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臨渭區人和小學教師雷蕾:遠程教育並不“遠”|戰“疫”下的網絡教學

雷蕾

渭南市臨渭區人和小學教師雷蕾:遠程教育並不“遠”|戰“疫”下的網絡教學

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給師生和家長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老師們在摸著石頭過河中找到了相對科學的教學方法,學生和家長也漸漸適應了目前的學習狀態,我們似乎也看到了遠程教育並不“遠”。那麼如何讓遠程網絡教學更切近學生的需求,我認為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有“一個依託”

要依託強大的團隊力量。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農曆正月十六前,我所在學校領導利用校微信群、QQ群發佈了《新學期教學計劃表》、《網絡教學領導包級制度》、《網絡教學課堂規範》、《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巡課表》、《網絡教學試課安排》和《新學期第一次網絡班會課安排》等,對開學前教師們的工作做了詳細而周密的安排,讓教師們有計劃有準備地開展新學期的網絡教學工作。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裡,學校領導根據老師們在授課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用短視頻、手機錄屏、圖片、文檔等多種形式對教師們進行信息技術指導,同時也為遠程網絡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做好“兩手準備”

“一手”準備網絡直播,“一手”課前錄好授課視頻。遠程教學主要是依靠網絡,而網速的流暢與否,因為地域、多媒體設備等的因素也會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遠在農村的學生,他們的網絡信號接收會更差一些,所以教師必須“兩手準備”。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下載一些優秀名師視頻,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情需要錄製好授課視頻, 在班級群裡給學生進行推送,也可以在上課時間進行直播,直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在線提問和答疑,對於英語科目來說,直播時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老師的口型,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髮音技巧。但如果長時間直播和推送視頻教學對學生的視力有一定影響,所以這種方法是在非常必要時採取的教學手段,日常教學中我們還是更多的採用學習單的形式進行教學。

三是形成“三方合力”

“三方”指的是學校、教師和家長。學校的政策指引、制度規範,教師的傳道授業、答疑解惑,家長的配合引導、督促陪伴,這三者形成合力,互相影響,互為助力,缺一不可。在學校的大方向引領下,教師和家長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使學生的受益最大化。“三方”形成合力,有效促進網絡教學的正常有序開展。

四是抓好“四個環節”

我所在學校網絡教學按照“自學--指導--答疑--作業”四個基本環節開展,實行以“任務教學”為主,“微課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自學時完成教師推送的《自主學習導航單》,然後帶著問題觀看“微課視頻”,並記錄重點和疑點;接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課堂中通過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並且積極求助老師“解決問題”,變“被動”為“主動”,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和常規教學同樣的教學效果。佈置作業時,教師根據學情精心設計,任務佈置由易到難,力求每個學生都能做到“日日清,課課懂”。學生在網上提交作業後,教師會及時批閱,並給予鼓勵評價。

對於網絡教學,我們廣大一線教師都積極奔走在“學習,再學習”的路上,我們只有以身試法,才能讓“宅家”的學生有所收穫。一次次的嘗試,收穫的並不都是成功,那些“失敗”也會成為我們人生路上的“鋪路石”,指引我們去勇敢迎接下一個勝利。

瞧!楊柳吐綠,冬去春來。武漢的疫情也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戰鬥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相信,好消息會越來越多,到那時,你我靜坐教室,共同談詩論道,可好?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