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主张削藩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处死?

铜绿色车轮


汉景帝刘启和他父亲汉文帝开启了汉朝的盛世,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所以,汉景帝刘启绝对不是昏庸之人。也就是说,晁错之所以被腰斩,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

晁错,西汉著名政治家,到汉景帝时,他做到了御史大夫。晁错是“重农抑商”的开创者,并且他还提出了“削藩”政策,这个观点为后世王朝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稳定国家方案,可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晁错在军事上也很有成就,“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也是他提出来的。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被腰斩呢?

晁错的死跟藩王有关,直接导火索还是袁盎这个人。当时,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汉景帝是采纳的。于是,景帝下令收回个藩王的封地。但是,藩王们不肯就范,并且联合起来起兵,借口要求诛杀晁错。在这种情况下,晁错建议皇帝御驾亲征,以便一次性把各藩王斩草除根,解决掉藩王独大的问题。

本来,一开始汉景帝是想采纳晁错的建议的。就在此时,袁盎进宫求见汉景帝。袁盎向汉景帝进言,说藩王们联手起兵,以国家现在的实力不一定打得赢,不如先直接杀了晁错。然后,把封地再还给各藩王们,这样就可以平息他们的怒火,这一场仗也就没有必要再打了。这样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毕竟打起仗来,难以预料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汉景帝听了袁盎的话之后,决定牺牲晁错一个人,去换的整个王朝的安宁。于是,晁错就这样被汉景帝下令腰斩处死了。

当然,这些表面现象,笔者以为让汉景帝彻底动了杀心,并且用酷刑腰斩晁错,根本原因是防止晁错有做大的企谋,怕威胁到皇权。所以,景帝决定一箭双雕,借此机会,既实现了“削藩”的目的,又杀掉了有可能当权臣的晁错。

这些并不是笔者安妄测的,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当时,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也是表面上让周亚夫当宰相,然而却又不断地整治周亚夫。最后,汉景帝逼得周亚夫自杀,他对待周亚夫和对待晁错的方式,显然是一样的。


超凡博弈


历史上有个《窦娥冤》的戏曲。但说到历史上有什么人比窦娥更冤,恐怕莫过于晁错了!

晁错是汉景帝最忠实的谋士,他一生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帮助汉景帝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急汉景帝所急,想汉景帝所想”。汉景帝所急所想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焦急,就是吴王刘濞要造反。最普遍的焦急,就是藩王们权力太大,对中央构成巨大的威胁。

(晁错剧照)

吴王刘濞要造反,也是汉景帝自己造成的。当年吴王刘濞的儿子与还是太子的刘启下棋,两个人起了争执。下棋起争执,再寻常不过了。所有喜欢下棋的人,没有一个人和别人没有起过争执。不寻常的是,刘启一棋盘就把刘濞的儿子给拍死了。

棋盘似乎并不是什么钝器,要用棋盘拍死人,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刘启居然一棋盘就把人拍死了,可见他多么心狠手辣。

刘濞的儿子被人活活拍死了,刘濞作为一个当爹的,可以说心里要有多难过,就有多难过。他把这个仇记下来,要造反,也是很正常的。

藩王们权力太大,对刘启及他的江山后代是一个威胁。这一点,虽然不是刘启自己造成的,但也是刘启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过,这个并不是让晁错焦急的事情。因为削不削藩,对晁错本身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晁错作为一个朝中大臣,他焦急的,应该是有人和他分享权力,有人更得汉景帝的宠爱,使他在汉景帝的面前失宠。

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人和晁错分享权力,也没有人更得汉景帝的宠爱。换句话说,晁错积极筹划的削藩的事情,完全是为汉景帝考虑的。

(汉景帝剧照)

然而,晁错所思所想,都是为汉景帝考虑,汉景帝却在削藩不久,就把晁错给杀了,而且用的是“腰斩”这种古代最为残酷的刑罚之一。

“腰斩”就是从中间把人切开。切开以后,人还不可能马上就死,他在失血的过程中,慢慢痛死,其残酷性可想而知。

在古代,对犯人实施“腰斩”这样的重刑,一般都是犯人犯了谋逆大罪。也就是要夺皇帝的皇位。但是,晁错并没有犯什么谋逆大罪,他不但没有想过要夺汉景帝的皇位,汉景帝在处决晁错的时候,也没有说过他是犯了谋逆大罪。可为何汉景帝还要用这样的刑罚来处置晁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看看当时汉景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当汉景帝开始削藩的时候,各地的藩王们都闹起来了。吴王刘濞更是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一时之间,响应起义的,一共有七个藩国。

这时候,谋士袁盎对汉景帝说,要想平息“七国之乱”,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掉晁错。

袁盎这样给汉景帝出主意,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机取代晁错在朝中的地位。毕竟当时晁错受到了汉景帝的独宠,谁要是能够取代晁错,谁就能在朝中呼风唤雨。所以对袁盎的这个提议,我们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我们似乎并不理解汉景帝当时为什么同意袁盎建议的这个做法。

(刘濞剧照)

汉景帝为什么会同意呢?历史上学者们的解释是,汉景帝目的是为了平息藩王们的怒气,让他们停止造反。

但事实上,这个解释是完全不对的。为什么说不对呢?

