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爲什麼能戰勝朱允炆?

beyondwusheng


道衍和尚勸朱棣起兵,朱棣說:“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道衍回答:“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道衍和尚這句話將朱棣最終得以得勝的本質道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所以朱棣的成功在天意,而不在民心。朱棣的”靖難之役”充滿了太多的巧合和偶然,就《明實錄》裡記載得那三次大風,就無法給出合理解釋。若不是記載在史書裡,讀者肯定要將之歸為小說腦洞。以結果導向而言,我們除了把朱棣的成功歸為天意外,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其實歷代王侯爭霸統一天下,誰又能逃出民心呢?那麼”靖難之役”裡的民心在何處呢?民心是求“定”,要有飯吃,有衣穿,有人身安全。

”靖難之役”的本質是你們老朱家的家事。老百姓渴望和平。


所以無論南軍和北軍在什麼情況下形成怎樣的對峙,明朝的秩序根本沒有亂。而南軍更多的表現出來的是盡義務,求本分。所以朱允炆一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朱棣的北軍無論如何砍著自己的人頭,南軍也不敢動朱棣一根汗毛。

給一個造反者披上這樣一層“防彈衣”,凸顯出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既然朱允炆將一起藩王造反案件當做家事處理。又能要做臣子的李景隆如何處理?如果不小心殺了朱棣,是死罪。不殺朱棣就等著被朱棣殺,朱棣要殺殺自己一人,但自己殺朱棣就是違背朱允炆,被殺的可能就是一家人。

而朱允炆的愚蠢正是道衍和尚嘴裡的“天意”!


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不止於此,當著徐輝祖不用,啟用李景隆,這或許因為親戚關係,可以理解;讓盛庸、鐵鉉不得傷害朱棣,這是婦人之仁;那麼讓慶成郡主當中間人和朱棣聯絡感情,那簡直就叫愚蠢得可怕!

朱棣“靖難之路”能夠走通,其實決定根本的不在軍事上的殺伐,如果不是朱允炆的愚蠢,朱棣在剛剛起兵的路上,就已經被剿成渣了。

明明可以砍了朱棣,戰爭就可以結束了。可是朱允炆就是不讓砍,那麼究竟是誰要打仗?誰讓這仗沒有休止?大家都會想,似乎只有朱棣所謂”靖難成功”,當了皇帝這個仗才能結束!不然這個仗就會一直打到朱棣老死或病死,然而每次衝鋒在前的朱棣,似乎離這種可能實在太遠!

所以雖然掛著”起兵靖難”的名義,實際上和打仗根本沒有太多必然聯繫,打仗打的只是表相,兇險根本不在於此!


在朱棣”靖難之役”的第4年,南京的人實在熬不住了,一幫死太監告訴朱棣:”速來,速來,南京城防空虛,皇位在這裡等著你!”

而此刻已經打懵逼的朱棣還在傻了吧唧地啃濟山東。那一刻朱棣都快哭了,我連山東都拿不下,這造反的活啥時候是個頭啊?

而此刻道衍和尚及時來信大罵:”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克。“朱棣這才恍然大悟,於是繞過山東,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南京。朱橞和李景隆打開金川門,表示歡迎朱棣,終於靖難之役功成!

而再回頭看看朱允炆,一把火燒了皇宮,失蹤了,失蹤了。。。


此刻,炒米想起了朱允炆曾經回答朱元璋時說:”我先要以德服人,以禮制人;道德和禮法都沒有用的話,我就要削奪叔叔們的屬地;如若還不行,就要改封到別處,防止擁兵自守;如果這樣他們還不悔改,那我就只好與叔叔們兵戎相見了,那時候流血犧牲也在所難免了。”而現實中朱允炆也是這樣做得,但是他又想感化朱棣又想剿滅朱棣,目的多了,就達不到效果了!


炒米視角


咱們來說一說,朱棣為什麼能戰勝代表皇室正統的朱允炆吶?

一、燕王朱棣常年處在對抗北元的第一線,作戰經驗豐富,手下兵力雖然不多,但無一不是精兵悍將!

