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一脉相承的秦始皇和刘邦其实年龄相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周朝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也就意味彻底结束,郡县制的推行将历史车轮往前推动了一大步,分封制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遗弃物。而楚汉相争四年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在如何治理这个疆域庞大的汉帝国的问题上,刘邦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开历史的倒车,推行了一个争议很大的“杂合型”制度:郡国并行制。“郡”是指郡县制,是秦始皇为君主集权量身打造的先进政治制度;“国”是指封国制,又称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经典政治制度。

每一种制度都应该有其政治寿命,分封制经过周朝800年的演变和洗礼,在战国时代的战火纷飞中已经被证明其不能与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同步了,也就是说分封制被时代抛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可是,刘邦历经战国和秦朝两代的刘邦为什么依然要采用它呢?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在此,笔者不得不说刘邦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人。要知道古往今来,没有哪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稳定是一蹴而就的,所谓过犹不及,步子迈得太快,不得其利反受其累。在刘邦心目中,秦朝二世而亡就是最好的长鸣警钟。而另一方面,刘邦也很有自知之明,深刻地意识到以他当时的条件和实力是无法完全废除分封制,去推行郡县制的。

本文之中,笔者将就着这一政治逻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政治基础、政治目的和政治智慧是什么?

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政治基础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保留分封制是逼不得已

类比于“一个人很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他本身并不是希望自己穷的”,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并不意味,刘邦内心中就满足于这种政治局面。这一点从刘邦稳定了局面,壮大了力量之后,就开始着手打压异姓王的政治动向就可以看得出来。其接班人更是不遗余力地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就更能证明汉初的统治者保留分封制只是迫不得已,而非满足于此。

那么刘邦建国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呢?为什么他逼不得已要保留分封制呢?

众所周知的是,秦末起义军打的是六国复国的旗号,包括项羽、魏豹、韩王信等人在内基本都是六国贵族,在起义过程中起义军还把楚义帝扒出来当有名无权的天下共主。也就是说秦末起义的政治纲领就是建立在分封制的政治制度之下的。

所以,秦灭之后,即便是“西楚霸王”项羽也不得不大搞分封,其中既有六国贵族,也有非贵族出身的起义将领,刘邦这一支被封到汉中,称汉王。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理解,就像我们很多通过“众筹融资”走向发展的“草创”公司必须得走“股份制”路线一样的。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楚汉相争其实也是两种制度的斗争

后来刘邦出关和项羽开战,实行吞并和反吞并,其本质就是一种向“君主集权”的靠拢,和秦始皇灭六国的性质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刘邦的实力明显不如项羽,所以只能拉拢之前同样被分封的一部分诸侯。这又和六国联合抗秦一样。

后来,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建立了名义上的统一帝国。但是,即使打垮了最强劲的对手项羽,刘邦依然不具备独掌权柄的实力。只能承认这群诸侯,以图后谋。

所以,可以看出,汉朝立国的时候,刘邦的政治胜利只是表面上的胜利、形势上的胜利,不是完全彻底的胜利,其潜在的政治威胁势力还很多,也很强大。在这样的政治基础上建立的汉朝,是不允许彻底废除分封制的。否则,统一稳定的局面马上就会被打破。

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政治目的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是经过长远考虑的

其实,一个国家建立后,实行什么制度,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当时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生产力在飞速地发展,汉民族早已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权力和能力在与日俱增,社会的发展满足了皇权高度集中的需要,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历史趋势已经基本成熟。

第二:刘邦由于自身出身不好,家族势力单薄,打天下靠的是“丰沛派”功臣及各方势力的鼎力支持。换句话说,刘邦所代表的皇权根基还比较浅,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政治基础还比较薄弱。

由此可以见,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是结合了整体的历史趋势和自身的实力基础的,是一种折中妥协的理智选择。这恰恰体现了刘邦在政治上的成熟和智慧。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的思路是先立后破

细心的朋友其实会发现,刘邦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实际上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被动的,第二步却是主动的。把这两步走结合起来看,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刘邦在设立政治制度上的冷静与理智。

