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連夜搶狀元,你怎麼看高校“討好”學生?

吳堅信


不是搶人,是搶分數,目的就是避免調檔線不能降,因為調檔線一旦降,在家長、考生中的口碑就降了,想要再升上來就難了。因此不管考生素質怎麼樣,只要分數高的,我要一網打盡,以此來保障調檔線在全國最高,同時也說明老子就是大哥。所以才有一、二高校在全國每個省都有招生點,都有招生老師的奇葩現象。其他高校也有類似的招生點,但規模、財力和影響力差的太遠。


三期六班


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去清華找高中同學一起吃飯,著實被他們的地下食堂驚呆了,時隔太久,已經記不清食堂名字,但是永遠記得那個宛如豪華餐廳一樣的金碧輝煌的大學食堂,不僅奢華,還很實惠。那一刻真的自卑到了骨子裡,渺小到了塵埃裡,萬千慨嘆湧上心頭,草根大學與名校果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從那以後便再沒有找這位高中同學玩兒過,太自卑了……

眾所周知名校基礎設施非常好,對於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們來說,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了,無論是居住條件還是飲食條件,那都是一等一的,教學設施更不必說,名師、先進的教學設備、藝術氣息濃厚的教學樓、風景優美的校園,等等這些一應俱全,真正在名校讀過書的同學,一定深有體會。

對此,也許有人會認為,作為高等學府,治學嚴謹才是關鍵,做這些表面文章做什麼?這並不是表面文章,人都會有對物質條件的追求,也有追求的權利與自由,儘可能以優越的物質條件來吸引真正的人才,本沒有什麼值得非議的。

人才與名校之間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關係,名校以優越的物質條件吸引人才,人才以其真才實學振興學校,“今日你一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你為榮”,正是名校對於人才的熱切期盼。


工業互聯網


清華北大“連夜”搶狀元這件事發生在河北。

2016年6月22日,河北的高考成績還沒有公佈,但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就已經優先收到了學生的高考成績。

就在當天晚上,河北省高考文科狀元袁嘉瑋,理科狀元孟祥熙就分別被北大和清華連夜接到北京,這件事在當時曝光後引起了社會媒體的很多關注。

一、搶人風波不止是清北,名牌大學的搶人現狀如何?

清華和北大這兩所水平相近的兄弟院校一樣,上交和復旦也經常面臨搶人事件。

就拿上海交通大學來說,跟清華北大一樣,上交復旦也會在高考成績公佈之前就拿到考生的成績,

然後開始給200-500名的學生打電話,做第一次親密接觸。

為什麼是200-500呢?因為前200名基本都想去清華北大,國內就沒有任何一所大學能競爭過清北。

清北每年搶的是各省的狀元,上交復旦搶的是夠不著清北的學生。

浙大南大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在高考結束後到志願填報截止之前,

能接到上百次各個名校打來的招生電話。

二、清華北大“連夜”搶人,到底有何緣由?

1、招生成績關乎大學的排名和經費。

在各類國內大學排行榜和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生源質量都是大學評價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名氣越大的高校越是如此。

生源的優質與否,是由學生當年的高考成績直接決定的。

優質生源與大學評分有關,而大學評分又與辦學經費有很大關聯。

2、招生成績關乎大學的實力。

就拿在校成績來說,我們都知道,越是好的學生,在大學越容易有更好的學習成績,這是顯而易見的。

正如以前火遍朋友圈的烏鎮飯局圖,在座的商界大佬清一色全是名牌大學畢業。


這些事業有成的畢業生,每年向母校的直接捐款、設立獎金學,或者是事業合作,給大學帶來的利潤不在少數。

3、招生成績關乎大學的名譽

我們設想一個極端的情況。

如果2020年,清華大學共招收40個各省文理狀元,北京大學只招收了4個文理狀元,那麼社會對於北京大學的評價如何?

