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頂點,有低谷,人生就是一條曲線,如何看待決定了你的人生


有頂點,有低谷,人生就是一條曲線,如何看待決定了你的人生

老子現代說(十八)人生態度

作者 | 陳娟(無限的阿萊夫)

出品 | 博睿迪文化傳媒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經》第九章


在農業社會,農民的收成要看天,他們總結出了種植莊稼的規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違反規律只有餓死的份。


在大部分人埋頭看天、看地、看莊稼,只注意到日出日落,月虧月圓這些自然常態時,老子早有了更深入的洞察力和更深刻的思想,他在《道德經》中不僅總結了自然的規律,也總結出人要服從於類社會的規則,而人類社會的規則依然要服從於自然規律。


《道德經》第九章以及整本《道德經》圍繞的自然規律之一就是動態平衡。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靜止的平衡,平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無”有無窮盡的變化。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小球拋向高處,到頂點必然回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植物的生長由盛到衰,由衰到盛,動物也遵循這樣的生長規律。事物發展到極致,會走向衰落,再由衰落走向極致,這樣循環往復。事物增加必然有個限度,有頂點,有低谷,有平衡,有周期,一般規律即是如此。


所以,持而盈之,揣而銳之,金玉滿堂,富貴而驕中的這些盈、銳、滿、驕的狀態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我們的人生中總會有迷茫的時刻,驕傲的時刻,沒有絕對的幸福也沒有絕對的痛苦,如果你是事件的參與者,及時發現這些狀態的存在並做出調整,這就是天道。


道理似乎很簡單,但是觀察周圍,一錯再錯的人不在少數。如果能發現自己這方面的問題並做出調整,許多問題迎刃而解,你的思維層次將上升一個臺階。


0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就拿“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來說,任何事物,如果只是不斷的增加數量,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事物的功能在於發揮它的價值。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對金錢、讀書、教育等等都有很大的誤區。


金錢是我們離不開的東西。如果你的家裡放上幾百億的現金,可是你一分錢不用,只是放在那裡,跟葛郎臺一樣天天數錢玩,那麼這幾百億的價值並沒有體現出來,只能滿足你的心理需求。而一塊錢,流通了一百萬次,那就產生了一百萬的價值,這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意義。


那些買彩票中獎的,一夜暴富的,一有了錢,就買大房子,買跑車,被打回原形不在少數,因為錢並沒有流通,資源沒有得到利用。


關於讀書,人們也有很多誤區。有人以為每天看新聞,讀雜誌,看網絡小說就是讀書,實際上這離真正的讀書十萬八千里。


那些幾分鐘幫你看完一部電影,幾分鐘幫你讀完一本書的人,可以放棄了,這不是真愛。真愛是讓你自己用盡全力去完整的讀一本書。


有一種人一刻不停地讀書,我自己曾經也是這樣,各個學科的書都讀,卻沒有做到融會貫通,也不懂得運用,結果把自己讀成書呆子。


只有極少數人真正能夠從書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為人類的發展做貢獻。


霍布斯這句話我一直記著,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樣讀那麼多書,我就跟他們一樣愚蠢了。


從今天開始,少讀書,把書讀精。


現代教育有很大的弊端,就是隻教技能,理論上和教老鼠踩紅色按鈕就可以吃到花生米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你不斷增加知識,金錢,就是要能夠使知識和金錢發揮出它們的價值,否則的話,你那麼勤奮地增加那麼多,幹什麼呢?

有頂點,有低谷,人生就是一條曲線,如何看待決定了你的人生

因為厭惡世界,所以深藏功與名?

同樣,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或是團隊領導人,你招那麼多人,難道不是希望你的團隊可以人盡才,物盡其用,讓團隊不斷髮展嗎?


02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說揣而銳之,不可常保,是叫我們不要鋒芒畢露,有了尖端的傢伙就一個勁的抱著這個尖端的東西不放手,什麼都倚做仗它。要知道哪一方面突出,就有另一些方面不足。


揣而銳之既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既可以說是一個人不必恃才傲物,也可以說是一個國家,一個人不要恃強凌弱。同時也可以說是一個人不能只靠屈辱來生活,或者是一個國家靠不平等條約來度日。


因此,我們在理解揣而銳之的時候,一定要正反兩個方向都要能理解到。刺穿別人的叫銳,被別人刺穿的也叫銳。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尚且如此,能力越大的人越銳利,傷人就越重。真正的大師不鋒芒畢露,也不會情緒激動。


