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发动叛乱后,汉景帝迅速处死主张削藩的晁错。这对平叛有帮助或起作用吗?

梦汉唐之一叶轻舟


🍎🍏古言:“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可见晁错之死有因。

🍏①至于对于平叛乱来说只是稳定朝政,在朝廷内部,晁错存在着大批的政敌。如果不杀晁错,意味着朝廷内部的内斗还会继续下去,在七国联军的压力面前,如果朝廷继续内斗下去,那么,景帝朝廷肯定会被推翻。因此,为了结束朝中内斗,景帝经过一番权衡,决定处死晁错。

🍏②稳定其他诸侯国,吴王刘濞起兵造反的时候,还有诸如淮南国等诸侯国处于观望状态。倘若所有的诸侯国都起来造汉景帝的反,汉景帝是没有取得胜利的把握的。

因此,为了向其他观望的诸侯国表明态度,汉景帝诛杀晁错,表示朝廷“知错就改”,也没有对诸侯王不怀好意的意思。另外,也可以让吴王刘濞等人失去造反的口实。

汉景帝的这个决定,客观上起到了稳定诸侯国的目的,并且,造成了吴王刘濞等人政治上的被动。

🍎③既实现了“削藩”的目的,又杀掉了有可能当权臣的晁错。

可见景帝之疑心过重。我们并没有冤枉汉景帝。当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也是表面上让周亚夫当宰相,然而却又不断地整周亚夫,最后逼得周亚夫自杀。他对待周亚夫和对待晁错的方式,显然是一样的。


东门雷晰22


“七国之乱”,汉景帝杀晁错当然对平叛有帮助和起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晁错剧照)

一、安慰朝中大臣之心

晁错这个人,虽然提出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的建议,帮助皇帝分忧解难,为国为民干了很多实事儿。但他身上也有很多毛病,为人过于严苛、冷酷无情,因此得罪了在朝野之上的很多同僚。

同时,削藩撼动了很多大臣的私人利益,他们原本就对晁错不满意,所以汉景帝斩了晁错,满朝文武莫不欢喜。因为他们早就想弄死这厮了!这无疑拉进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距离。

二、警告七国,你们的要求我已经满足了,再不退兵,别怪我不客气


(汉景帝)

景帝诛杀晁错,就是直接告诉七国,你们不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帜吗,现在我满足你们的愿望,杀了晁错。如果你们再不退兵,那就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了。

结果当然如景帝所料,晁错被杀之后,七国不仅没有退兵,气焰反而更加嚣张。这时候,汉景帝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杀手锏,三下五除二搞定叛军。

三、掩盖残杀兄弟的不好名声

其实汉景帝应对叛乱早有准备,因为当初晁错在汉文帝面前提出削藩的时候,文帝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文帝临死时这么告诉儿子景帝: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可见这爷俩根本早就把刀磨好了。要不然七国之乱仅用三个月就能搞定?

晁错就是被汉景帝推出去的挡箭牌,现在汉景帝撤了这个挡箭牌,兄弟再射箭要杀他,那就是兄弟们不顾手足之情了,汉景帝再动手就名正言顺,让人说不出他的不对来。

综上所述,汉景帝其实是个腹黑残忍的家伙,他一直在示弱,然后借晁错的人头,既安抚了朝臣,又剪出了怀异心的兄弟,还不有损自己的名声,更大的好处是,经过这一场风波之后,国家的分封制度被彻底废除,逐步走向中央集权,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这才是景帝这个幕后操纵者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说,汉景帝杀晁错当然对平叛有帮助和起作用。


本文参考文献:《资治通鉴》、《中国通史》


墨雪问心


从当时的形势看晁错的生死对战局的影响基本为零,叛变的七个国家尤其是吴王刘濞目标就是攻入长安自己当皇帝,晁错在他的心中自然是没有太多分量,因此对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自然是没有任何好处。

汉景帝想借晁错平息七国叛乱

七国之所以叛乱是因为地方诸侯国的势力过于强大,当中央集权与地方出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叛乱也就自己产生了。周朝的分封制也是如此,当诸侯国势力强过了周王室那么战乱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汉朝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过于强大,吴王刘濞不仅拥有数十万的军队还能自己铸造钱币,诸多的特权让他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在削蕃政策的刺激下一场叛乱就此袭来。

晁错的被杀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叛乱的诸侯国们不仅没有停止叛乱反而以为汉景帝软弱无能,刘濞顺势自己称帝开始派出了20万大军攻击梁国。

