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琴音樂的開端

 

中國鋼琴音樂的開端

鋼琴已經在華夏五千年的土地上盛行了起來,走在大街上,乍眼望去,滿滿都是音樂培訓機構,介紹欄中,排在第一位的,十之八九都是鋼琴。每年的鋼琴比賽數不勝數,小型的鋼琴考級,大型的國際鋼琴比賽,中國的琴童已經以無懈可擊的力量走上了世界舞臺。

  現在,隨隨便便在大街上拉住一個孩子,問:“你學過鋼琴嗎?”得來的答案無一例外:“鋼琴?我四歲就開始學了。”

  可是,當歷史的膠捲慢慢倒退、再倒退,時間定格在清末民初時期,中國的大門剛剛被鴉片戰爭強行打開,西方思潮和技術如海水般湧入古老的華夏之國,中國人像如飢似渴的孩子,不斷汲取著先進的理論與技術,作為歐洲“樂器之王”的鋼琴,理所當然被中國一批先進知識分子率先學習。

  那時候的百姓,當看到這麼一件龐大的樂器時,頭上一定掛滿了滿滿的問號:這…這是什麼東西?

  其實,鋼琴這件龐大的西方“樂器之王”,在明代萬曆年間(1600)已經由傳教士利瑪竇傳入我國,當時還是擊弦古鋼琴,被國人稱作“西琴”,長五尺,寬三尺,七十二根弦。這位意大利耶穌傳教士懷著傳播基督教義的神聖使命來到中國,將之貢給朝廷,但當時,它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它只是被朝廷貴族們當做一件裝飾品擺在一側,蒙受塵埃。

  鋼琴在中國的早期發展,最初也僅限於教會,用於傳播基督教教義。

  直到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的“閉關鎖國”終於被定義為“out”,為了維持炮轟下苟延殘喘的清政府,統治者們發起洋務運動,懷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方針,開始吸收西方技術,作為一件器物,鋼琴率先得到重視。

  但是,光靠器物技術的學習,怎能振興中華,復興民族?康有為、梁啟超等先進知識分子摸著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終於,轟轟烈烈的“戊戌維新”運動自上而下展開了,創學刊,辦學會,設學堂,守舊與反守舊,變法與反變法的尖銳矛盾日益激烈。然並卵,事實證明,胳膊擰不過大腿,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很快做出反擊,戊戌六君子英勇就義,光緒帝被幽禁,康有為和梁啟超不得不流亡海外,維新運動以失敗告終。

  儘管如此,新思想,新潮流已然勢不可擋,新式學堂到底是建立了起來,梁啟超認為:“今日不從事教育則已,苟從事教育,則唱歌一科,實為社會之羞也。”

  為了找到社會新出路,大批留學生遠赴日本,學習先進的理念。我國第一批音樂家如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皆在日本求學,學習先進的音樂理論知識,回國後,致力於音樂教育,並依曲填詞,創作了大量的學堂樂歌,以反應社會面貌,傳播新思想,提倡女權,勉勵學子上進,諸如《送別》《勉女權》等十分盛行,街頭隨處可以聽到大中小的學生們在鋼琴的伴奏下朗朗歌唱。同時,作為歌曲伴奏的鋼琴,開始在新式學堂盛行,不再被看作一件裝飾品,終於發揮了它真正的價值。

  鋼琴是西方的樂器,構造精密,同時,西方鋼琴曲經歷了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等,已然形成了嚴謹的創作理念,超前的演奏技術。人文歷史的不同使得中西兩種文化也截然不同,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截然相反。比如,西方音樂以大小調為主,以“四音音列”發展來的七聲音階,在風格方面,講究理性,注重技巧。以基督教聖詠“奧爾加農”發展來的復調音樂在西方十分盛行。

  中國向來與“五”十分有緣,比如五聲(宮商角徵羽)、五色(青黃赤白黑)、五味(酸甜苦辣鹹),中國的音樂以五聲音階為基礎,強調感性,更注重韻味,“氣韻生動”“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人最為看重的,一首曲子,不在於技巧有多複雜,美人在骨不在皮,簡簡單單幾個音,就能夠將中國傳統內在神韻表現出來。高山流水覓知音,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儘管是簡簡單單的主旋律音樂,但不可否認,《高山流水》表達的意境是深遠悠長的。

  故而,將兩種看似格格不入的東西融為一體太難了,如何將西方的樂器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做到鋼琴音樂“本土化”,讓更多百姓易於接受?這是鋼琴傳入以來,音樂家們一直探索的重要任務。

  郭沫若曾說:“中國所固有的樂器不外乎是罄籥鼓鍾幾種,連琴瑟都是外來的,至於胡笳、羌笛、琴箏、阮咸更不必說了。”

  是啊,大家不要忘了,中國已經延續了五千多年,中國文化本身就是個大火鍋,在歷史車輪的滾滾傾軋中,不論是古代的匈奴、鮮卑文化,還是近代的西洋文化和音樂文化,既然投進了“文化火鍋”中,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兩者文化的融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再加以融合,假以時日,出現在面前的便是“原汁原味”中國文化,有朝一日,中國民族樂派必然會以全新的面貌走上世界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