第一步是为了安抚那些“诸侯势力”,这一步是迫于无奈的被动选择。刘邦十分清楚这些"诸侯势力"并非善类,他们只愿做分享天下的诸侯王,并不愿做一般的臣子。比如“兵仙”韩信,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东进灭齐之后,他上书刘邦,要做齐王。刘邦虽然恼怒不已,却惧怕韩信势力,也只能答应他。像韩信这样拥有重兵的“实力派”还有彭越、英布、张耳、臧荼、吴芮等等,个个都不好对付,个个都要分封,不分封就可能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承认“分封制”就是为了稳定这些诸侯那颗躁动的心。

第二步却是为了对抗那些“诸侯势力”,这一步是战略出击的主动选择。

既然异姓王的局面已经客观存在,那么如何去钳制他们吗?显然仅仅依靠刘邦原有“丰沛集团”的老班底是不够的,是没有把握的。那么,既然这些“异姓王”是依托于“分封制”的名义而合理合法存在的,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大封刘姓王就更加名正言顺了。分封刘姓王能够壮大刘邦的政治队伍,从而对异姓王形成压制态势。这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思路。所以,在汉朝建立后,刘邦主动推行分封制,大封刘姓王,就是为了平衡和制约那些诸侯的势力。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这些诸侯们注定只能暂时存在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宗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垮周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狂过其正矣!——《汉书·诸侯王列表序》

在很多史书里,史学家都习惯于把刘邦保留分封制是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企图用宗室亲王的势力来拱卫皇权,这样的说法对则对矣,但是还是比较模糊的。刘邦实行分封制从来不是一种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刘邦的终极政治目标还是在于建立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大一统的帝国。

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历史影响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一次性给出的东西只能慢慢要回来

刘邦先是分封了8个异姓王,之后又分封了9个同姓王。分封完毕,若是从简单的历史脉络看,刘邦与他的刘氏天下似乎陷入了无休无止的麻烦之中:

先是异姓王反叛,刘邦亲自带兵镇压;虽然逐一平定,但公元前196年,在镇压淮南王英布时,刘邦不慎被射中一箭,次年死于帝都长安。

接着是同姓王犯上作乱。这些同姓王也非善类,他们成了刘邦儿子、孙子们的心腹之患,最终酿成“七国之乱”的弥天大祸……

综上,表面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刘邦搞封国制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历史,真的可以这样简单推论吗?

经国大事,绝非儿戏,刘邦不会犯蠢到如此地步,而且刘邦身边的一大帮谋士,如张良、陈平之辈,萧何、曹参之流,也不会允许他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成大事者,必先保持冷静

很显然,如果当时汉朝全面仿效秦朝全部实行郡县制,必然会要面对秦朝最终的局面——诸侯势力反叛的结果。那么汉朝刚刚统一的局面就会被打破,会重新回到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去。刘邦能容允出现这样的结果吗?或者说,刘邦当时有承受那种后果的信心和能力吗?

所以,对于刘邦来说,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两者兼顾、折中妥协,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在地方势力强大的地域保留分封制,分封异姓王,作为权宜之计;别的地方则采用郡县制。待时机成熟,再逐渐消灭异姓王,废除分封制,统一为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推行后,政权逐趋稳定,一直在积聚力量的刘邦感到消灭异姓王的时机成熟了,便从韩信开始,挨个下手,几年时间内就消灭了异姓王,将其封地易为郡县。刘邦用古老的分封制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而且解决得非常好,不能不说,他是个聪明人。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到了文景帝时期,藩王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政治意义了

当然,刘邦的“郡国并行制”也有一些后遗症,但这是一个瑕不掩瑜的问题,而且从历史的迹象来看,这些似乎起初就在刘邦的政治考虑之中。从汉初几朝的历史发展来看:刘邦和吕后着手消灭异性王,文帝景帝两朝倾力实施削藩政策,到了汉武帝的时期,万事俱备,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一举达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目的。不能说这样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的战略实施只是巧合,必然是在当初的政治设想考虑当中的。

