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幾天前,在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連續斬獲了4項殊榮: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國際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這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在奧斯卡獲獎的影片。

其實,早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該片就已經獲獎。其超高水準的故事設計、細節場景化的描寫,讓這部影片在法國、越南等地,票房均破千萬,雖然國內沒有公映,但其在豆瓣上的評分,卻高達8.7分,可算是一部良劇了。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社會底層家庭如何寄生到一個富裕家庭的故事。

這部具備批判現實主義的電影,上映後引發了很多的熱議。它和《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小偷家族》等影片的相似之處,都無不直面了當今世界中最為激化的矛盾:貧富分化和階級固化。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在這個階層分明的世界,富人生活在地上,外面陽光明媚,綠樹成蔭,而那些社會底層的人,卻只能住在地下室,常年呼吸不到新鮮空氣。有些人用盡了各種手段,努力往上爬著,擠入這陽光和綠樹之下生活了幾天,最後,他們發現,這裡並不屬於他們的世界,他們不是被打回原形,就是與之格格不入。

影片中的基澤一家四口,明明有手有腳,卻不願出去工作,終日做著一夜暴富的白日夢,最寒心的是,一家人竟卯足了勁,互相配合,以進入富豪人家做工為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食利者”,便是真正的“寄生蟲”。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們寄生於勞動者的剩餘價值之上,不從事勞動生產,卻享有絕大部分勞動成果,這種可怕的“寄生心理”讓人不寒而慄。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01 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可怕的“寄生心理”滋長的根源

“寄生” 是整部影片的核心,貫穿始終。

生活中的寄生蟲,指的是那些附著於體外,以獲取或維持其生存繁殖所需營養為目的的生物。

它們微小,卻也足夠頑強,一點點營養,即可維持生存。

影片裡的基澤一家四口,就過著寄生蟲般的生活。

爸爸基澤和媽媽忠淑都沒有工作,哥哥基宇和妹妹基婷也沒有上學。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給基宇帶來了一份報酬豐厚的家教工作。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為了應聘成功,基宇讓妹妹基婷偽造了一份大學文憑。

在兒子隱瞞真是學歷,女兒幫忙造假文憑的事上,父親基澤竟然不是批評和斥責,而是無羞地鼓勵和讚美: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只可惜首爾大學沒有偽造文書系,不然,基婷一定考榜首,你是我的驕傲!”

“兒子,這不算偽造文書或犯罪!”

而就靠著這樣的欺騙,基宇成功上位社長家,成為社長女兒的補習老師。

在此之前,基宇本已找到機會自薦成了披薩店員,雖然可以解決溫飽,但缺乏對未來的規劃和對學業的堅持,已經順利找到工作的他們,沒有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而是選擇享受當下,甚至更加變本加厲”寄生”。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不僅如此,基宇還推薦妹妹基婷成為社長家小兒子的美術老師,妹妹再推薦父親成為司機,父親再推薦忠淑為女管家,一家四口分別以不同的身份“寄生”於富人家。

父母的縱容,讓可怕的”寄生心理”種在了孩子們的內心深處,等它發芽了、蔓延了,孩子們會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繼而發展為畸形家庭教育的惡果。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02 父輩的人生格局,決定著後代的人生結局

基澤一家四口人,都是身體極其健全的人士:

基澤,一家之主,是一位失業的老司機;夫人有極高的協調性;女兒雖然沒考上美術系,卻很有藝術天賦;而兒子雖考不上大學,但人緣卻很不錯,很機智。

可就這樣一家人,卻從未想過去找一份正經的工作,情願攀附在社長一家中。

與之相對應的是,社長,是一家IT公司的老闆; 妻子為傻白甜的家庭主婦,但卻特別會低調炒魷魚;女兒是需要英語補習的高二學生,兒子是有著怪異行為,卻有藝術天賦的童軍。

本來兩個家庭如《雪國列車》一樣,是兩個相互平行的世界,因為一次英語家教,讓兩個家庭有了重疊,並逐漸發展成了寄生關係。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結果,與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父母勤勞、善良,有總體的目標規劃,養育出來的孩子,一定贏在人生的起點,他們的成長方向更多源於父母養育的意識。

一個家族,傳承的絕不僅僅是相貌,更多的是思維模式、生活習慣及心理上變化。

上文提到的 “寄生心理”, 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一種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

當孩子提出了任何要求,父母無條件地去滿足且不求回報時,長此以往,孩子會認為,你為我做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在這種環境下培育出的孩子,是不會懂得感恩的。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基澤自己無業,孩子依然如故,生活形式沒有發生任何絲毫的改變,如果基澤能給孩子多一點正向的引導,支持孩子刻苦讀書,認真備戰考試,也許未來能考入一個好的大學,就業上也能多一個成功的砝碼,孩子也不會至今一無所成。

兩個孩子雖天資聰明,卻沒有把心思用在正道上,最終落了個女兒慘死,兒子重傷,父親失蹤,母親遭打擊的局面,生活狀況大不如前。

反觀富人一家,他們非常注重孩子心智的發展與個性化發展,孩子從小就接受了嚴格的教育,從這點上來看,兩家人的教育認知是有天壤之別的。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03 嘗試擺脫、消除寄生心理,人生也許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精彩

《寄生蟲》想要表達的思想與《雪國列車》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生物間的寄生,都是階級間的鬥爭,所不同的是,這種以家庭為單位,折射整個社會的處理手法,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也更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昆蟲這種生物,其生命力是比較頑強的,劉慈欣曾在《三體》中,用蝗蟲來隱喻大家:昆蟲從來都沒有真正被打敗過。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其生命力、繁殖能力都是很頑強的,而處在底層與上層的人的關係,類似於蟲與人的關係:一方面上層需要底層人的生產和消費能力,以保證經濟正常運行,同時,上層也在不斷壓制下層,抱怨他們佔用過多的資源和空間,生活沒有品質和質量。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只要存在貧富差距,寄生就不會消失,而且這種寄生生活是個舒適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越陷越深,被”舒適”圈住,而無法自拔。

所以,如何教育自己或孩子擺脫這種舒適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 人生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影片中,基澤一家是處於底層社會的人,是十足的窮人,每天都要為生活而發愁,可真正導致他們窮的,卻是他們的內心。

記得電影中有這樣一幕:基澤兒子的同學來家裡做客,帶來了一塊石頭。據說這塊石頭能給人帶來財運。而當他從盒子裡把石頭拿出來時,媽媽說,“還不如帶些吃的來呢!”

