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冤杀晁错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政治权谋?

今夕何夕960611


晁错其人其事

晁错,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任太子时,晁错是太子长史。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历任内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汉景帝对晁错十分宠信。常单独召见晁错,讨论国家大事,言听计从。

晁错画像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汉景帝听从大臣们的建议,腰斩晁错于东市。

可以看出晁错的死与削藩有关。汉景帝为什么要诛杀提议削藩、维护皇权的晁错呢?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

诸侯王藩国成为汉室动荡的根源。晁错敏锐的抓住此要点,上疏《削藩策》。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

楚汉相争时,刘邦为了斗争的需要,分封了异姓诸侯王。诸侯王在封国内独揽大权,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

晁错画像

刘邦采取断然手段,消灭了异姓诸王。但又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吕后专权时,又封了吕姓王,吕后死后,吕姓王造反被灭。汉文帝时,两王造反被灭。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晁错塑像

汉景帝令朝中大臣们商议此事时,大臣们惧怕晁错的严峻和冷酷,都闭口不言。惟有大臣窦婴反对。

汉景帝下令削减各藩封地。

面对汉景帝的削藩措施,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

针对七国诸侯的反叛,朝廷中各方势力的态度耐人寻味

一、晁错

御史大夫晁错和汉景帝密谋策划削藩时,是估计到诸侯们要反叛的:

晁错的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他们没想到的是,叛军战力强大,态度坚决,很快便威胁到京城的安全。

晁错此时做了两件事:一是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出兵平叛。自己留守京城,稳定朝廷。二是因和大臣袁盎不和,袁盎又曾担任过吴王刘濞的丞相,想借此时吴王叛乱治罪诛杀袁盎。

晁错的建议令人匪夷所思,皇帝亲征,削藩始作俑的御史大夫却要留守京城。治罪袁盎更是牵强附会,携私报复。

二、汉景帝

大臣袁盎在另一位反对晁错的大臣窦婴的帮助下面见汉景帝,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景帝默然良久。

汉景帝沉默的缘由有三个:

  • 杀了晁错,可以打消七国叛乱的借口。七国师出无名,得到的支持会大幅减少。并可安抚其它持观望态度的诸侯藩国。
  • 杀了晁错,可以将削藩罪名全推到晁错身上。汉景帝不愿背负违背祖制,屠戮刘氏皇族宗亲的骂名。
  • 七国“请诛晁错”只是借口罢了,夺取皇权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平叛必须要朝中大臣们合心同力才行,杀了晁错才能使大臣们心安,尤其是窦婴和袁盎这些重臣。

汉景帝产生了杀晁错来平息事态的心思。

三、朝中大臣

晁错的严苛和冷酷,使他和朝中大臣们的关系很糟。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认为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晁错留守京城,有离间汉景帝和宗室关系的嫌疑。言外之意晁错欲行不轨之事。

朝中大臣们的上书,触动了汉景帝。同意了大臣们上书中所建议的腰斩晁错,诛杀全族。

汉景帝随后下诏讨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平息叛乱,叛乱的诸王都自杀了。叛乱平息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中央政权的权力得以加强。晁错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却极大地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

文说

晁错公而忘私,忠心为国。但不幸成为汉景帝手中棋子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爱冬的文


汉景帝冤杀晁错,发生在七王之乱时期。要了解这背后又怎么样的政治权谋,我们必须了解七王之乱的前因后果。

七王之乱的前因后果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时期,亲自权衡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利和弊。他认为这两种制度都不能单独存在,因此便将这两者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具备汉初特色的郡国并行制。

这种制度就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在中央具备一定集权的同时,又给予诸侯们一定的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汉室的江山,诛吕之乱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诠释。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诸侯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渐渐地影响到了中央的统治。为了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饿问题,文、景帝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而七王之乱就是因为汉景帝在解决过程中处理不当才爆发的。

晁错向汉景帝提出的削藩建议,太过冒进。诸侯们表现出了极大的意见,于是以吴王刘濞的七王便以清君侧,灭晁错为由,起兵造反了。

汉景帝为何杀晁错

上面已经说了,七王之乱爆发的诱因和理由都是晁错,光是这一点,晁错就已经必死了。不过,汉景帝杀晁错必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否则不会轻易的诛杀这么一个能臣。