二、朱允炆頒佈聖旨說不能傷害他叔叔(你拿他當四叔,人家不把你當親侄子啊),所以朱允文這邊的士兵顧忌太多,有幾次機會幹掉朱棣,就因為這道聖旨朱棣免死。而朱棣知道後,反而身先士卒,極大地鼓舞了己方士氣。

三、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兒掃清登基的條件,殺了幾萬功臣良將。等朱棣反叛之時,才發現無將可用。

四、天時!子不語怪力亂神,可偏偏幾次朱棣大敗之時,天象就向著有利朱棣的一方改變。

……





雲飛832


原因很多,但不是一個得民心者的天下就能說完的。況且得民心的不應該是建文帝麼?哪位神仙知道燕王是誰?

從燕王來看,朱棣本身就英明神武,再加上手下朱能,張玉,邱福都是不世出的猛將。朱棣本身洪武十三年就藩,南征北戰,手中有10萬虎狼之師。徐皇后主內,幫助朱高熾守住了北平,朱棣才能借來了寧王的兵馬。再加上姚廣孝出謀劃策,屢次看穿了方孝孺的計謀。

再看建文帝一方,實行文治,重用腐儒。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黃子澄等都只是無能之輩,但是建文帝還最信任他們,實行了錯誤的削藩制度,導致塞王大半倒向燕王,或者各自觀望不前。定都南京太偏南方,長時間的繁華已經使京城的官員充滿了浮華。

內廷中的太監大多為建文帝所不喜,他們投靠了燕王朱棣,將最關鍵的南京空虛的情報告訴了燕王。

最後則是朱元璋利用藍玉案大殺武將,導致最後能夠拿到出手的只有一個耿炳文而已。而耿炳文戰敗之後黃子澄舉薦了無能的李景隆,導致了幾十萬大軍潰敗。之後黃子澄還幫他做遮掩,繼續讓李景隆領兵,最後再次導致了失敗。

換掉李景隆之後,盛庸,平安等確實挫敗了朱棣,但是建文帝一條愚蠢的命令,不讓他背上殺叔的罪名,幾乎導致朱棣成為不死的人了,每一次朱棣都是殿後導致南軍根本不敢放箭。另外最奇怪的就是永遠都刮不完的那場邪風,每一次都是有利於朱棣的,不知道是史書的問題還是穿越者的問題。


歷史土根愛好者


明朝16位皇帝中,有兩個極其悲劇的人物,一個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這個皇帝丟掉了大明江山,國破家亡;另一位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被四叔朱棣搶去自己的朝廷,家破人亡。崇禎猜忌好殺,建文帝寬仁偏聽,但還是有相同之處,二位都是糊塗蟲。朱允炆生於1377年,這時候爺爺朱元璋建立明朝已經9年,是朱元璋大兒子朱標的二兒子(朱標的大兒子去世後朱允炆成為長子)。朱標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後即被立為皇太子,但是朱標在1392年去世了,而朱元璋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才駕崩,朱標當了24年太子,還是沒能熬到當皇帝。皇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沒有立其他兒子(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去世時還有20幾個兒子在世)為新的皇太子,而是選擇了朱標16歲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享年70歲,同年6月30日,21歲的朱允炆登基當上了皇帝,以明年(1399年)為建文元年。

看明史,我有幾件事想不通,其中這裡就遇到兩件,一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而是傳給孫子,這有違父死子繼的大原則啊;二是爺爺朱元璋的年號是洪武,孫子朱允炆即位後年號改為建文,你洪武我建文,看似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實際上是和爺爺朱元璋公然唱反調,這時為什麼?而且建文帝在一些具體政策上也開始修改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做法。

要說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治國之道,的確過於剛猛,官員工資低的可憐,而對官員的管束卻是史無前例的嚴厲,權責利嚴重脫節。朱元璋時代,貪汙殺頭的起刑點是60兩白銀,如果按照購買力折算的話,相當於如今1200元人民幣。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汙,不管涉及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這樣的酷刑治貪下,大批官員被殺被關,以至到後來無官員可用,洪武皇帝朱元璋恩准一些罪責較輕的官員從監獄出來上班,但是上班期間必須戴枷鎖。在這個大背景下,官場是風聲鶴唳,許多人不願意當官。蘇州才子姚潤、王謨因徵詔不至,被朱元璋斬首、抄家;江西廣信府貴溪縣儒士夏伯啟叔侄把左手大指剁去,不肯出山做官,被朱元璋“梟令,籍沒其家”。政治生態到了這樣嚴峻的程度,真是官不聊生。

