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到底该不该死,汉景帝有无过错?

鸭梨山大


晁错的冤案

晁,后来才发现,这个字念chao,与水浒传里的晁盖是一个字,但晁错这个人的名字我觉得不在于姓,而在于这个 错 字,他的死真是一个弥天大错,错上加错。事情是这样的:

汉景帝时期,汉景帝重用晁错,晁错提倡削减各诸侯的封地和权利(诸侯大部分为刘氏宗亲),加强中央权利。汉景帝也希望这样做,就开始实行此政策。此动作激起吴王刘濞联合众多诸侯国起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他们打的旗号就是铲除奸臣晁错,匡扶刘氏天下。

汉景帝慌了神,赶紧派出文帝临死前托付的大将周亚夫出兵镇压叛乱。大将用兵谨慎,没有马上出征直接接触,战事处于相持阶段。汉景帝一直心神不宁,毕竟文景之治期间修生养息,无战事,景帝突然面对反叛,有些急躁。

这期间,不断有人在景帝耳边说,此次叛乱起因就是晁错削藩挑起的,假如杀了晁错,叛乱自然平息。景帝也同意这个想法,一时朝廷中很多官员开始弹劾晁错。景帝终于下诏:腰斩晁错

历史的冤案不仅在于他死的原因,而是死的细节。晁错死的过程我觉得要比岳飞更加令人叹息,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晁错在家,他并不知道大祸临头,朝廷派人对他说皇帝诏他有事商议,晁错蒙在鼓里,马上穿好官服跟随进朝。没想到走到半路,朝廷官员马上停止,转头宣读皇上的下诏内容,武士随后把晁错绑起来,直接腰斩,据说官服都没有来得及脱。当时的晁错估计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后来的故事更令人惋惜,如果晁错的死,叛乱停息了,那晁错的死还是值得的。景帝下诏给各路诸侯退兵,可以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吴王刘濞却说:我现在自己就是皇帝了,干嘛还要听那个小儿。前方的人员回来报战况,对景帝说:其实吴王反叛已经准备十几年了,铲除晁错只是一个幌子。此时的汉景帝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历史上对文景之治两位皇帝评价很高的,但是错杀晁错成为汉景帝执政一个污点。

后来还好周亚夫用兵如神,采用切断粮道,七国诸侯心也不齐,很快叛乱就平息了。

但是晁错的死却令人叹息,总结原因如下

汉景帝的稚嫩,朝中保守派的挑拨,叛军假冒的幌子,其实晁错本人也是导致自己被错杀的因素,因为耿直没有错,错的是没有认清景帝的年青稚嫩,周围的环境和反对势力,削藩的方式和进度,太生硬反而引火上身。他的死实在令人深思。


东北虎不吃人


晁错不该死,汉景帝在杀晁错的问题上就是个不敢担当的小人。

《汉书》说:“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对晁错发出“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之叹。而这一切的最终决策者,就是那个在做太子时,就非常欣赏晁错的汉景帝刘启。我现在看到有人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挂在办公室,就想到了晁错,如果晁错遇到的是清道光帝,断为至于“衣朝衣斩于市”。

还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了削藩。汉文帝是个地道的皇帝,认为晁错说的对,也确实有才干,但削藩不是件简单事,就没有听晁错的,但依然重用他做其它方面的工作。而汉景帝就不地道了,他自己也认为应该削藩,但七国一乱,他就乱了方寸,听袁盎不公正的建议,杀晁错回应吴王濞的“清君侧”,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杀了晁错,七国兵仍然不退,最后还是以军事对军事,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削藩。

晁错也有错,错在“为人陗直刻深”上。用白话说,就是做人太直了,不拐弯;办事太认真了,他认准的事,就是坚持要办,至死方休。

呜呼!晁错无错,错在景帝!


二曲人


晁错,西汉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汉朝时期还没科举考试的时候,他跟随师傅张恢学习法学思想,精通古典文学,当上太常寺(教育部秘书)之后,因为知识渊博成了太子刘启的管家。



汉文帝执政期间对藩王极其放纵,藩王自己有权任免官员,可以造币,有自己军队,势力非常庞大,汉朝当时54个郡,22个藩王掌管39个郡,而中央才管15个郡,这39个郡加起来大大的大于中央势力。

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位即汉景帝,汉景帝提拔晁错为内史,因为是自己的管家非常宠信他,对晁错几乎言听计从。晁错为了稳固皇帝的统治,他上奏汉景帝进行削藩加强集权统治,其实在汉文帝的时候,他也上书过削藩由于大部分大臣反对,汉文帝就置放下了,这次晁错又提出,是由于汉景帝宠信他,无人敢反对,汉景帝采取了晁错的措施,进行削藩,从而导至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先下诏削去楚,赵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各个藩王,为了个人利益坐不住都慌了,吴王刘濞联和楚王刘戊,赵王刘逐,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国联合起来造反,七国实力非常强大,很快就打到长安,对中央形成了威胁,而且打出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予头直指晁错,弄的汉景帝没有办法,心慌不定,坐立不安。