汉景帝为什么要削藩?就是因为他担心藩王们不服中央,因此才动手。现在藩王们动手以后,又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汉景帝为何就服软了呢?如果他是一个服软的人,当初就不会同意削藩。而汉景帝同意削藩,就是他不怕。

由此可见,说他杀晁错,是为了平息藩王们的怒火,显然是不对的。

那么,他杀晁错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把刘濞等人逼入绝境。

刘濞之所以造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说汉景帝身边有晁错这样奸臣。他们杀进长安,就是为了清理这样的奸臣。

好啊,你不是说晁错是“奸臣”吗?我先把他给清理了,你还有什么话说呢?是不是就应该迅速退兵了呢?如果我自行把“奸臣”给清理了,你还不退兵,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你这就是赤裸裸的造反。那样一来,我要打你,就十分的理直气壮了。

而结果正和汉景帝想的一模一样。汉景帝杀掉了晁错,刘濞果然理屈了,他的行动,就变成了“造反”。汉景帝打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晁错一腔热血为汉景帝好,但他最终不过就是汉景帝的一个棋子而已。


张生全精彩历史


  • 明月何时照沟渠。。
  • 晁错只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牺牲品而已。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成就了自己千古遗恨。
  • 当初刘邦称帝之时。大封同姓诸侯王。其用意原本是让诸侯国和诸侯王们做汉帝国的篱笆。防御外敌的入侵,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毕竟这都是我们刘家的地盘。欺负我一个,就等于欺负我们全家。大家撸胳膊挽袖子。一起上人多力量大。给他们电颜色看看。看他们谁还敢对我们老刘家这一亩三分地垂涎三尺?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老刘一辈子不务农。根本就不知道有顶端优势一说。主枝往往会被旁边帝侧枝代替。老刘不读书。也不知道齐国百年小宗灭大宗的事。如果他知道这些相信打死他他也不会分封那么多诸侯了。自己的失误。却要让自己的儿孙们付出的惨重代价。相信汉景帝在地府向祖爷爷作述职报告时。刘邦肯定会后悔不迭的。
  • 晁错作为一位大臣。目光如炬。他看到了蕃国之祸他们拥有财政军事上大权他们得财政收入甚至超过中央财政收入他们拥有的军队也拥有强悍的战斗力。他们富甲一方拥兵自重成为中央的重大隐患。晁错对此忧心忡忡。置个人安危于身外,向汉景帝建议赶紧消蕃。趁着他们现在还不足于中央抗衡。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立。马上消蕃。此举整合了吴王刘鼻的心意,多年之前自己最心爱帝儿子随着自己前去长安朝圣,也不知道咋地啦!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抡起棋盘不由分说给砸死了。刘鼻从此与景帝结怨。数十来不上朝。总想着有一天为自己额儿子报仇雪恨这不机会来了。汉景帝竟敢摸老虎得屁股,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我是只病猫吗?于是联合其他六位藩王扛起了。反抗的大旗但是不能明说只是打出来的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而且说着很明白。我们是要除去皇帝身边的奸臣晁错。只要皇帝交出晁错的人头我们七国立即退兵。无话可说。
  •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晁错一心为国得罪了不少人而且自己情商太低。几乎得罪了所有同僚就连景帝也得罪了。七国来势汹汹。晁错这个天真的书呆子竟然建议景帝亲自前往前线抗击敌人。自己做镇长安城。等待捷报你以为你是谁啊。遇到危险先把自己的主子推出去真是迂腐至极。景帝由此起了杀心。加之小人的煽风点火景帝终于决定舍弃晁错这个棋子。对不起祸是你惹下的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如果他们还是不退兵。就只能武力解决了。这也是借口之一。

可怜的晁错不知道自己的主子已经出卖了自己。兴冲冲穿着朝服前去上朝结果被公安部长带到刑场腰斩于市。唉。晁错太冤了只留下一声叹息!


约定9521


老刘得了江山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原意是取江山不易,自己拿下了,刘姓子弟都来沾光过上幸福生活!等各诸侯王享受到了好处,再有外夷进攻大汉国土,各诸侯王会看在同姓同宗室的份上,以感恩戴德之情,并为继续养尊处优而齐上,把胆敢觊觎大汉皇位的乱臣贼子干掉!这样,就能保证天下永远姓刘不变了!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刘季没多少文化,可能不知道齐国百年小宗灭大宗的事!正是他生前大封诸侯王,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无穷的隐患,让自己的儿孙们付出了惨重代价。


汉景帝朝的七国之乱就是刘邦埋下的祸根!

