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為何清朝輸的這麼慘

1840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等為藉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上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為何清朝輸的這麼慘

喬治·懿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而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小農經濟的解體也開啟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回顧整個鴉片戰爭,既有英國工業革命的外部因素影響,也有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根本原因。這背後更是一場不為鴉片的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道光皇帝當政。說起道光皇帝,可能大部分人都對他沒什麼印象,其實這也怪不了別人,怪就怪道光自己與清一代的同行們相比,名氣實在太弱了。道光剛接他爸嘉慶的班時,整個社會已經沒有康乾盛世的富強,相反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據史料記載,道光皇帝是有名的“摳”皇帝,道光連片兒湯都不敢喝,燒餅也省著吃······

窮光蛋皇帝是怎樣練成的

歷朝歷代,國家財政總是避免不了走向崩潰,與其說是一種魘咒,不說這個現象的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歷史發展規律。

第一 ,皇帝的日子過的沒有想象的那麼輕鬆。

皇帝除了給大大小小的官員們支付薪水,自己也要花錢房子、老婆和孩子,休閒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數千勤務人員隨時待命,這些人都靠皇帝發工資。

第二,腐敗。

歷朝歷代最不缺的就是貪官汙吏,這幫人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挖封建主義的牆角——讓朝廷的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腐敗收益高、風險低,可真是貪官汙吏的福利。而給貪官汙吏送福利的不是別人,正是皇帝自己。

第三,天災。

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決定了政府的抗災能力。譬如黃河氾濫,治理辦法就是堵缺口。嘉慶年間,黃河堵一個缺口就要花費上千兩銀子。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庫的空虛,道光皇帝所接手的國庫根本無錢可用。

第四,鎮壓農民起義。

從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清政府為鎮壓白蓮教起義,花費軍費近兩億兩,幾乎耗盡康乾盛世所積攢的家底。

錢就是這麼花完的。

國家,其實就是公司,公司沒錢要破產,國家沒錢就完蛋。

公正的說,就個人品德而言,道光皇帝帶頭克勤克儉、從我做起扭轉浮華奢靡的社會風氣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但對國家而言,節儉行為背後的國庫空虛意味著這個由馬上民族建立的清王朝,在立國近二百年後,國家機器已經腐朽到了不堪承受的地步,猶如一匹苟延殘喘的駱駝,只等終結它生命的那最後一根稻草。鴉片戰爭就是那根稻草,而國家的苦難最終會轉嫁到普通百姓的身上,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