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到底該不該死,漢景帝有無過錯?

鴨梨山大


晁錯的冤案

晁,後來才發現,這個字念chao,與水滸傳裡的晁蓋是一個字,但晁錯這個人的名字我覺得不在於姓,而在於這個 錯 字,他的死真是一個彌天大錯,錯上加錯。事情是這樣的:

漢景帝時期,漢景帝重用晁錯,晁錯提倡削減各諸侯的封地和權利(諸侯大部分為劉氏宗親),加強中央權利。漢景帝也希望這樣做,就開始實行此政策。此動作激起吳王劉濞聯合眾多諸侯國起兵反叛,史稱七國之亂。他們打的旗號就是剷除奸臣晁錯,匡扶劉氏天下。

漢景帝慌了神,趕緊派出文帝臨死前託付的大將周亞夫出兵鎮壓叛亂。大將用兵謹慎,沒有馬上出征直接接觸,戰事處於相持階段。漢景帝一直心神不寧,畢竟文景之治期間修生養息,無戰事,景帝突然面對反叛,有些急躁。

這期間,不斷有人在景帝耳邊說,此次叛亂起因就是晁錯削藩挑起的,假如殺了晁錯,叛亂自然平息。景帝也同意這個想法,一時朝廷中很多官員開始彈劾晁錯。景帝終於下詔:腰斬晁錯

歷史的冤案不僅在於他死的原因,而是死的細節。晁錯死的過程我覺得要比岳飛更加令人嘆息,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晁錯在家,他並不知道大禍臨頭,朝廷派人對他說皇帝詔他有事商議,晁錯矇在鼓裡,馬上穿好官服跟隨進朝。沒想到走到半路,朝廷官員馬上停止,轉頭宣讀皇上的下詔內容,武士隨後把晁錯綁起來,直接腰斬,據說官服都沒有來得及脫。當時的晁錯估計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後來的故事更令人惋惜,如果晁錯的死,叛亂停息了,那晁錯的死還是值得的。景帝下詔給各路諸侯退兵,可以並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吳王劉濞卻說:我現在自己就是皇帝了,幹嘛還要聽那個小兒。前方的人員回來報戰況,對景帝說:其實吳王反叛已經準備十幾年了,剷除晁錯只是一個幌子。此時的漢景帝估計腸子都悔青了。歷史上對文景之治兩位皇帝評價很高的,但是錯殺晁錯成為漢景帝執政一個汙點。

後來還好周亞夫用兵如神,採用切斷糧道,七國諸侯心也不齊,很快叛亂就平息了。

但是晁錯的死卻令人嘆息,總結原因如下

漢景帝的稚嫩,朝中保守派的挑撥,叛軍假冒的幌子,其實晁錯本人也是導致自己被錯殺的因素,因為耿直沒有錯,錯的是沒有認清景帝的年青稚嫩,周圍的環境和反對勢力,削藩的方式和進度,太生硬反而引火上身。他的死實在令人深思。


東北虎不吃人


晁錯不該死,漢景帝在殺晁錯的問題上就是個不敢擔當的小人。

《漢書》說:“晁錯銳於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對晁錯發出“悲夫!錯雖不終,世哀其忠”之嘆。而這一切的最終決策者,就是那個在做太子時,就非常欣賞晁錯的漢景帝劉啟。我現在看到有人把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掛在辦公室,就想到了晁錯,如果晁錯遇到的是清道光帝,斷為至於“衣朝衣斬於市”。

還在漢文帝時期,晁錯就提出了削藩。漢文帝是個地道的皇帝,認為晁錯說的對,也確實有才幹,但削藩不是件簡單事,就沒有聽晁錯的,但依然重用他做其它方面的工作。而漢景帝就不地道了,他自己也認為應該削藩,但七國一亂,他就亂了方寸,聽袁盎不公正的建議,殺晁錯回應吳王濞的“清君側”,結果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殺了晁錯,七國兵仍然不退,最後還是以軍事對軍事,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削藩。

晁錯也有錯,錯在“為人陗直刻深”上。用白話說,就是做人太直了,不拐彎;辦事太認真了,他認準的事,就是堅持要辦,至死方休。

嗚呼!晁錯無錯,錯在景帝!