这时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上书说:“袁盎是吴国重臣,在吴国呆了十几年,让他出面事情就好解决了。”这袁盎是何人,他和晁错同朝为官,都是重臣,只因和晁错不和,晁错说他贪污,汉景帝就把他贬回家了,汉景帝在燃眉之际,一听袁盎能解决此事,立刻召来共商退兵,袁盎见到汉景帝,分析了来龙去脉便说:“事由晁错引起,把他杀了,我带着他的人头面见吴王,再说上一番好话,事情不就解决了。”


汉景帝虽然宠信晁错,但是为了自己的基业,快点平息这场纷乱,不的不答应,立即下诏,让晁错到东市有急事,当晁错到东市,埋伏哪里的刀斧手,只接把晁错抓住拦腰斩断。


袁盎带着晁错的人头去了吴国,但是还没有解决“七国之乱”,汉景帝后悔莫及,只的派周亚夫领兵出战,周亚夫只攻吴楚后营,断其粮草,三个月平定。


晁错的死因削藩而起,事起又拿不出解决措施,还有晁错受皇帝宠信,嚣张跋扈,朝中树敌太多,让对方抓住把柄报复,总的说晁错的忠心为国是对的,就是在程序上没有深层的解决措施,导至汉景帝怨杀。



七星印月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从客观上讲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大臣们永远是君王的衬托。国家兴,人们歌颂的是君王;国家衰,那首先遭殃则是臣子。所以大臣在君王眼里就是自己手中的一把刀而已。


汉文帝时期面对权势日益膨胀的诸侯王,他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只好采取怀柔政策来加以安抚。但时间一长那些久居高位的诸侯王滋生的骄奢淫逸便会有损国家利益,从而降低皇帝威势和不利于皇帝权利的集中。诸侯利益侵害皇帝利益,由此矛盾形成。

自西汉开始,尤其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提倡礼义且又尊王扬道的文人们,他们骨子里代表的就是皇家正统权益。每当发生损害和威胁到皇帝利益或是国家利益的事情时,当先为皇帝站出来发表言论,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的也绝对是皇权与国家的那些拥护者们,而引起这种连锁反应的始作俑者就是大权在握的诸侯权贵们。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不会激化矛盾的迅速形成,以达到对皇帝方面的有利效果,一些有思想的大臣便会提出推陈出新、改变法制的战略构想来达到目的。商鞅变法是如此;吴起变法也是如此;晁错的削藩策更是如此。

故历史上的每次革新即是皇帝与诸侯权贵间的利益角逐。皇帝要是胜了主张革新的大臣就是光环笼罩;要是失利了主张革新的大臣就是皇帝最先拿出来当做替罪羊并且向反对派妥协的筹码。

举个例子:主父偃绝对是汉武帝削藩策略中居功至伟的人物,但是当他逼死齐王,汉武帝明知道这真正为的是他自己时,还依然要杀了主父偃来迷惑大众,为他的削藩政策找了个遮羞布而已。

所以晁错到底该不该死,还得取决于汉景帝个人的态度;汉景帝有没有错,取决于晁错死后七国之乱的发展情况。

从主观上讲

1.晁错急功近利,急于表现自己;做事没有提前预想出各种情况出现后的应急措施,在形势严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则是自己

史书记载晁错为人严峻刚直,做事苛刻而严酷,这与他之前一直研习商鞅的刑法之学有很大的关系。


汉文帝时期,身为太子家令的晁错曾经给皇帝上书《言兵事疏》和《守边劝农疏》,第一篇虽然不符合汉文帝息武养民的治国理念,但也受到了文帝的赏识;第二篇是写关于加强和鼓励农民戌边与耕种的事情,有利于当时的国情发展,汉文帝虽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也没有重用晁错。这倒让晁错得了个太子府“智囊”的称号,使后来的汉景帝对他大加信赖。

景帝即位后不久,掌握大权的晁错开始了他酝酿已久的削藩大计,以修改法令来为他的削藩做铺垫。其实在这个时候修改法令可以作为一种投石问路的手段,既然针对的是那些强大的诸侯王们,总要看看他们的反应才对,可晁错明知道诸侯们反对强烈,以至于他的父亲以死做威胁也没有改变其削藩的决心。晁错削藩的决心来源于汉景帝对他的信任,可是他没有想过文帝都不愿意干的事情,初登大位的景帝能有多大把握,难道汉文帝看不出诸侯强大对朝廷的危害吗?