一、众臣不和

晁错此人虽有大才,却性格孤傲,独断专行,与诸多大臣都不和。这一点在平时也许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现今这种紧要关头,众臣对他的不满就全部爆发出来了。

也就是说,不仅仅七王对晁错不满,在朝廷内部也有许多人对其不满。典型的就是袁盎,七王之乱爆发以后,袁盎上述道:“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

因此,为了平息众臣的怒火,晁错必死无疑。

二、推翻造反诸王的理由

古代起事,都将就名正言顺,这就是曹操明明能取汉室而代之,却已经甘居人下的原因。七王造反以“清君侧,诛小人”为由,进攻朝廷,这就是大义,是师出有名的。而汉景帝杀了晁错就使得七王从师出有名变成了师出无名,此举既能号召天下勤王,又能扰乱七王内部军心。因为你清君侧,士兵们跟着你打是心里有底的,但是现在晁错已死,士兵们再跟着你打那就是造反了。

就这一点来说,晁错也得死。

结束语

晁错之死,虽说是冤案,但是在古代那种时代,皇权永远是最重要的。哪怕你是皇帝的老师,如果杀了你能巩固皇权,皇帝都不会皱一下眉头,这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


小云轩谈史


很简单,为了破局而已,

吴楚七国之乱打的旗号是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

清君侧,现在看他就是造反,后世的安史之乱、郭威造反、朱棣造反,都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实行的,

但是,清君侧这个口号比较正义,在古代,并不等同造反,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

吴楚七国之乱打着“清君侧”的口号造反,老百姓并不清楚实际情况,皇帝就显得很被动了,

这时候,如果汉景帝把晁错杀了,马上就破解了刘濞的阴谋,“你说晁错是奸臣,想发兵杀晁错,现在晁错死了,你如果继续起兵,那就是造反了”,这样很容易让刘濞等人进退失据。

当刘濞等人继续进军,那就是标准的造反了,皇帝就可以祭起平叛大旗,名正言顺的发兵了。

至于说,晁错冤不冤枉,有什么冤枉的呢?他本身的定位就是酷吏,皇帝的鹰犬爪牙,跟张汤、来俊臣一样,替皇帝干黑活的。晁错本身就是替皇帝削藩、逼反诸侯王的,




南朝居士


汉景帝诛杀晁错只是在做一个取舍而已。汉景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吴楚联军能不能罢兵的问题,他还要看没有造反的诸侯的反应,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住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朝中重要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错不和,诛杀晁错可以让大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同时,“牺牲”晁错,吴楚联军就失去了反叛的旗号。故而,景帝权衡利弊后,决定腰斩晁错。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本是汉景帝的宠臣,最终又被景帝腰斩于东市,这中间是怎么样故事呢?

汉文帝在位时期,那时候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晁错就辅佐景帝,做为太子的老师常伴左右,为景帝出谋划策,深的景帝宠爱。后来景帝继位当上的皇帝,对晁错也是备受提拔重用。

汉初高祖刘邦时期,刘邦把自己的儿子刘姓本家分封了不少王,还斩白马盟誓“非刘姓而王,天下人共讨之。”刘邦活着的时候都不敢反,刘邦过世,经历了高后吕雉,到了文帝时期有些诸侯王就有些不乐意听从中央的,为什么?诸侯王有的已经传了两三代了,第一没那么亲了,第二你姓刘我也姓刘,你能当皇帝,我怎么就不能试试呢?而当到了景帝时期这个问题也就显现的更明显了,于是削藩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朝中有识之士大多都是主张削藩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汉景帝自己也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了。

此时晁错就跟景帝上书,请求景帝削藩,其实早在文帝时期晁错和贾宜,就是写过秦论的那个贾宜,就曾向文帝谏言削藩,因为时机和可行性等问题,并没有被文帝采纳。而这一次晁错上书景帝削藩,正中景帝下怀,于是景帝就下令削藩,这样就招来了众多诸侯的怨恨,他们当然不能把怨恨明着撒在皇帝的身上,而晁错的削藩政策又很强硬的,同时又过于急切,缺乏可执行性,和周密部署,于是诸侯王门就把怨恨撒在晁错身上,晁错的父亲为此劝解晁错,劝解无效,服毒自尽。

