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咱們中國有句古話說“三歲定八十”,說的是孩子3歲時已經能看出將來的發展成就了。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這句話揭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孩子三歲時,其智力的發育水平差不多已經定型了。

因為我們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三歲前,我們的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

三歲前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也是進行智力培養的最佳時期。

所以,要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三歲前的早期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實際上,父母擁有最有效、最豐富的早教資源,如果我們利用好了,完全可以培養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問題在於我們怎樣利用這種資源,來為孩子的智力開發鋪橋搭路。

芝加哥大學醫學院“3000萬詞彙倡議”創始人,達娜·薩斯金德博士在她的著作《父母的語言》中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孩子早期的語言環境,即父母提供的語言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先天潛能的發揮。

如果能在生命的最初三年為孩子提供足夠的語言刺激,孩子的大腦神經連接就會越豐富,智力水平也就越高。

從本質上來說,大腦發育的核心在於寶寶與一位有愛心、能做出積極回應的成年人之間的互動。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根據父母對孩子說的詞彙量和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父母的語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跟孩子進行有效語言交流的指導原則。

根據這些指導原則,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良好的語言互動,刺激他的大腦神經元產生鏈接,從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第一個原則:共情關注


父母用語言開發孩子大腦的第一步,是需要以共情關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給予孩子回應。

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兒向語言和寶寶交流。兒向語言就是用嬰兒的方式那樣說話,用寶寶喜歡的誇張語調吸引他的注意力。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據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如果11~14個月大的嬰兒一直在接受兒向語言,在他們兩歲時能掌握的詞彙比接受成人語的嬰兒多兩倍。只有先吸引嬰兒的耳朵,才能讓他關注說話的內容。

共情關注要求我們需要傾聽孩子的需求,留意他當下關注的事務。與孩子談論他當下關注的事情,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從而讓他能夠學會我們在談話中使用的大量語言。

2. 第二個原則:充分交流

現在很多父母回家就拿個手機坐在那裡,孩子叫一聲就“嗯、啊”的應付,和孩子基本沒有好好交流的時候。

交流不是隨隨便便跟孩子說幾句話,高興的時候又親又抱,不高興的時候大吼大叫。

交流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分門別類的正確使用詞彙,如果我們在和孩子說話時使用更多更廣泛的語言,孩子就會掌握更多的詞彙,更好的刺激大腦發育。

書中我為我們提供瞭如何與孩子進行充分交流的四種有效方法:


(1) 描述日常活動

我們可以一邊幹活,一邊描述出正在做的事情。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教孩子刷牙時,我們可以這樣說:

“我們現在要刷牙啦,誰先來?”

“找到牙刷!你的是紫色的,爸爸是綠色的。”

“現在我們要把牙膏擠到牙刷上。”

“來,一點點擠。幹得不錯!”

“好,現在準備刷牙了,開始刷吧,從上到下。還要刷刷舌頭。”


(2) 不用代詞

我們在和孩子說到某個地方或某個物品時,要用具體的名詞,如果使用代詞,孩子就會疑惑不解。

例如“寶寶,請你把桌子上的橘子拿給媽媽”肯定比“寶寶,請你把那兒的那個東西拿給媽媽”要清楚得多。

(3) 訓練“脫離語境的語言”

即和孩子談論當下沒看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這樣的語言叫作“脫離語境的語言”,是一種非現實的交流。

這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它要求說話人具有高級的思維、信息處理能力和回應能力。這種高階能力的養成,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例如和孩子一起回憶某次出遊的事情,或者談論將來你們要乾的某件事。

如果他能很好地理解和回應“脫離語境的語言”,那麼日後他在學校的成績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4) “擴句”

擴句就是指語言內容的拓展,是“充分交流”語境下的衍生物。

這是以拓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完整他們的表達,在他們現有的詞彙水平上進行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對話。

具體操作為,在給孩子的回覆上增加詞量。孩子說出一個詞的時候,父母最好回覆兩三個詞;如果孩子說三個詞,父母則以短句回答。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孩子:“抱抱我,抱抱我!”

你:“你想讓媽媽把你抱起來?”

久而久之,這段父子對話就會進化為:

“媽媽,我好累,把我抱起來吧。”

3. 第三個原則:輪流談話

輪流談話不僅是親子交流的黃金準則,還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開發兒童的大腦起著決定性作用。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這個原則關鍵就在於父母必須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應。給孩子時間,讓他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

我們要多用開放式問題,而非限定式問題。

類似於“這是什麼?”“這朵花是什麼顏色?”這樣的提問,無法幫助孩子積累更多類別的詞彙。

同樣的,也儘量少用孩子能夠用“是”或“否”來回答問題的句子。

開放式問題能夠完美地實現“輪流談話”的目的。我們只需拋出“怎麼辦”和“為什麼”,就可以激發孩子進行思考,並解決問題。

對於孩子來說,與父母進行語言上的你來我往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孩子進行有效互動才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大腦。

培養聰明的孩子很容易,只要孩子三歲前,我們做到這一點

孩子的大腦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而父母與孩子進行的有效交流能夠極好的促進大腦的發育,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一個良好的早教語言環境並不單單隻跟詞彙的輸入有關,在這個環境裡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會更加親密。

語言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媒介,我們通過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動模式,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共鳴。

構建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並不需要我們從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擠出大把的時間。

無論平時有多忙,“3T”原則都可以融入我們的生活,通過詞彙的增添,我們會發現,收拾玩具、和孩子做遊戲、打掃衛生等日常活動都可以開發孩子的大腦。

最終,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潛在的智力水平,從而培養出一個聰明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