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李景隆是谁?相信大家都清楚朱棣是从自己的侄子手中夺得了皇位。还是燕王的朱棣,率领燕军,直逼南京城,而那时候给朱棣便利的就是李景隆,他投降打开了金川门,让燕军不费一丝力,攻进京师,烧掉皇宫,登上皇位。李景隆对建文是叛徒,对朱棣却是大功臣,那么他的下场怎么样?

美男子家世富贵,官途顺畅

李景隆的身世也算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他是曹文公李文忠的儿子,能被封爵的官员,那都是有大功在身的人。而李文忠,是最开始跟着明太祖朱元璋开天辟地,开国的有功之臣。这样的功劳,自然配得上公爵,并且,李文忠对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日子过得更是有滋有味的。

在这样的有功之臣家庭里出生,李景隆的仕途更是顺畅。有着父亲的关系,以及家里在朝堂上的地位,他不用费一点力量就居于高位。而且,家世优渥的他,自小就通读文学军事,他对军事也是真的感兴趣,军事书籍读的也不少,算是理论知识储备丰富。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而外界对李景隆的评价就是从他的外貌来说。张廷玉评价他就是"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这般形容形容一个男子,可见李景隆确实长得不错,也是一个古代的美男子。但是,却说他"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泱泱不为用。"

意思便是李景隆也就是道貌岸然,只懂得纸上谈兵的一个贵公子。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后面李景隆为何会选择背叛建文帝,打开金川门,让燕军顺畅的进入南京城。

打开城门迎燕军

朱元璋去世之后,继承帝位的是他的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建文帝。当时,建文帝也是忌惮各叔伯的势力,害怕位置坐不久,于是,计划了削藩的计划。李景隆作为开国功臣之后,自然也加入了这一活动中。但是,李景隆却不是一个用兵之材。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他所读的兵书,只是增长了他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战斗中,却无勇无谋。率军征讨燕军时,也是草包十足,前前后后大败,损失十万大军。但是,这样他却没有被剥去官职,仍居要职,把守关门,这也留下了隐患。

建文四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京师,建文帝也害怕了,但是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未听他人的劝诫诛杀李景隆,反而重用李景隆,让他去请和。但是,朱棣的野心可不是继续当臣子,他想要的是帝位,他的侄子建文帝,又没有他有才能,帝位非他莫属。

于是拒绝了请和,继续向前进。而李景隆看着怏怏大军,心理也是害怕极了,怕自己尸骨无存,于是打开了城门,让燕军顺利的进入了南京城。这对建文来说,就是一种背叛了。但对朱棣来说,也算是一个帮他的功臣。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背叛建文帮助朱棣,下场却悲凉

大家也都知道,后来的结局是朱棣登基,迁都至北京,建文帝在皇宫中一把大火烧毁了。相传,火灭后,发现尸体,已面目全非,辨认不出是不是建文帝朱允炆了。也有人说,他逃出了皇宫,在一座寺庙出家,当起了和尚。年代久远了,也不知真假。

建文帝倒台了,有些重臣自然是要被革除,以免建文帝的势力危害到朱棣。但是,对李景隆,却是好之又好。毕竟,李景隆也是建文帝的大臣,他被授予了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这官职,也是不小的,算是对他来说不错的结局了。

但是,朱棣身边跟着的大臣,对他非常不满。毕竟一个叛徒,背叛了建文帝,难保不会第二次背叛。所以,背地里明面上,都在打压着李景隆的势力。《明史》里记载,"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越来越多的不满,传入了明成祖朱棣的耳中。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朱棣心中也是有了间隙。后来,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受贿,这也给了朱棣理由削弱李景隆。这还只是剥去了他的功臣之名,留着爵位,退休在家罢了。但是,朝堂上并未就此罢休。礼部尚书李志刚又上奏,李景隆在家里立庄田,养百奴。这可就触及了帝王心中的底线了。抄家软禁,李景隆最终郁郁而终。

虽然不知道其他大臣所参奏的内容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李景隆究竟有没有做过那些贿赂,养势力的事。但是这样的一个能背叛建文帝,投降的人,自然不受待见,也让人心中有着隔阂,不敢去信任重用,这也是李景隆为何会落得郁郁而终下场的主要原因了。

被免职,夺爵位,对一个位高权重家庭出来的孩子来说,是最沉痛的打击了。父亲是开国功臣,因自己,而导致没落,最终竟然连家产都没有,抄家监禁,骄傲如李景隆,自然受不了。但是能怪谁?是他自己选择了背叛建文帝,投靠朱棣,却忽略了,帝王对叛徒的芥蒂,以为自己能有更好的前途,却不曾想,落得这副田地。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李景隆,对他的评价就是卖主求荣的叛徒。但是,一个位高权重家庭里出来的孩子,骄傲,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要与朝堂的大臣打好关系,才不会被针对。而读过许多的兵书,也许是他后来做出叛变的缘由。读过许多的兵书,看多的谋略,以及最后关头做出的选择,才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仕途顺畅,位居高位,虽精通兵书宝典,却只是纸上谈兵之辈,在守城的情况下,投降敌军,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敌军进城,成敌军功臣。却在之后,受朝野针对,皇帝不信任,弹劾参奏,数不胜数,一点一点,功臣之名被剥夺,爵位也被剥去,落得家道中落的下场,最后抑郁而终。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朱棣进城,他的结局如何?

所以,从历朝历代叛徒的下场来看,做什么都不要做叛徒,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