随后,诸侯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也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这就跟明朝初年朱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最后把侄子建文帝赶跑,实现自己当了皇帝的目的一样一样地。这边诸侯王起兵反叛,那边汉景帝就召晁错商议对策,这时候晁错又出了一个昏招,谏言景帝御驾亲征,过去御驾亲征一般来说,一是这个仗手拿手拿把攥能赢,皇帝御驾亲征给皇帝能增加功绩,二一个是江山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没办法了,皇帝御驾亲征,还有就是打江山初期皇帝得冲锋在前。而此时战争诸侯王兵锋正盛,没有必胜的把握,另外人家也没有打到京城,江山没有到了生死边缘,晁错谏言就谏言御驾亲征,并且是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给别人的感觉等于说是你把皇帝置身于危险之中,自己却躲到京城,惹起了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也留下了口实。

另外,晁错也与当时的朝中重臣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重要大臣不和。晁错借吴楚七国之乱之际,打击袁盎,当时他的下属都不赞同。袁盎得知这个消息后,惊慌恐惧,连夜拜访窦婴,于是窦婴就领着袁盎去见了汉景帝,这一见,袁盎就给景帝出了个主意,“诸侯起兵是恨的是晁错,只要把晁错杀了,解了诸侯王的心头气,同时赦免反叛的诸侯王,并恢复被剥夺的封地,兵不血刃的使诸侯王退兵。”同时,袁盎还表示自己愿意出使叛军中为首的,也是最强大的吴国劝说吴王刘濞退兵,于是,汉景帝就采纳了袁盎之策,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晁错车马行至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宣读诏书,腰斩晁错。

那么汉景帝真的就认为袁盎的计策能行吗?他就不明白清君侧只是个借口吗?其实,景帝只是在做一个取舍而已。汉景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吴楚联军能不能罢兵的问题,他还要看没有造反的诸侯的反应,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住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朝中重要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错不和,诛杀晁错可以让大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同时,“牺牲”晁错,吴楚联军就失去了反叛的旗号。故而,景帝权衡利弊后,决定腰斩晁错。

晁错被腰斩后,吴楚七国联军并没有退兵,汉景帝一面让自己的亲弟弟梁王刘武坚守梁地与叛军主力打消耗战,一面派周亚夫领兵出征,去消灭叛军。最终,在梁地做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周亚夫消灭叛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叛乱平息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中央政权的权力大大加强,而诸侯王的力量大大地削弱了。并为后来的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的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另外,晁错还有很多的政治贡献,他上书文帝重农贵粟(su),其一,贵五谷而贱金玉;其二,贵粟,粟就是小米。提高的农民的收入,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体系中对于农业经济是有很大的促进的作用的。

移民实边,对于匈奴的侵扰,西汉大多采用和亲的政策,晁错对此是不满的。其实啊,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和亲其实是最好的政策,匈奴是游牧民族,他打完就跑,茫茫戈壁你上哪找他,和亲后双方不打仗了,就可以发展边境贸易了,同时边境的农民也能种地了,对于双方老百姓来说都是好事,再说了,打仗,他抢完你扭头就跑,跑进茫茫戈壁,你去打他切找呢。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用兵,到武帝晚期,武帝自己个儿都觉得这仗不能再打了,后来还是继续和亲政策。晁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此议不为文帝所接受后,他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也说明汉文帝十个睿智的君主,没有被忽悠。移民实边、寓兵于农,就是从内地人口多的地方移民到边境充实边境人口,这些移民被以军队的形式进行编组,平时是农民种地,不种地时搞军事训练,一旦有战事马上从农民就变成了军人,参加战斗。这种形式在古代农业社会时期被历代所使用。


重岐真好


汉景帝时期,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七国之乱,以吴楚为首的七国来势汹汹。叛乱者可谓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反观中央政权由于要防备北方匈奴,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牵制在长城一线。朝廷根本拿不出多少兵力来剿灭叛乱。再加上吴王刘鼻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没经历过战场历练的汉景帝一时慌了神。