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为加强中央集权,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晁错深悉藩属国拥有财政军事上的大权对中央危害极大。因为,地方收入超过了中央财政收入,地方又拥有强悍的军队。这就意谓着诸侯国拥有了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实力,迟早会闹事!

于是,忠诚无私的晁错置个人安危于身外,向汉景帝建议立即消蕃。

汉景帝不是傻瓜,早知藩属国势力日益增长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采纳了晁错的建议着手消蕃。

这正中吴王刘濞的下怀,这个富得流油的家伙,早年携心爱的儿子到长安面圣,儿子在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刘启对弈时,被刘启抡起棋盘给砸死了。对刘启早憋了一肚子气。


主张削藩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杀死?

1.“清君侧、诛晁错”口号的作用。

刘鼻从此与景帝刘启结怨,竟数十来不上朝。总想着有一天为儿子报仇雪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而作为七国之乱的始作俑者,他是有能力与远见的人!如果判乱成功,坐南朝北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不能明言为自己的王子报仇而起兵啊,这样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的!深思熟虑后,他便喊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

这样一来,似乎是告诉世人:我们不是造反,是要除去皇帝身边的奸臣晁错。只要皇帝砍了晁错,我们就偃旗息鼓、敛刀收兵、息事宁人!


2.晁错书呆子气重,建议皇帝御驾亲征引反感与质疑。

七国联合,声势浩大,晁错便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对诸侯王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而自己坐镇长安城整理内务等捷报,他是一遍赤胆忠心。可惜情商太低!大敌当前,你把皇帝推到前线去送死,自己还不知道!不杀你杀谁?毕竟,晁错是自己的老师,刘启隐忍未发。

3.袁盎的建议是刘启杀晁错的导火索。

晁错忠心为国,性格耿介,曾经得罪了不少人。

袁盎便是其中之一。风口浪尖上,袁盎进宫求见汉景帝。他说藩王们联手造反,以国家现有实力不一定能打赢他们。不如先杀了晁错,再把封地还给各藩王们,这样就可以平息他们的怒火。就不会打仗了。

汉景帝听了袁盎的话之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起大汉的安宁。

无私的晁错就这样被自己的老板出卖了。结果被腰斩于市!真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了解晁错为什么会被处死之前,我们是需要明白晁错究竟是一个什么人,他在所处的西汉王朝当中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样或许对于探究为什么晁错最终还是被皇帝斩杀,更有可能接近这个答案。晁错出生于公元前200年,也就是西汉王朝刚刚建立不久,可以说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是比较幸运的,毕竟是处在西汉王朝的前期,可以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汉文帝所开创的文景之治当中的,这也让他拥有了更好的环境,去系统的学习各个学学派的学说,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

而晁错本人也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不单单是作为一个政治家而存在的,其自身的文学才华也是十分的高超,这一点,他和当时西汉的贾谊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也曾经向皇帝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议如《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这些对策不仅仅在治国方略方面,对当时的西汉王朝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本身也极具一定的文学色彩,这也让汉文帝之后的汉景帝对他十分的重视和提拔。

可以说晁错当时是汉景帝身边非常炙手可热的一个大红人,尽管当时朝中的一些大臣对晁错非常的不满,甚至和他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但是在汉景帝的周旋之下,始终并没有对晁错本人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正是汉景帝对他的不断宠幸让他在朝堂之中得罪了非常多的大臣。

而西汉王朝在到汉文帝之时,那些些建国之时分封的同姓诸侯,可以说对于中央王朝有着非常大的威胁。所以从汉景帝之初就开始尝试进行削藩,企图通过一系列的削藩措施不断的降低这些诸侯国的实力,来减弱对中央朝廷的威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措施,间接地导致了晁错自己被杀。汉景帝二年,当时的晁错再次向刘启进谏,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的力量。而这个时候的汉景帝对于晁错非常的信任,在接受到这样的一个提议之后,便组织大臣对其进行商讨,在数日之内就对一些诸侯国进行了削藩的措施。

也正是因为中央王朝如此迅猛的宣传措施,引得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一些同情诸侯国,不惜通过反叛的方式来抗议这项措施。虽然吴王刘濞在表面上打着的是一个“清君侧”的旗号,表面的目的是在于诛杀汉景帝身边的一些奸佞小臣(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晁错了),但其实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吴王刘濞想要争夺天下的权力,而此刻这样的一个借口,只是出兵的幌子罢了。而历史也证明汉景帝明显没有完全预料好接下来会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动。面对咄咄逼人的诸侯军队,汉景帝并没有打算直接开战。