二曲人


晁錯,西漢潁川(今河南省禹縣)人,漢朝時期還沒科舉考試的時候,他跟隨師傅張恢學習法學思想,精通古典文學,當上太常寺(教育部秘書)之後,因為知識淵博成了太子劉啟的管家。



漢文帝執政期間對藩王極其放縱,藩王自己有權任免官員,可以造幣,有自己軍隊,勢力非常龐大,漢朝當時54個郡,22個藩王掌管39個郡,而中央才管15個郡,這39個郡加起來大大的大於中央勢力。

漢文帝去世後,劉啟繼位即漢景帝,漢景帝提拔晁錯為內史,因為是自己的管家非常寵信他,對晁錯幾乎言聽計從。晁錯為了穩固皇帝的統治,他上奏漢景帝進行削藩加強集權統治,其實在漢文帝的時候,他也上書過削藩由於大部分大臣反對,漢文帝就置放下了,這次晁錯又提出,是由於漢景帝寵信他,無人敢反對,漢景帝採取了晁錯的措施,進行削藩,從而導至了“七國之亂”。


漢景帝先下詔削去楚,趙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各個藩王,為了個人利益坐不住都慌了,吳王劉濞聯和楚王劉戊,趙王劉逐,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七國聯合起來造反,七國實力非常強大,很快就打到長安,對中央形成了威脅,而且打出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予頭直指晁錯,弄的漢景帝沒有辦法,心慌不定,坐立不安。

這時竇太后的侄子竇嬰上書說:“袁盎是吳國重臣,在吳國呆了十幾年,讓他出面事情就好解決了。”這袁盎是何人,他和晁錯同朝為官,都是重臣,只因和晁錯不和,晁錯說他貪汙,漢景帝就把他貶回家了,漢景帝在燃眉之際,一聽袁盎能解決此事,立刻召來共商退兵,袁盎見到漢景帝,分析了來龍去脈便說:“事由晁錯引起,把他殺了,我帶著他的人頭面見吳王,再說上一番好話,事情不就解決了。”


漢景帝雖然寵信晁錯,但是為了自己的基業,快點平息這場紛亂,不的不答應,立即下詔,讓晁錯到東市有急事,當晁錯到東市,埋伏哪裡的刀斧手,只接把晁錯抓住攔腰斬斷。


袁盎帶著晁錯的人頭去了吳國,但是還沒有解決“七國之亂”,漢景帝后悔莫及,只的派周亞夫領兵出戰,周亞夫只攻吳楚後營,斷其糧草,三個月平定。


晁錯的死因削藩而起,事起又拿不出解決措施,還有晁錯受皇帝寵信,囂張跋扈,朝中樹敵太多,讓對方抓住把柄報復,總的說晁錯的忠心為國是對的,就是在程序上沒有深層的解決措施,導至漢景帝怨殺。



七星印月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從客觀上講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大臣們永遠是君王的襯托。國家興,人們歌頌的是君王;國家衰,那首先遭殃則是臣子。所以大臣在君王眼裡就是自己手中的一把刀而已。


漢文帝時期面對權勢日益膨脹的諸侯王,他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只好採取懷柔政策來加以安撫。但時間一長那些久居高位的諸侯王滋生的驕奢淫逸便會有損國家利益,從而降低皇帝威勢和不利於皇帝權利的集中。諸侯利益侵害皇帝利益,由此矛盾形成。

