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歷史上杜甫活了多少歲,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成龍說電影


我言杜子美,

祖父杜審言。

原籍襄陽城,

寄居在鞏縣。

曾應進士第,

落榜淚漣漣。

客居長安城,

鬱郁不得志。

安史戰亂起,

流離兵災中。

肅宗還都歸,

為官居左拾。

因其直言諫,

改遷華參軍。

官場盡昏暗,

棄官而入蜀。

嚴武領蜀政,

表為員外郎。

政見不相合,

攜家赴荊襄。

大曆五年暑,

流離至耒陽。

是夕食牛肉,

又加美酒漿。

毒發腹肉痛,

竟然殞性命。

貧苦無以葬,

旅殯岳陽中。

時人常憑弔,

我為杜工詠。

千古一詩聖,

英留華夏名!



狼煙一九三一


我是劉忙觀點,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

關於杜甫的死,歷史上有很多說法。最通行的說法是兩個:第一、餓了很久的杜甫吃了耒陽縣令送的酒肉後消化不良撐死;第二種是時當夏季,牛肉已經發黴,因此杜甫得了腸胃病去世。

事實上,一個人的死,絕不是孤立事件,而和他長期的生活習慣、所處的社會背景、精神壓力、身體情況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杜甫所處的時代,國家動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杜甫本人,長期逃荒,大部分時間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他在詩詞裡形容自己終日憂奔走、秋至轉飢寒,小兒子因為吃不上飯還餓死,因此長期飢餓。但碰上老朋友後,又是一舉累十觴,加餐可扶老,又開始暴飲暴食,不規律的飲食造成了內分泌的嚴重失調,得了糖尿病。他在一首詩裡這樣形容自己: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長卿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字,司馬相如得過消渴症,就是現代的糖尿病。



杜甫晚年的糖尿病嚴重到啥程度呢?閉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厲害到連喝大江水都無法止渴的程度。而且杜甫有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他在《清明二首》中形容自己:右臂偏枯半耳聾,悠悠伏枕左書空。耳聾加肌肉萎縮,這都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典型表現。我們都知道,糖尿病人一旦有了併發症,就基本無藥可醫了。

杜甫到了四川后還得了很嚴重的肺病,他的很多詩詞裡我們也能看到這:肺萎屬久戰,骨出熱中腸,為我謝賈公,病肺臥江沱。他還形容自己是江濤萬古峽,肺氣久衰翁。



以上還是身體上的疾病,我們說人的疾病有三種:身病、情志病和業力病。杜甫是一個常為大國憂的詩人,他有極高的道德素養,也有極強的立功報國理想,但長時間的流浪造成了理想和現實的極大差距,杜甫得了嚴重的焦慮症。他一方面希望自己: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一方面又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像不像《紅樓夢》裡的晴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又像不像我們當代人:掙著勉強戶口的死工資?操著首富的心?



不管怎樣,杜甫一生很悽慘,他去世時,年僅59歲。死後,兒子宗武無力葬父,只好將父親的棺材權厝著,直到40多年後,孫子杜嗣業才藉助於乞討,將祖父安葬。


劉忙觀點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享年五十八歲。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759年杜甫棄官,在成都西郊蓋了一所草堂,開始他最後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兩三年。770年冬,死在由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

關於杜甫的死因,歷史上有很多說法。但大多數人傾向於病死。翻閱莫礪鋒、童強著的《杜甫傳》,關於杜甫的死,書中寫到:“冬天到了,詩人病倒了。病倒在行住岳陽的舟中。……一顆巨星就在這無限的孤獨、寂寞中隕落了。”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儘管宦海浮沉、顛沛一生,但卻始終保持著年輕時的狂傲。他用詩歌去吶喊國運與民生,贏得了萬世稱頌。

杜甫於三十歲時,暫時中斷了在齊魯燕趙間的漫遊,回到洛陽,在偃師縣西北的首陽山下築就陸渾山莊,然後迎娶了弘農縣司農少卿楊怡之女。

杜甫有兩子,長子杜宗文、次子杜宗武。次子杜宗武也有兩子,長子杜嗣紹、次子杜嗣業。

更多歷史社會資訊,歡迎關注Supreme政。


Supreme政


杜甫怎麼死的?

