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復旦學子:吾輩為何而戰,何以為戰?

90後復旦學子:吾輩為何而戰,何以為戰?

評論君說

吾輩為何而戰?為家而戰。何以為戰?以守望相助的底氣和諾言。我們是與14億家人在並肩作戰。

90后复旦学子:吾辈为何而战,何以为战?

作者 |陳禹潛

這場波及全國的新冠肺炎,讓很多人體會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宅家”春節,也強烈地感覺到了“國家大事,與我有關”。

不論是新聞報道,還是人們的心裡,都習慣用“打贏”“戰役”“衝鋒”這些與戰爭相關的隱喻。這種隱喻是以戰爭術語,描寫各類非戰爭領域的新聞事件,賦予其以強烈的對抗性、緊迫性和修辭認知張力。也就是說,用戰爭來表達疫情之嚴峻,更能夠讓大家在思想上彙集起高警惕性,在情感上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那麼,吾輩為何要戰,又何以為戰呢?

疫情無情,迄今為止,有兩千多人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生命;也有上萬的患者,痊癒出院。此外,仍有很多同胞還在病房裡忍受煎熬。戰爭是慘烈的,但也是英雄事蹟發生的土壤,在同心抗疫、共克時艱的時候,迸濺出許多感人的故事。

我們看到,患有漸凍症、每日休息不到3小時的張定宇醫生,演繹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我們看到,接送金銀潭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武漢快遞小哥汪勇,詮釋扶危救困的大愛無疆;我們還看到,“宅家做貢獻”的廣大網友,做好自身防護,盡力約束家人,不少人捐款捐物……

災難面前,中國人顯示了高度的團結。這種“抱團取暖”,每一名國人都不會陌生。1998年的長江洪水,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我們都是靠著這種樸素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挺了過來。這也是我們這個命運共同體歷經磨難仍生機勃勃的源動力。

馬克斯·韋伯在《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中說,中國的俗世信仰近似於一種從上至下“家產體制”,這凝聚起中國人家國同構的品質魂魄。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傳統的宗族觀念,轉變為休慼與共的集體主義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中國人往往在共同體中迸發強大的個體價值。

這種家國情懷,在《詩經》中,是“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的微言大義,是從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發端、流傳至今的集體主義文化。鄉里鄉親的是我家,隔海相望的是我家,親身接觸的是我家,遙遠哭泣的也是我的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全國各地紛紛支援湖北和武漢。舉國之力,共度難關,其情其景,令人動容。2月16日,湖南的醫療隊到達湖北黃岡時,黃岡市市長感謝從湖南來的醫護人員們,一度哽咽:“這是雪中送炭。”底下湖南網友的留言讓人感觸頗深:“都是一個湖裡的兄弟,應該的。”

南京28歲的患者劉偉病癒出院後,憑聲音就認出了日夜照顧自己的護士,出聲問好:“你是小馬姐姐吧?”一聲平常的招呼,卻飽含真摯。推己及人,同心共振,在疫情狙擊戰中,人們重新感受到親情、愛情的強大力量。

在這些時刻,“同胞”“兄弟姐妹”這樣的言辭,有了特別的力量。無論在怎樣的風暴之下,總有家人如錨,將我們這些漂泊的小船牽在一起。狂風暴雨可以摧毀小舢板,但摧不垮一個個小舢板聚成的巨輪。

這是中國人對待家人的態度:守望相助。不拋棄、不放棄一個人。

同樣是在湖北,有一首小詩說到了很多人的心坎裡:“故鄉真小/小得只盛得下/兩個字。”“故鄉”只有兩個字,“國家”也只有兩個字,但是組成這兩個詞的,是許許多多豐富生動的人。一束光簇擁另一束光,一點情感點燃更多的溫暖。守望相助,性命相托,在疫情面前,我們都是生命的護航人。不僅守護自己、家人,也守護每一個同胞。

吾輩為何而戰?為家而戰。何以為戰?以守望相助的底氣和諾言。面對疫情肆虐時,永遠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孤戰,我們是與14億家人在並肩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