自西漢開始,尤其是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提倡禮義且又尊王揚道的文人們,他們骨子裡代表的就是皇家正統權益。每當發生損害和威脅到皇帝利益或是國家利益的事情時,當先為皇帝站出來發表言論,對這種行為進行批判的也絕對是皇權與國家的那些擁護者們,而引起這種連鎖反應的始作俑者就是大權在握的諸侯權貴們。在這種形勢下,為了不會激化矛盾的迅速形成,以達到對皇帝方面的有利效果,一些有思想的大臣便會提出推陳出新、改變法制的戰略構想來達到目的。商鞅變法是如此;吳起變法也是如此;晁錯的削藩策更是如此。

故歷史上的每次革新即是皇帝與諸侯權貴間的利益角逐。皇帝要是勝了主張革新的大臣就是光環籠罩;要是失利了主張革新的大臣就是皇帝最先拿出來當做替罪羊並且向反對派妥協的籌碼。

舉個例子:主父偃絕對是漢武帝削藩策略中居功至偉的人物,但是當他逼死齊王,漢武帝明知道這真正為的是他自己時,還依然要殺了主父偃來迷惑大眾,為他的削藩政策找了個遮羞布而已。

所以晁錯到底該不該死,還得取決於漢景帝個人的態度;漢景帝有沒有錯,取決於晁錯死後七國之亂的發展情況。

從主觀上講

1.晁錯急功近利,急於表現自己;做事沒有提前預想出各種情況出現後的應急措施,在形勢嚴峻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則是自己

史書記載晁錯為人嚴峻剛直,做事苛刻而嚴酷,這與他之前一直研習商鞅的刑法之學有很大的關係。


漢文帝時期,身為太子家令的晁錯曾經給皇帝上書《言兵事疏》和《守邊勸農疏》,第一篇雖然不符合漢文帝息武養民的治國理念,但也受到了文帝的賞識;第二篇是寫關於加強和鼓勵農民戌邊與耕種的事情,有利於當時的國情發展,漢文帝雖然採納了他的建議,但也沒有重用晁錯。這倒讓晁錯得了個太子府“智囊”的稱號,使後來的漢景帝對他大加信賴。

景帝即位後不久,掌握大權的晁錯開始了他醞釀已久的削藩大計,以修改法令來為他的削藩做鋪墊。其實在這個時候修改法令可以作為一種投石問路的手段,既然針對的是那些強大的諸侯王們,總要看看他們的反應才對,可晁錯明知道諸侯們反對強烈,以至於他的父親以死做威脅也沒有改變其削藩的決心。晁錯削藩的決心來源於漢景帝對他的信任,可是他沒有想過文帝都不願意乾的事情,初登大位的景帝能有多大把握,難道漢文帝看不出諸侯強大對朝廷的危害嗎?

吳楚叛亂還是發生了,晁錯居然建議讓漢景帝統兵平叛,而他自己留守長安。作為大臣在事情發生後要讓自己的君王去涉險,而沒有想到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這不是一名合格的謀臣所具備的素質。捅了馬蜂窩的晁錯還想到了一招為自己轉移大眾視線的辦法,那就是要嚴懲增經擔任過吳國國相的袁盎,說他有隱情不報的嫌疑。

可天下人誰都知道吳楚叛亂意在皇帝,偏偏打出的旗號也是要“誅晁錯,清君側”。到了這個時候晁錯就是沒錯也的死,總不能讓皇帝承認自己做錯了吧!

2.漢景帝過度信任晁錯,忽略了群臣的意見,還有就是他迫切的集權心態

賈誼曾對漢文帝說過諸侯國對朝廷的危害,也提出過削藩的建議,漢文帝認為不是時候而沒有采納。

但是晁錯對漢景帝是這樣說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話說的很有道理,群臣沒有能難倒他的。