这时叛军打出“清君侧”的口号,矛头直指主张削蕃的晁错。朝廷内也出现了批判晁错的声音,这些人可谓各怀鬼胎,他们有的人确实认为晁错的削蕃主张有错,有的则是看不惯晁错深受景帝信任想趁机除之而后快。



此时的晁错可谓犯了众怒,汉景帝不亏是杰出政治家,他一方面为了团结,甚至是讨好朝廷大员,聚集平叛的力量,另一方面为了拨下叛军的伪装,第三方面也是为了安抚没有参与叛乱的藩王。综合利弊后汉景帝断然将晁错腰斩于市,用他的一颗人头,减轻了朝廷内外压力。晁错就这样成了汉景帝的替罪羊。



当时的局势可谓非常凶险,如果不杀晁错,汉景帝很可能众判亲离,七国之乱很可能变成八国甚至九国十国之乱。


沧海一粟7528


引言:

西汉景帝时期,首都长安的东市大街上,一个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正快步向皇宫方向走去,不过,这实在有些奇怪,因为前往皇宫的话从东市明显绕了远路。正当男子行走之际,一队禁军拦住了他的去路,不由男子分说便架起他走向东市的街口。随即,领头的禁军掏出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该犯巧言令色,蒙蔽圣听,以致诸侯叛乱,手足相残,依汉律,着即腰斩于市,钦此!”男子听着圣旨的内容,不由得愣住了,口疯狂的呼喊着:“臣冤枉!臣要见陛下!臣有话要说……”但是,此时却没有人听到他的呼喊,男子身着朝服被腰斩于闹市口,鲜血染红了一大片……

晁错剧照

他——就是汉景帝时期名臣晁错!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向汉景帝提出削藩之策,却因此成为诸侯王们叛乱的导火索。为平息诸侯怒火,汉景帝诛晁错以谢天下,却酿成了一桩千古奇冤。那么,在晁错被杀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权谋呢?

一.事件起因——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开国时,汉高祖刘邦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秦的灭亡除了苛政以外还有就是皇室子弟没有权力,导致国家在遭遇危机时没有宗族的帮助,朝廷势单力孤以致灭亡。刘邦的总结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却错误的分析和执行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大肆分封同姓人为王,结果给汉朝的后继之君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七国之乱示意图

早在汉文帝时期,诸侯各国们便开始蠢蠢欲动,而有些诸侯国已经按耐不住,先后爆发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反叛事件。等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国问题更加严峻,如胶西王刘卬在封国内卖官鬻爵,大肆敛财;楚王刘戌在丧葬期间奸淫宫女,有违人伦。于是,晁错便建议削夺这些不法诸侯王们的封地,以示惩戒,汉景帝深以为然。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但汉景帝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反而激发了诸侯国的反抗情绪。早有反意的吴王刘濞趁机联络其他诸侯国发动造反,还聪明的对外宣称“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以掩人耳目。在刘濞的鼓动下,很多诸侯国纷纷响应,七国之乱爆发了!有病乱投医的汉景帝选择了腰斩激起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晁错以平息众怒,这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二.朝臣争斗——袁晁不对付

景帝一朝名臣也不少,而在文臣中最出众的当属袁盎和晁错二人,他们两人都向汉景帝提出过不少治世建议,因而为汉景帝所倚重。但这两位朝臣却性格迥异,袁盎为人圆滑,晁错为人耿直,因性格差异两人彼此不对付,经常在朝堂上当众争吵不休,两人的矛盾也越积越深,甚至发展到两人无法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的地步。若袁盎发现晁错来了,即使已经坐下袁盎也会拂袖离去,反之晁错亦然,两人形成水火不容之势!

袁盎剧照

由于袁盎为人圆滑,行为上多有不检点之处,曾做过吴国国相的袁盎就曾私下收受过刘濞送来的贿赂。因此晁错在刚被提拔为御史大夫时便搜集袁盎的罪证,向景帝报告袁盎是刘濞安插在中央的内奸。不巧消息走漏被袁盎知道,他通过外戚窦婴朝见汉景帝。彼时吴楚七国之乱已经爆发,汉景帝正在与晁错商量应对之策,袁盎到来后要求汉景帝屏退左右,而后力陈吴楚七国之乱成不了气候,他们叛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晁错的削藩政策激怒了他们,只要杀死晁错恢复诸侯被剥夺的土地,叛乱自然会平息。当时,汉景帝并没有诛杀晁错的意思,但听了袁盎的话后使他对叛军产生了幻想,思考再三后决定诛杀晁错!