那就不是清華北大一個檔次,而是北大比清華低一個檔次。

雖然從成績來看,各省狀元與第二名、第三名,乃至第五名、第六名的分數差距只有幾分,但是狀元這個頭銜能夠影響到的社會輿論實在太大了。

反過來,如果清華不搶,北大搶的話,形勢又會像北大那方一邊倒,所以現在清華北大已經陷入了一個博弈的困境,誰放手不搶,誰就會輸,兩方各搶各的,還能維持一個動態平衡。

總而言之,清華北大,或者說是名牌大學的搶人事件,在背後都有很大的利益牽扯。

作為學生,只需要踏踏實實地把學習搞好,考一所好的大學,找一份滿意的職業,就足夠了。

你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我是松鼠課堂高老師,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高鋒老師


說個故事。

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一.誰的狀元多,“說明”誰更好,誰是中國第一。

二.狀元的“模範帶頭”作用,會使一路路、更多的榜眼探花進士舉人大舉跟進,紛沓而至,年復一年,一、二分出,高下立見。學科評估時,第二的社會聲譽分、影響力分怎能有第一的高?學科A+數一少,你就是衰落了,你不是問題的問題,各種視力不好的高人,帶上放大鏡、老花鏡——品評一番,發表高見:你們看看,她的問題太多了、太大了;你們再看看,這幾年狀元愛選擇誰,不愛選擇誰,這還不說明問題嗎?狀元報考她的越來越少,A+也少,能不衰落嗎?如此振聾發聵,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論據充足的說明,令同好的、不顧酸臭的羊群們紛紛轉發交口稱讚,推波助瀾,繆理成“真”。

誰都想爭第一,不想做老二。理解萬歲啊。

由此可見,85粉之流揮舞著估估毛箭,爭得宛若大師兄後面奪目的大紅燈籠、拿著分數線論高低說強弱,豈不小兒科?與人家的狀元論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手機用戶50403522607


清華北大連夜搶狀元,你怎麼看高校“討好”學生?

清華北大“搶狀元”這不是新聞,也不是個例了。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是傾向於優質的學生資源。成績好的學生與優質的學校是互補的性質。

每年,中考高考前,就有一些名校放招生名額到各個縣市區,爭取留住一流的優質人才。


朋友的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異,中考前的一模成績出來了,有一所重點中學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孩子有點猶豫,那邊負責招生的老師就和父母談上了,孩子過去後,不但有獎學金,連生活費學校都減免了。

其實所謂的名校還是成績優異的學生堆起來的。所以說我認為好的教育資源這是一種變相歧視,拿一個分數為界線,直接把其他人排除在外了。這公平,又很不公平。


我認為,如果說一個名校,有能力把一個很普通的孩子,比如說一個不愛學習,成績很糟糕的孩子教育成一個積極進取的孩子,能幫助他找到自己人生價值,發揮出自己的能量,這樣的學校才稱得上名符其實的名校。

清華北大這兩所聞名高校,像小商小販一樣,把學生明碼標價,像商品一樣競價而拍,感覺有失名校風範,太傷大雅了。


為什麼不在學校的硬件和軟件上多作努力,提升校園文化,打磨專業的課程,用內涵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是程俊,教育領域創作者。分享養育孩子的快樂與煩惱,謝謝大家的關注留言與轉發。

程俊談教育


清華北大連夜搶狀元?確有其事,不過是發生在2016年了。河北高考分數6月24日凌晨發佈,當年河北的文理科狀元都來自衡水中學,但在6月22日,這兩位同學就分別被清華北大連夜接到了北京。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也有了清華北大連夜搶狀元的說法。

高校生源之爭

每年高考結束,各高校的招生老師便會奔赴各地招生,每個省份都會有一支龐大的招生隊伍,志願填報期間常駐負責的省份,方便學生諮詢報考,也有很多是主動出擊,爭取優質生源。高校之間搶奪優質生源的現象也屢見不鮮,而且越好的學校這種競爭越激烈。

高考狀元自然是各高校重點關注的對象,(不過能搶奪狀元的基本也就清華北大了)往往在高考成績公佈前後,招生老師便第一時間趕往學生所在的學校,甚至到學生的家裡做工作,在學校允許的範圍內,給出最吸引學生的條件,比如進英才班,新生獎學金,專業任選等等。目的只有一個,你要報我的學校。

近年來各高校的招生人數規模一定,所以招生的分數,名次不會有太大變化,同層次高校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比如清華北大基本是爭奪省內排名500以內的學生,華東五校的目標多在2000名以內的考生等。所以經常能發現在同一省份,這些學校之間的錄取分數線相差非常小。說直白一點,誰也不能在誰面前掉價。