1,窮死的

杜甫一生日子過得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晚年連小兒子都餓死在家中了……日常生活中他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又不會務農或經商,只會寫詩,參加過多次科舉考試,無奈不會寫文章,始終懷才不遇,雖然後來弄了個小管事,“杜工部”是倉管,“杜拾遺”是陪人聊天的,根本沒有大用,收入也不夠養家餬口的,經常靠親戚朋友賙濟度日,一生貧困潦倒,窮死了……

2,餓死的

杜甫因窮常捱餓,自己的親生骨肉都餓死在家,後來本人也長期營養不良,凍餓而亡……

3,撐死的

年老體邁的杜甫和家人曾受到好心朋友照顧,送給他許多牛肉,餓壞了的杜甫吃得太飽,吃出問題來了……還有一個說法更合理,就是他和家人帶著牛肉乘船去湖北投靠親友,一路要走好些天,牛肉變質,使得杜甫得了急性腸胃炎,最後喪命了……

4,老死的

壽終正寢吧……


風語者034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是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是唐初詩人杜審言,很有才華,但恃才傲世。父親杜閒,生母為清河東武城人。

杜甫有一兄長早逝,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和一個妹妹。杜甫在30歲時,迎娶了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為妻,小他十歲,在杜甫的詩中多處提到。杜甫有兩個兒子宗文、宗武,一女兒鳳兒。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是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自小好學,七歲時能作詩。青年時代數次漫遊,二十四歲時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天寶六年,玄宗詔示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參加,但由於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杜甫不得不走權貴之路,但都無結果。仕途坎坷,雖然以後做了官,也是一些官階很小,起起落落的不穩定。
唐太宗大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逃往衡州,打算前往彬州,但行到途中遇到江水暴漲,幾天沒有吃到東西,多虧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食物而得救。杜甫原來是要北歸,現在改變計劃,順流而下,折回潭州。大曆五年冬,杜甫在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蕾姆西瓜


1200多年前的“詩聖”杜甫,近幾年確實很忙啊😁不僅成了“微博紅人”,連死因都被大家拿來惡搞,其實這樣對先人是極為不尊重滴👌

壹周君先來說說權威結論,這也是杜甫草堂研究院裡的大多數專家說法——杜甫是因病去世的。

最著名的《杜詩詳註》問世於清康熙年間,號稱有“千家注杜”,包括大學者仇兆鰲、楊倫等人都為其注本,並將《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兼呈湖南親友》這首詩作為杜甫的絕筆,都這個說法的體現。

而現代學者聞一多、馮至、蕭滌非等,在各自的杜詩注本上,也都贊同這個說法。

那麼,大家為什麼會有“杜甫是吃牛肉撐死的”這種說法呢?

我們來看看唐朝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書》記載:“大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遊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

這個意思很簡單,杜甫從四川沿水路前往郴州,途經耒陽遇到大水,困了很久沒吃上什麼飯菜,結果被當地的縣令知道了,行舟前來搭救,還給杜甫送來烤牛肉和好酒。

結果杜甫喝酒吃肉的弄得大醉,第二天一早就去世啦😂

就因為這段描述,後人不斷腦補了N種詩聖的死因。壹周君就來列舉幾種。

首先就是”醉死“說,代表人物是曾任刑部侍郎的唐人鄭處晦,《新唐書》杜甫傳的作者宋祁就是從他這裡聽來的。他說杜甫晚年寓居耒陽縣時,當地官員都不喜歡他。杜甫給縣令寫詩,縣令只好贈送他“牛炙白酒”。結果“甫飲過多,一夕而卒”。

當然啦,還有”飫死“說,”飫死“就是吃撐了死的。贊成這個說法的有《舊唐書》杜甫傳作者劉昫和宋代學者王洙。

提出”淹死“說的,是曾任子校書郎的唐人李觀。他在《杜拾遺補傳》中有描述:“江水暴漲,為驚湍漂沒,其屍不知落於何處。洎玄宗還南內,思子美,詔天下求之。聶令乃積空土於江上,曰:子美為牛肉白酒脹飫而死,葬於此矣。以此事聞。”

