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朱允炆將50萬傾國之兵交給李景隆,他為什麼卻打開城門迎降朱棣?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臨陣換將向來是兵家大忌,靖難之役中,南軍的徹底潰敗正是從把主帥由耿炳文換成李景隆開始的。

朱允炆將50萬傾國之兵交給李景隆,他為什麼卻打開城門迎降朱棣?

(《鄭和下西洋》李景隆劇照)


《明太宗實錄·卷四》記載,當得知李景隆統率五十萬大軍北伐時,朱棣不懼反喜,認為他外表強硬而內心軟弱,缺乏謀略而驕傲自負,如今建文帝把傾國之兵託付給他,無異於自取滅亡。因笑道:“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意思就是,劉邦那樣的帥才也不過能將兵十萬,李景隆有何本事竟能將兵五十萬?紙上談兵之流,必將重現趙括之敗!


(注:朱棣死後廟號原本為“太宗”,所以《明太宗實錄》記載的是永樂朝相關歷史。至於我們現在熟知的“成祖”廟號,是一百多年後由嘉靖皇帝后改的。)


結果不出朱棣所料,李景隆擔任主帥後,南軍節節敗退, 短短一年時間,喪師數十萬,導致攻守形式大扭轉,從此建文帝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征討。

朱允炆將50萬傾國之兵交給李景隆,他為什麼卻打開城門迎降朱棣?

(靖難之役中的朱棣)


南軍的連連失利,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李景隆的指揮不力,因此,御史大夫練子寧、宗人府經歷宋徵、御史葉希賢等朝臣紛紛上疏,痛批李景隆“失律喪師,懷貳心”,應予誅殺。就連建文心腹黃子澄和方孝孺也力主殺李景隆而正軍心。


但即便如此,建文帝朱允炆仍固執己見,不肯將李景隆治罪,只是將其召回南京待命。朱允炆之所以如此信任、力保李景隆,與他的特殊身份有很大關係。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底層,早年命運悲慘,親人幾乎死絕於元末大饑荒。等到明朝建立時,朱元璋的家族血親,幾乎只剩外甥李文忠一人。李文忠自幼由朱元璋親自撫養,二人情同父子,加之李文忠確實戰功赫赫,所以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時,將外甥李文忠列為“開國六公”之一,地位與徐達、李善長平齊。

朱允炆將50萬傾國之兵交給李景隆,他為什麼卻打開城門迎降朱棣?

(曹國公李文忠畫像)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李文忠因病去世,兒子李景隆承襲曹國公爵位。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欲絕,把對李文忠的感情全部轉移到了李景隆身上。


李景隆與朱允炆自幼一起長大,感情深厚。相反的,由於朱棣十一虛歲封燕王,很早就到北平就藩了,所以李景隆與這位叔叔感情很淡薄。朱允炆登基後,作為舊日心腹的李景隆步步高昇,深得信任,深受皇恩。但是,李景隆卻一次次令朱允炆失望,如果說連吃敗仗還能勉強歸咎於能力不濟,那麼接下來的開城迎降則無疑是忘恩負義、賣主求榮之舉。


建文四年(公元1402)六月,朱棣統帥燕軍渡過長江,直逼南京。兵臨城下之際,建文帝仍對李景隆寄予厚望,派他與谷王朱橞一起防守皇城要塞金川門。但讓建文帝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李景隆登城遠遠望見燕軍氣勢如虹後,當即嚇破膽,立刻打開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城,京師隨即陷落,史稱“金川門之變”。

朱允炆將50萬傾國之兵交給李景隆,他為什麼卻打開城門迎降朱棣?

(朱允炆劇照)


“金川門之變”宣告了建文朝的徹底覆滅,朱棣由此成為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心知大勢已去的朱允炆,在皇宮大火中不知所蹤。很快,朱棣登上帝位,改元永樂,開啟了大明王朝的全新時代。


那麼,朱棣登基後,李景隆的結局又將如何呢?


《明史·李景隆傳》記載,朱棣即位後,李景隆因開城迎降之功,被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加增歲祿一千石,列於群臣之首。

朱允炆將50萬傾國之兵交給李景隆,他為什麼卻打開城門迎降朱棣?

(李景隆畫像)


但是,這只是開始,並非最終結局。自古叛將善終少,李景隆註定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自打永樂初期開始,李景隆就不斷遭到彈劾,開始的罪名還只是“至邸受賂”,後來乾脆進階為“大逆不道、圖謀造反”,朱棣則藉機將其削爵圈禁、抄沒家產。失勢之後,李景隆曾絕食十日而未死,最終在眾叛親離中黯然離世。不知道,李景隆在臨終之際,是否想起曾經把江山託付給他的朱允炆,是否也曾心懷懺悔。


李景隆背叛朱允炆,是背信棄義和貪生怕死的體現,結局悲慘完全是咎由自取,朱棣是不可能允許他在永樂朝掌握大權的,沒有對其施以極刑已經算是仁慈。倘若當年,李景隆沒有開城迎降,或許他與朱允炆乃至整個大明王朝都會有不同結局,退一萬步講,即便不能改變歷史,至少可以留個忠君報國的好名聲。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人心向來難測。


參考資料:《明太宗實錄》、《明史·李景隆傳》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