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帝國”英國眼裡的鴉片戰爭,原來不僅是香港還有茶葉2

人們不僅僅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不知不覺地與他的時代和同時代的人同呼吸,共命運。

——托馬斯·曼

前言

上一篇文章 詳細的描述了,當時擺在英國決策層面前的難題。

本期筆者打算更加深入解剖下英國決策層對於近代中國的殖民思路,中英“鴉片戰爭”的始末不僅僅影響了近代中國,這一事件對英國近代的殖民策略意義更為深遠。


“自由主義帝國”英國眼裡的鴉片戰爭,原來不僅是香港還有茶葉2

課本上的內容大家都耳熟能詳,最後提出本文要解釋的問題:

“鴉片戰爭”顧名思義是因為中方抵制禍國殃民的毒品鴉片才發生的戰爭,可考證的是最早在1773年鴉片就已經開始流入中國。

  1.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在70年後中國才爆發瞭如此巨大的鴉片戰爭和衝突?
  2. 《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通商口岸的意義何在?對我們國家造成的實際後果?
  3. “自由帝國主義”在近代中國的順利實現,英國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後為何又倒退為殖民統治?


“自由主義帝國”英國眼裡的鴉片戰爭,原來不僅是香港還有茶葉2


鴉片戰爭為何爆發的如此之晚

鴉片這種毒品我就不多贅述了。其實,鴉片作為藥品早在唐代就開始流入中國,直到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屬孟加拉,發現這片地方特別適合種植罌粟。

與此同時而對華貿易卻總是要花巨量的白銀,導致歐洲等國家白銀大量外流,然而販賣鴉片產生的豐厚利潤正好可以用來購買茶葉、瓷器還有紡織品。

1773年東印度公司因為有了孟加拉這些產地的毒品供應,它們把這項貿易做上了頂峰。

1,畢竟東印度公司作為英國的官方代表要顧及一些臉面。

2,鴉片進入中國還是需要上下賄賂。

3,進口輸入渠道有限(廣州十三行)。

總之鴉片猖獗,頂多在慢慢蠶食。19世紀初,印度作為殖民地此時反抗此起彼伏,英國政府為了保證收益,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權被取消,很多其他洋行藉此機會大肆販賣鴉片進入中國攫取利益。

比如“怡和洋行”,這個公司今天還在總部在香港,後來撤出中國,留有一部分業務在中國,今天我們看到的文華東方酒店,就是這個集團的。

終於這一慢慢傾斜的天平被踹翻,白銀大量外流,民不聊生,百姓家破人亡,一些有抱負的官員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此這般才有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自由主義帝國”英國眼裡的鴉片戰爭,原來不僅是香港還有茶葉2

醉翁之意不在酒——五口通商中奇葩的福州

五個通商口岸,其餘四個都是相對重要的港口,英國人要求其通商開放,按當時環境無可厚非。

這裡我要提到一個人——羅伯特·福瓊,歷史上第一商業間諜,影響最大的植物獵人。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猜到了,英國人覬覦我們的是我們獨有的茶葉。

兩百年前,中國有一樣東西全世界都想要,卻只有中國人會種的植物,就是茶葉。茶葉在那個年代等同於綠色的黃金,東印度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它,因為獨佔利益,所以東印度公司才牛氣沖天。

1834年,東印度公司失去壟斷權,他們可不想丟掉這個搖錢樹,於是乎想要種植自己的茶葉。

他們面臨三座問題大山:

  1. 如何突破重重關卡,進入中國拿到種子。
  2. 偷出來的樹種能否在印度種植。
  3. 就算能種植,人如何培育,否則也白費力氣。

羅伯特·福瓊應運而生,1812年出生的他從小就對植物頗有興趣,1842年進入愛丁堡植物園,1843年福瓊登船出發,開始他的偷竊之旅,四年間一共從中國,日本等國家偷了一百二十多種觀賞植物給英國,他的卓越表現引起了東印度公司的注意。

