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有哪些歷史代表人物?

l湖湘客


班門弄斧一下:

大隱隱於朝:代表人物姜子牙,姜哥是封神時代輔佐周天子一統天下,論功行賞唯一沒有封神的,後來成了齊國的開國之君。對手中也有一個以絕世美貌冠絕天下的九尾狐也沒有封神,此處按下不表。

中隱隱於市:代表人物陶朱公范蠡,此人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國,成就越國春秋五霸之霸業,攜春秋時代絕世美人之西施泛舟五湖去了,後來成為天下商人之祖,唯一的遺憾是沒給後人留下本成功學。

小隱隱於野:代表人物建文帝朱允炆,城門一破朱哥在皇宮放了一把火,撒丫子跑了,沒有留下一片雲彩,完全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種氣質,成為偉大的明成祖朱棣一塊心病,這一隱直接隱成明朝兩百多年的一大懸案,明成祖被逼開掛,文治武功直逼漢武大帝,是非功過雖有後人評說,但也自在人心。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石頭1974


1、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魏國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子。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雖然鬼谷子是一名隱士,但他也懷著一顆濟世之心。當弟子們掌握了足夠的技能之後,鬼谷子則是允許他們出山拯救蒼生的。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開山祖師,蘇秦與張儀為其最精采的兩個門生。還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門生之說。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

2、林逋

林逋,字君復,後人稱為和靖先生、林和靖,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於西湖各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保存。

3、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指中國魏晉時期七位名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那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任意暢快,故世謂竹林七賢。

七人的政治頭腦以及餬口立場分歧於建安七子,他們年夜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制而崇放達”。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團體均持不互助立場,嵇康是以被殺。山濤、王戎等則是前後投奔司馬氏,歷任高官,成為司馬氏政權的親信。

4、陶淵明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因陶淵明在家門前種五棵柳樹,世人又稱其“五柳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5、嚴光

嚴子陵,名嚴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詳,東漢著名高士(隱士),漢族,浙江會稽餘姚人。嚴子陵婉拒之並隱居富春江一帶,終老於山林間;其因此被時人及後世傳頌為不慕權貴追求自適的榜樣。


阿肥的每日放送


天下無道,英雄隱於江湖之中。

大隱於朝,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秦官看趙高,三心兩意不上朝。范蠡畏越王,泛舟到商行。

中隱於市,李白雄心萬丈被冷落,離開宮殿遊四方。一路風景一路詩,不做京官成詩仙。

小隱於野,姜太公身懷絕技,甘隱野山惡水,無餌釣魚:"願者上鉤",鉤到一條活鯉魚丶跳龍門。


夏雨風


讀者您好,我來回答,我是多糖。

一,先說大隱,這一種是在沒有發達之前,隱是為了等待機會。發達了,就隱居在朝堂之中。

相傳姜子牙雖才智過人,卻一直沒有出頭的機會,72歲時仍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最終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稱“太公望”,俗稱太公。在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後,成為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公元197年,諸葛亮來到襄陽城西的隆中山村定居,過著“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隱居生活。耕作之餘,博覽群書,靜觀時勢,深思治策。雖隱居,卻以博學多才、遠見卓識、胸懷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人稱“臥龍先生”。終被劉備三顧草廬而感動,出山輔佐劉備,實現三分天下,建立蜀漢。

二,再說中隱,乃是功成身退,是為了苟全性命。這種隱只需隱在鬧市之中。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范蠡,輔佐越王勾踐二十餘年,終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然而正當舉國歡慶之時,范蠡卻急流勇退與西施隱姓埋名出走他鄉。在齊國墾荒耕作經商時,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的賢明能幹被齊王賞識,授予主持政務的相國之職。三年後他再次隱退,又一身布衣遷徙至定陶,沒出幾年,又因經商有道成為鉅富,遂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漢初三傑”在助力劉邦創立大漢基業後,韓信因為不懂隱之學問被殺了,還落下個反賊的罪名;蕭何則是通過給自己身上潑髒水,貪汙一點東西來讓劉邦放心,是當之無愧的大隱;唯獨張良由於出身名門,早已經享受過頂尖的榮華富貴,在經歷了國破家亡之後,對於金錢、權力,他已經看淡許多。張良也知道劉邦平定天下後的擔心,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他推翻秦朝的心願已經完成,再待在朝廷沒有什麼意義,便放下功名利祿修仙去了,成了後人眼中的完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隱。

