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第一批企倒閉,你怎麼看?

北極一隻熊2020


倒閉很正常,我廠16年就倒閉了,記住最苦的永遠是工人,高層幹部早就為自己找好後路了。


隨風而安94401481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生存規律,也是各大行業的生存規律,關於這個問題下面說說我個人看法。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實很多小微企業出現倒閉,並非是今年才開始的,真正就是從2018年開始,很多小微企業都是沒有業務,沒有錢賺,導致很多企業都是硬扛著,抗了一兩年之後自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倒閉的現象,而2020年初小微企業出現集中倒閉現象。

電動車行業

截止當前電動車行業,在2020年就已經新增加了20多家倒閉的企業,倒閉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由於成本增加,利潤降低,競爭加大,導致企業債務加重,無法繼續經營而被迫倒閉。

如上圖,這是電動車行業新增的倒閉企業,其中包括國威電動車,木蘭電動車,雄鷹電動車,金林電動車,愛柯電動車,五聖電動車等等小微企業。

2020年才剛剛過去2個月時間,可像而知電動車行業就已經出現20家倒閉的,這裡又將會出現多少失業人員呢?如果再度加上其他各行各業出現倒閉的話,2020年很多行業將會出現重新洗禮。

現在各大行業競價性都是非常大的,完全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制。

比如一家企業,也許今年非常賺錢,但是明年就這家公司就出現虧損,甚至倒閉了。原因是因為其他企業一家超越了這家企業,市場的份額都被另外一家企業給佔據了,很自然原地踏步的企業就會被淘汰。

還有一種企業的生存法制就是,大吃小,小吃了,也就是博資金,博實力,只要有資金,只要有實力的企業才能生存到最後,生存到最後的企業才是最大的贏家。

任何行業,任何市場都是這樣的,類似一個人,同樣的一個人,有手腳,有頭腦,有些人能賺錢過上財富自由的日子,而有些人就連生存都是成問題。同樣的人,結局就是不一樣,有些人適應了市場,找到了賺錢的方法。但是這個人在成功賺錢的道理條件之下,必須要把很多人踩下去,只有他能站在山頂,其他的人都是被他淘汰了。

企業也是如此的,只要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把競爭對手踩下去,只有這樣你才能繼續經營,市場的錢才是給你賺的,如果被其他企業淘汰了,肯定會慢慢的走向倒閉。

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2020年面對第一批企倒閉的看法,一定要明白“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生存規律,不管是做人還是運營企業,都必須遵從這個規律,只有你強大了,你把競爭對手淘汰了,你就是最大的贏家。


老金財經


此次疫情對於服務性行業、旅遊行業、商場零售業、餐飲業以及酒店等行業的打擊可謂是致命性的,春節期間本來是上述行業的黃金時間,但是受此次疫情的影響,不僅僅一分沒賺,反而倒賠進去了房租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等,以電影行業為例,2019年春節七天的票房達到近60億元,但是2020年春節檔的票房尚不足200萬元。不少裸奔的企業,已經紛紛開始裁員,甚至破產倒閉了。

如何看待?

如果說,疫情持續了三個月甚至半年之久,然後企業開始出現破產倒閉,我一點都不驚訝,但是一家企業僅僅不到1個月(從1月23日封城算起,目前才半個月左右),就已經開始裁員或者倒閉了,那麼這類企業其實不管是不是疫情因為,基本都走不了太遠?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企業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有,甚至可以說,這個企業創始人或者經營者從來就沒有過危機意識。經營企業,本身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居安思危是每個成功創業者所應該考慮的一大事件,但是從目前來看K歌之王、兄弟連教育這些創始人,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說形勢良好,企業發展順風順水,這些企業可能會獲得長足的發展,但是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企業就是萬劫不復。

總結

任何的企業,都有未慮勝先慮敗,這樣的話,才可以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立足,如果企業永遠只是盲目擴張,不考慮風險因素,不留足兜底手段,那麼終有一天會轟然倒下。


鯉行者


胡兄觀點:居安思危,現金流就是生命線,學學史玉柱。

一、我們現金流也快斷了

網上曾經有這樣說法:企業只有2個月的現金流了。可能有些人撇撇嘴,不大相信,但是胡兄相信。


因為胡兄的公司目前賬上的資金,確確實實只能夠堅持兩個月。租金和人員工資是固定的。去年年底,物業就已經通知,2020年租金漲價了,從十萬/年,漲到12萬/年。同時,由於諮詢行業是個高智力行業,人員工資才是最大的開資,每個月的薪資都是如流水般花掉了。