意思就是耒陽發大水時杜甫已經被淹死了,屍體也找不到了,後來唐玄宗想起杜甫便詢問,當地縣令就撒了個謊,說杜甫是吃撐死的。

最後還有郭沫若的”毒死“說,所謂的毒死,不是人為,而是食物保存不好腐爛了,吃了以後神經麻痺,心臟惡化而致死的。

以上幾個說法,其實分析一番就很容易否定的。

首先,杜甫還寫過一篇對耒陽縣令送肉送酒表示感謝的長篇詩作,隨後還寫了《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諸親友》、《長沙送李十一銜》、《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多首詩。

按飫死、醉死的說法,死人怎麼寫詩?而如果是淹死的,唐玄宗比杜甫死的時間還早,不值一駁。

最後是中毒死,要知道杜甫早年在長安賣過藥,加上他自己是個長期病號,久病三分醫,絕對不會傻到腐肉都吃的。


武漢壹周


詠詩泰山巔,懷志入長安。

世事如棋局,詩章作史卷。

淡煙籠瘦影,冷月鑒忠肝。

廣廈隨君夢,洞庭落日寒。

一一題詩聖杜甫(2017年冬月)

杜甫是暦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其詩具有豐富的社會慨念,以廟堂間與民間的崇高精神。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白居昜對李白的評價,對杜甫是完全適用的。

杜甫生於公元七一二年,於公元七七O年去世

附杜甫詩作以諸君共賞: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靑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臨絶頂,一覧眾山小。

一一杜甫《望嶽》

年輕的杜甫,中年的杜甫,沒有老之甫也。

在一個絕頂上誕生

盛世中長成的詩人

懷揣雄偉的泰山

踱步在黃葉滿天飛的長安

孤燈下,細嘗冷炙殘羹

天子正忱靠妃子的香懷,聆聽

帝國的心跳,漁陽鼙鼓聲…………

悲傷堅定的靈感

穿越人民的苦難

一隻沙鷗,

湘江上那葉孤零零的破船

把大唐斜照疊進歷史長卷。



白溪釣客


我來回答。

近年來,惡搞杜甫似乎成為一種網絡風尚,圍繞著杜甫,產生了千奇百怪、各種奇葩的創意,有文字、有圖、有評論。對於這種“文化現象”小編不知如何評價,只好選擇失語。

其實,何止是現代人,杜甫在一千年前就被國人玩壞了。就在他死後數十年間,關於他的死因就有了不同的說法,直到近現代,仍有學者專家在喋喋不休,各自尋找有力史料來證明其觀點的正確,但直到今天仍沒有形成共識。

杜甫被尊為“詩聖”,死因居然成謎?這豈非咄咄怪事,然而事實確實如此。杜甫死後數十年,關於他的死就了不同的說法。

唐人認為,杜甫是脹飫而死。“脹飫”是文藝青年的說法,說的直白淺顯,就是吃多了撐死的。

杜甫是個老餮?這玩笑開大發了。您別說,這個死因還很有市場。

靠著友人嚴武、高適等人的照顧,杜甫在四川成都過著安逸的生活。哪知道造化弄人,幾年後(廣德三年765)嚴武死去,杜甫變得孤苦無依,一個月就後被迫離開成都東下。從此,杜甫與水為鄰、以舟為家,度過了他一生最後的歲月。遊宦數十載,到了風燭殘年竟然以舟為家,杜甫欲哭無淚,作《旅夜書懷》詩云:

細草微風岸,危牆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大曆五年(770)四月,湖南兵馬使臧玠舉兵作亂,殺了潭州刺史崔瓘。半夜三更城中火光沖天,正在舟中熟睡的杜甫見狀,急忙離開是非之地溯江而上,到衡州躲避戰亂。他的舅氏崔偉當時在郴州任錄事參軍,幾次作書要他過去。哪知禍不單行,船行至耒陽附近的方田驛,突然暴雨如注、江水猛漲,一家人進退失據,困在船中斷炊半個月。幸虧耒陽聶縣令聞訊為他送來了急需的食物——牛肉白酒!