既不刺穿別人,也不被人刺穿,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其他人類共同繁榮根植於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深處。在面對價值觀不一致時,我們能夠理解,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因此,中國人是以求同存異為原則的,一種正向的積極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是老子幫我們提煉出來的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


03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我們在理解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時,也需要站在自然法則中去理解。


老子這裡所說的金玉代指的物質,任何物質只要是人賦予的價值,都不是永恆的。你想守住這種物質上的價值,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物質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價值是人在認知自然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對於人來說,只有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才可以創造財富。


在這個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傻子。最大笨蛋理論又稱為博傻理論(greater fool theory),是指在資本市場中,人們之所以完全不管某個東西的真實價值而願意花高價購買,是因為他們預期會有一個更大的笨蛋會花更高的價格從他們那兒把它買走。


玉石、普洱茶、名畫等等價格暴漲的時候,有多少人囤了滿屋的貨,期待一夜暴富,結果卻只做了接盤俠?


有頂點,有低谷,人生就是一條曲線,如何看待決定了你的人生

1.4億美元的名畫 大家認為的好,就是好

一個人或一個國家擁有的物質再多,也不頂事,隨時就可以讓你的寶貴物質變成垃圾。


而這個世界上兩個東西永遠不貶值,而且會越來越升值。那就是符合客觀正向積極的知識,以及運用這種知識的能力。

放到國家層面,就是人才。


劉備三顧茅廬會諸葛,蕭何月下追韓信,人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對於自我,要擁有那兩個永不貶值的東西,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對於擁有企業的人,吸納人才是重中之重。


04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句話好理解,但是依然需要寫進我們潛意識中去,人生總是起起伏伏,一不留神,就在富貴的時候忘乎所以。這不是人的記憶力差,而是有一種先天的傾向就是容易遺忘那些讓我們痛苦的事。


我們人的認知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當我們的客觀環境發生變化時,比如從貧窮到富裕的轉變,我們的主觀認知就會發生變化。我們就會習慣於金錢至上,拿錢搞定一切。


有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是真的嗎?


人有了地位,就可以驕橫跋扈嗎?


當然不是!


人一定是這個客觀世界中生存的,不可能獨立宇宙之外。客觀規律要求人類,就是謙才能受益,滿就會自損。


如果因為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因為自己有金錢地位就忘乎所以,後果就會接踵而至。看看網上那些大明星們,低調的人都很聰明。而一些小明星,小網紅,覺得自己是小明星,小網紅,就可以高人一等了,自以為驕,就給自己留下了後遺症。

有頂點,有低谷,人生就是一條曲線,如何看待決定了你的人生

某公眾人物


05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短暫平衡之後必然失衡,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人生是一條起起伏伏的曲線,跟著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走,你的認知到了哪一個階段,你的能力在某一領域比較突出,別輕易的越界,更不要覺得人生沒有低谷,低谷之後提升自己,又能往上升。

有頂點,有低谷,人生就是一條曲線,如何看待決定了你的人生

對於只能串聯的事,一次只做一件事,這件事情結束以後,再投入到下一個事件中。達成一個目標,開始下一個目標。如果我們總是沉浸在這件事情帶給我們的感覺當中,我們的成長就會受限。


經常被打擾的孩子會出現一件事情沒幹好就去另外一件事,比如有的孩子正在寫著作業,想到拼圖還沒拼好,就去玩拼圖。學了十分鐘,一會喝水,一會吃東西。這樣的學習效率能不低下嗎?


有些孩子得到老師表揚,或者得了大獎,如果一直沉浸在我是最棒的感覺當中,以後進步的空間將非常小。


在人際關係中這點最需要警惕。


事情做完一件是一件,人與人之間經常出現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一段關係結束,分手了,就乾乾淨淨地分,千萬別想著還做朋友。年輕人尤其容易犯這種毛病,有些人幫前女友幫成了自己的責任,現任女友大為惱火,天天生氣,男生很委屈,覺得女朋友無理取鬧,不理解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拎不清的那個人。


06 總結


人對客觀世界的態度,是受過去經驗圖式的影響,也受這些圖式所包含的價值觀的影響,其中有正向有負向,並伴有情緒做為標籤。情緒使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很快速的啟動提取這個圖式。


我們要把對物、能力、金錢、名聲、人生這些東西的正向態度,放進我們的潛意識,形成本能反應,在未來提取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遵守天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並且有了功遂身退的人生態度,人生必然清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