相反,为了尽可能地求取和平,汉景帝还是听从了自己手下大臣的建议,顺应反叛军队的要求,诛杀了晁错。那么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晁错难以避免身死人手的命运了。晁错作为汉景帝最为宠信的大臣,不可避免的是要为自己的主子加强权力而谋划,但是削藩这个措施他显得有些过于冒进了。尽管他从最根本的出发点来说,还是为了汉景帝而考虑的但是一旦激怒了当时的其他诸侯国,大起战乱的话,此时晁错的一命便显得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汉景帝也在晁错之死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表面上来说导致晁错本人被杀的原因还是吴王的无理要求,但是仔细从更深的一步来看的话,还是因为晁错对当时的时局利害关系并没有做出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判断。他对于汉景帝削藩的决心过于自信了,以至于他万万没有想到,汉景帝在面临大军压境之时,会选择牺牲他的性命来达成短暂的和平,尽管最终晁错死后那些反叛的诸侯军队并没有选择停止战争,反而是继续攻打中央朝廷。但是晁错的死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不仅帮助汉景帝有了足够的理由去平定七国之乱,并且在七国之乱之后,汉景帝对于一些诸侯国的掌控更加的牢固了。换个角度来说,他自身的牺牲还是成全了自己所效忠的这位帝王。


大史小吏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帝王身边不好待,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就玩完了,尤其是刻薄寡恩的帝王。汉景帝就是个刻薄寡恩的皇帝,在这样的皇帝身边是极其压抑的,做的好也不会有什么功劳,做不好那就是罪过,甚至丢掉性命。

先看看汉景帝如何的刻薄寡恩。汉景帝当太子期间,跟吴国太子玩游戏起冲突竟然活活将吴国太子打死,当皇帝后废太子并逼死太子,一代名将周亚夫也被其活活折磨致死。当然晁错也是其中之一了。

晁错身为帝师,先期深的景帝重用,晁错为景帝呕心沥血,为皇帝排忧解难,同时他也看清了社会的弊病,上书削藩,正中景帝心意,景帝以此为契机进行削藩王,这当然就动力个藩王的奶酪,导致七国之乱。七国为了造反的合法性打出了清君测的旗帜,很明显七国的目的是皇位,清君侧是借口。结果汉景帝慌了,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消除七国造反的合法性,以商量国家大事为借口将晁错骗进皇宫,半路带到法场果断腰斩了晁错。当然杀了晁错并不能让七国退兵,战场上打赢才是决定因素。就这样晁错就白白被汉景帝腰斩了,若遇上其他帝王不一定会发生这种事情,毕竟杀恩师不是什么人都干的出来的。



猫记观史


汉景帝含泪斩杀自己的恩师晁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快速平定七国之乱,稳固自己的江山。

那座坟头还没有几个冤死鬼,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景帝时期的大时代背景——藩王强势

这件事还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自刘邦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后,开始采用黄老之学待民以宽,休养生息。

经过高祖、吕后、文帝三代,国家各地均得以发展,大汉王朝一片欣欣向荣……

而国家昌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地藩王实力大涨,地方势力隐隐有抗衡中央的架势,若常此彼往,定会形成尾大不掉的现象,严重点形成类似周朝末年,地方割据,“地方强而中央弱”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此现象,朝廷之中有很多“精明人”都十分清楚,但是他们却都避而不谈,为什么呢?

原因主要有一个,这是皇家的家务事嘛,“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个“家务事”是你主子的家务事,不分对错,轻了重了都不好,甚至引火烧身。

直到,御史大夫晁错上书一份……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汉书》

晁错直言敢柬(他的身份也有点特殊,皇帝的老师,师恩如父),直接上书,长篇大论,大致内容如下:

“今藩王强势,行不臣之事,有不臣之心,若不加一处置,常此彼往,定成心腹大患,臣有《削藩令》,其中有计策三十条,可解藩王之患”。

晁错此番言论的出发角度确实是江山社稷、刘氏天下,不可为不大公无私!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无数的人,包括他的主子的家人众藩王。

对此,晁错的父亲还急忙的从颍川跑来,对晁错说道:


“现在皇上刚刚继位,你掌握大权,便要削弱诸侯,管人家家务事,疏远人家骨肉,人家自家人都在怪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晁错义正言辞的答道:

“不这样做,天子不会尊贵,国家不会安宁”!

晁错的父亲听后说道:

“刘家的天下安宁了,我晁家却要危险了”

说完,便喝毒酒而死了!

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父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汉书》

说到这里可以有个小结:

晁错所做的削藩之事有三个特点:


  1. 以刘氏天下、江山社稷为出发角度,是有利于国家的好事。
  2. 是以臣子身份插手皇家“老刘家”家务事,容易里外不是人。
  3. “伴君如伴虎”、“老虎屁股摸不得”,此事出发点虽然大义,却更容易引火烧身,“保大家而舍小家”了,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

七国之乱起,晁错以身“殉国”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其实景帝也早已看出了藩王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苦于无处下手,今有晁错之言,也不乏为一个好机会。

于是汉景帝准备大刀阔斧干一场,削藩开始……

很显然汉景帝也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但是显然有点不够充分,景帝定然知道,削藩会有很多藩王不高兴,但是却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快的就进行造反了,更没有想到声势如此浩大,竟有七国参与了叛乱。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咋一看确实有些吓人,汉景帝也因此很惊慌,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一个重要人物登场——袁盎