1842年,談判桌上的英方代表堅持要求開放福州,就是因為看重武夷山的紅茶貿易。當時清廷大臣梁章鉅極力反對開放福州,就是怕出現漏洞讓外國人把茶葉偷出去。

1848年6月20日,福瓊受東印度公司指派前往香港,到達之前他並不知此行任務。

7天后,接到明確指令:“你必須從中國產茶地區,挑選最好的茶樹和茶種親自運到加爾各答,再運到喜馬拉雅。盡一切可能招募種茶工人和製茶工人,沒有他們我們無法在喜馬拉雅種植茶葉。”

福瓊開始了他的冒險之旅,要知道在當時的中國內陸被發現是洋人很可能丟了性命。

他第一站到了上海,他弄了整套的中國服裝,加了一條辮子,打扮成中國人的樣子。號在當時的中國人沒見過洋人,他帶著一箇中國跟班和一個苦力就混了下去,前往了產綠茶的黃山。

中國的內陸在當時對於外國人是很危險的,也只有葡萄牙人偷摸去過。福瓊靠著葡萄牙人錯誤百出的地圖,一路摸索,避開官兵還要提防山賊。

他這一路上,記錄了當地的水土環境和風土人情,記錄了大約14本手札,從安徽黃山到浙江寧波,因為他穿著體面,出手大方,茶園主人都樂意給他最好的樹種。

1849年2月,福瓊來到武夷山,他趁著借住寺廟的機會,和和尚探聽種茶的水質等問題,接著他給印度送去了第一批茶種,結果失敗。因為茶種的發芽期短,海上的長時間運輸錯過了發芽的機會。

1850年,福瓊積累經驗,大量收集茶種,他先把茶種培育發芽,然後再移植,結果成功育種。

1841年2月16號,他帶著六個種茶,製茶工人和兩萬三千八百九十二株茶樹,一萬七千顆茶種以及大批製茶工具離開中國,3月26號到達加爾各答。沿途躲開清廷管制,完成了史無前例最大的商業間諜活動。

也就是從此開始中國不再是茶葉的唯一擁有者,印度等地開始種茶,現在喝的錫蘭紅茶,大吉嶺等都是福瓊的傑作。英國的成功,美國南部也想模仿,1859年福瓊備好三萬株茶苗打算運輸時,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計劃就此擱淺。


“自由主義帝國”英國眼裡的鴉片戰爭,原來不僅是香港還有茶葉2

“自由帝國主義”計劃覆滅

當時除了中國,英國對很多地方都採用這種方式——我不佔領你的土地,但你必須向我開放,強制自由貿易,如若是不考慮侵犯別國的因素時,這種擴張方案是理想的,激活的實實在在的利益,付出的成本呢又很低,投入產出比高,大英帝國藉此達到了頂峰。

更為重要的是,沿著這種道路建設的帝國是無邊界的帝國,具有一種強大的滲透力。

美國對於這種思路是一個很好的學生,留著有機會在講。

但是從1870年之後,英國的海外擴張很快回到了老路,就是去搶佔殖民地。這樣的話,“自由帝國主義”中的“自由”兩個字蕩然無存,只剩下帝國主義了,英國的海上帝國也走向了末路。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會問這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

就是一旦你獲得了這片殖民地或者貿易區,地盤擴大了,你面臨的新鄰居和其他利益體也就多了,這就增加了新的衝突點,你能做的就是吃下更多的附近的鄰居,把貿易最大化(想想中國對外開放了多少各口岸)。

比如英國在非洲,他先佔領了埃及,為什麼要佔領埃及,因為修了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能最快的到達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

結果呢,雖然佔領了埃及,英國人怕被別人趕出去,如果有人跑到尼羅河上游堵死尼羅河,埃及就完蛋了,這個計劃當時法國人是有的。於是乎,英國人又不得以佔領了蘇丹,這樣的局面使得英國在不斷地圈地。

再比如英國東非公司,為了佔領肯尼亞和烏干達一年花了8萬英鎊,然而只掙回三萬五千英鎊,當大英帝國國土面積達到3500萬平方公里時,不堪重負的大英帝國最終拖垮了自己。


“自由主義帝國”英國眼裡的鴉片戰爭,原來不僅是香港還有茶葉2

<strong>參考文獻:

<strong>《世界近代史》——作者袁徵

<strong>《中國近代史》—— <strong>[美] 徐中約

<strong>《鴉片戰爭》——(美)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