天無絕人之路,杜甫大喜過望,作《聶耒陽以僕阻水,書致酒肉療飢荒江。詩以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詩表示感激之情。樂極生悲的是,杜甫竟然吃多了牛肉消化不良,撐死了。

這個說法,始見於《明皇雜錄》。另一個說法是步了屈原後法,投江自盡而死。“去國哀王架,傷時哭賈生”(《久客》)、“喪亂秦公子,悲涼楚大夫”(《地隅》)、“夢魂歸未得,不用楚辭招”(《歸夢》) 及“興盡才無悶,愁來速不禁。生涯相淚沒,時物正蕭森……哀傷同皮信,述作異陳琳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這些詩作,透露出來的信息,令人猜測杜甫是“自沉秋水”而死。

到了北宋年間,宋祁《新唐書》卷二百零一《文藝列傳》雲:

大曆中,客耒陽……今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 年五十九。

宋人的說法,杜甫死於飲酒過量。不是撐死,就是喝死,總之是死得不明不白,這讓人情何以堪?專家對這個說法也有解釋,杜甫飲酒死亡源於晚年疾病纏身。

杜甫在四川時患有肺病,在其詩作中有許多蛛絲馬跡——“肺萎屬久戰,骨出熱中腸”(《又上後園山腳》 );“為我謝賈公,病肺臥江沱。”(《別唐十五誡 因寄禮部賈侍郎》);“肺枯易太甚,漂泊公孫城”(《同元使君春陵行》);“江濤萬古峽,肺氣久衰翁”(《秋峽》)……

因為這個原因,杜甫不得不戒了酒:“莫怪執杯遲,我衰涕唾頻。”(《別李義》);“老人因酒病,堅坐看君傾”(《季秋蘇武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三評事韋少府侄三首》)。

肺病最忌飲酒,杜甫一高興就多喝了幾杯,結果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其實杜甫晚年不只是患有肺病,簡直是百病纏身,他有風溼麻痺症、頭痛、耳朵聾、右臂肌肉萎縮,這樣的體質,加上飢一頓飽一頓顛沛流離的生活,也極可能是死於疾病的折磨。

到了近代,學術大家郭沫若得出一個新結論,杜甫是死於食物中毒。 而且自圓其說道,耒陽縣令送給杜甫的牛肉一定很多,一頓吃不完。時值盛夏很快變質。而變質的牛肉有毒,杜甫吃了後,食物中毒而死。

這個說法,是我看到的最為新奇大膽的一種。杜甫真的是新鮮肉和腐肉傻傻分不清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食物中毒,為什麼死的只有杜甫一人?其他人聞不得這臭味,還是他們腸胃消化功能異於常人?

另外,杜甫盛夏死在了耒陽,數月後反應天涼的其它詩作如何解釋?


唐風宋月


不是吃牛肉撐死的,吃牛肉一事發生在湖南耒陽,但杜甫是死在從長沙回岳陽的湘江小船上。 其實,杜甫晚年身體就已經很不好了,患有好多種疾病,最致命的有消渴症,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糖尿病,還有肺病,瘧疾,偏頭痛,時常還右側胳膊臨時癱瘓,耳朵聾等等,這些都在他晚期的詩歌中有體現。加上他最後的幾年時光都在船上度過,到處奔波,沒有得到修養,對於身體孱弱的他來說,根本就吃不消。所以杜甫是因病死在了北區岳陽的湘江上。


人太多是139857


紈絝行世樂,

儒冠誤身多。

甫昔少年日,

落第長安城。

時局愈黑暗,

才情無所依。

秋風催雙鬢,

愁吟成半翁!

文章憎命達,

飢寒贅詩聖。

安史之亂髮,

流離冢蒿叢。

茅屋淒雨催,

野老更恓惶。

縣官放舍飯,

撐死秋風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