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說話 中醫藥正成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重要“武器”

抗疫進行時 各地中醫頻頻出招

日前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加快藥物臨床試驗,有效的藥抓緊向救治一線投放,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在全國各地的醫療戰場上,中醫藥正成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個重要“武器”。

數據說話,看中醫藥如何參與診療

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淨土”,截至2月20日,青海確診18例,治癒出院16例,只有兩例住院,且已連續14天無新增。數據背後,有這樣一組數據:目前青海省1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17例使用了中醫藥治療,中醫治療參與率為94.4%。

在西南,截至2月16日,重慶累計確診551例,中醫藥參與救治465例;出院207例,中醫藥參與救治167例,佔比均達80%以上。

在東南,截至2月19日24時,江蘇省確診病例631例,其中中醫參與治療病例數575例,參與率達91.1%,在575例中醫參與治療的確診病例中,已經治癒出院280人,另有244例症狀改善。

在北方,截至2月18日,黑龍江中醫藥參與治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例數佔比95.26%,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使用中藥湯劑佔比63.12%,使用中成藥及中藥注射劑佔比18.10%,既使用湯藥又使用中成藥佔比是18.78%。

在南端,來自廣東中醫院的“肺炎1號方”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開“點贊”,廣東中醫藥還同時在湖北“抗疫前線”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月18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廣東中醫團隊累計收治124例,經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症狀明顯改善的112例,其中,已出院或達到出院標準的50例。

據報道,截至2月17日,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共計60107例,佔比為85.20%。

辨證施治,突顯地方特色

黑龍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4個“清肺排毒湯”臨床應用試點省份之一。從中醫理論來講,新冠肺炎屬於內溼為患、外寒誘發,為此,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各地、各醫療機構在應用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救治過程中,突出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根據當地實際採取形式多樣的方法應用中醫藥參與救治。

與全國治療方案相比,廣東中醫治療方案突出“廣東特色”,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二是緊抓核心病機,分期分證論治。”廣東中醫藥針對嶺南地區氣候特點,嶺南人體質多溼多虛,提出新冠肺炎的病機特點,提出治療重點應圍繞溼熱疫毒展開。廣東省還結合當地飲食習慣和天氣變化開出保健方,製作防流感湯劑,免費派送給湖北來粵隔離人員和一線防疫人員。

啟動科研立項,服務更多人群

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於2月19日印發《江蘇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辨治方案》第三版方案,該版方案由首屆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領銜並親自參與。周仲瑛教授結合實際提出將中醫藥使用人群從臨床治療患者,不僅拓展至“上游”的密切 接觸者人群,還延伸至“下游”已治癒出院但肺功能尚未完全康復的人群。

青海省堅持中西醫結合,青海省中醫院申報的應急科研專項“青海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中醫藥綜合防治方案研究”課題獲得青海省科技廳的第一批立項資助。

重慶市級中醫救治專家組在開展中醫藥救治中發現,中醫藥對改善患者發熱、咳嗽、氣促、納差、乏力等症狀有確切療效,部分對影像學改善有幫助。在重慶市科技局應急科技攻關項目支持下,重慶市中醫院牽頭啟動了“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救治中的研究與應用”。

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緊急下達了新冠病毒肺炎防治中醫藥科技應急課題;黑龍江省中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在黑龍江科技廳支持下啟動了《針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藥飲用製劑研究》應急項目等。

金 鳳 本報記者 李麗雲 張 蘊 葉 青 雍 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