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海明珠--青島

【青島建置僅百年,是一座年輕的海濱城市。】

青島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歷史雖然較短,但青島地區的古老文化和厚重歷史卻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等一系列古文化遺址的發現,印證青島文明發源於7000年前。琅琊臺古航道遺址的發現,可見青島海洋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日漸清晰。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交替的動盪時期,許多影響中國前途命運發展的重大事件如五四運動等與青島緊密相連。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建築群,以及城市以歐洲建築為特色的老街區城市風貌。被視為青島高等教育發祥地的小魚山,以20世紀20~30年代青島大學、山東大學為依託,曾經成為大批近現代中國文壇文化名人故居的集中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海明珠--青島

小魚山

  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是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城市。赤礁、細浪、彩帆、金沙灘,構成青島亮麗的海濱風景線。歷史、文化、宗教、民俗、鄉情、節慶,賦予青島豐富的旅遊內涵。嶗山、天后宮、小青島、五四廣場等景點吸引著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遊覽。青島集24個國家的建築風格,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德式建築眾多,著名的有德國膠澳總督府舊址、德國警察署舊址、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形成歐陸風格的城市風貌。著名的棧橋是青島海邊觀光必遊之地,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嶗山國家風景區等都是著名旅遊景點,嶗山風景區則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第二叢林”。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海明珠--青島

有100多年曆史的青島棧橋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海明珠--青島

天主教堂

  20世紀30年代,青島大學的成立使一大批著名教授、學者和作家集中到青島,與其他客居青島的文化人士一起,推動了青島的新文化運動,取得了創作的豐收,老舍、蕭軍、蕭紅、王統照、沈從文、舒群、王亞平、臧克家、沈旭、聞一多等文化名人的許多重要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在青島完成、發表或出版的。梁實秋在青島開始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洪深創作了中國第一個反帝反封建的電影文學劇本《劫後桃花》。較有影響的文學社團有新文學研究會、汽笛文學社等,文學刊物有《汽笛》、《詩歌》季刊等。濃縮近代歷史的文化名人故居,具有歐式風格的眾國建築,形成了中西合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海明珠--青島

康有為故居紀念館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海明珠--青島

老舍故居

青島是一座年輕而文化厚重的城市。她是以其優美的城市海濱輪廓線、豐富的近代建築群、“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貌、“山、海、島、城”融為一體的城市空間格局,以及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