1398年朱元璋死後,官員們著實竊喜了一陣,不知道有沒有人放鞭炮。正好又是飽讀儒家經典的朱允炆當新君,盼星星盼月亮,這下太好了,所以連新君的年號都被這些文官迫不及待地忽悠成了“建文”。別小看年號,年號就是旗幟,旗幟就是方向,就是新君治國理政的基調。從洪武到建文這個彎拐的的確有點大,有點明目張膽的味道。

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打出與祖父朱元璋洪武年號格格不入的“建文”年號,在實踐上也對朱元璋的既定政策大幅度改革。朱允炆即位後一年內,將叔叔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朱鎔基的先祖)削掉,特別是湘王朱柏,因受不了侮辱,舉家自焚而亡。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真是有點過了,畢竟是自己的親叔叔,人家又沒有謀反。這在皇族內部引起軒然大波,形勢由官不聊生轉為王不聊生。燕王朱棣成了下一個目標。

當時朱元璋分封了9個兒子守衛北方邊境,每個兒子都有幾萬不等的兵馬,其中最有才幹的就是四叔朱棣和十七叔朱權(八大山人的先祖)。朱棣沒有坐以待斃,經過精心準備,1399年拉出了“清君側”的大旗,開始武裝對抗中央。

看著“清君側”是不是有點熟悉?這是西漢吳王劉濞的發明。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劉啟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景帝於是下詔: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這還是削一點諸侯王的地盤,沒有傷及諸侯王的根本,但還是引起了諸侯王的反抗,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袁盎向景帝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景帝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晁錯被腰斬於市。

晁錯死後,校尉鄧公從前線歸來,向景帝劉啟彙報軍情,鄧公告訴漢景帝,清君側只是藉口,誅殺晁錯不會平息叛亂。景帝終於回過神來了,決定討伐,不到3個月就取得了勝利。景帝對殺晁錯後悔不已。

要知道,漢景帝劉啟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吳王劉濞是劉邦二哥的兒子,從血緣上來說,吳王劉濞已無優勢,即便是這樣,漢景帝劉啟在平定叛亂後,沒有再推行削藩政策,景帝已經明白這個問題是歷史形成的,僅靠武力難以達成良好效果,小平同志說過,有些事留待後人解決,後人比我們聰明,其實小平同志這句話的深意是有些事目前解決時機不成熟,等時機成熟再解決。直到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搞“推恩令”,才徹底解決了西漢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

建文帝朱允炆要削的藩王是朱元璋的親兒子,建文帝自己的親叔叔。這些親王在朝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朱棣,在朝中本身就享有很高的威望,又會帶兵打戰。再說,朱允炆登基之初,諸王並無謀反的舉動。朱棣後來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說到底還是被逼的。鼓動建文帝削藩的主要是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這兩個親信,這兩個哥們估計是晁錯靈魂附體,他們應該向建文帝重複了多次晁錯的名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最後,促成建文帝下決心強力削藩。

有人說,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和前線將領說過,不要傷及燕王,使自己揹負殺叔之名。筆者認為這個不可信,因為之前湘王朱柏已被逼的全家自焚,建文帝已有殺叔之名在身,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已有前科。

靖難之役的果大家都知道了,1402年,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開了南京城門,朱棣大軍進入南京,朱允炆失敗了,朱允炆火燒皇宮,生不見人,死見屍體,同情建文帝的人說是太監的屍體,說建文帝逃走了。筆者相信朱允炆死了,一是逃不出去,二是無活下去的勇氣。可悲的是,建文帝的後人最終都沒能躲過劫難,建文帝這支就消失了。

說到底,這場戰爭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的才智較量,建文帝這個毛小孩在四叔朱棣面前,連對手都算不上,一個乳臭未乾,一個老謀深算;一個養尊處優,一個久經沙場。建文帝朱允炆失敗的教訓極其深刻:一是對當時的形勢沒有認真分析;二是對削藩無周密計劃;三是對戰事沒有認真準備。朱允炆過分相信身邊的大臣,相信朝廷的實力,具體手法上操之過急。看看後來的康熙皇帝削藩,準備多充分,處之多認真。再說,其時,朝廷會帶兵打戰的人已被朱元璋殺光了,沒有人是朱棣的對手了。這樣的形勢下,忍一忍無疑是個好辦法。因為朱棣是太祖朱元璋死後目在世最年長的親兒子,朱棣在朝廷中獲得不少人的同情和信任,不少將領後來投降了朱棣,向朱棣投降與向李自成投降、向多爾袞投降、向日本鬼子投降是不一樣的,都是朱明王朝,性質是站隊的問題,說是變節有點嚴重,朱棣的人馬越來越多,朱允炆的人馬越來越少。焉能不敗?