吴楚叛乱还是发生了,晁错居然建议让汉景帝统兵平叛,而他自己留守长安。作为大臣在事情发生后要让自己的君王去涉险,而没有想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这不是一名合格的谋臣所具备的素质。捅了马蜂窝的晁错还想到了一招为自己转移大众视线的办法,那就是要严惩增经担任过吴国国相的袁盎,说他有隐情不报的嫌疑。

可天下人谁都知道吴楚叛乱意在皇帝,偏偏打出的旗号也是要“诛晁错,清君侧”。到了这个时候晁错就是没错也的死,总不能让皇帝承认自己做错了吧!

2.汉景帝过度信任晁错,忽略了群臣的意见,还有就是他迫切的集权心态

贾谊曾对汉文帝说过诸侯国对朝廷的危害,也提出过削藩的建议,汉文帝认为不是时候而没有采纳。

但是晁错对汉景帝是这样说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话说的很有道理,群臣没有能难倒他的。

汉景帝就这样被忽悠了,同意了晁错削藩的外科手术。之后叛乱开始。


好在有周亚夫,有当年贾谊留下的暗棋——景帝弟弟刘武的梁国牵制住了叛军,最后才被周亚夫打败。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而已,晁错死的实在没有价值。明知道杀了晁错叛军依然会进逼长安不会退兵,在这点上汉景帝确实是错了。

最后,发生这样的事情晁错应该有承认错误的觉悟,即便是死也是自杀,而不是不明不白的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大多变革家的结局吧!


历史沉淀中的新奇


晃错是汉景帝时期的一位能臣,而他的死根据史料记载是因为进言汉景帝削藩而引起各诸侯国反弹史称“七国之乱”,诸侯们起兵造反的同时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求汉景帝诛杀晃错,因此汉景帝以召见晃错上朝议事为由,在半路上就把晃错腰斩了。晃错被腰斩的原因真的仅仅是因为他提出了削藩而引来的杀身之祸吗?

其实晃错在朝中十分受汉景帝的信任,汉景帝对他的宠信一度超越一般朝臣,经常单独召见晃错议论国家大事,这样的信任自然会引来其他大臣的不满。其中袁盎与晃错彼此之间就十分不对付,晃错曾经在削藩之后听闻诸侯国叛乱时,认定袁盎与此事有关,想要因此打击袁盎却被他人阻止而犹豫。而袁盎在知道此事后,抢先面见汉景帝把一切错误推在晃错的身上,请求汉景帝下命令斩晃错以平息事端。这是袁盎与晃错朝堂博弈之间,晃错因为犹豫而失了先机导致自己一败涂地。

大家都知道汉景帝在历史上风评十分好,他所在位时期做出的贡献使得后世称赞他和他老子统治的时期为“文景之治”。而他和他老子在位期间一直采取的治国之策是黄老的“无为而治”,就是为了让战乱后的百姓得到休息,生活可以恢复到小康水平。这时候削藩带来的诸侯国战乱 ,汉景帝不是害怕打不过他们,而是担心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民生又会因为打仗而弄得元气大伤,因此明知晃错的无辜汉景帝依然选择了斩杀,不过是希望以晃错一人的死来平息事端,让天下的百姓不要因此再过上贫穷的生活。这个原因说起来也算是汉景帝的良苦用心,晃错死得其所吧!

最后晃错死后,当邓公从前线回来的时候,汉景帝内心是带着期待的,希望诸侯国就此罢手的。可惜结果让他失望了,晃错这名能臣的死依然无法阻止诸侯国的叛乱,朝廷还是无法避免的要与他们开战。这时的汉景帝不仅是痛惜晃错的死,更多的是心痛天下的民众又承受打仗给他们带来的危害。而在这件事里,邓公选择为晃错说话,其实更多的算是死后的一种正名吧。虽然文臣和武将素来在朝堂上互不参合,晃错活得时候邓公自然无法参与太多,但是晃错既然已经死了,那么为一个能臣证一下身后名并不是件难事,更何况实情本就是如此,汉景帝自己也应该十分清楚才对。

有史料记载在晃错打算提出削藩这条建议的时候,晃错的父亲已经预料到结局不好,再三劝阻晃错无果后选择自杀。而父亲的死也没有抵挡住晃错的脚步,大概在晃错的内心也明白,提出削藩这个建议很可能就通向黄泉路了。可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人来说,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该做的事情依然要






小夏日常生活


只有明君方能劝谏,只有抱着死的忠臣劝谏皇上,时机把握不准招来奸妄人的妒忌,晁错的死也是正常的。


无所事生非


哪个朝代,哪个时候,君主的权力受到威胁的时候,不把曾是他的左膀右臂舍去!


五柳先生8898


按照现在的道德观念来说,晁错是不该死的。毕竟那件事情他只是汉景帝手里的一把刀罢了。

但作为大臣,这也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臣子的宿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么简单。汉景帝只是做了当时他应该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