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削藩错了吗?汉景帝为什么要将他残忍腰斩?

米瑞谈历史


王朝通史之解析

削藩本无对错,晁错也无过失,景帝之所以斩杀晁错,其实和晁错的预期目的一致。即都是为了大汉王朝的稳定,进一步说就是为了景帝统治的便利而采取的非常行动。

晁错自提出削藩开始,便打上了悲剧人物的烙印,他的死是必然。这一点晁错自己也知道,景帝也清楚,因为削藩的顺利进行,势必会有一场以腥风血雨,而晁错的项上人头便是平息风波的一味良药。

一、“万方有罪,罪在晁错一人而已”

施行郡国并行制,这是汉太祖高皇帝时期确定了基本政令,本身就有点祖宗之法的性质,一旦推行削藩,朝内朝外都会涌动一股反对潮。而推行削藩的,在朝内以两个人为主,一个是晁错,另一个便是汉景帝,毋庸置疑,这种反对潮不会冲着景帝去,而是将晁错卷至深渊。

藩王都是什么人?那些都是刘氏宗亲,没有一个外姓王,也没有一个不是皇室血脉。而削藩,势必会造成皇帝和宗亲的矛盾,这种矛盾评价就是家丑,而主张削藩之人便是离间宗室。这个罪名,在封建王朝可大可小,参考标准是双方的矛盾。

景帝与藩王的矛盾深化,那么离间宗室的罪名就无穷大了,必要的结果就是处决离间宗室之人,缓和矛盾。就以上三点而言,晁错的死是必然,不死才是偶然,当时已经形成了罪在晁错一人的局面。

二、平叛与正名,晁错一人之死足矣

晁错之死的直接原因,便是吴王刘濞颁步天下的起兵草诰,其中将晁错离间宗室做为了起兵的直接原因。

不考虑实际状况,单就名声上,晁错便是七国起兵的理由,这种情况下景帝如何选择?自然是杀了晁错。杀了晁错,有两大好处。其一是为平叛进展,七国以晁错为借口起兵,朝廷斩杀了晁错,叛军瞬间就成了无名之师,兴无名之师者必亡,同时也为景帝大规模平叛和诛杀藩王削藩奠定了基础。

其二是为景帝正名,这一点才是关键!晁错被斩就是景帝的表态,意思就是皇帝被晁错所蒙蔽而逼反了藩王。他将七国之乱的发生和削藩的过失,全安在了晁错的身上,自己非但没有收到史书、舆论的谴责,反而成为了一个委屈的皇帝。

晁错一人的死,可以发挥出这么多的连带效应,景帝如何不杀?于是借着袁盎的理由,将晁错给杀了,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王朝通史


晁错削藩错了吗

晁错提倡削藩,全是为了汉景帝。因为晁错削藩,对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好处。那时候,他已经位列三公,再往上升,也没什么升职空间了。再说了,从晁错的一生言行来看,他也没想过造反,而且削藩也造不了反。

所以处在那个位置,晁错削藩是忠君的一种表现,没有对错,只有可为不可为。

汉景帝腰斩晁错

关于汉景帝杀晁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为了平息“七国之乱”。因为削藩的建议是晁错提出来的。汉景帝希望通过杀晁错,平息七国诸侯的怒火。但是,这个道理似乎也不太对。

杀晁错用以平息诸侯的怒火,这件事显得非常的奴颜婢膝。如此奴颜婢膝的事情,汉景帝身为一个历史上有为的明君,怎么干得出来呢?

所以,汉景帝杀晁错,应该还有另外的目的。直到后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的时候,才把汉景帝一定要杀晁错的谜底揭穿。

他们在上奏汉景帝的时候,特别引用了晁错的话“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

也就是说,晁错当时给汉景帝说,请汉景帝亲自带兵前往讨伐“七国之乱”,因为只有汉景帝“御驾亲征”,才打得赢这场仗。晁错自己则“居守”。所谓“居守”,就是坐镇中央。 陶青、陈嘉、张欧等人认为,晁错说那样的话,是“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其实这三个人说的还是比较含蓄的,直白一点说,就是晁错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自己做大,甚至自己当皇帝。

君王对威胁自己帝位的事情当然是零容忍,哪怕没有只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所以晁错就悲剧了。自以为是为皇帝考虑,没想到却引来杀身之祸,伴君如伴虎!



老杜兄弟


俗话说得好,最是无情帝王家,草菅人命是皇帝的特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无俚头的理由,莫须有的罪名,都能将臣子置于死地,晁错被汉景帝当作替罪羊残酷的腰斩于东市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伴君如伴虎啊!