也許就像晁錯所說,不削遲早會反,但是為何不等敵人打響第一槍呢?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不好嗎?

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失敗身死後,年號被永樂皇帝朱棣取消,建文元年被改為洪武32年,以此類推。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帝給建文帝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承認建文朱允炆的皇帝地位。到了大明朝完蛋的時候,才想起自己的先祖們做過了分,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道理,為什麼不在活的好好的時候善良一點呢?

朱棣上臺後就聰明多了,改年號為永樂,管他文還是武,先把生活質量提高一點,大家永遠快樂,這多好。儘管,朱棣在實際上不是完全這樣做的。





坐看東南了


我個人認為可能是朱允炆重儒輕武在加上能力不足的原因,造成了武將離心離德,在加上重用李景隆這個親戚,就更加的讓人心喪失了。

為什麼我會說朱允炆重儒輕武呢,從他上臺後的政策就能看出來了。

1.重用方孝儒/齊泰這種只有文化沒有軍事能力的人,平心而論,假如一個沒有官職的人突然坐上了高位,他能勝任嗎?下面的人能服氣嗎?

2.改變了原來的制度,讓文官壓制武將,這能讓武將心裡舒服嗎?

另外朱允文剛上臺,根基不穩,對軍事一無所知,在加上削藩政策不對,假如先削朱棣,那決不可能被朱棣推翻。所以朱允文被推翻真的是他自己能力的問題!


大自然之心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朱棣能夠靖難成功與所謂的民心沒有一毛線關係,靖難前百姓們可沒受過朱棣一點兒恩惠,況且有朱元璋在,藩王也不敢施恩邀取民心。

靖難之役並不是單純的造反奪權,而是皇室權力鬥爭,對於天下絕大多數官員來說,這等於是“神仙打架”,與他們並沒有切身的利益關係,反正打來打去天下總還是朱家的天下。所以史料記載朱棣“至建文三年,所佔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擊敗了五十萬朝廷大軍,一度攻佔濟南城的朱棣在造反三年後竟然只能控制區區三府之地,可見朱棣軍力的薄弱,更可以想象地方官員對朱棣靖難所抱的“消極”態度,如果他們真的有心把朱棣當做叛賊,完全可以趁朱棣出征在外各地聯合奪取朱棣的後方。

建文四年,朱棣想繞道直驅南京,找鎮守淮安的駙馬梅殷借道,梅殷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抵擋朱棣大軍。導致朱棣由揚州渡江兵臨南京城下,而在此期間梅殷擁兵觀望,完全沒有抄朱棣後路的意思,全程無動於衷。而等朱棣在南京登基後,一封書信過來,梅殷立馬領兵投降。

哪怕是朱棣兵臨南京城下,他也是孤軍深入,只需堅守幾天等待四方援軍彙集,朱棣肯定凶多吉少。但是這個時候李景隆與谷王朱橞卻主動打開城門放朱棣入城,建文朝的官員除了極少數建文帝親信,其他人也毫無心理障礙的投靠朱棣。

所以綜上所述,朱棣能夠戰勝朱允炆全靠他的身份,如果他不姓朱,以他開局八百人的局面,早死八百次了。


歷史八卦社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說法對嗎?

二、如果題一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朱棣又為何能戰勝朱允炆?

第二個問題其實由誰說出來也都差不多一樣,別的題友都說的挺好,我不參與。

只說第一題,在靖難前,風系魔法師朱棣就和專注造反幾十年的道衍和尚探討過,都不用咱們這些後人來分析。

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由此可見,所謂民心,只是大勢所趨中“勢”的條件之一,並不是全部。不舉其他實例,就針對靖難這件事來說就能看出,未得民心者也能得天下,得民心者也未必能坐穩位子,因為——凡事無絕對。

古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老天並沒有給朱棣挑選良辰吉日的機會,事實上我們也沒辦法從老黃曆中找出諸如:今日宜造反這類字樣,所以“擇日不如撞日”,雖然朱棣也有些準備,但是通過史料我們可以知道,他準備的非常不充分,最後也是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起兵,時間上,他沒有挑選的餘地。當然,您也可以說朱棣佔據了天時——因為朱棣最終還是成功了,而造反的時機那是老天定的,老天定的還不佔天時麼。