所以,从整体上说,刘邦的“郡国并行制”的历史影响是正面的。它以不算太大的代价解决了汉初地方势力威胁皇权的问题,使刘氏天下得以维系、壮大,为之后的大汉盛世奠定了基础。

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政治智慧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是一个被小看了的皇帝

历史,就是时间维度上的世事流变;因此,看待历史问题最基本的眼光,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可以孤立、静止地去看待历史事件,必须明白所有的历史问题都是在发展中形成,也将在发展中解决。

一些问题的产生是所谓的“历史包袱”,即使此刻无法解决或者难以处理,随着时移世易,问题本身就可能不再是问题,或者变得很容易解决。刘邦的政治智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不局限于固有的逻辑思维,善于变通,并合理地制定方针,有步骤地实施计划。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的霸气比较内敛

从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事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1、隐忍待发。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不光要有雄心壮志,更需要意识到隐忍的重要性。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盲目的进取意味着攻守失衡,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就不懂隐忍之道,最后被群起而攻之,最终败于刘邦之手。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就是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假设刘邦建国之初就全面推行“郡县制”,那么不管他是不是秦始皇,势必会将自己置于秦始皇同样的境遇。所以,他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这种智慧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2、自知之明。刘邦的自知之明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从“主动退出关中王”到“假意封韩信为齐王”等事件就早已可以看出

。而其在推行“郡国并行制”一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知之明更让人钦佩。一般地,随着一个人的地位和实力的提高,其理智也会被更大的野心和欲望所蒙蔽。刘邦显然也是有野心的,所以当初韩信提出要封齐王的时候,他会愤怒;势力加强的时候,他会逐渐去消灭异姓王。但刘邦难能可贵的就是不管何时,做出比较重要的政治决定时,他首先会先审视自己的实力,如果自身的实力不能抗衡外部的压力时,他会选择妥协,“郡国并行制”就是这么妥协出来的。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是真正的以弱胜强战略大师

3、步步为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光有目标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方式方法。那些光有理想和目标的人才会急于一步登天,而不懂得长久经营。从刘邦立国时的情况来看,他显然也是渴望能够“中央集权”的。但是,全面实行“郡县制”是他不能的,全面实行“分封制”又是他不愿的,所以聪明的他选择了变通,折中推行“郡国并行制”,这样既最大程度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也安抚了那些离心离德的诸侯们,同时还抬高了自己以后废除“分封制”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其后,在实力壮大了之后,也是逻辑清楚、主次分明地去有步骤去实施自己的政治设想。先是分步骤消灭异姓王,然后借“白马之盟”的时机正式提出“异性不得分王”。在其根基未稳的情况下,也没有贸然去削藩,而是把削藩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接班人。

这种谋定而后动的思维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毕竟没有一个胖子是一口吃出来的。

当然,透过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还可以思考很多政治智慧,但在这里限于篇幅,笔者也就不做赘述了。

笔者一家之言的总结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大丈夫能屈能伸

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通过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为了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所以用分封制来拱卫皇权”这样一个浮于表面的说法来概述之,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时候会妨碍我们理解历史的深度,也淡化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读历史其实更需要大浪淘沙的精神,深挖历史,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更深刻的反省和借鉴。很多人把刘邦的成功看作偶然,认为这个“流氓”出身的开国皇帝只是一路开挂、自带主角光环,殊不知,任何偶然的历史现象背后都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保留“分封制”是刘邦一着精妙的棋,处处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

刘邦的一生,谈笑间皆是智慧

刘邦用了一个看似开倒车的历史政治行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经典的以退为进的历史教材。这种政治思维其实对后世的政治家们都应该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我们这些热爱历史的朋友也应该有极高的引导作用。在历史上的每一个分叉路口,在每一次的制度更新、优化的过程中,刘邦的思路都应该值得借鉴。

打破一种旧的局面,势必会产生一种的新的矛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过程中,很多皇帝、改革家都没有做到像刘邦这样实事求是、进退得到,最后招致失败。比如隋炀帝急于想打破关陇贵族转正的局面而导致亡国等……

最后,由衷地感慨一下:不管大家都或不读,历史就客观地摆在那里;但是用眼睛去读,还是用心去思考,历史是不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