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的大腸切除後會有什麼後果?

追風箏的人38135

首先來看大腸的作用是什麼。

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是消化道的下段,食物經過口腔食管後進入胃,然後開始初步的消化(物理消化和化學消化),然後食糜經過十二指腸進入空腸和迴腸,開始正式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膽汁、胰液和小腸液是消化食物的主力軍,營養物質經過小腸粘膜進入血液,提高全身器官的營養需求。消化後的食物殘渣,通過迴盲瓣(末端小腸進入大腸的入口)進入升結腸,然後在經過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排出體外。

大腸的主要生理作用就是吸收食物殘渣內的水分和少量的電解質(就是鉀、鈉等離子),形成大便排出,另外分泌大腸粘液,潤滑腸道,有助於排出大便。腹瀉的原因就是大腸吸收水分的功能障礙,會導致稀便或者水樣便。


知道了大腸的生理功能後,對於切除大腸後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就是長期的稀便,嚴重時會水樣便。大便次數也增加。這就是為何潰瘍性結腸炎、多髮結腸癌患者切除全結腸後面臨的棘手問題。因此,對於這類患者,外科醫生也在不停的改進手術方式,以減輕腹瀉和大便次數過多的問題。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本頭條僅做科普,不提供診治服務。門診就診(出診時間:週二上午、週三下午,出診地點: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門診)。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謝邀,關於“人的大腸切除後有什麼後果?"。大腸癌是較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目前為了更好地提高大腸癌的療效,除了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外,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仍為當前的主要手一段。未來的基因治療和中醫藥治療是人類根治大腸癌的希望。

∴∴手術治療是目前大腸癌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是進行腫瘤所在腸一段,及其相應的腸繫膜和所屬區域性淋巴結的整體切除。手術的方法和範圍的選擇取決於腫瘤的部位和浸潤範圍。結腸癌的切除可分為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根治性左半結腸切除等。直腸癌的切除有永久性結腸造口(人工肛門)和保留肛門兩種方式。一般浸潤範圍在7釐米以上的直腸癌才考慮保留肛門。

∴∴據上所述,人的大腸切除後的後果,本人認為有三個:一,成功的大腸切除手術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二,如大腸癌的切除實行永久性腸造外口(人工肛門)者,必須在腰腹部掛袋收集糞便。這將給受術者帶來諸多不便,如日常生活、人際交往、體力勞動等等。三,造成大腸的生理功能障礙。大腸是傳輸來自小腸的食物殘渣至肛門,經一定時間儲存後排出體外的重要器官,傳輸與儲存是大腸的基本功能。同時,大腸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正常情況下,大腸每天約從腸內容物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及鈉和氯。相當於每日由迴腸進人大腸的水分的80%和氯化鈉的90%以上,而由糞便排出的僅含水分100~200毫升和少量電解質。大腸24小時內至少可收水分2500~5000毫升。

∴∴大腸各部分的吸收能力大小不一。右結腸的吸收能力最大,其餘依次為橫結腸、降結腸吸收能力逐漸減少,直腸的吸收能力就更少了。若右半結腸切除後的患者由於水分吸收障礙,手術後常出現暫時性的腹瀉,直到左半結腸吸收水分的功能代償後才趨好轉。如果全結腸切除後,吸收水分的功能則轉移到迴腸,保留迴腸末段30釐米,在水分吸收上起重要作用,手術時應視情況予以保留迴腸末段。如家族性腸腺瘤患者採用“全結腸切除,迴腸造瘻"或“全結腸切除,回~直腸吻合"治療時,手術中應儘可能保留此段30釐米的迴腸。術後其水分吸收的代償機制為:腸管擴張,粘膜絨毛增生,運動遲緩,這種“小腸結腸化"的過程約需一年半以上方能正常。


杏苑山人

大腸切除後的後果,這個問題我可以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般在醫學術語上我們不直接用“大腸”一詞。在解剖學上,我們將“結腸”分為 結腸 和 直腸 兩部分。結腸又可以細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四部分。而直腸則是指乙狀結腸以下到肛門的那一段。


結直腸解剖位置圖

結腸在人體內的作用主要是儲存和運輸食物殘渣,以及提供微生物生長環境,為腸道微循環穩定發揮作用,另外,結腸還可以吸收部分食物殘渣中的水分(這也就是習慣憋便的人容易便秘)。直腸的作用則主要是藉助括約肌排便。

結直腸模式圖


如此看來,大腸切除後是否有什麼後果,這個問題就變得好理解多了,取決於切除腸管的位置。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切除部分結腸,注意休息,注意飲食習慣,其實並不會對身體有太大影響。



直腸模式圖

但是如果切除的是直腸,或者切除的時候對肛門括約肌有損傷,那毫無疑問,後期肯定有很大影響,最嚴重為便失禁。對於一些直腸腫瘤,特別是腫瘤位置離肛門5cm或者更近者,不得不行低位直腸手術,而後結腸改道,這樣一來,對其後期的生活工作影響是極大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直腸癌是目前低位直腸手術最主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