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與升級:洛陽製造業走出疫情困境建業

篇首語: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惡果,已經遠超出2003年的SARS。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一個具有古老文化傳統和現代工業體系的城市,應如何面對此次疫情的侵襲?又能如何化危為機,促進洛陽轉型升級?為此,長期關注洛陽經濟的鑫融基金融研究院向社會各界徵稿。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主題是:洛陽如何戰疫情促發展

我們欣喜地收到長期關注洛陽經濟發展,現任開元對接團隊執行隊長,馬卿先生的來稿:《洛陽製造業走出疫情困境的建議》現在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核心提示:

作者就此次疫情對洛陽造成的影響,並結合對製造業的分析,從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相應的建議,為洛陽的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惠企與升級:洛陽製造業走出疫情困境建業


惠企與升級:洛陽製造業走出疫情困境建業

製造業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狀況和科技研發實力,其工業化水平和經濟體量決定了其它行業的發展規模和階段檔次。從2020年1月下旬至今,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洛陽市的製造、商貿、物流、文旅等行業遭受重創。而製造業作為帶動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強勁引擎,更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一、疫情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前瞻

儘管本次疫情來勢洶洶,但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新冠病毒傳染趨勢分析,本人預計,到2020年2月底左右,疫情防控將出現拐點,在此期間,涉及國計民生的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石油工業、機械製造等第二產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到3月中旬,第二產業的製造業基本上全面復工復產,第一產業所需飼料等物資緊缺的狀態有望徹底緩解,而第三產業也將陸續恢復正常經營;到4月之後,全國除湖北省之外,三大行業的運營基本上步入正軌。可以預料的是,本次疫情過後,許多行業將重新洗牌,部分資金鍊斷裂、競爭力不強、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將退出市場,而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企業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引領時代發展潮流。

二、疫情對洛陽製造業的影響分析

從2020年2月10日開始,洛陽市遠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洛陽市民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涉及疫情防控的企業率先復工復產。截至目前,洛陽市制造型企業的復工率為40%左右,其中五成的企業在2020年營業收入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25%。預計到2020年2月底,洛陽製造型企業的開工率超過50%,3月底將突破90%,2020年第一季度的生產時間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70%,並且由於員工隔離、單班生產、交通受阻、物料不足等原因,因此洛陽製造業2020年第一季度的產值可能相當於去年同期的45%-55%之間。

三、洛陽市政府部門應該如何藉助疫情加快製造業的升級步伐

本次疫情讓洛陽製造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勢頭增加了不確定因素,但是如果採取有效、合理、科學的應對措施,就有可能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磐的跨越式轉變,具體措施如下:

1、對洛陽市制造產業園區進行再謀劃、再佈局

在2020年3月中旬之前,洛陽市部分製造型企業或許仍將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在此期間,應由洛陽市規劃部門牽頭,在當地政府和園區的配合下,對於涉及產品製造的產業園區的設計、規劃進一步進行完善,例如某個工業園區如果長期存在廢水排放不暢、交通不便、規劃不合理等問題,要及時予以解決。例如對於涉及大型物料運輸和超大構件輸出的企業,如果毗鄰鐵路,可以通過延伸鐵路線的方式降低運輸成本。

2、建立本地化的產業鏈上下游聯盟

要組織發展改革、工信等部門對洛陽市制造型企業的產業佈局的合理性進行重新審視,確保原材料、產品和工序能夠相互得到完美的銜接,從而有利於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增強生產的可靠性,總體上實現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優化。

3、組建聯合研發和培訓機構

當前,雖然中國製造業的規模相當於美國、德國、日本三國的總和,但是在高端製造領域,我國的高精尖產品比較匱乏,這也是洛陽製造業的短板,除個別實力較強的大型國有企業之外,洛陽的科研機構、研發人員和經費保障嚴重不足。因此必須由科技、教育部門牽頭,通過組建聯合研發和培訓機構,將高校師生、民間學者和企業專家都納入其中,從而大幅提升製造業的科研水平,向高端製造業穩步邁進。

4、進一步出臺疫情的惠企措施

鼓勵金融機構對於製造型企業的改造、重組提供資金支持。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製造型企業,如果出現還款困難的情況,可採用永續貸、循環貸、信用貸等方式緩解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戰勝疫情。