漢景帝就這樣被忽悠了,同意了晁錯削藩的外科手術。之後叛亂開始。


好在有周亞夫,有當年賈誼留下的暗棋——景帝弟弟劉武的梁國牽制住了叛軍,最後才被周亞夫打敗。

漢景帝殺晁錯是為了挽回自己的顏面而已,晁錯死的實在沒有價值。明知道殺了晁錯叛軍依然會進逼長安不會退兵,在這點上漢景帝確實是錯了。

最後,發生這樣的事情晁錯應該有承認錯誤的覺悟,即便是死也是自殺,而不是不明不白的被處死。這就是歷史上大多變革家的結局吧!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晃錯是漢景帝時期的一位能臣,而他的死根據史料記載是因為進言漢景帝削藩而引起各諸侯國反彈史稱“七國之亂”,諸侯們起兵造反的同時以清君側的名義要求漢景帝誅殺晃錯,因此漢景帝以召見晃錯上朝議事為由,在半路上就把晃錯腰斬了。晃錯被腰斬的原因真的僅僅是因為他提出了削藩而引來的殺身之禍嗎?

其實晃錯在朝中十分受漢景帝的信任,漢景帝對他的寵信一度超越一般朝臣,經常單獨召見晃錯議論國家大事,這樣的信任自然會引來其他大臣的不滿。其中袁盎與晃錯彼此之間就十分不對付,晃錯曾經在削藩之後聽聞諸侯國叛亂時,認定袁盎與此事有關,想要因此打擊袁盎卻被他人阻止而猶豫。而袁盎在知道此事後,搶先面見漢景帝把一切錯誤推在晃錯的身上,請求漢景帝下命令斬晃錯以平息事端。這是袁盎與晃錯朝堂博弈之間,晃錯因為猶豫而失了先機導致自己一敗塗地。

大家都知道漢景帝在歷史上風評十分好,他所在位時期做出的貢獻使得後世稱讚他和他老子統治的時期為“文景之治”。而他和他老子在位期間一直採取的治國之策是黃老的“無為而治”,就是為了讓戰亂後的百姓得到休息,生活可以恢復到小康水平。這時候削藩帶來的諸侯國戰亂 ,漢景帝不是害怕打不過他們,而是擔心好不容易恢復過來的民生又會因為打仗而弄得元氣大傷,因此明知晃錯的無辜漢景帝依然選擇了斬殺,不過是希望以晃錯一人的死來平息事端,讓天下的百姓不要因此再過上貧窮的生活。這個原因說起來也算是漢景帝的良苦用心,晃錯死得其所吧!

最後晃錯死後,當鄧公從前線回來的時候,漢景帝內心是帶著期待的,希望諸侯國就此罷手的。可惜結果讓他失望了,晃錯這名能臣的死依然無法阻止諸侯國的叛亂,朝廷還是無法避免的要與他們開戰。這時的漢景帝不僅是痛惜晃錯的死,更多的是心痛天下的民眾又承受打仗給他們帶來的危害。而在這件事裡,鄧公選擇為晃錯說話,其實更多的算是死後的一種正名吧。雖然文臣和武將素來在朝堂上互不參合,晃錯活得時候鄧公自然無法參與太多,但是晃錯既然已經死了,那麼為一個能臣證一下身後名並不是件難事,更何況實情本就是如此,漢景帝自己也應該十分清楚才對。

有史料記載在晃錯打算提出削藩這條建議的時候,晃錯的父親已經預料到結局不好,再三勸阻晃錯無果後選擇自殺。而父親的死也沒有抵擋住晃錯的腳步,大概在晃錯的內心也明白,提出削藩這個建議很可能就通向黃泉路了。可作為一個忠君愛國的人來說,哪怕賠上自己的性命該做的事情依然要






小夏日常生活


只有明君方能勸諫,只有抱著死的忠臣勸諫皇上,時機把握不準招來奸妄人的妒忌,晁錯的死也是正常的。


無所事生非


哪個朝代,哪個時候,君主的權力受到威脅的時候,不把曾是他的左膀右臂捨去!


五柳先生8898


按照現在的道德觀念來說,晁錯是不該死的。畢竟那件事情他只是漢景帝手裡的一把刀罷了。

但作為大臣,這也是當時的政治環境下臣子的宿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這麼簡單。漢景帝只是做了當時他應該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