羅振宇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窮人思維,根植於人類的基因。

馬斯洛需求理論也提到,人類最基本的是物質上的需求,這是需要優先得到滿足的,越窮的人,越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為他們在跟生存對抗時,意志力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他們在給披薩店代加工盒子時,做的很多都不合格,當收盒子的人來驗收時,他們會找各種理由,且威脅對方說要去對方店裡工作,對方才勉強只扣他們1%的工資。

可拿到工資後,一家人立刻買了啤酒小菜慶祝,似乎只有在這個時刻,是最開心的,但他們卻沒想過,這一頓後,依然要繼續面臨窮的窘境。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環境艱苦可以理解,但心窮的人,往往會陷入無資源、無動力,無目標的境地。

而要擺脫這種境地,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因為沒計劃的人生雖然不會有失敗的可能,但也難以成功。

很多家長,幫孩子制定了計劃,可孩子在執行中,卻發現了困難,計劃無法執行下去,乾脆就不再定計劃,來什麼事,就幹什麼事。結果發現,自己很多時候是在忙於“救火”,花了很多的時間,卻發現不是重要的事。

因此,做計劃,真正的意義是在於提醒我們去做更重要的事,而真正重要的事,不是那看起來緊急又重要的事,而是預防未來的一種風險,比如讓孩子學一門謀生的技能,比如讓孩子參加健身鍛鍊等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說高效能的人,腦子裡裝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他們的思維定式是預防型的。

所以,留出時間處理一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幫助孩子寫入日常的規劃中,讓他們花時間去研究、探索,當他們看到這一個個成果時,才會明白計劃的含義。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2) 孩子的未來,父母必須做好引導,樹立榜樣

《變形計》中的主角是兩類孩子:

一種是家庭富裕,條件優越的。孩子吃不得苦,耐不得勞,任性而嬌氣;

一種是家庭貧困,甚至無法上學,從小就勤儉節約,早早地就已經學會了獨立。

而當把這兩類孩子放入不同環境下生活一段時間,往往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是家庭環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在學識和閱歷及思維方式上,更多的習慣,來自於家庭的影響。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會給後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那些小時候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往往脾氣會比較暴躁;小時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不勞而獲。

這就像《寄生蟲》中基宇與基婷的”寄生”心理,人聰明且機靈,但為何不願去考個好的大學?一定和父母平時營造的家庭環境和行為是分不開的。

如果他們早早掐掉兒子的“寄生”心理,也就不會出現影片中一大家子扮演各種角色,處心積慮趕走司機、管家,全家寄生於富人家的場面,最後也不會引發兒子重傷、女兒被殺的悲劇。

其實,兒子,完全可以靠自己教書的能力賺錢;女兒完全可以靠自己畫畫的技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可。

本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卻在父母的錯誤的引導下,變得與一切都不相符。

擁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一個好的學習榜樣,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3) 側重孩子心智的發展,讓他們樹立危機意識,遠離舒適區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稀缺性,指的是在某個時間段裡,人擁有的東西不能滿足人的需求時的一種狀態。用更直白的話來說,就是當慾望大於能力時,這種狀態下,人難免會覺得很痛苦。

基澤的兒子基宇在同學的幫助下,獲得了一份給富家小姐做英語老師的機會,能夠獲得一份非常不錯的薪水,本來這對他乃至整個家來說是一個良性的開始,但因思考方式不對,而讓這一家人一步步陷入了深淵。

精心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拿到了豐厚的收入,看似光鮮的背後,其實危機四伏,他們卻從沒考慮過該怎麼改善現狀。


豆瓣8.7,奧斯卡獲獎《寄生蟲》:孩子“寄生”心理與家庭教育有關


假如基澤一家能把現租的地下室退掉,租個好點的,也許不會讓富人一家聞到特殊的味道;

假如他們不先忙著享受,開始有危機意識,努力提升自己,像基宇專注於學習和考試,好好規劃下自己的人生,也許,自己和家人的結局不會是這樣。

遺憾的是,盲目的樂觀與自信,讓他們失去了危機意識;過度的享受,讓他們忘乎所以,一心只想著躋身上流社會,體驗富人的生活。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中就提到:

當稀缺俘獲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無論它的存在是以毫秒計算,還是以小時或天計。這種對稀缺的感覺,會時刻縈繞在我們大腦中揮之不去,從而影響我們對選擇的權衡,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決策甚至是行為。

雖然我們選擇不了自己的出生,但是,自己是生活的助教,未來的幸福是靠自己的勞動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苑囿於某個舒適圈,靠他人富餘的養分來養活自己。

因此,越努力的人,就越容易跳出原有的約束,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越容易成功。而且,越自信的人,越願意去突破自我。如果你敢於跳出舒適區,也許你的人生會因此而發生巨大的變化。最重要的是,你會發現,真正需要改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所以,嘗試走出舒適區,你也許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