晁错的被杀,究其祸根应追索到刘邦头上,要不是他从秦始皇的郡县制退步,先封异姓王,引起八王之乱;灭了异姓王又封同姓王,给文帝治国带来不小麻烦。贾谊上巜治安策》,指出同姓王”必为锢疾”,”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实际上是汉武帝”推恩令”的雏形,文帝怕控制不了局面,作了一些努力,但不敢大动。到景帝时诸王的势力就尾大不掉了。晁错在巜削藩策》里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凾,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景帝采纳,并于公元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即的六个县,点燃了”七王之乱”的导火线。

吴王刘濞带头发难,联合六国造反,打着”诛杀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兵20万,号称50万,并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举兵西向,所向披靡直达河南,有点势不可挡的味道。汉景帝对此态势惊慌失措,首先想到的不是抵抗和平叛,而是息事宁人,怕死的本质暴露无遗,听信爰蛊的谗言,腰斩晁错以平事态,可见其荒唐与狠毒。有人认为景帝这样做,是恨晁错让其亲征置他于危险境地,有篡位之嫌疑而痛下杀手;有人认为这是景帝向叛军表态,讨好刘濞,而不惜残忍杀害晁错使其退兵。这些说法都有理,我也倾向这种分析。但我更同意教科书上的断语,汉景帝在危局面前,表现失态,惶恐不安,手足无措,做出的腰斩晁错的冷酷而荒唐的决定,是非常错误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你杀了晁错,叛军撤兵了吗?没有。刘濞更嚣张了,继续猛攻,被梁王武所阻。此时景帝才如梦方醒,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36将军,以奇兵断其粮草,不到三个月就平息了”七王之乱”。可见叛变并不可怕,关键你要敢于面对,敢于斗争。这不,中央大军一横扫不就胜利了么?刘濞被东越人所杀,其它六王见大势已去,全都自杀了。

经此一役,汉景帝缓过来了,用的还是晁错的主张,趁势削藩,不断削其权力,逐步向郡县制靠拢,回归中央集权,到汉武帝时,《推恩令》的颁布,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呈现了。这是后话。

可惜了晁错,白死了。他成了封建王朝内部斗争的牺牲品。他错在沒有看清皇帝的残忍本性,任何时候他都只是棋子,皇帝为保本身是不惜丢弃的;错在他满腔热血,为加强中央集权,得罪诸藩王而推撤藩令,招致横祸;错在他要景帝亲上前线而自己在后方坐镇,犯了大忌,引起帝王猜疑其有篡位之心;错在他性格刚烈,作风标桿,得罪朝臣,皇帝也感到不痛快。总之,错就错在晁错误判了皇帝,误判了形势,在封建社会里,臣子的下场就是如此,非晁错一人之遭遇。想想甚是可怕、可悲、可叹!


老大73708


晁错是一代改革家,是汉景帝的老师,是朝廷的重臣。

景帝前元三年,御史大夫晁错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央集权与诸侯割据的尖锐矛盾,消除王权对皇权的严重威胁,巩固大汉王朝的封建统治,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

景帝为实现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晁错力主“削藩”,无疑是忠于汉室、维护汉王朝封建秩序的正确政治主张。

因为晁错的削藩法令太急进,触动了诸侯王的核心利益,所以遭到了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加上晁错的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比如太刚烈,和同样是大汉重臣的袁盎势成水火,经常在很信任他的皇帝面前上袁的眼药,甚至于他还大胆到让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天子也认为这是晁错让其去送死,十分恼怒,最终便酿成了被冤杀的悲剧。

据说晁错的父亲得知儿子要天子削藩的消息后,还特地从颍川赶到京师,声色俱厉地责问儿子道:“我说儿啊,你是不是吃错药了?俗话说疏不间亲,皇帝的家事你也敢管,嫌命长了不是?虽然皇上很信得过你,让你全权处理政事,你哪样不好管,居然管到了皇帝的家事上,削弱诸侯势力,让人家兄弟相残,这是要天打五雷轰的,我问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面对盛怒的父亲,晁错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并不因为要避祸而妥协,还振振有词地对父亲说一些忠君爱国的高调。

他的父亲一听,更加气愤地说:“我知道你忠君爱国,但是你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吗?削藩可能会巩固了皇权,却绝对是危及我们晁氏家族的安全,弄不好可能还会族灭,我不忍心见到大祸降临身上!”然后,他父亲还服毒自杀了。

削藩开始不久,吴、楚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之名,纠集七国诸侯一同举兵反叛。刚刚即位不久的汉景帝统治基础还不是太牢固,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军事联盟,为保皇位,即使是自己十分宠信的晁老师,也只能忍痛割爱,按照诸侯王们的意愿牺牲了老师的性命。

但是腰斩晁错之后,还是阻止不了七国叛军的军事攻击。景帝只好征讨,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只是白白可惜了晁错的一条命。

晁错主张削藩的目的是正确的,有利于汉王朝的稳固,但是时机不够成熟,而且又操之过急,所以必须有人做出对统治阶级的牺牲,晁错只能当替罪羊。


小武痴史


晁错当然没错,他被杀,是因为“吴楚七国之乱”的口号是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这个口号没问题,很正义,老百姓可不知道他们是造反啊,汉景帝就杀了晁错,他们如果继续进军,那就是标准的造反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平叛了。

而且,当时汉景帝逼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晁错失去作用了,也就杀了他了。

晁错这类人,本身就是帝王的棋子,替皇帝解决问题,他最后还有一点作用,那就是死,用他的死来破吴楚的阴谋。


中国通史视频


晁错削藩当然没错,这也是汉景帝自己的本意,晁错之所以被杀,一是有仇人陷害,一是汉景帝没有估计到形势发展的这样严重,自己还没有做好削藩的军事准备,诸藩国却要伺机兴兵反抗中央政府了,大汉存亡,危在旦夕。只能诛晁错以息众怒,冀能挽回局面,徐徐图之。