三,最後說小隱。小隱分兩種。一種隱,其實是“癮”,是病態的隱,是官癮,是欲擒故縱。

唐代的隱士盧藏用,高宗時就隱居在靠近首都長安的終南山,後來因為唐高宗常去東都洛陽,便又在靠近東都的少室山隱居,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被徵召出山做官後,竟對朋友說,“終南山真是好地方啊”,朋友說“那是走仕途的捷徑”。這種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其實是官癮。

另一種隱是崇尚生命的本然、安貧樂道的真正隱士,他們擁有深厚的學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濟世安民的志向情懷,面對現實又無力改變,不願降志屈節與當權者合作,便隱姓埋名,迴歸自然。

當然,這隻能是小隱。

莊子在濮水垂釣時,楚王命人去請他以託治國理政之事。莊子拿著釣竿,看也不看他們說:聽說楚國有隻神龜,死了三千年,楚王還把它用布包著,用盒盛著,珍藏在廟堂之上。這隻烏龜到底是希望自己死掉,留下一副骨架被人珍藏著呢?還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水裡爬來爬去呢?來人說,當然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水裡爬來爬去。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也想要拖著尾巴在泥水裡爬來爬去。

人們推崇的隱士,是那種隱入山林水澤,歸隱的心意和生活的實踐相契合,樂天知命的人,如五柳先生。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受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年輕時就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在東晉風雲變幻的十三年政治生涯中,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他辭官回鄉後,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一首《飲酒》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樂天知命,所描繪的田園生活讓多少人嚮往。

還有老子。可以說隱士文化的發源自老子,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德經》就蘊藏了一種隱者精神。他博學多才,看遍了諸侯爭霸、民眾流離失所,社會禮崩樂壞。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應駐守函谷關長官尹喜所邀,留下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道德經》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最後不知所終,留給世界一個背影。


多糖堂


最近在看《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的李泌本人算是一個隱士了吧。出世則為道,入世則拜相。一生堪稱唐傳奇裡的人物。

至於一些在各名山大川隱居的人,大多是為了精神上的昇華而刻意苦修。多是道士和尚這類的方外之人。

至於文人騷客,所謂隱士大多都是自己感覺生不逢時,心有不滿,若是皇帝一召見,大多屁顛屁顛的跑出來了。

所謂終南捷徑,瞭解一下


孫仲謀l


大家好,我是第三岸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小隱隱於野”是指一些有才華的人希望藉助周圍的環境忘卻世事,沉溺於世外桃源。我覺得代表人物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說的正是此意。

其次“中隱隱於市”是指那些有能力的人往往藏匿於市井之中。我覺得代表人物是鄔思道,雍正帝在“九子奪嫡”中的重要謀士,雍正繼位後選擇去做巡撫大人的師爺。這樣既能保命也能讓雍正帝放心。

最後“大隱隱於朝”是指那些十分頂尖的人才,雖身處喧囂的時政面對塵世的汙濁以及官場的勾心鬥角,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此為歸隱的最高境界。我覺得代表人物是“黑衣宰相”姚廣孝,此人助明成祖奉天靖難成功後被封為宰相,但卻不還俗不留髮,白天上朝晚上回寺廟,賞賜給他的金銀財寶美女姬妾一律回絕。最後先明成祖而死,可能他之所以這樣也是為了讓明成祖放心,畢竟他雖滿腹經綸卻實實在在的是個陰謀家。


第三岸


大隱隱於市莫過於竇唯這麼仙了






九俠哥哥


隱於野;陶淵明

隱於市;明朝永樂時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一個和尚,被成為宰相。

隱於朝;胡濙歷仕六朝,前後近六十年,為人節儉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彥博。其中任禮部尚書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師。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歲高齡逝世,獲贈太保,諡號“忠安”。

胡濙留心醫學,曾與戴思恭講《內》、《難》諸經,推張仲景為醫學正宗。著有《衛生易簡方》、《芝軒集》、另外還是個武學高手。


餘一人鑑


大隱者:蘇轍,人如其名,就像車輪過後留下的印記,他不像蘇軾一樣鋒芒畢露,但一樣很有才幹,與蘇軾一起同朝為官,去不像蘇軾那樣波折,很懂得韜光養晦。

中隱者:顏回,他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孔子對其的評價是,顏回能在市井中過貧窮的生活而快樂滿足,可見其修養。

小隱者,那就不計其數了,就說一個本人比較喜歡的吧,五柳先生陶淵明,他願像荷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像菊花那樣高潔,激情與山水,自由自在。


詩雨花魂


商伊尹,周姜子牙,三國蜀相諸葛亮,都是隱士遇到了明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