上卒问盎,盎对曰:“吴楚相遗书,曰‘高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过诸侯,削夺之地’ 。故以反为名,西共诛晁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斩晁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削地,则兵可无血刃而俱罢。”

——《史记.吴王濞列传》

晁错身为公司重要员工,在公司工作,除了要为老板服务好外,还要和其他同事处理好关系,尤其是袁盎这种重量级员工,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给你背后捅刀子。而晁错恰恰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差,与袁盎水火不容,终于被袁盎找到机会捅了刀子,命丧黄泉,不亦悲乎!

三.不听老人言——晁错自以为是

在叛乱发生前十几天,晁错的父亲曾与晁错有着一番意味深长的对话。晁父劝说晁错:“你为何一上台就挑拨皇帝与诸侯王的关系?现在所有人都在议论你,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晁错回答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天下,为了刘姓的江山和宗庙能够安稳!”晁父摇了摇头:“刘氏一族天下安稳了,可我晁氏一族的末日就要来临了啊!”不久服毒自尽!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对于父亲的良药苦口,晁错并不以为意,终于在十几天后,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而他们打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晁父的预言成真了!

晁错与汉景帝

晁错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依然自以为是,没有选择急流勇退,失去了最后逃生的机会,最终被汉景帝冤杀,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世上永远不会害你的只有你的父母,很多时候,父辈们的建议往往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虽说良药苦口,却可以让我们少生病,少走弯路。而晁错,因为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最终酿成了悲剧!

四.皇帝是不会犯错的——汉景帝的阴谋

因为晁错的性格和与大臣的矛盾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但事实上,最后下命令的人还是汉景帝!可以说,汉景帝是造成这起冤案的罪魁祸首,在他决定诛杀晁错的背后,汉景帝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和顾虑呢?

1.景帝的幻想——杀晁错以谢叛军

对于七国的叛乱,汉景帝事先是没有丝毫准备的,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位少年天子慌了神,好在父亲文帝临终前给了他良方,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主管平叛事宜。

叛军首领吴王刘濞剧照

袁盎的话使汉景帝有了幻想,他的自私心开始膨胀。对啊!我只要杀了晁错叛军便师出无名,我便是正义之师,再说大家都是亲戚,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啊!

2.功高震主——汉景帝的权力欲

虽然景帝心存幻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此大规模的叛乱绝不是一个人的原因所造成的,诸侯各国只是借个理由罢了!汉景帝会看不出来吗?我想,他还是看出来了,但他还是杀了晁错,原因呢?

汉景帝太了解晁错了!早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就陪伴在他的身边,朝夕相处下,景帝对晁错的才能太了解了。如今,景帝成了皇帝,而晁错也位列三公,权力与日俱增。但我们不要忘了,封建的皇帝们都是独裁者!为了权力,他们可以不顾一切!武帝为了权力,执政生涯换了十三任丞相,还发动了巫蛊之祸,而他的父亲景帝,又岂会因为一个晁错而放弃手里的权力?

3.权衡利弊——景帝深思熟虑

景帝决定杀晁错的开始是袁盎进言,但从袁盎进言到晁错被杀这中间有十几天的间隔,晁错是被景帝欺骗绕道东市,撞上早已等待他的禁军,直到最后一刻晁错才知道景帝要杀他。因此,晁错的死是赤裸裸的谋杀!汉景帝杀死晁错,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认为杀死晁错利大于弊才动的手!

汉景帝刘启剧照

其一是大臣的团结问题:景帝需要一批听话意见统一的大臣,而晁错的不合群使他游离于群众之外,杀晁错有利于提高中央的团队凝聚力。

其二是汉景帝的面子问题:诸侯国们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意思就是晁错蒙蔽了自己才导致的叛乱,如果我不杀晁错那就意味着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但皇帝是不会犯错的!用一个晁错换回皇帝的面子,值!

