深入瞭解孩子,探尋孩子喜歡的事情的趣味與魅力。一來可以聽聽孩子的傾訴,二來也能和孩子交流感情。

作為家長,也要告訴孩子電子產品是工具,不能讓它們“綁架”我們的生活。在日常生活裡,我們要給孩子做良好的示範,只要不囿於沉迷,孩子就能夠把控好玩手機的時間。

2.約定共同的規則

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玩手機的正常需求,但是不能過於沉溺其中。為了對過度玩手機有更好的限制,家長可以一起制定一個共同遵守的規則。這個規則不應是單方面限制孩子,而是要全家人去共同遵守的。

好的規矩離不開嚴格的執行,家長和孩子定下了的規矩,堅持下來就能變成好的習慣。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認知,這將使之受益一生。

3.豐富孩子的生活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家長進行引導和教育的。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充實他們的日常生活體驗。

家長可以培養孩子一些樂器、書法等方面的興趣,或是和孩子一起遊戲、閱讀、運動。另外,我們也可以多鼓勵孩子與人交往,將他的注意力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中去。

孩子沉迷於手機,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這個尺度的把握,需要父母運用好自己的智慧。作為家長,在給孩子創造良好家庭環境的同時,也要給與孩子充足的愛與接納。





神奇動物集錦


六步溝通法則讓你和孩子跟衝突說Byebye

【第一步:瞭解需求】

孩子為什麼愛打遊戲?遊戲滿足了他什麼樣的需求?而作為家長我的需求又是什麼?

【第二步:頭腦風暴解決方法】

以滿足彼此需求為前提的情況下,和孩子一起腦洞,商量能滿足雙方需求的解決方式。

【第三步:評估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必須要能滿足雙方的需求,和孩子一起進行評估確認。

【第四步:選擇雙贏的解決方法】

大多數時候,很難能滿足雙方需求。那便每人提出一個解決方法,結合使用。

【第五步:執行解決方法】

嚴格執行解決方法的同時,需要給予孩子更多陪伴。

【第六步:後續評估】

不是以“孩子不玩遊戲”為目的去禁止孩子,而是滿足孩子內在各種需求為出發進行效果的評估。



希望是你lmc


簡單來聊聊吧……

作為90後的一代,基本都是有遊戲伴隨著慢慢成長的,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就對於學生玩遊戲來說,其實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但具體走向,關鍵還是得靠自己把握,和來自家庭、朋友等人的監督。

首先來大致瞭解一下游戲可能對學生帶來的一些影響。

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傷害身體:如果學生一旦迷戀上了遊戲,常常是通宵達旦地玩,如果沒有家人管,不吃飯、不睡覺的玩遊戲那是長事,時間長了對身體各個方面傷害都很大。(特別在視力方面的影響最大)

第二、心理方面:一旦學生對網絡著了迷,就會對其產生很大的依賴心理,輕了來說影響學習,使注意力難以集中,重者則可能會心理變態,有的還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孤僻傾向,甚至會產生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

第三、影響學業:學生一旦迷戀上網,常常上網就會佔用大量的學習時間,成績自然而然就會直線下降。

第四、對家庭經濟影響:這就在網上報道得特別多了,因為孩子為了玩遊戲,瞞著父母進行遊戲充值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等等。

那麼作為一名學生,有什麼對策可以幫助其避免這些因為玩遊戲而帶來的影響和危害呢?