就在景帝不知如何是好时,袁盎提出一条建议,大致意思如下:

“今天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晁错胡乱削藩导致,并且藩王们起兵也是要“清君侧,诛晁错”,若陛下先将晁错给杀了,并诛其三族,以解藩王之恨,藩王们定会撤兵”。


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汉景帝听此,经过反复考虑,认为此计有理,于是晁错就成了冤死鬼,并且他的家人也受此牵连,而结果是叛乱七国仍未退兵……

晁错身死的原因

这件事情说到这里,晁错身死的原因已经较为清晰了。

一、直接原因——七国之乱爆发,以晁错之身堵悠悠之口

晁错身死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晁错削藩的主张引发了七国之间,而七国之乱是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大旗,所以为了让七国之乱“名不正言不顺”,最好、最直接、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没有了“君侧、晁错”。


晁错一死,叛乱的七国则没有了起兵的理由,只好罢兵回家,而不罢兵回家,则成为了为一己私利而起兵作乱的乱臣贼子,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叛乱的七国自然会走向灭亡。

二、间接原因——袁盎等人的煽风点火,至晁错于死地

晁错这个人比较直,不会拐弯,再加上他执法严厉,在朝廷之中没少得罪人,比如申屠嘉、袁盎等人。

因此,暗中盯着晁错犯错的人实在不少,一但有机会便会落井下石,至晁错于死地,而由于晁错人缘也不好,在其处于危难之际也无人替他说好话,更别提力保了,多数都是冷漠旁观者,这也间接的促成了悲剧的发生。


三、根本原因——参与皇家的家务事,晁错里外不是人

首先,我们先不论对错,削藩这件事本身就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削藩成了,皇帝大杀宗室,但无论如何宗室还都是皇帝的实在亲戚,最后事情结束,皇帝为了安抚众亲戚,定会找一个替罪羊,以解亲戚们的心头之恨,而这个最好的替罪羊就是主张削藩之人。

削藩败了,结果也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如晁错一样,被皇帝斩杀“以安人心”,另一种是直接被藩王们给“清君侧”了。


总之,参与皇家的家务事一般的结果都不会太好。

晁错削藩手段的高明程度

晁错采用的削藩手段为“直削、硬削”,以皇家权威逼迫地方屈服,若中央与地方实力相差悬殊还好说,但倘若双方实力相差不是很明显,极易发生反弹,著成大乱,晁错削藩所导致的七国叛乱这个后果就是其削藩政策不够高明的一个体现。

晁错认为,若不削藩,藩王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掌控,会“长痛”,而若削藩,快速彻底解决藩王势大的问题,则为“短痛”,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虽然此次削藩爆发了七国之乱,但是总体上也算是成功了,毕竟七国之乱仅仅三个月便被平定了,而由于王爷等人的“谋反”,这次削藩进行的更加彻底。


但是事实真的如晁错所料的那样“长痛”得以解决了吗,答案显然是没有。否则也不会到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时期,藩王便又强悍了,武帝采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后才得以解决。

藩王问题是一个贯穿历朝历代的问题,只要政策没有改变,问题就不会根本解决。

时刻录品历史

晁错的《削藩令》虽谈不上多么的高明,其也因此次削藩被夷灭三族,成为了最大的一个冤死鬼。

但是晁错“舍小家,为大家”,一切以国家昌盛、江山社稷为主的精神永垂不朽,晁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替皇权考虑,主张削藩,却迎来自己父亲自杀,皇帝处死的结局。

西汉景帝二年,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减诸侯封地的主张,并敏锐的指出当时的形式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因此,越早施行削藩,危害会越小。


此策一出,天下震动。

晁错的父亲从颍川郡急匆匆的赶到长安,担忧地对他说:“你所作所为引起了天下人议论纷纷,诸侯也对你非常的怨恨”。晁错慨然答道:“我当然知道会有这样的局面,但不这么做,天下社稷便不得安危。我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晁父只能深深的叹气道,“刘室天下是安稳了,可我们晁家却要家破人亡,我走后你也多保重。”。回去后,晁父便饮药自尽,死后十多天,西汉爆发吴楚七国之乱,紧接着,景帝下令将晁错腰斩东市。

那么主张削藩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处死呢?