其三是景帝自身的无耻:他只顾自己的颜面而不顾实际问题,片面的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晁错,让晁错来做自己的“背锅侠”。实际上是景帝强行给自己扯得一片遮羞布,反而把景帝的无耻,冷血,自私和愚蠢表现的淋漓尽致!

结语:

晁错被冤杀的背后是政治暗涌的波动,是朝堂大臣的诡谲,是晁错自身的性格问题,三者综合导致晁错的冤死。正是晁错的性格缺陷让他被人背后捅刀,正是袁盎这样的小人心理葬送了一位直臣,正是景帝的无耻愚蠢搞出来这场阴谋。而晁错,只是这场斗争下可怜的牺牲品罢了!


相城历史小学生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晁错被冤杀,确是事实。既然是冤杀,那也是有不得己的苦衷,景帝实属无奈之举。一个全心实意为国家谋划长远安定平稳的肱股重臣,迫于多方原因及压力,不得己忍心杀之。那一刻,景帝的心定是肝肠寸断,撒心裂肺,要知道,晁错不光是柱臣,还是自己的老师啊!



那么又有哪些压力及原因呢?

1.“削藩令”的提出过于冒失激进,使得在准备不足时,就开始执行,注定是无疾而终。

本身想法是好的,是想通过这一政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管理,削减藩王封地,从而削弱地方威胁,保证国家安全。

但实施过程中,却是武断决定,立即削减六七国的郡县。有点大刀阔斧,过于冒失。这样做的结果,首先在诸候王心中就会有想法,特别是心生异志,却一直按兵不动的藩王。认为朝廷是否瞧出端倪,从而引起恐慌不安。

再者大面积进行,毕竟危险性大。如果朝廷以点代面,尝试性的进行试探。或许结局就不一样。即便是反叛,朝廷也能轻松击之。可这到好,一削就是多国,把结果看的太乐观,从而招来七国之乱。

2.削藩令的实施名不正,言不顺,反给叛乱落下个“清君侧”的口实。突然间的执行,难免让人误以为景帝容不下藩王。毕竟分封土地是从高祖开始的,意在刘姓子弟同心协力治理地方,共保中央稳定。

也就说,削藩令是光有想法,没有应对安抚政策,说明考虑不全面。亳无征兆的诏令削其封地,是欠缺考虑,令人不信服。

正如晁错所说,地方一旦强大,不削也反,削了也是反,与其这样,快刀斩乱麻,早削早了事。道理是这样。但这也有个时机因素。牵一发动全身,过于急躁。

在说别人没反,你这一举动是逼迫别人,也断了自己的后路,有点不明智。自古做事,讲究个出师有名,捉贼见赃。而这冒冒然的,反而隐朝廷不义!



3.“削藩令”除了景帝,没人认同与支持,得不到朝臣响应。这和晁错性格有关,为人过于刚直武断,心胸不够通达。不仅和文臣谏臣不和,也和武将难以相处。像周勃,窦婴,袁盎等均与他心有隔阂。而这些人又是国家,文景仰仗之臣。

于是在好的方案,没有他人的鼎力拥护,群臣都反对的话,也难进行。也就成了他与景帝间的双簧戏。于是声势浩大的反军步步紧逼,朝廷众人君臣却并不同心,离心离德。晁错进言景帝亲自统兵平叛,自己坐镇长安。这也是无奈之举。

结果又被群臣弹劾:不顾皇上安危,陷皇上于险境中,实乃不忠不仁之臣。请求景帝处死。可想晁错的为人不怎样,过于一板一眼,而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平时待人处事定是刻板不圆才导致众人排斥反对。

然而天下不是景帝一人的,做事是需要众志成城的。把自身置于风口浪尖,也就难免不被淹灭了。

4.除了国内叛乱,还有外族的虎视耽耽。景帝如何也想不到,诏令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尽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本来高帝以来的汉朝百废待兴,安民养息,正是不想战争给国家带来更重的拖累。对待匈奴上,能忍则忍,能和就和,就算委屈些赔些钱财,至少也换来国家的安宁,也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径济,强国富民。

而叛乱一起,七国又与匈奴串通一气,匈奴人也正想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待,准备捞些好处。