面對網絡遊戲帶來的影響和未可知的危害,絕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坐以待斃任由事態的自然發展,必須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儘可能將各種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培養自我自控能力:自己安排好作息時間表,限制玩遊戲的時間,對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困惑,要積極與人溝通,尋求與父母、老師、朋友等的幫助。

第二、樹立正確的奮鬥目標:找到自己的奮鬥方向,以此為動力培養自己的控制力與忍耐力,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不要讓自己閒下來。同時還應正確利用網絡資源,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避免遊戲成癮。

第二、家長要正確引導、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們正確使用手機,並採取必要的方法。每天檢查他們的手機裡是否有下載遊戲,這樣子是可以有效的阻止他們玩遊戲,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的技能好本領。嘗試主動與孩子一起玩遊戲,以和藹、平等對話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為孩子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控制好孩子的經濟來源,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第三、和親朋好友積極交流:父母還應與孩子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加強對孩子的關懷,更多地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共同參與孩子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尊重孩子的認知,滿足孩子對精神需求,減少孩子玩遊戲的慾望。

第四、學校教育的積極引導:學校要加強對學生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從小培育正直、真誠、寬容、仁愛等基本的素養和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素養。學校應開展各種活動、比賽等,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有意識地將學生們的視線從網絡遊戲上移開,等等。

第五、相關部門加強對遊戲的管控力度:遊戲商業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先進文化導向,積極加強監控,加大懲罰力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等。

總而言之,面對玩遊戲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只要加強自我管理,各方主動積極引導,積極防範,基本能夠改善因玩遊戲而給學生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適當的玩遊戲可以益智,但沉迷於網絡遊戲則有百害而無一益,希望廣大學生以學業為重,不要沉迷於遊戲中。​玩遊戲可以,但是千萬不要被遊戲玩弄了,要成為掌握遊戲的人,不要成為被遊戲掌握的人,避免浪費自己的青春時光。


潶小智來啦


我是老乖,面對這樣的問題,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問題(個人觀點)↓↓↓


遊戲會對學生造成危害嗎?

很多家長,老師認為,學生玩遊戲就是在影響學業,網絡陷阱,網癮少年,學業荒廢,成績一落千丈…

於是各種管教便開始了,手機沒收了,限制使用時間,不跟其他玩遊戲的孩子玩,發現一次‘仗責’八百,各種循循善誘遠離遊戲,一個破遊戲有那麼恐怖嗎?

所以,作為一個從小玩遊戲長大的人,必須要用實際經驗告訴各位關心孩子成長的老師和家長,遊戲絕對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駭人

遊戲能帶來哪些好處?

(故事可能有點長)這要從2003年開始說,那個時候,在農村的我,能接觸到遊戲的機會很少,直到村裡出現了一個叫做電子遊戲廳的地方。

像這種禁區,基本上不是我那個年紀(9歲)的孩子能去的,雖然已經三年級了,但限於經濟實力。

只有那麼一次,5年級的飛哥帶我進去了(翻過自家圍牆,繞過了所有眼線)開始了我對遊戲的初識,三國群英傳,然後,所有的選人和遊戲界面,除了圖標,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字符,飛哥說這是英文,有的他也不怎麼認識(那個時候對於英語的普及是相當的慘淡),所以即使要玩這個遊戲,也需要別人指導。這就讓我很不舒服了,好不容易才從老爹那兒騙了一塊錢(一元錢2個幣),卻給別人做了嫁衣,其實當時只是覺得好玩,開心就對了。

事情的轉折點在回去之後,我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

於是我從飛哥的哥–浪哥(初一),那裡借到了一本英語書(那時候農村的英語都是從初一開始),我一個3年級的娃,除了日常繁重的學習(語文和數學),還自己添加了一門英語,不懂的直接跑到2公里外的浪哥家問,(導致那個時候的浪哥英語成績直線下降也是怪不好意思),不僅如此,我還讓老爹託人到縣裡,專門買了一本兒童版的《三國演義》,沉迷於三國時期的世界久久無法自拔。對於當時諸葛亮的神通廣大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個事情,導致後面我上了初中,英語水平遠超同齡人,並給我自身帶來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然而,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的噩夢開始了,我遇到了這個世界上最狠的班主任–老譚。

那個時候我已經從小霸王轉戰到電腦💻,"魔域",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痴迷這款遊戲,初中離老家較遠,所以從那時候已經開始了住校,每倆週迴去一次。

有一次週末在網吧,被老譚逮了個正著,同行的有4、5人的樣子,都是成績較好的幾位,老譚立刻就出現了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直接手打全踢的把我們幾人像趕鴨子似的,一路從網吧打到了校門口,1公里的路,硬是沒有一個人還手,也不敢跑(父母吩咐:不聽話就打!!)