晁错从文帝时期,就已经指出,诸侯国有叛乱的危险,不可谓不深谋远虑,而其一心报国,至死不悔,不可谓不忠心耿耿,那么晁错的结局正如其父所言,为什么一定要被杀呢?下面就为大家来一一解析。

第一点,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削藩太急引起了吴楚七个诸侯国的叛乱。

这些诸侯国早有造反之心,且暗中积攒势力许多年,其中又以吴王为典型,史载“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可知其势力不容小觑。

景帝刚继位不久,政治环境都不是很稳定,又听从晁错的策略,骤然削藩,操之过急,引得天下动荡,诸侯人心不稳、人人惧危,从而引发声势浩大的诸侯叛乱。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有人把这过错承担起来。皇帝的威严不容损害,错的当然不能是景帝,那么自然而然的这个锅由晁错来背。

第二点,晁错锋芒太露,得罪的人太多。

史载,晁错为人“鲁直深刻”,又“学申商刑名于张恢先所”,不仅性格认死理不留情面,所学又是法家刑名之学。法家倾向于制度建设,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忠实维护者。

可想而知,晁错的施政举措,往往会损害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树敌太多。丞相申屠嘉便心怀不满,但在景帝对晁错的偏袒下,气愤而亡。另一位名臣袁盎更是明面表达不合,公开场合两人从不在一起,晁错坐在旁边,便会起身离开。这些都是中央官员不满;地方上,晁错是铁杆的削藩派,各个诸侯王天然是他的死对头。

晁父便是看到他已经深处漩涡之中,各种矛头都已指向了他,故而苦心劝说。但是晁错一心奉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更何况当时形势,只怕不能够回头。最后果然是袁盎借诸侯王造反之事发难,景帝将晁错处死。

第三点,诸侯王造反打的就是诛杀晁错的旗号。

在封建社会时代,等级秩序森严,以下犯上往往被视为大逆之举。于是,造反的吴楚等诸侯王提出一个创造性的口号,便是“清君侧”。

所谓“清君侧”含义君主身边有奸佞之徒,蒙蔽圣听,而我们举兵不是造反,而是要除掉这些奸佞之徒。那景帝身边的奸佞之徒指的是谁,很明显是晁错。

面对诸侯王所提出口号,景帝主动处死晁错,希望诸侯王以此退兵。但是很明显吴楚等七国并不会退兵,秣马厉兵几十年,只为等这一刻,天底下哪有造反造到一半便停下来的道理,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从景帝的帝王心术角度考虑,他或许也不奢望吴楚等国能够退兵。他要做的是,自己先动手诛杀掉晁错,使七国提出“清君侧”的口号破产,失去起兵的正当性,露出赤裸裸造反的面目,离散七国的人心。

太史公在《晁错列传》的篇末这样写道,“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耶!”。

变法从来都是要流血牺牲,从商鞅、晁错到张居正、谭嗣同等人,无不以鲜血昭示的这一点,但这样牺牲则是值得的,唯有这样才能换来社会的进步。


实说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忠心耿耿的“晁错”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处死呢!

晁错,颍川人,为人刚直而又严峻苛刻,他博才多学,善于分析,在汉文帝时期,他就官拜为太子家令,精心辅佐太子,并得到了太子的宠信。被称为太子的智囊。在这个时期,晁错曾经多次上书文帝,就战争、充实边塞、农耕、爵位的封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帝对此也多有褒奖,以表示对晁错的宠信,并且采纳其不少的意见,以治理国家。汉文帝前 15 年(公元前 165 年),文帝为选拔良才,亲自策问考试,晁错以优异的答卷被文帝提升为中大夫。随后,晁错又上书文帝,谈论应该削减诸侯王的实力问题,以及如何来改变这一现实的法令,上书共有三十篇。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意见,但却非常赏识和器重晁错的才能。文帝去世后,景帝即位,晁错以其自己对问题的精辟见解仍多次地与景帝在一起进行单独的国政论谈,而且景帝仍能经常地采纳他的意见,并且依据晁错的建议,修改了许多的法令,其受宠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九卿。景帝即位的第二年,便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

当初,汉高祖刘邦刚刚平定天下,兄弟少,儿子们年幼,大量的领地都分封给同姓诸侯王,仅封给齐国就七十多座城,封给楚国四十多座城,封给吴国五十多座城,这三个领地占去了全国二分之一的面积,而得封的这三个领地的并非嫡亲的诸侯王。随着各诸侯王领地的不断发展和强大,一部分非嫡亲的诸侯王对朝廷越来越骄横,又加上文帝在世总是以宽厚待人,不忍心对他们加以惩罚,所以,到了景帝称帝,这部分诸侯王们则更加骄横了。故此,晁错劝景帝说:“如今,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叛乱,不削减他的封地,他也会叛乱,如果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快,祸害会小一些;如果不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慢,将来有备而发,祸害更大。”景帝让朝廷百官及宗室共同讨论晁错的建议,没有人敢与晁错辩驳。朝廷便根据晁错的建议对吴王等诸侯王的封地朝廷逐步的削减。晁错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从颍川赶来京师,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辅佐君主执掌朝政,削弱诸侯王的封地,疏远皇室的骨肉之亲,人们的议论都怨恨你,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晁错说:“只能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天子无法尊贵,国家不得安宁。”他的父亲说:“这样做,刘氏的天下安宁了便晁氏却危险了,我离开你去了!”他父亲就服毒自杀,临死前说:“我不忍心见到大祸临头!”果然,此后过了十多天,吴、楚等七国就以诛除晁错为名举兵叛乱。