生源之爭的影響

對於學校來說,有學校聲譽,排名等方面的影響。現在國內外的高校排名,生源質量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同時,招收的狀元人數,在各省錄取的名次,前100名的人數,前500名的人數等,都會成為量化的指標。將來學生的成績,同樣會影響學校的聲譽。

對於考生來說,自然會面對幸福的煩惱。每個學校都很好,每個學校給出的條件都不錯,選擇任何一所高校肯定不會選錯,只存在選哪一所學校更好,更適合自己的問題。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的考生和家長就會陷入選擇困難的境地,而且面對各招生老師的輪番轟炸,很難冷靜理性的思考。

給學生帶來的另一個益處,是不管學生選擇哪所學校,都會遇到一位招收自己的老師,而且這些招生老師一般由教授,管理工作人員混合組成,在今後的大學生活中,可以和招生老師保持緊密的聯繫,可以給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活,科研等帶來幫助。

生源之爭的弊端

當然,高校之間爭奪優質生源也有一些不好的影響。前兩年各高校之間搶生源出現“惡性競爭”現象,比如相互詆譭掐架,撕毀與學生簽訂的報考意向書等,既給學校的聲譽造成了惡劣影響,也嚴重影響了考生的切身利益。教育部就多次下文,嚴禁高校以高額獎金吸引生源,嚴禁惡性搶奪生源等。有網友也評論,這樣的生源搶奪大戰,實在旁各名校有些掉價。

但不管怎樣,都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優秀的學生不愁沒有好學校,甚至可以挑選學校,所以為了有這樣的主動性,同學們還是努力學習吧。


象牙塔裡講故事


北大清歡搶奪狀元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每年的戲碼都不一樣。我感覺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第一,北大和清華,是中國大學裡的翹楚,是最高學府。既然是最高學府就因該有最高學府的樣子和胸懷,搶奪狀元這件事,我感覺是配不上“中國最優秀高校”的稱號的。曾經有個報道說,北大和清華為了爭奪一個狀元,兩所高校的老師在學生家裡當面互相拆臺指責,甚至最後兩所學校展開競拍,這個給2萬,那個給4萬。學生最後很尷尬。這種做法,我認為可以在一些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職業道德的小商小販之間展開。而北大清華,作為中國高校的旗幟,竟然有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讓人汗顏。

第二,學生不是商品,不能用搶的。何謂大學,大學者,大學問也。不是人多,不是學校的面積大,更不是狀元多。兩所高校的行為,在一個層面上是對學生的不尊重,是對“大學”的不尊重。兩所高校對不起他們各自的校訓和歷史。

第三,坦白說,即便兩所高校不爭。每個省的狀元也會在二者之間選擇一個。為什麼爭,這背後的原因很多,為了顯示自己的學術根基。為了彰顯自己學校的學術氛圍,為了提高社會影響力。但是,搶學生不是彰顯學術氛圍的方式和手段。每年上演的狀元搶奪戰,更能彰顯兩所高校的小肚雞腸。沒有胸懷。

第四,什麼世界級的名校,我想世界級的名校和狀元沒有多少關係。名校吸引學生靠的是自己的學術氛圍,兩所高校應該把經歷放在如何加強本科生的教育上,而不是在一些“狀元”身上大做文章,

不管何時,大學都應該以學術為重,希望這種爭搶狀元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鳴人給路飛上課


目前,高校錄取通知書已經陸續發放,現在是雙向選擇的時代,高校在挑選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在挑選高校。該如何吸引學生報考呢?最近,一些高校使出“洪荒之力”發動的“搶人大戰”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先是山東大學開了個頭,“暖氣、空調、洗衣機、咖啡機、食堂飯菜好、校園內有貓……”山東大學在官方微博上拋出種種“福利”吸引高考生報考。此舉隨即引來一眾高校跟帖發言,紛紛用非常接地氣的語言介紹起本校的特色來,比如“網紅”城市、校車免費、獨立衛生間、江浙滬包郵等,大有誓與山東大學一爭高下,掀起“搶人大戰”之架勢。