周亚夫在相持中取胜,梁王刘武居功至伟

梁国是汉景帝弟弟刘武的封国,梁国不仅城池众多而且易守难攻,吴楚叛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由于梁王坚守不出吴楚大军转而向周亚夫的驻军发起进攻,周亚夫也是坚守不出消耗敌军的锐气。

吴楚联军人数众多后勤补给十分困难,为了切断叛军补给周亚夫出奇兵截断了叛军的粮道,吴楚士兵没有了补给自乱阵脚,周亚夫趁机打败了吴楚联军主力拿到了战役的主动权。

相持阶段梁王刘武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梁国的坚守为平定吴楚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亚夫的取胜与梁王刘武的消耗有直接关系,假如梁国守不住叛军可直取长安。

总结

晁错只不过是叛乱起兵的借口罢了,地方与中央的权利之争才是这场战争的本质所在。汉景帝不应该处死晁错,应该激励大家全力以赴击败叛军,只可惜他有点着急没能深思熟虑最终做出了失误的决策,丧失了一位股肱之臣!


秋雨鲁北说历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诸侯国发动叛乱后,汉景帝迅速处死主张削藩的晁错,对平叛是有积极作用的,对内稳定了朝局,对外使得七国失去起兵的理由并让其他观望中的诸侯看清中央的态度,继续保持中立,确保局势不再恶化。

君王宠臣

晁错先学法家,后学儒家,因在汉文帝时历任太子舍人、太子家令,凭借他的才华深深吸引了太子刘启,从而与刘启结下不解之缘。

刘启继位后,提拔晁错为内史,经常单独召见晁错商议国家大事,甚至对晁错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晁错因此成为景帝执政初期的第一红人。后来汉景帝进一步将晁错提升为御史大夫,地位极其显赫。

削藩惹祸

“士为知己者死”,晁错为报答汉景帝刘启的宠爱与信任,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上书提议削藩,遭到众人反对,连自己父亲的劝阻都不听从,最终导致他父亲服毒自尽。可以看出晁错一片忠肝义胆,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的为汉景帝刘启谋划。

随着削藩政策的实施,各地诸侯一片哗然,最终由吴王刘濞牵头,一共七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汉朝大地烽烟骤起,中央政权一时间岌岌可危。

取死之道

晁错对诸侯起兵造反的形势预计不足,面对七国声势浩大的叛乱,晁错乱了方寸,连续的昏招将自身的缺点在汉景帝面前无限放大,汉景帝最终决定放弃这颗旗子:

  • 应变不足

七国起兵造反以后,汉景帝向晁错询问应对之策,结果晁错只想到一个让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坐镇长安的办法,而这样一个办法等于是将天子陷于险地而自己坐观其成,这样的解决方案显然让汉景帝极为恼火。

  • 气量狭小

袁盎因反对晁错提出的削藩政策而招到晁错的记恨。七国起兵作乱后,晁错不忙于平叛,却要追究袁盎曾经接受吴王贿赂一事,汉景帝赦免袁盎,将他贬为平民。晁错依然不依不饶,声称袁盎有对吴王起兵知情不报之罪,请求汉景帝处死袁盎。这种不分轻重缓急的行径让汉景帝看清晁错是个气量狭小、公私不分的人。

  • 独霸朝堂

晁错凭借汉景帝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开始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积极对像袁盎那种与他政见不和的官员开展打击报复,从而导致朝堂变成了晁错一个人表演的舞台,汉景帝在七国叛乱时询问朝臣对策时发现,整个朝堂成了晁错一言堂,晁错不开口,群臣也都保持沉默。

积极影响

当汉景帝看清楚晁错的为人的时候,晁错的结局已经注定,袁盎的建议和群臣的奏请只是晁错死亡的催化剂,晁错必须要死,而且必须处置极刑,原因有三:

一、叛乱师出无名

七国叛乱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现在汉景帝将晁错诛杀,那么叛乱的目的就已然实现,如果七国继续作乱则师出无名,让天下人看清楚七国叛乱的狼子野心,从而为汉景帝平叛获得正义的名声。

二、对内团结群臣

晁错的为人处事不仅让自己站在了诸侯的对立面,同时也将自己推到了群臣的对立面。汉景帝必须要借诛杀晁错平息朝臣的怒火,从而让群臣能真正团结在他身边,真心实意的帮他走出困境。

三、对外稳定诸侯

当时汉朝的诸侯国有22个,除去7个已经起兵作乱的,其余诸侯国要么观望、要么暗中资助。此时将晁错以极刑诛杀,才能向这些诸侯国展示汉景帝不再削藩的决心,从而稳定大局,将直接起兵的7个国家推入绝境。