PS:所以家長千萬別給老師留下這樣的話,因為你真的不能想象這個老師在打的時候是多麼狠。

然後,我們幾個被老譚丟在教室門口,從下午,跪到了晚上,中間時不時嚴加拷問,隨手撿的老樹根都打斷了幾根,直到宿管查房才放過我們,回去寫檢討的時候,越想越氣不過,憑什麼我玩遊戲你就要管我,你算哪根蔥?老子就要玩…

晚上估摸著宿管回去了,我們幾個將床單擰成一股繩,從宿舍三樓(2樓有護欄)往下爬,又溜出去了,本來是說吃個飯,然後想著翻牆太麻煩,又危險(不是怕高,而是怕被逮住),於是又鑽進網吧,開始了第一個通宵。

俗話說,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在摸清了老譚每天的路線以及時間規律後,就越來越大膽了,從一週一次通宵,到2次,3次,依然沒有被發現,直到我的期末成績單出現…我發誓那是我最難受的一個寒假,被老師嫌棄,被父母嫌棄,成績差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後來母親大人給我說,不是反對你打遊戲,只是你自己要有個度,你現在這個時期什麼重要,什麼次要,可能是有以前為了打遊戲而學習的例子,他們從心裡上還是比較支持的。凡事養成自覺,堵不如疏。

將手機遊戲轉換成益智開發

遊戲不光是打打殺殺的,還有娛樂休閒的,角色扮演的,電子競技的,不僅能夠開發智力,還能從各種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抗壓抗挫能力,反應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等等

如果非得要杜絕手機遊戲,我相信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對孩子的一種遺憾,它不僅能夠激發想象力,空間感,創作能力,還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和挑戰。

說到這裡我想到一款遊戲,我的世界pc端,迷你世界–手遊端,這些不都挺好嗎,那如果你非得堅持不讓學生接觸電子產品,稍微有點經濟實力,像什麼樂高啊,少兒編程啊,做中學玩中學,不也挺好不是嗎?


總結:

  1. 遊戲並非毒瘤
  2. 適當引導不要過度沉迷
  3. 將遊戲愛好轉為學習動力

7醬鎮樓,我是老乖,個人觀點,歡迎評論留言( •̀∀•́ )


老乖娛樂


孩子沉迷手機甚至不能自拔,一直以來都被高度重視,但這一難題始終沒有解決。未成年人沉迷手機主要是防止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過度打遊戲、瀏覽不良網站、給網紅打賞,以及訪問零售商等。對此,各種辦法和高招都用過,但效果都不理想,如去年國家網信辦起草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0到8點打網遊。

該條例還要求公共上網場所應安裝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件,智能終端設備在出廠時或銷售前,應當安裝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件,或者為安裝保護軟件提供便利並進行顯著提示。在很多人看來,智能手機目前已成為“精神鴉片”,有些內容很不適合於未成年人,部分內容甚至要禁止未成年人接觸。遺憾的是,孩子們沉迷於手機的現象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而浙江大學的這個團隊與國外大學合作研發出的新軟件,就可以分辨出使用者是成人還是小孩,以阻止未成年人瀏覽不良網站,或控制其使用。雖然這項技術的“算法仍有改進空間,區分青少年手勢是難點”,但如果最終推出,就可以部分地解決未成年人沉迷於手機的問題。孩子的自制力差,容易沉迷手機,用科技創新的辦法使其不能採接觸到有害信息,這對未成年人來說無疑是福音。

