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創業板大跌4.66%,鉅額成交下是否跌出機會?

春節假期過後,A股迎來“暖春”。在電子、通訊和計算機等科技板塊的強勢帶領下,近日A股市場成交量創下階段新高。據wind數據統計,

截止2020年2月26日收盤,兩市合計當日成交超過1.31萬億元,連續6天成交突破萬億元。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創業板大跌4.66%,鉅額成交下是否跌出機會?

不過在成交量創出階段新高的同時,A股,尤其是創業板短期之內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在昨天創業板走出下跌4%翻紅1%的“神創“表現後,今天創業板低開低走,收跌4.66%,不免讓人擔憂。其中一方面便是受累於全球市場的普跌,近期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新增病例快速增加,引發了市場有關新冠疫情蔓延的擔憂,歐美股市連續兩個交易日劇烈下挫。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創業板大跌4.66%,鉅額成交下是否跌出機會?

滬深兩市連續6天成交突破萬億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看待震盪加劇的創業板或相關科技板塊的投資呢?接下來本文將與大家一起思考。

持續6日成交逾萬億元的三個原因

1、2020年春季行情被打開,成交量創下新高,一個很重要的核心邏輯在於無風險收益率的下行。目前全球對比來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無風險收益率已經下行至低位,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無風險利率還存在繼續下行的空間。無風險收益率對於股票市場的估值影響重大。我們知道,按照DCF模型,公司的估值一個重要的影響變量就是貼現率,一旦貼現率下行,那麼股票估值的中樞就可能向上。

2、從全球對比來看,目前A股的估值仍然具備較為明顯的優勢。目前A股上證綜指的市盈率為12.98,從橫向的對比來看,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遠遠低於全球主要指數的表現。此外從縱向來看,以上證指數為例,A股的市盈率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為13.83,中位數水平為13.60,相比之下目前的A股仍處在相對的價值窪地。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創業板大跌4.66%,鉅額成交下是否跌出機會?

3、在政策層面,近段時間央行等部門密集出臺“維穩”措施。從2020年1月25日至今,央行已經通過逆回購、MLF和SLO等政策工具,向市場投放了大量的流動性,極大地支持了疫情期間市場的平穩發展。除此之外,央行、財政部等部門還通過調降LPR利率、支持企業貸款、幫助企業復工等措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穩定經濟。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創業板大跌4.66%,鉅額成交下是否跌出機會?

如何看待近期創業板振幅加大

日本、韓國和伊朗等部分國家近期疫情呈現快速擴散和蔓延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對於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擔憂,避險情緒有所上升,全球主要市場近期出現劇烈調整,國內股市也隨之受到影響,呈現出振幅加大的特徵。

在此背景下,作為投資者,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種短期變化?對於前期領漲市場的科技板塊,如半導體、新能源車、光伏、5G及其應用、物聯網等,

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創業板大跌4.66%,鉅額成交下是否跌出機會?

我們認為,未來科技板塊仍然值得佈局!

雖然創業板目前受到短期干擾,出現了加大的振幅,但基於以下兩點主要的原因,未來科技板塊或將繼續湧現較多值得佈局的機會。

首先,當下政策層面堅持“房住不炒”的調控理念。不通過刺激房地產來進行逆週期調控,表明政府對經濟轉型的決心,即使未來需要投資來刺激經濟,那也絕對不會是對傳統產業的投資,而是更加聚焦於5G、新能源、半導體、醫藥科技等新興創新產業。特別是,在貿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自主研發、國產替代等產業趨勢將會繼續,這將為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機會。

其次,節後相關的科技板塊有大幅上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技類的企業估值較高,但如果考慮到這些企業未來上升空間,尤其是在自主技術提升和科技含量增加帶來行業護城河加固,未來科技企業股價有可能存在繼續上升的空間。從國外的情況來看,科技行業的估值也一般會高出傳統行業。很多科技企業的估值看起來都比較高,這主要歸因於創新和高成長帶來的溢價。儘管前期已有一定上漲,但高成長性帶來的機會未來仍然存在。

對於科技相關的板塊,投資者可繼續關注行業和個股精選能力比較強,長期業績表現比較出色的基金,比如興全趨勢投資(163402)、交銀新成長(519736)、興全輕資產(163412)和國富彈性市值(450002)等基金。


風險提示: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基金產品的相關法律文件,瞭解產品風險和收益特徵。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本報告數據及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或經外部授權信息的分析和整理,長量發佈此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相關表述僅供參考,與長量立場無關,不代表任何確定性判斷,亦不構成長量的任何推薦或投資建議。長量不保證本網站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