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鼠疫也出现“无双国士”--------施肇基

1910 年,末代大清,鼠疫从西伯利亚肆虐而至,很快蔓延到女真龙兴之地,日俄争霸之锋,中国东北。大清朝野震惊。施肇基挺身而出,请求担任防疫大臣。施肇基在当上了防疫大臣后,便找到伍连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当时的东北,药品储备基本是个笑话,伍连德手上,只有自己的学生,和之前在东北的两位连「接触患者时自我保护」都不知道的医生。无人、无药、无钱、无地、无权、无力。时值年末,除夕很快到来,大批闯关东的汉子们要带着他们一年的收成,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以及带着他们身上的鼠疫杆菌和因为鼠疫死亡的亲人的尸体,回到关内。全国大爆发近在眼前,伍连德到达后立刻用英文电报向施肇基报告了现状。

100年前的鼠疫也出现“无双国士”--------施肇基

伍连德


​ 伍连德到了哈尔滨,很快发现了问题。他仔细调查了爆发最严重的傅家甸,发现发生在这一区域瘟疫之疫源,来自满洲里的一个俄国人和当地人捉土拨鼠的窝棚。伍连德和助手二人就地解剖尸体,在死者体内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团。伍连德确定这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唾液的传染,而并非鼠传染给人。立刻上报要求想办法让政府予以配合进行隔离。而伍连德所提出的隔离患者,全城戒严的方法让清廷大喜过望,对施肇基的奏章,毫不犹豫地批准,直接任命任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傅家甸所有的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对有可能接触病人者,必须呆在家里自行隔离。

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将傅家甸划分为四个区域,隔离监控。开始训练大量医务人员取代警察进行疫情监测。同时,调动了数百名军队及警察封锁隔离区,尤其严禁毛皮商人进入。最重要的是,有了人事大权之后,他果断撤职了一些无能的医官和隔离区官员。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杀伐决断之下,渐渐稳住了人心。但是面对鼠疫,仅仅有雷霆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千金妙方。尽管已经隔离,城中仍有死尸无数,卫生状况极差,处处危险,步步惊心。

​ 伍连德在开始设计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这种口罩,后世被称作「伍氏口罩」。

100年前的鼠疫也出现“无双国士”--------施肇基

口罩解决了传播途径问题,那么最后,就到了解决传染源的时候了。当时土拨鼠已不多,真正威胁最大的传染源,是那些死尸。由于死亡人数过多,且冬天木材紧缺,大量死者无法下葬,随意抛在街道中。伍连德当机立断,上书请求准许火葬。成功说服了清廷,同意将弃尸予以火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

​ 1911 年 1 月 31 日,大年初一。破旧岁,迎禧福。傅家甸却全无过节氛围,24000 名中国人里,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一死于鼠疫,两千多具疫尸曝于荒野。防疫人员将尸体堆成 22 堆,每堆 100 具。伍连德要求文武官员全数到场,同时还有大量百姓围观。防疫人员倒上煤油,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集体火化。同时,大量发放传单,鼓励百姓在新年里多放鞭炮。不仅仅在心理上让百姓们有了消灾辟邪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利用鞭炮散发出的硫磺味道灭菌,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尤其是在全城燃放鞭炮,对弥漫在空中的病菌是一次极好的驱赶和灭杀焚烧过后,全城死亡人数急速下降,感染者也越来越少。


100年前的鼠疫也出现“无双国士”--------施肇基

1911 年 3 月 1 日,距离伍连德到达哈尔滨 67 天。深夜,所有防疫人员聚集在总部内,

防疫医院对隔离患者进行检查。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爆发出热烈的欢呼。24 小时内,哈尔滨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感染。之后数日,均无感染及死亡。伍连德宣布,解除对傅家甸的隔离,并亲率防疫人员走进居民区看望市民。百姓走上街头欢庆,喜极而泣。劫后余生,恍若隔世。

此次东北的鼠疫流行,共吞噬 6 万余条生命,其中傅家甸为 7200 余人。在此次防疫行动中,参与工作人员 2943 名,297 人殉职,其中包括梅斯尼医生。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鼠疫,用自己的生命为后来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研究资料。让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