面对凶狠残暴的匈奴兵,以及气焰正旺的叛军们。此刻的景帝定是寝食难安,忧心忡忡,想想大好河山要是毁在己手,实是千古罪人。



景帝思虑再三,果断决定,斩杀晁错。理由如下:

1.斩杀晁错,可以撇开“清君侧”的嫌疑,让自己在舆论上占据主动,赢得民心。叛军不是打着这一旗号吗!现在斩之,你们如果还不退兵,就能心无旁鹜的按谋反待之。

2.封住群臣之口。表明自身确实受晁错蒙蔽,做下了错误决定。也能使君臣一心,共拒危难。在人心形势上,也都能更利于自己。

3.对外表明态度。让叛军和匈奴看到朝廷罢斗的真心。不是不敢决一死战,而是考虑到黎民姓的安危,不愿开战。同时也是告之,朝廷无惧反叛,早有准备。

4.景帝自身也意识到削藩令的时机不对,不能一意孤行,只能顺应民心。待叛乱平之,以后缓缓图之。也认识到自己在这事件中,所犯下的错误。

结尾:晁错说白了就是政治牺牲品。妄想凭自身才学,乃至一己之力,来改变朝廷存有的弊端,这本身是天方夜谭,不可靠的事。更何况这事是牵扯他的利益,又是藩王身份。俗语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动了别人利益的事,定要小心谨慎,周密布局规划。而草率行事,也把自身置于众矢之地,万劫不复。

本篇结束!


铭豪谈史


晁错主张削藩,并全力推进削藩,其所作所为是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景帝内心需求的,但晁错最终却因削藩而被腰斩于市,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政治权谋呢?

1、晁错冤死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晁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在文帝时就崭露头角,因多次上书建言治国方略受文帝赏识,后被安排在太子府当差,辅佐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后来刘启登基做了皇帝,更加器重晁错,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晁错虽然智商较高,但其情商不高,为人处世过于死心眼,刻薄不近人情,虽然在皇帝那里很受重视,但跟同事关系并不是太好,甚至对自己的父亲也有点不近人情。晁错建议削藩,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晁错父亲得到消息后特意从老家赶来,指责他将晁氏家族置于危险境地,苦求晁错撤回削藩建议,晁错没有听从父亲的哀求,一心推进削藩,其父不堪忍受可能到来的灭门之祸,终含恨服毒自杀。有理由猜测,景帝最终下达诛杀晁错的命令,是与很多官员在背后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


2、晁错冤死与其决策失误有关

晁错决策失误有三:

失误一:没能争取朝廷大多数人的支持。晁错认为只要能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可以顺利推动削藩,于是他不顾朝廷多数人的反对利用景帝对他的信任强行推动削藩,这么做造成的一个结果是政策虽然通过,但落实的过程会大打折扣。

失误二:急功近利。由于在执行削藩的过程中操作过猛,诸侯强烈反弹,以至于各诸侯王迅速形成了统一联盟,大大增加了削藩的难度。如果在执行削藩的过程中从长计议,对诸侯国进行各个击破,那么朝廷的形势就会主动的多。

失误三:缺乏后续对策。晁错主张削藩从根本上说是对的,但是他对形势的估计出现了偏差,以至于七国之乱发生时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更要命的是,他既然向景帝提出了一个非常可笑的建议:在前方胜负未知的情况下建议景帝亲自出征平叛,而晁错自己缩在京城看家。晁错的这条建议错就错在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还把皇帝放在架子上烤,景帝怎么可能不对其失望。


晁错的这三条失误使他的削藩政策走进了死胡同,也为自己的后患埋下了伏笔。

3、晁错冤死与景帝的妥协自保有关

削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大汉江山,现在却闹得江山不稳,一发不可收拾。事情闹到这一步是景帝始料不及的,七路诸侯现在正虎视眈眈的朝自己行进,这个时候晁错却建议皇帝自己披挂上阵,景帝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牺牲皇帝的安全去成全一个大臣的失败计策。诸侯不是要“诛晁错,清君侧”吗?只要七国之乱能平定,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牺牲晁错了,毕竟造成这个局面的始作俑者是他,他应该负起这个责任。