先前,晁错一直与吴国的丞相袁盎互不相容,只要有晁错在某处就坐,袁盎总是避开;袁盎出现在何处,晁错也总是避开;两人未曾在同一个室内说过话。等到晁错升任御史大夫,派官员审查袁盎接受吴王财物贿赂的事,确定袁盎有罪,景帝下诏不再追究袁盎的责任,而把他降为平民。吴、楚为首叛乱之后,晁错对御史丞、侍御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的许多钱,专门为吴王掩饰,说他不会叛乱;现在,吴王果然反叛了,我想奏请景帝严惩袁盎。他肯定知道吴王叛乱的有关密度。”御史丞、侍御史说:“如果在吴国叛乱前来审查袁盎,可能会有助于中止叛乱密度,现在叛军大举向西进攻,审查袁盎能有什么作用!况且,袁盎不会参预密度。”晁错犹豫不决。有人把晁错的打算告知了袁盎,袁盎很害怕,连夜求见朝廷中与晁错有矛盾的官拜为太子詹事之职的窦婴,对他说明吴王叛乱的原因,希望能面见景帝,当面说明原委。窦婴入宫奏报景帝,景帝就召见袁盎。袁盎前来朝见景帝,恰遇景帝正和晁错研究出兵征讨叛军所需军粮的问题。景帝问袁盎:“现在吴、楚叛乱,你觉得局势会怎样?”袁盎回答说:“吴、楚叛乱,不值得担忧!”景帝说:“吴王利用矿山就地铸钱,熬海水为盐,招诱天下豪杰;他一直准备到年老白发才举兵叛乱,如果他的图谋没有计划出万全的把握,能贸然行事吗!为什么说他不能有所作为呢?”袁盎回答说:“吴王确实有采铜铸币、熬海水为盐的财利,但哪有什么豪杰被他招诱去了呢!假若吴王真的招到了豪杰,豪杰也自然会辅佐他按仁义行事,也就不会叛乱了。吴王所招诱的,都是些无赖子弟、没有户籍的流民及私铸钱币的坏人,所以才能相互勾结而叛乱。”晁错听之,也马上赞成地说:“袁盎分析得很好。”景帝问:“应采取什么妙计?”袁盎回答说:“请陛下让左右侍从回避。”景帝让人退出,唯独还有晁错一人在场。袁盎说:“我要说的话,任何臣子都不应听到。”景帝就让晁错回避。晁错很顺从地迈着小而快的步子,退避到东边的厢房中,对袁盎极为恼恨。景帝一再向袁盎问计,袁盎回答说:“吴王和楚王互相通信,说高帝分封子弟为王,各有封地,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贬责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因此他们才造反,其目的就是共同诛杀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达到此目的也就罢了。现在的对策,只有先斩晁错的首级,派出使者宣布赦免吴、楚七国举兵之罪,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七国的军队可以不经过战争就会撤走。”景帝听后,沉默了很长时间,说:“不这样做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我不会为了庇护他一个人而不向天下人道歉。”袁盎说:“我想出的只有这个计策最佳,请陛下认真考虑!”景帝就任命袁盎为太常,秘密收拾行装,做出使吴国的准备。过了十多天,景帝私下授意丞相陶青等人上疏弹劾晁错:“辜负皇上的恩德和信任,要使皇上与群臣、百姓疏远,又相想把城邑送给吴国,毫无臣子的礼节,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晁错应判处腰斩,他的父母、妻子、兄弟不论老少全部公开处死。”景帝批复说:“同意所以判决。”可晁错对此却一无所知。第二天,景帝便派人召晁错,欺骗让他坐车巡察东市,于是,晁错穿上朝服到东市巡察,结果到了东市就被腰斩了。

谒者仆射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景帝上书分析回报战争的情况,景帝问他:“你从军中而来,听到晁错被杀,吴国和楚国的兵撤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准备叛乱已有几十年了,当初,文帝在位时,陛下您为太子,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文帝,得以陪伴您饮酒、博弈,但在博弈的过程中,吴太子与您争执棋路态度不恭顺,被您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致死,朝廷送吴太子灵柩回吴国安葬,吴王不收,又将其灵柩送回长安安葬,从那时起,吴王就产生了谋反的念头。几十年过去了,朝廷又削夺了他的封地,吴王要杀晁错只不过是他举兵叛乱的借口,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啊。再说,朝廷杀晁错,天下的士大夫还敢向朝廷进言吗!”景帝说:“这是为什么?”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了朝廷不能制服,所以请求削减王国的封地,从而尊崇朝廷,这本来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刚实行,他本人突然被杀。这样做,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替诸侯王报了仇,我个人认为陛下不应该如此。”于是,汉景帝深深地感叹说:“您说得对,我也很后悔杀了晁错!”