5、構建涉企政策評估和反饋機構

個別利國、利民、惠企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有可能由於偏差,造成政策產生積極效應弱化,甚至出現嚴重的負面作用。因此可以考慮由政策研究、高等院校、開元對接團隊等部門,構建涉企政策評估和反饋機構,對於各項政策的執行效果進行分析、研究,一旦產生較大的負面效應,要立即予以糾正,並及時向洛陽市政府以及政策頒發部門進行反饋。

6、幫助企業解決由於疫情造成的各種問題

受疫情影響,洛陽市的製造業可能存在原材料儲備不足、員工到崗率不高、產品銷路不暢等問題,因此必須對症下藥,儘可能減少企業虧損。比如對洛陽市範圍內的製造型企業的違約糾紛進行調解,允許在不支付違約金的前提下延期交貨。

四、洛陽市制造業如何通過轉型奮起直追

面對疫情造成的被動局面,洛陽製造業如果通過以下舉措主動轉型,或許能夠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1、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主動迎合最新的發展方向

對於有一定競爭力的製造企業,要利用停工停產或開工不足的間隙,根據市場需求加快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水平,實現少人化、無人化、遠程化生產,並且要加強對於環保設施的改造,確保汙染物的排放符合最新標準。

2、製造業對於生產工序和企業佈局進行重新調整

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將生產工序中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力需求較大的工序進行外包,減少一線操作人員數量,甚至可以將採購、銷售、財務、管理、考核等服務交給專業公司處理。經過調整之後,企業的佔地面積將會縮減,員工數量也將有所減少,各項支出也相應降低,而且安全係數明顯得到提高。今後如果再遇到長期停工,需要支付的租金和工資也相應降低,從而減輕了資金的壓力。

如果採用外包的形式,以JIT系統(Just In Time,準時生產,又譯實時生產系統)的方式對於生產和庫存進行管理,企業就可以輕裝上陣,而且周邊地區將從生產外包中受益,對於鄉村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也大有裨益。

3、改變產品輸出形式

目前洛陽的相當一部分中小型製造企業主要依靠來料加工的形式輸出產品,基本上處於利益鏈的底端,利潤率不高。因此應該結合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開工不足的現狀,對企業發展願景重新進行定位,苦練內功,對外輸出產品設計、流程再造、管理諮詢等服務型產品,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收入來源和抗風險能力。

4、加強培訓工作

洛陽製造業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儘可能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好培訓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教育的同時,既要對企業的行業專家和技術能手進行高層次培訓,引導他們成為領軍人物,也要對一線員工進行設備操作培訓和安全知識教育,以便能夠適應改造後的生產設備,而且還應該對生產外包的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交付產品的合格率。

五、結語

本次疫情對於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的極大的衝擊,根據近期清華、北大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的調查結果,29.58%的企業預計營收下降50%以上,85.01%的企業的賬上現金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如果不能做好應對工作,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破產的風險。但是對於有一定比較優勢的洛陽製造業而言,卻是轉型升級、更新換代的良機。相信在洛陽製造業在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必將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惠企與升級:洛陽製造業走出疫情困境建業


作者簡介:馬卿,開元對接團隊執行隊長,長期關注黃河流域地區和洛陽的發展,對於工業、商貿、物流、衛生、安全、三農、歷史文化、管理等領域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往期回顧 

1.社會學視角:疫情之後的洛陽發展

2.流動性停滯:洛陽文旅如何度過疫情難關

3.鑫融基·金融研究院:打造河洛文化大都市區 ——洛陽都市圈建設的另一種想象

4.洛陽的“北邙”如何能再引領洛陽榮光

5.關於洛陽打造城鄉一體化示範區 解決三農問題的建議

6.與世界對標:洛陽文旅國際化的行動綱要

7.鑫融基·金融研究院:提高戰略思維,搶抓戰略機遇,促進洛陽高質量發展

8.鑫融基·金融研究院:關於開發漢魏故城 打造河洛絲路旅遊帶的倡議

9.鑫融基·金融研究院:伐謀與攻心:洛陽都市圈的思考與建議

10.鑫融基·金融研究院:五大項目:讓洛陽進入國家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