然而,防止孩子沉迷手機不能僅靠科技手段,科技再神奇,最終還是要由人來操作。就是說,孩子手機不離手,甚至整天沉迷於其中,並非是科技手段不先進,阻止不成功,未成年人的監護者才應該負主要責任。記者採訪徐文淵教授時,他的一句話耐人尋味:“我有一些同事不想管小孩了,就給小孩一部手機,小孩子會拿來玩遊戲,也會做一些不當操作。有時候群裡會突然有人道歉,說之前的信息不是他發的,是兒子發的。”

徐文淵教授是大學老師,而他的同事即便不是教師,起碼也是教輔人員或“教育工作者”吧?而他的這些同事“不想管小孩了,就給小孩一部手機”這句話聽起來令人費解,也找到了孩子們沉迷手機的一個主因,即家長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責任。對未成年人在生活和學習上的監管,主要是靠家長(在校時學校負責)。遺憾的是,有不少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不僅在衣食住行上縱容孩子,就是玩手機上也持放縱態度。

其實,孩子們沉迷手機,主要就是家長監管不嚴所導致。試問,自己的孩子在沉迷手機的時候,難道家長看不見?而要是像徐文淵教授的一些同事們那樣為了“省事”竟主動給孩子手機玩,未成年人別說沉迷於手機,就是過度打遊戲、接觸網上零售商店,瀏覽不健康網站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從小學開始就如此,那麼到了中學甚至大學,習慣已經養成,孩子們沉迷手機不能自拔還值得奇怪嗎?

可見,僅靠科技手段防止未成年人過度玩手機不可能完全奏效,況且,也不可能制止所有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就是單指望法律來約束都不可能奏效,因為涉及如何執法。良好習慣的養成,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義務教育法》也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配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教育。對此,放任孩子玩手機的家長當自省。




勵遊四海


手機遊戲害人太深,杜絕傷害刻不容緩!

  • 1.國家角度

國家應該嚴格把控手機遊戲的設計和開發,切斷傷害的源頭。遊戲產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青少年未來做代價!

  • 2.學校角度

學校和老師要加強思想教育,並嚴格禁止學生上學攜帶智能手機。毫無疑問——思想教育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 3.家庭角度

家長要多關心和陪伴孩子,堅決不讓孩子接觸智能手機,並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希望我們共同攜手,杜絕手機遊戲對孩子的傷害,還孩子健康向上的人生!


撒哈拉不哭泣G


如今,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走進網絡世界學習知識、享受樂趣,也有許多未成年人過度沉迷網絡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極大傷害,家長、學校及社會各界深感憂慮。網絡是把“雙刃劍”,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是全社會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些青少年沉迷於網絡世界無法自拔,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民盟北京市委連續六年對北京市中小學生使用互聯網情況的調研表明,“部分青少年把網絡當作躲避負擔和壓力的精神’防空洞’換上網絡成隱綜合證. 有專家指出,網絡成癮綜合症正在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頭號殺手。“上網成癮的青少年,社會功能極度缺失。”從事網絡成癮治療的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主任擔憂地說:“更可怕的是一旦他們道德失範、人格扭曲,很可能走上惡性犯罪道路,對社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危害,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隱患。”“戒除網癮專家”陶宏開教授透露的數據更讓人觸目驚心:“北京青少年網絡犯罪率驚人,90%的青少年犯罪與上網成癮有關。”

當然,有部分遊戲本身對學習是有益處的。比如,帶有一點歷史(甚至戲說)的遊戲,其實可以讓孩子對歷史產生一定興趣,城鎮和城鎮之間的走動也可以讓孩子對地理有些看法(比如餘杭,渝州等)以我自己為例,之前對所有科目就是很呆蠢的,但是玩過某遊戲之後,突然有種‘好有趣,怎麼可以這麼有才華!’就對某個科目產生很大的興趣,進而開始閱讀對應的書籍,可惜茅塞頓開得太遲,當我感到有興趣的時候,歷史,地理科目已經不用考試了,心塞。比如,有些遊戲的出現,能夠讓孩子對某些東西報以更容易理解,這就不一定是電腦遊戲,可能是成語接龍之類,(因為和題目不符就不展開,明明很多不插電的遊戲都很有趣,花牌的存在也是為了記憶詩詞不是嗎?)