地利,這點基本不用說了,朱棣在北平紮根很多年,自己的一切資源都在這裡,遠的不說,就說最初調入王府的800人,如果遠在西伯利亞,那朱棣乾脆俯首就擒好了,還反抗個什麼勁。

人和,上文說了博取民意那是不可能了,能找到靖難這種託辭就很不錯了。

細想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原來天時地利人和這種說法,好像怎麼解釋都行,成功了,你可以洋洋灑灑通篇大論的說明,因為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其實沒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也沒關係,關鍵要看你最終的是否成功,如果也能成功,那總能找到線索或說藉口來完善天時地利人和的說法,即便什麼都沒有......還有個天意的說法呢。

好,在朱棣成功後,我們反過來分析一下,首先,朱棣佔據天時(其實是倉促造反),因為起兵造反的時機是老天定的,老天最大耶,再加上後來出現的三股神風,靖難之役簡直就是封神演義的現實版,朱棣:天意使然吶,誰敢說我得位不正,老朱大老天大?我是老天定的耶✌。

而朱棣如果靖難失敗了,那也好解釋,不佔據天時呀,時間倉促呀,天亡朱棣呀,等等等等,好多種說法。

朱棣佔據地利,為什麼吶,因為他本身就佔據地利唄......不提從自己的老窩造反,好像老天早就決定把朱棣安排在北平磨練武將、士兵,就這地方,不想和經常串門的遊牧民族打架?行啊,那就投降唄。冥冥中老天自有安排,朱棣:天意使然吶,誰敢說我得位不正,老朱大老天大?我是老天定的耶✌。老天定的,讓我在北平練兵打仗等造反✌。

人和,朱棣不佔人和?朱棣不佔人和能有這麼多人陪著朱棣一起造反一起瘋?朱棣只佔了三股神風的便宜,可沒聽說金陵的金川門也是大風吹開的,還不是李景龍和谷王朱橞乾的好事,這難道不是人和麼。

朱棣能夠順利登基,這人和方面還有幾位重量級人物,比如齊泰(他相對來說還算行吧),黃子澄等等,為啥?如果沒有他們攛掇,朱棣能反?沒有他們次序錯亂昏招頻出外加放虎歸山的話,朱棣能成事?恐怕墳頭草比朱棣本人都高了。這就是建文帝的反助力,好像是奸細一樣,幫助朱棣步步邁進極權寶座。朱棣:他們,他們都是天意安排的,一步步的把我逼上了皇帝寶座,老朱大老天大?我是老天定的耶✌。

所以我說成王敗寇,只要你成功了,貌似不單老天幫您,連敵人也都好像是臥底的戰友一樣。如果沒成事,那就天時地利人和外加天意使然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也天意,敗也天意,隨你怎麼解釋。


古今通史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太子朱標之子。明洪武三十一年,以皇太孫身份繼承皇位,年號建文,故稱建文帝,是明朝第二個皇帝。

在位期間,寬省刑法,減免賦稅,與民休息,史稱“建文新政”,堪稱一代仁君。

建文帝鑑於分封之弊,厲行削藩。然燕王朱棣,狼子野心 ,早蓄反志,藉口“清君側”,公然起兵叛亂。

朱賊棣因一己之私利,陷萬民於戰火,罪莫大焉。而我建文皇帝寬厚仁孝,不忍殺嫡親叔父,前線戰事屢遭敗績,終有金川之禍。

我建文皇帝於城破之日闔宮自焚,以殉社稷。朝廷大臣有不附逆燕賊者,多被屠戮,更有一代文宗方孝孺誅十族之慘禍,鄉野小民亦有聞帝殉國而投水自溺者,此亦可見我建文皇帝得人心之深也。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過是勝利者一句冠冕堂皇的遮羞布罷啦!


史海搜奇


朱允炆從小就被儒學洗腦搞壞掉了,身邊重用的都是些無用腐儒,朱棣運氣好,碰到這樣的豬對手,自然贏了,雙方實力差距之大,朱允文敗的之奇特


長歌行a


朱棣打敗朱允炆和你所謂得得民心得天下沒有關係!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那只是屬於帝王家的家事!

朱棣為什麼要反?一方面本身朱棣就有做皇帝得野心,另一個朱允炆的豬隊友腐儒大臣,立足未穩,急於削藩,逼反了,可以說朱家內部幾乎沒有人願意幫他,因為他損害了所有藩王宗族的利益!再說朱棣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本來就有軍權,而且軍中威望遠遠高於朱允炆,而且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