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戰“疫”一線勇擔當

——澄城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大隊長高永斌速寫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吃飯是問題,不能天天吃泡麵”“民警的自我防護是重中之重,看看還缺什麼”“防疫檢查的工作流程還有沒有漏洞”……凌晨1時,澄城縣馮原鎮什二村檢查站跟前,幾個身影藉著微弱的燈光,正在商議推敲檢查站設置的保障方案。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自大年初一至今,工作到凌晨已經是家常便飯。作為澄城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交通管理大隊大隊長,高永斌身兼指揮員和戰鬥員的雙重角色。全縣七個疫情防控聯合檢查站,29個鎮辦的若干個出入城口,自東到西,從南到北,往返在300公里以上,每隔兩三天,他就要親自走一遍。
  他是這幫人的“管家”,既要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更要確保每一個兵能夠平安歸來。增援警力崗位如何安排、青年民警如何帶、自身防護如何做事無鉅細,他都要親自強調幾遍才放心。“累不累?冷不冷?口罩夠不,消毒液呢……”每次到一線見到執勤民警,高永斌總是一連串的問題。
  防控檢查站的民警原本是飲食自理,一到車流高峰期,檢查工作量陡增,很多民警只能以泡麵充飢。高永斌瞭解這一情況後說,一頓兩頓還能對付,天天吃這個肯定不行。經上級批准後,他積極協調餐車為一線民警提供飲食保障。
  2月12日,聯合檢查站檢測人員在對一輛遼寧牌照的120急救車輛例行檢查時,發現車上竟然拉著一具屍體。作為現場最高指揮員的高永斌,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彙報了情況,接著又協調民政部門對屍體進行火化處理,同時做好家屬的安撫和救護車輛的勸返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這種處理方式為家屬接受和認可,也消除了“可疑輸入性”病例傳播的可能性。


  在高永斌看來,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是被動的遭遇戰,而是主動的阻擊戰,是一次錘鍊隊伍、彰顯黨性的大練兵。此次疫情防控戰中,澄城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8個支部80名黨員,全體佩戴黨徽,亮明身份,堅守一線,以堅定的理想和行動,展現一名黨員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奏響了“疫情不走、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黨員幹部身先士卒,讓很多同事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學在行動中。馮原中隊、韋莊中隊多名民警向大隊黨總支遞交“入黨申請書”,一批個人和集體被市局、縣局表彰,鮮紅的黨旗在七個疫情防控聯合檢查站一線高高飄揚。


  除了眼前這個大家庭,高永斌背後還有一個小家庭;他除了是這個大家庭的“管家”,還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1月24日下午,高永斌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後,先給妻子打通了電話:“最近一段時間,我晚上就不回去了。你跟娃還有媽照顧好自己,沒事不要出門,出門要把口罩戴好。”近一個月時間,聚少離多,高永斌像一枚釘子一樣釘在疫情防控一線。用他的話說,“這個時候,黨員不上誰上,幹部不上誰上?”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一定要嚴之又嚴,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凡是外地回來的車輛,一定要仔細排查,嚴防死守,堅決把好入澄的第一道關口。”高永斌又重複起了這句話。因為他知道,在他背後是40萬澄城人民的健康,是數萬個家庭的厚望。(渭南日報記者 崔正博)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戰“疫”一線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