当然,后来的历史证明,汉景帝还是错了。

第一错错在高估了藩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七国之乱很快就被削平了。

第二错错在渊杀了晁错,杀不杀晁错都不影响七国要叛乱的本意,杀晁错寒了忠臣之心,也使汉景帝英武的形象大大失分。

为晁错可惜。


木与木鱼


晁错削藩没有错,错在他削藩太过着急,当七国之乱时,汉帝国中央还没有准备好,为了让七国退兵,汉景帝只有采取这个不得已的办法。但七国谋划已久,此时已不可能退兵了。


博谦房主人


晁错主张汉景帝削藩是对的,汉景帝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力,同意晁错削藩。汉景帝为什么听晁错的?因为是他老师,晁错在汉景帝眼里就是大儒智囊,所以言说计从很宠信他。晁错不是一次地提削藩之事,早在文帝时就建议削藩,只因文帝仁慈,不愿看到兄弟们相互残杀。把这事给放下了。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晁错做为皇上的老师,为了自己学生的帝业稳固,还是上书景帝削藩,景帝当然愿巩固自己的皇权,便同意了晁错的建议。这削减令一下,受到诸侯王的极力反对,便激起对晁错的怨恨。以吴王为首的诸侯王发起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联合七国叛乱。

七国叛乱军直逼京师长安,情况危急也来的突然,让景帝无从防备,面对七国叛军的凶势,晁错纵使景帝亲自出征,以鼓将士斗志士气,他确坐阵京师,景帝犹豫,听从了与晁错有嫌隙的袁盎的建议:“别看七国叛军来势凶猛,他们不是针对皇上,是针对晁错而来,只要把晁错杀了,赦免七国,恢复被削的封地,七国之乱不就平息了吗?”景帝迫于七国进攻京师的压力,景帝同意了袁盎的建议,封袁盎为太常秘密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后十多天,丞相、中尉、廷尉、联名上奏要把晁错满门抄斩,景帝同意了奏章,晁错确不知情,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请晁错进朝议事,晁错跟着皇上派来的中尉,车马走到长安东市,停下车中尉宣读景帝旨意,把穿着朝服的晁错腰斩于市。晁错到死也不明白,大敌当前,为什么要斩我这位为学生忠心耿耿的老师呢。


斩了晁错,景帝认为七国退兵,哪知诛晁错是一借口,吴王准备了几十年要谋反夺帝位。景帝悔恨错斩了老师,但已经完矣。景帝心里惧怕,忽然,想起了文帝告诫的话:“国家危难时,周亚夫可担当大任。”于是,景帝让周亚夫统领汉军平叛,只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下来。平息叛军之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在治理封国,由皇帝派使官吏治理,改革封国官制,削减了诸侯王的权力,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综上而言,晁错让景帝削藩是正确的,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皇家权力的统一,然而晁错犯下几种错误让他命丧黄泉。1,晁错不应该过于急近的让景帝削藩,景帝继位时间过短,皇权势力未稳固,在大环境下诸侯国势力过大,没有实行温和蚕食的方法,解决诸侯国势力。晁错的过于急近,激起诸侯王的不满,增添了诸侯王对朝廷予盾,使这种予盾形成军事叛乱。2,在七国叛乱进攻长安时,形成生死危难之时,晁错建议让景帝出征以鼓士气,在危难之机,当臣子的晁错不身先士卒,然而让没有上过战场的景帝出征,晁错确坐阵京师。当然他的想法是对的,做为没有上过战场的景帝怎么想,当时的景帝估计心里非常害怕,在生死关头谁不怕死,晁错没有考虑到景帝的想法,这也是晁错死的一大原因。



3,晁错性格直率,直言不讳过于强势。得罪朝中大臣太多,大臣讨厌他,所以在落马时,被得罪的人落井下石。总之,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晁错而牺牲,他的这种谋国不谋身的精神得到后人敬仰!


趣谈汉史


唉,壁虎断尾,等待再生罢了,只不过断掉的那一截肯定是活不成了。

当然,晁错有些操之过急也是真的,狗急了还跳墙呢,别说这帮手握军政大权,裂土一方的汉氏封王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自己下场在哪儿,凭什么我就得听中央的?陈胜都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这帮皇族一个个都有继承权,听你小启子的是给祖上脸面,又不是给你的,给脸还不要脸了?吴王能一举鼓动七王叛乱不是偶然。


孤罔炎史


晁错削藩错了,一味的蛊惑君王削藩,导致天下大乱的人,就该死。君王可以不考虑后果,但是谋臣智囊,就必须以避免后果,又消除隐患为能。晁错的死,汉景帝恨他在这里?做事有轻重缓急,像削藩这种一动牵扯到君王性命交关的事。在君王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能有蛛丝马迹的外泄。朝堂之上就是议论者都该死。晁错的错误在于把本该不动声色的事,干成了轰轰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