4、晁错冤死与袁盎的挑拨离间有关

晁错与袁盎素有过节,晁错曾经调查过袁盎的受贿案件,差点判了袁盎死刑,故袁盎对晁错恨之入骨。在七国之乱爆发之时,晁错又想借袁盎跟吴王的关系,除掉这个眼中钉。袁盎得到消息后惊恐万分,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在窦婴的帮助下,进宫面圣,向景帝陈述解决七国之乱的办法,指出吴王刘濞并非真心谋反,只是晁错妖言惑众,吴王被逼无奈才出兵反叛,如今只要恢复吴国封地并且斩杀晁错,吴国自然退兵,七国之乱也就迎刃而解了。晁错的一番话使本就犹豫不决的景帝最终决定弃卒保车,压死晁错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了,不久晁错被腰斩于市。



总结:

晁错才华横溢,忠君爱国,然其本性刻薄寡情,未闻其友爱亲友以强基固本,只见其系命运于景帝一线。七国之乱起,不求舍身平乱以安社稷,却谋凭借国乱以报私仇;不思良策解难以排主上之忧,却冀皇帝犯险以失君上之望。悬命之线崩,立身之基陷,身坠人亡,亦在情理之中。“德不孤,必有邻”,以晁错之大忠伟才,却落个众叛亲离、身死名没,“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的就是晁错吧。


沧浪水清缨浊足


政治方面我虽然一贯看不太透,但是晁错这个还真是不算难懂,毕竟司马迁八个字“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就概括了,所以按现在说他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一点不冤,故事不太长也不算精彩,就简单讲讲吧!有不对的见谅啊!

晁错是有才的,算是景帝朝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提过很多经济、政治,还有军事策略。景帝对他也很是倚重,从太子属官到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可谓是一路高升位极人臣,“封侯拜相”算是成功一半了,如果没有后来的事大概是能功成名就的,起码得个善终不难。

主要说说晁错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故事的转折就是《削藩策》,他是景帝时太子属官,一路跟随汉景帝,聪明异常还颇具政治军事才能,所以这时候他很容易就看出来汉景帝想削藩,急皇帝之所急,汉景帝瞌睡就送来了枕头,他这一上书可谓正中汉景帝心思。咱们想想这时候可能只有晁错一个人看出汉景帝想削藩吗?都是人精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就只有晁错行动了,说明什么呢?说明只有晁错这时候是急功近利,而且我觉得他自己是知道时机不成熟的,不然他不会说“吴王必反”,就像我们不确定时千方百计找理由说服自己时一样。而且汉景帝都没有多考虑,什么都没准备就行动了,所以在叛乱发生时才手忙脚乱,晁错被推出来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到这晁错不再犯错,最坏的结果也就丢官不会没命,毕竟汉景帝还不想背骂名不会不想办法保他。作死的最后一步,不知道晁错是不是真的脑子被驴踢了,汉景帝招晁错商议对策尽然给汉景帝出主意,让汉景帝御驾亲征,他自己守京城,是不是很想不明白,最起码你也跟着去啊,怎么能想出来这种馊主意的!你让皇帝去冒险,皇帝还保你,那除非皇帝的脑子也被驴踢了。最后就算不是袁盎,为了平息扰乱也会有别人提出来,朝堂之上权利之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墙倒数人推太平常不过了!

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伴君如伴虎,晁错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成功作死了!说汉景帝无情吧细想又觉得合情合理,毕竟我们不能说晁错献策皇帝不采纳才是对的,没铺好后路呢也似乎怨不得汉景帝,计策是晁错出的他自己想不周全别人估计更周全不了。最后身份搞不清楚,贪生怕死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静心也


谢谢!刘启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帮之孙,文帝刘恒之子。文帝在后元七年(公元前157)病逝,32岁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晁错胸怀大志,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曾任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历任内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晁错主张削吴王封地因遭外戚窦婴反对,未果。但对楚、赵、胶西三国分别以罪被削,此后楚王削东海郡,赵王削常山郡,胶西王削六县,晁错又修改有关律令30章,一时诸侯喧哗,反响强烈。后景帝误信与晁错有隙的袁盎、窦婴蛊惑,冤杀晁错,后悔莫及。七国之乱平定后,藩王对朝廷的威胁基本得以解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