结语

汉景帝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他之所以迅速作出腰斩晁错的决定,绝对不是情急之下的过失之举。在古往今来有为君主眼中,众人只是棋盘中的一颗棋子,牺牲一个宠臣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做法何乐而不为,雷霆雨露皆在帝王一念之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诸位好友指教,插图均源于网络。


涤尘索金


汉朝前期每个皇帝都有着自己的艰巨使命,汉高祖是扫除异性诸侯王,汉文帝是提高汉朝人民生活水平,汉景帝则是削藩。如果没有这三位皇帝的奠基,也就没有汉武帝时汉朝的强盛。

汉景帝时期,汉朝各个封国的国力日益强大,这些国家就像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势力,有些国家甚至可以自己铸钱,王宫豪华程度足以和朝廷对比。

眼看这些诸侯愈发强盛,汉景帝坐不住了,汉景帝的御史大夫晁错也觉得这种形势会危及汉朝的稳定,于是他便建议汉景帝削藩。晁错的这项建议和汉景帝的意愿十分吻合,于是汉景帝便答应了。

可是各个诸侯国不肯,于是他们借着“清君侧”的名号向朝廷发起对抗,七国之乱爆发。在古代,如果出师有名,那会聚集很多英雄群起响应。汉景帝眼看这些人越闹越大,开始发愁起来。袁盎也是汉景帝的大臣,他建议诛杀晁错以平内乱。汉景帝也觉得可行,因为这样一来造反的诸侯国就再也没有名义上的优势。



晁错被腰斩,果然,七国中的一些诸侯王停下了反抗的脚步,这些人开始作壁上观,毕竟都是刘氏江山,不必搞得那么难看。可是七国主力国家吴楚两国皆不放弃,最后汉景帝利用周亚夫战胜了刘濞,平息了叛乱。


如史如画


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果非要找个帮助,无疑只是消除了诸侯叛乱的借口,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反倒让诸侯觉得汉景帝心虚,所以当处死晁错的诏令传到诸侯国,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国悍然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诸侯叛乱的根源不在于晁错,而是诸侯国的实力过于强大!汉帝国的诸侯王虽然是刘氏子孙,就像周朝的分封国,他们在封国内享有独立的税收、军事及人事任免权,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加上势力强大,为什么要给头上加个主子呢?周朝的衰落正是因为周天子无力管控诸侯国,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也是如此。

事实上汉景帝时期爆发诸侯叛乱其实是好事,当时汉朝廷的实力依然在诸侯国之上,汉景帝通过一系列军事镇压反倒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这位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到汉景帝诛杀晁错事件,只是反应了一个封建帝王的反复无常,反应了伴君如伴虎!汉景帝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因为下棋失手打死了吴王刘濞的儿子,除了为诸侯叛乱种下恶果,也证明了汉景帝不是一个大气的人;后来汉景帝登基为了自己的权势一度想要杀掉原太子刘荣……这是一个冷血的封建帝王,眼里只有自己的权势,至于晁错,呵呵……

汉景帝杀晁错只是想去掉诸侯国叛乱的理由,或许也觉得只要杀了晁错诸侯国就会停止叛乱,然而事实却证明一切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当然在历史上汉景帝依然是一个英明的皇帝,毕竟汉朝没有在他手里衰落,如此也就够了!


历史不退货


很残忍的现实:汉景帝杀死晁错,对于平叛有心理和舆论上的帮助,但并不是必须要做的动作。

七国之乱的表面起因:晁错提议削藩,被汉景帝采纳

西汉建立后,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实行了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并且在诛杀英布、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后,立下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以为权力掌握在本家手里就高枕无忧了。

然而,分封制显然是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当初周天子分封诸侯,大部分封地也是给了本家;但在权力面前,亲情也是靠不住的,春秋战国的乱局正是源自于此。

不出所料的是,随着西汉国力的恢复,享有封地内税收、行政甚至军权的诸侯国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甚至不受中央的控制,其中以占据富饶地区的吴王刘濞为首。

汉文帝开始,朝廷的有识之士就开始探讨削弱藩镇的实力,少年天子贾谊甚至给出了解决方案:多分而少力;而汉景帝即位后,在公元前154年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诸侯王不甘束手就擒,势力最为强大的吴王刘濞牵头,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也就是说,七王声称,是晁错挑拨了汉景帝与藩王的关系,所以他们要除掉这个乱政的权臣。

本质:为了利益杀晁错,仅仅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仅仅是为了占据舆论优势

显然,对于这一口号,包括汉景帝与吴王在内的当权者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忽悠人的场面话。

