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其行将就木之年朱元璋为何还把他给赐死?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当属李善长,朱元璋称其为“在世萧何

”,可见其功劳之大,但就是这位堪比萧何的人物在76岁高龄被朱元璋赐死,族人被连坐者70余人。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史》记载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1354年,朱元璋攻打滁州期间,李善长才投奔过来,朱元璋询问其平定天下之策,他建议效法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命他为掌书记。后来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李善长“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协助朱元璋治理军队,举荐人才,筹备粮草,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地位也一直高升。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其行将就木之年朱元璋为何还把他给赐死?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李善长被封为左柱国,中书省左丞相,太师,韩国公,位列功臣第一,“予铁券,免两死,子免一死。”他的权利可谓达到了顶峰。

李善长起先就是个农村读书人,虽说是“少读书”,但是也没有大的学问,40岁了连个举人也没有考上,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文韬武略,除了一开始给朱元璋建议效仿刘邦外,再也没有献过锦囊妙计,朱元璋曾这样说过:“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意思是说李善长跟随我时间长了,为军队筹备粮草,保障了军队后勤,功劳很大。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其行将就木之年朱元璋为何还把他给赐死?

论战功,李善长比不上徐达、常遇春,论谋略他比不上刘伯温、朱升,但是他能位列公爵第一,除了长时间跟随朱元璋忠心耿耿为其管好后勤外,还有就是朱元璋的乡土、宗族观念,他认为与自己有着乡里、宗族的淮西勋贵,才是值得信赖的手下。

李善长坐上丞相之后,利用手中的权利,依靠着乡里乡亲的关系拉帮结派,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淮西集团,终于引发了朱元璋的不满,在洪武四年,李善长得了大病,朱元璋就让他退休在家。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其行将就木之年朱元璋为何还把他给赐死?

虽说李善长致仕在家,但淮西勋贵们已经占了朝廷各个重要位置,他们开始争权夺利,洪武七年,胡惟庸登上丞相的位置,他们更加的骄纵妄为,越礼逾制,胡惟庸更是毒杀了刘伯温。终于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被处死牵连者达三万多人。

随着胡惟庸的伏诛,朱元璋废除了在中国设置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大量的淮西勋贵被杀,李善长虽说扶持过胡惟庸上位,但是已经致仕回家,朱元璋当时放过了他,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知谋逆而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赐死了他,时年77岁,并且其妻女子侄一家70余口全部处死。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其行将就木之年朱元璋为何还把他给赐死?

李善长谋反了吗?不得而知,至少是没有证据证明他谋反。违法乱纪的事情确实做了不少,但是也不至于满门抄斩。他死后王国用曾上书道:“籍令欲自图不轨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朱元璋在其77岁时将其满门抄斩,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

李善长对于大明开国有功,建国后对于大明各项制度的建立也是费劲了心思。明史学家朱国桢说李善长“有心计而无远识”,确实如此,他借着乡情拉拢淮西勋贵们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这在大明没有建国时还没有什么,待天下平定,朱元璋想要加强皇家专制集权,以便后世子孙坐稳江山时,他们的矛盾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李善长虽没有直接参与案件,但是他作为淮西集团的核心人物,被杀就是避免不了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