三个月后,吴、楚七国的叛乱被平定,七国的诸侯王皆自杀或被处死。这七国的诸侯王分别是吴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齐王开始也与吴、楚有串联,但后来迫于形势,又举兵抵御叛军。七国叛军平定后,齐王害怕,也服毒自杀。而袁盎却从此成为景帝所依赖的直接参预朝政的大臣。六年后,因阻碍与景帝一母所生的梁孝王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被梁孝王派人暗杀。


历史的影子


流年答案:懦弱的汉景帝加上吴楚七国的叛乱最终导致了晁错被处死。“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繁荣时期,开创这一盛世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而正是因为这两位皇帝秉承黄老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才实现了这一繁荣。所以,当爆发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最先想到是平息战乱;同时,叛乱的吴楚七国又提出“诛晁错,清君侧”。这时,汉景帝就想当然的以为杀害晁错,就能平息七国之乱。就这样,晁错成了政治牺牲品被杀死了。

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灭秦兴汉,历经千辛万苦,泗水亭长刘邦带领一众人马建立大汉王朝。建国后,总得给开国功臣赏赐吧。灭了秦朝之后,楚汉战争,导致中原大地上已不存在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汉初连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都找不出来。于是,对于功臣的赏赐便只有土地了,这就导致刘邦分封了很多诸侯王。从开始的异姓诸侯王到后来的同姓诸侯王,诸侯王一直是汉室家族的梦魇。


汉文帝时期,刘兴居和刘长的犯上作乱,虽被平息,但是已十分清楚的表明积势已成的诸侯王正在威胁着皇权统治,是大一统国家的障碍。文帝时期的博士贾谊就曾提出削藩,他的策略是允许诸侯王的子孙分割父辈的封地形成更小的诸侯王,达到诸侯王越分越多,势力越来越小的目的。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贾谊的策略还是有用的,齐国被分为六个小诸侯国,淮南国被分为三个小诸侯国。但是,面对强大的诸侯实力,仅仅这么一项措施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在刘兴居和刘长叛乱被平息后,吴王刘濞就成了各反叛势力中的主谋和领导者。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的儿子,西元前196年被封为吴王。此后,刘濞坐拥江南鱼米之乡,又产大量的盐和铁,十分富饶。在刘濞的封国内不仅不收人民的赋税,甚至吴王政权还出钱为国内百姓抵消朝廷下发的徭役。为了笼络人心,吴王还会保护各地逃跑来的罪犯。久而久之,吴国已发展成为能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诸侯王。

如此者三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汉书 荆燕吴传》

晁错,文帝时期任太子家令;汉景帝继位后,又任御史大夫。经历过刘兴居等人的叛乱后,晁错深知刘濞也不是省油的灯。继贾谊后,晁错再次提出削藩。

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汉书 荆燕吴传》

汉景帝很快就采纳了这个建议,西元前154年,汉景帝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了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印的六个郡县。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被削的诸侯王十分不满,没有被削的也都惶惶不安。很快,形势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不久,“削之,其反亟”这句话就被应验了。同年,刘濞见马上就轮到自己被削,便决心公开叛乱,与楚、赵、济南等六国密谋,当年年末,汉景帝又下诏要削刘濞的会计和豫章郡,导火索一下被点燃。吴楚七国之乱开始。

虽然是叛军,但刘濞等人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作为其冠冕堂皇的理由,一路很顺利,直逼长安。

晁错被杀

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景帝紧急部署,派出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迎敌。而就在这紧急关头,吴王的宰相爰盎入宫面见汉景帝。由于爰盎曾因受贿罪被御史大夫晁错之罪便怀恨在心,加上晁错曾向汉景帝报告说爰盎知道吴国叛乱不报,爰盎便向汉景帝说了晁错的坏话。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爰盎错传》

汉景帝被爰盎说动,决定牺牲晁错一人换取吴王等人退兵。就这样,为大汉王朝殚精竭虑的晁错被斩于东市,而且还是残忍的腰斩。

事情的结局是刘濞不领情,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借口,汉景帝还当真了。刘濞自称“东帝”,不接受汉景帝的招降,继续向长安挺进。后来,在周亚夫的领导下,吴楚七国之乱被平息。

小结

晁错说:“我死得冤呀!”自己对汉王朝忠心耿耿被杀,杀就杀嘛,还是那么残忍的腰斩;不仅被杀,死了还没有什么意义,叛乱的还是叛乱。可怜的晁错,一个不被遗忘的政治牺牲品。归结起来,晁错被杀有以下几点原因:

1.积势已久的诸侯势力叛乱,拿自己当借口。

2.提出“削藩策”,动了诸侯王的奶酪。

3.得罪了小人爰盎,被穿小鞋。

4.汉景帝对时局判断有误,听信谗言。

忠于国家,秉公执法,不惜得罪小人,尽管晁错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人物,但终将流传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