削藩的本质,是汉景帝代表的朝廷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从藩王手中夺回本来已经赋予对方的权利;而七王造反,是针锋相对护住自己锅里的利益。

利益才是核心,只要这个矛盾点不解决,其他都是瞎掰。至于晁错,虽然他积极推动削藩,但说到底他只是个帮朝廷办事、执行皇帝意志的棋子而已。吴王和他并没有仇,毕竟决定要抢自己利益的是皇帝,这位大佬才是敌人;况且,汉景帝在当太子时还用棋盘打死了自己的儿子,这可真是国仇家恨。

但是如果直接说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起兵,那吃相显然太难看了。而且对于当时朝野很大部分吃瓜官员和百姓来说,并看不到削藩的本质,反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数十年来中央和藩王并立的局面,对于哪一方主动改变现状都是不乐意的。所以七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口号,顺利的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一方,有利于引起部分人的同情以及舆论的支持。

汉景帝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你们说我被蒙蔽了,所以要起兵,那我现在如你们的愿把晁错杀了,看你们还有啥借口?

于是他根本没有犹豫。晁错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天上朝时被以出去视察市区的谎言骗到东市腰斩。而且被杀时他还穿着官服:

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被杀,七王当然不会罢兵。当见到汉景帝派来通知这一消息的袁盎时,吴王大笑:

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老子已经称帝了,能咋滴!

汉景帝当然没指望对方乖乖认怂,他只有这个想法:到现在你们终于没幌子了,看谁敢公开支持你!

于是乎,不到俩月,放开手的朝廷迅速平定了七王之乱。

晁错之死,本质只是封建皇权下改革者的注定宿命

晁错被杀后,汉景帝询问校尉邓公齐国会不会罢兵,邓公回答: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汉景帝长叹说:我也很后悔啊!

可惜,这只是演戏,如果给他多一次机会的话,他还是会杀掉晁错。

而在正式削藩前,一腔热血的晁错对父亲阐述自己为什么要推动此事时,这样解释: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他的父亲听得此言,悲凉的讲道: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皇帝家是安定了,我们家可就完了,我先你一步走了。

此后他服毒自杀。果然没多久,自己的儿子在一脸茫然的情况下穿着官服被腰斩。

晁错推动削藩,虽然是出于臣子的忠诚,但实际上是参与了刘氏的家事,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他可以被视为改革者。

然而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改革者都是什么下场?

帮助魏国建立魏武卒,帮助楚国改革强军的吴起被数百人围攻死于刀箭之下;

帮助秦国改头换面、由西陲的弱国成长为战国头号强国的公孙鞅,被秦人以谋反罪杀死,并且尸体还被车裂;

宋朝的王安石还好些,生在文官至高无上的时代,在改革后只是落得被贬;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张居正,为了帮助明朝续命,几乎得罪了所有官员以及皇帝本人,死后惨被鞭尸。

究其本质原因,封建时代的改革客观上是对现有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势必会触动很大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害,自然会激发一定的社会矛盾与统治风险;虽然改革的本身是为国为君,但统治者为了稳固大局、平息众怒,往往会拿替自己办事的改革者开刀:这个死了还有下一个顶上,毕竟那些人反的不是我,拿他顶包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溜须拍马容易,解决问题难做。可怜了晁错这种一心为国的实干家,心怀社稷却落得家破人亡。


正史漫谈


诸侯国发动叛乱后,汉景帝迅速诛杀晁错,对平叛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冷了部分忠臣的心。历史史实也是如此,晁错死后,叛乱的诸侯没有一家退兵,反而更加疯狂的进攻,“清君侧、诛晁错”只是他们的借口而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汉景帝精通帝王权谋,对人冷酷无情。

刘启作为文景之治的继承和发扬者,他的功绩不可磨灭。但是作为西汉王朝的一个帝王,他的一些行为让人诟病:

1、刘启作为太子时有些骄横跋扈。一次在皇宫中,和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下棋,因为某些原因起了争执,愤怒之下,刘启使用棋盘活活的将刘贤砸死。

2、刘启为了平息叛乱诸侯的怒火,无情的把忠臣晁错抛弃。在刘启任太子时,晁错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能力被文帝刘恒看中,请他做太子刘启的老师,此后,晁错一心一意辅佐刘启。然而面对诸侯的叛乱,刘启毫不留情的将他的老师杀害,以平息诸侯的怒火。