有專家指出,網絡成癮綜合症正在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頭號殺手。“上網成癮的青少年,社會功能極度缺失。”從事網絡成癮治療的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主任擔憂地說:“更可怕的是一旦他們道德失範、人格扭曲,很可能走上惡性犯罪道路,對社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危害,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隱患。”“戒除網癮專家”陶宏開教授透露的數據更讓人觸目驚心:“北京青少年網絡犯罪率驚人,90%的青少年犯罪與上網成癮有關。”

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並有極少數的中學生以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高一年級學生的上網率高達90%,其中有20%z左右的中學生是互聯網上的常客。超過50%的中學生每月上網的總時間在10小時之內,而5%的“網蟲”則超過了30小時。週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5%的中學生表示平時每天的課餘時間都能夠上網,20%左右的中學生上網時間並不固定;30%的中學生能自我束縛在每次1小時內,15%的中學生每次要在網上滯留3小時以上,10%的中學生則不固定。

網絡是個聚寶盆,也是個大染缸,各種色情、暴力、反動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備基本的是非斷定力。調查顯示85%的中學生認同“網上內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10%的中學生則不贊成這種見解。對於接觸不良信息的問題,中學生們要求客觀看待,不要把他們“一棍子打倒”。他們說:“請信任我們還是有斷定力和自制力的。。。。。。”作為家長跟老師,應該說:請讓行動讓我們相信你們的斷定力和自制力。。。。。。

囉嗦幾句:現在不管哪個階段的人群對於手機的使用頻率比遊戲的次數也沒得低,手遊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對於健康有意義的手機





優智癱


我覺得手機遊戲,是一種存在即為合理的產物,我們與手機的親密程度甚至已經超越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度了。所以我們沒辦法完全杜絕接觸手機上的遊戲。

手機遊戲的類型有很多,比如說益智類,動作冒險類,賽車體育類,飛行射擊類,角色扮演類,經營策略類等等。種類真是多到眼花繚亂。

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學生而言有些手機遊戲還是比較正能量的,可以學到一些知識的,所以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手機遊戲。

但是遊戲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一旦接觸,那麼就“一入宮門深似海”,很難出的來。

所以怎樣杜絕手機遊戲對學生的傷害呢?

①最好的辦法就不要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包括那些好的手機遊戲。

②如果為了聯繫方便,不得不給學生安排一部手機的,那麼給孩子一部老年機,無法下載手機軟件最好。

③家長們做好表率,與孩子在一起時不要玩手機遊戲,不然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④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與孩子深入的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明白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語文微課堂


題目首先出的有問題,手機遊戲不會傷害學生,而是沉迷手機遊戲,會傷害學生。就像小酒怡情,酗酒傷身,一個道理。譬如我兒子經常在手機或者ipad上玩二十四點,華容道,騰訊圍棋,英語百詞斬等遊戲,還有一個建築類的三維遊戲,我個人覺得適當玩這些遊戲對孩子有益處,不能一杆子打死。防止孩子沉迷遊戲,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別給他玩安卓手機,只給他iPad或者蘋果手機,因為蘋果的產品可以限制軟件的安裝,可以設置軟件安裝密碼,孩子不知道密碼沒法安裝應用。另外,iOS系統可以控制每一類甚至每個應用的每天使用時間,時間一到就自動退出,可以設置一個和解鎖密碼完全不同的密碼來管理。我兒子的iPad就是每天所有遊戲加一起玩的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超過了當天就一個都打不開了。另外,我們還給孩子制定了一個規則,每天晚上9:30必須上床睡覺,所以他為了用足每天30分鐘的遊戲時間,做功課格外認真,不會開小差,不會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作業準確率也很高,因為他知道返工也會花去他的遊戲時間。一點小心得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