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響應≠“拐點”到來,省衛健委:不排除復工復產後出現局部爆發風險

根據今天下午舉行的省新聞辦防控疫情新聞發佈會的最新發布,今年春節期間全省3650萬人出省,目前有1000萬人還未返粵。

省衛健委副主任陳祝生表示,廣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不代表“拐點”到來!陳祝生說:“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較難切斷,市民不可因此掉以輕心,相關的防控措施也不能放鬆,譬如出門還要繼續戴口罩。”

隨著復工復產人員增多,陳祝生表示 :預計將有1000萬左右人員將分批有序返回廣東,家庭聚集和輸入性感染風險高,不排除在復工復產後出現局部爆發風險。

二级响应≠“拐点”到来,省卫健委:不排除复工复产后出现局部爆发风险

廣東的二級響應代表什麼?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自2020年2月24日9時起,將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

自1月23日啟動以來,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持續了1個月。

據瞭解,目前全國已有部分省份調整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分別是甘肅、遼寧、貴州、雲南、山西。如 2 月 21 日 14 時起,甘肅省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2 月 22 日 9 時起,遼寧省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2 月 23 日 24 時起,貴州省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由省級一級調整為省級三級;2 月 24 日零時起,山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2 月 24 日零時起,雲南省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

二级响应≠“拐点”到来,省卫健委:不排除复工复产后出现局部爆发风险

天河一小區實施封閉管理 進小區需測體溫、出示出入證

應急響應的調整,無疑是一個好的信號,疫情形勢有所好轉。在 2 月 23 日的廣東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紀樂勤也提到,從疫情數據來看,新增確診病例數在下降,廣東省在積極推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的防控策略,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部分企業正在科學有序復工復產,社會生活開始呈現新氣象。”

根據《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範圍、危害程度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四個等級。

其中,發生特別重大(Ⅰ級)、重大突發公共衛生(Ⅱ級)事件,均由省人民政府成立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Ⅰ級響應: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

Ⅱ級響應

: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立即組織指揮部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省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佈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省指揮部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事發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並將有關情況迅速報告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事發地各級人民政府按照省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組織協調本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及其有關成員單位全力開展應急處置。

那麼什麼時候才會終止應急響應?《廣東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提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或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後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提出建議,由宣佈啟動應急響應的單位決定終止應急響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要及時取消限制性措施。

最後再次提醒,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疫情輸入和人員集聚傳播風險仍然存在,公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放鬆警惕。“必須按照防控指引要求,居家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不串門、不聚會、常通風、勤洗手。”

綜合廣播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央珍、新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