3、“吴楚七国叛乱”时,刘启算计自己的亲弟弟。为了使刘武能够面对叛军时,坚守自己的封地阻挡叛军,为周亚夫偷袭赢得时间,在一次家庭宴会中,刘启守着自己的母亲窦太后故意说,百年之后将皇位传于梁王刘武,使刘武能够全心全意的帮助自己。事实上刘武做到了,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刘武不惜自己下跪,请求将士们浴血奋战,苦苦坚守,为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的劳苦功高,最后刘武因刘启郁郁而死。

吴王刘濞的野心和复仇心

刘濞所在的吴国面朝大海,背靠铜山,资源极其丰富,他派人收留流民,在东方煮海水造盐,在西面开采铜山铸造钱币,使自己的吴国越来越强大,隐隐有和中央政府抗衡的实力,即使不削藩刘濞在时机到来时也会起兵造反。

上面说到刘濞的独子刘贤被刘启打死,或许从那时起,刘濞恨死了汉景帝,欲杀之而后快,举兵是唯一的途径。

削藩政策触犯了诸侯们的利益

在西汉初期,刘邦为了维护老刘家的利益,残忍的杀害了异性诸侯王,之后另立“白马之盟”拒绝异性诸侯王的存在,在历经文帝景帝初期,刘姓诸侯王实力逐渐增强,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然而削藩政策触动了诸侯王的利益甚至生命,他们不甘心坐以待毙,势必在最后时刻举兵造反。

以刘濞为首的诸侯,在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他们认为时机已到,在“清君侧,诛晁错”的借口下发动叛乱。所以晁错死的毫无意义,因为他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


帅帅读史


晁错,西汉名臣,历侍汉文帝与汉景帝,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性情“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公元前155年,晁错因诸王势力过于膨胀而上疏巜削藩策》。汉景帝诏令削藩十余日后,“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发动吴楚七国之乱。

晁错的政敌窦婴与袁盎趁机将七国叛乱归罪于晁错削藩,建议汉景帝杀晁错以便七国退兵。晁错因种种原因,被汉景帝批准腰斩。

晁错死后,袁盎被派往吴国,告知吴王刘濞晁错已死,朝廷已恢复吴王封地,令其退兵,并拜受诏书。刘濞终于原形毕露狂笑道:“我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可见,吴王早存反叛之心,“清君侧”仅是借口。故晁错之死,对平定七国之乱毫无作用和意义。

汉景帝任用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趁机改革政事,剥夺了诸侯王治理封国等政治权力,让他们只能享有租税,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严重削弱了诸侯王势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晁错之死为汉王朝政令统一做出了极大贡献!


2许云辉


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历仕文帝、景帝两朝,在汉景帝朝,升至御史大夫。

晁错继承与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倡导纳粟受爵,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使西汉的经济得到了振兴;在抵御匈奴的问题,他率先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招募民众、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的侵犯。

政治上,他进言削藩,进一步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这极大地损害了诸侯藩国利益,后来,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举兵反叛。汉景帝为息事宁人,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错的政论文由于“疏直激切,尽所欲言”的特点,受到了鲁迅先生的称赞,他认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代表作有《言兵事疏》、《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等

晁错性情率真,对人对事尽所欲言,文如其人。公元前155年,由于各诸侯王势力过于膨胀,晁错担心他们的实力会发展到威胁汉中央政府权力的地步。于是主动上疏巜削藩策》。汉景帝权衡利弊后,接纳其谏言,诏令削藩,但削藩诏令下达十余日后,“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晁错耿介的个性得罪了不少人,窦婴与袁盎都是其在朝廷的政敌,趁机将“七国之乱”的原因归罪于晁错的力主削藩,二人提议要汉景帝杀晁错以退七国之兵。晁错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被汉景帝批准,受腰斩之刑而死。

此后,袁盎出使吴国,通告晁错已死,中央已恢复吴国封地,诏令刘濞退兵。吴王刘濞却暴露了狼子野心:“我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由于可见,吴王反叛蓄谋已久,“清君侧”仅是幌子。

以此推论,晁错之死于非命,对平定七国之乱没有实际作用,甚至可以说毫无意义。



晁错的“削藩观”是对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悍卫、继承与发展,他雷厉风行,始终抓住国力最强的吴国,不断揭露,态度坚决。正是在晁错的策划下,景帝才"削吴会稽、豫章郡"。

吴楚七国叛乱被中央军平息后,景帝明令各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原封国,将由中央政府派去官吏执政;并整顿原藩属国吏治,改诸侯国的丞相为相,裁剪掉御史大夫等等大部官吏,使各诸侯王失去了很大的政治权力。

从这个方面来讲:晁错的牺牲,却极大地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也为汉武帝刘彻以“推恩令”的政策进一步解决诸侯王日益坐大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