以往,一些高校會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比如發放新生高額獎學金、承諾入校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這些方式已經被教育部明令禁止,而且這些高校的惡性搶奪生源大戰也讓高校的聲譽受到了影響。如今,隨著社會的變化以及高考生群體的變化,高校“搶人大戰”所採用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高校越來越知道如何利用互聯網來吸引“00後”考生,宣傳自己的優勢。山東大學發出的那條微博就以其簡潔明快、接地氣的語言而被網友迅速送到評論高位,成功吸引了“00後”考生的目光。

在互聯網的逐漸普及下,高校也逐漸適應社會的變化,在宣傳方式上出現了“萌”“秀”“逗”的新特徵,而不再是冷冰冰的官方語言。高校放下身段甚至帶點幽默感地去爭取學生,願意給學生提供更多維度的選擇,這樣的高校更討喜。固然,獎學金是高校吸引考生的方式之一,但對於大部分“00後”考生來說,只靠獎學金去吸引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關注更多的是學校的環境、住宿條件、伙食、運動設施、校園WiFi網速、出國交流機會等等,所以,當網絡上出現關於“住宿條件最好的大學”或者“哪家大學的伙食最好”的討論時,總能引起廣大考生及過來人的熱烈討論。

當然,高校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能夠學有所成。不過,提高教育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高校願意在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改善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這樣的高校就值得選擇,因為他們的心裡是裝著學生的,是為學生考慮的。


大洋網


每年全國各地優秀的學生,都擠破腦袋要上清華北大,可以說這兩個學校的生源,都是中國一流的學生,但是為什麼每年清華北大,還要大費力氣去爭搶高考狀元呢?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是中國最有實力的名校,雖然兩個學校只隔了一個馬路,但是這麼多年來,兩個學校一直難分伯仲。

不管是什麼學校,最最重要的就是生源,雖然說清華北大的生源,已經比其他的學校好很多,但是兩者之間存在競爭,哪家學校的生源更好,學校自然就更有實力。

加上每年高考結束,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狀元了,高考狀元是優秀學生裡面,超一流的學生。清華北大自然會爭奪這樣的生源了。

另一方面招高考狀元,也會帶來一系列連鎖效應,我們都知道羊群效應,一個學校招的狀元越多,那麼它這年的學生質量也會更高,這是因為人都有從眾心理。

所以每年高考之後,清華北大寧願提出高額的獎學金,也要去爭奪高考狀元。

說到底清華北大爭奪高考狀元,也是為了學校的整體發展,這種合理的競爭,也許對兩個學校都有好處。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找靚機科普君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菜鳥個人覺得倒是好壞參半。不能一味地說,這種搶人大戰,或者就如題主所說的討好學生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或者是不道德的行為。菜鳥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挺正常的。

清北的奪人大戰時間也不短了。每年高考分數出來之後,清華和北大為了爭取優秀的生源,一直在上演所謂的討好學生,或者是奪人的戲碼。這個其實是很正常的。好學校就是好學生撐起來的,沒有好的生源,這對學校的發展其實也是不太有利的。尤其是一些高校的排名機構,他們其實很喜歡將生源質量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再一個,優秀生源,或者是高考狀元有時候更多的是為了烘托學校的實力。你看看,高考狀元都選擇我們學校,那也說明我們學校實力強吧。這也是好多學校暗中較勁的一個籌碼,所以每年上演的這種搶人大戰,其實看來就比較正常了。

其實,弊端大家都知道。高考狀元也是人啊,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可能最後還是會選擇清華或者北大其中的一所高校,但那是出於自己的自覺選擇,但這種搶人大戰,一方面傷害了學校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確實有點剝奪學生自由選擇學校的權利,哪怕你學校真的確實是非常厲害,但這種類似瘋狂的搶人大戰,確實不宜上演。這個選擇的權利留給學生自己豈不是更好?所以,搶人也得搶的理智一些,這樣其實可能會更好一些。

今年的浙江大學也加入搶人大戰的行列了。的確,浙江大學確實有這個資本,最直接的就是以資金作為獎勵,這種辦法其實是最有效,最吸引人的辦法。但同時浙江大學也受到了警告。所以,搶人大戰固然沒錯,但還是得合情合理一些。浙江大學的做法的確是非常有效,有用。這種搶人大戰何時休呢?菜鳥不知道,但有高考,可能就有所謂的搶人大戰和討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