二、我們的應對之策

當然,我們屬於典型的輕資產行業。雖然,人力薪資是一筆大開銷,但總歸是和項目掛鉤的,只要有項目,那麼,錢總歸會回來的。


這場席捲全國的疫情,尤其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如製造業影響深遠,開工是個大難題;當然,諮詢行業也受影響,但自認為,對我們影響不大;


一方面,即便不方便麵對面交流,但只要前期訪談和交流都完成了,項目組成員都可以在各自家裡完成方案撰寫,有事網上聯繫就可以;另一方面,隨著新的項目款回收,及新投資者引進,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居安思危

當然,一方面是行業特殊性,另一方面,幸好在年前有佈局——投資者進來。這場疫情告訴我們,天有不測風雲,一定得有後手,尤其資金緊張的企業。


前些年,某些上市公司,就是大肆擴張,卻沒有關注國家財政貨幣政策,結果現在過得很悽慘——因為以前從銀行左手借,右手還的套路早已玩不轉,沒有充裕的現金流,公司隨時處於倒下的邊緣。

歡迎“關注”胡兄財觀,獲取商業、投資、創業乾貨!


胡兄財觀


以史為鑑,可悌未來。

正向題目所說的那樣,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要正確理解第一批企業的倒閉,不妨回顧一下2003年那驚心動魄的一年發生了什麼。

2003非典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回顧

非典疫情始發於2002年12月,在2003年1季度的傳播開來,2季度疫情進入高峰期,5月前後為最高峰,3季度後疫情基本結束。

SARS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最為明顯,且持續時間最長。對二季度的經濟走勢形成了明顯衝擊,在非典疫情最為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9.1%,較一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我們可以看到,即使GDP回落了2個百分點,增速和現在比起來,也高出很多。在經濟調整的當口,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此次的衝擊,將更為迅猛。

從2003年後幾個季度的經濟表現來看,在疫情緩解之後,第一、第二產業迅速反彈,但服務業增速的恢復依然較為緩慢。從全年經濟增長來看,SARS疫情並未改變中國經濟的上升態勢,當年GDP同比增長10%,較上年回升0.9個百分點。2003年的SARS疫情對經濟及經濟結構的影響偏於短期,並未影響到後續年份的經濟增長及經濟結構調整的總體趨勢。

本輪疫情後經濟走勢研判

明白了上一輪的經濟運行情況,結合本輪的經濟調整大的背景,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得出以下意見:

  1. 轉型持續進行,疫情只不過是催化劑,加速了產業調整的節奏。
  2. 科創版石頭科技發行價超過200元,說明新經濟依然是投資者追捧的熱點,市場不差錢,差的是投資的好標的。
  3. 勞動力和資本會自發地進行流動,形成新的資源再平衡。
  4. 政府出臺的對沖政策,只能延緩需要轉型經濟的調整時間,但不可能扭轉這個基本的格局。

旁解生活與投資


我自己也是一名創業者,自己公司開設至今6年多,也曾經歷風風雨雨,這兩年一直在深度研究企業經營規律,將一些心得分享出來。

我想說的是,做企業,本來就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困難,只是這次困難相對大一點而已。所以,

我不太認為,新冠疫情是這些企業倒閉的決定因素,頂多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於其他可能會在這期間倒閉的中小企業也是一樣,疫情只是加快了倒閉的節奏而已。

很多百年企業經歷過自然災害、人為打擊、金融危機,但仍然屹立不倒,這就能說明原因。

那關鍵是什麼呢? 一間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主要體現在:

1、公司是機會型還是價值型?很多公司焦點在追風口、找熱點、造模式,對用戶需求的瞭解、對產品的打磨、對模式的驗證等等則漠視,這樣的公司基礎能牢靠嗎?

2、核心競爭力是否有且保持?很多人在做公司時手法過於簡單粗暴,有業務就接,接了就想辦法應付交付,然後收到錢了事。完全沒考慮過要如何在這個社會長久立足。比如製造工廠,甚至沒有品質、交期、成本的概念,以前賺錢完全靠中國大環境的紅利,紅利一吃完,本事也用完了。而且,核心競爭力要保持,還得靠創新文化,這又難倒多少英雄漢!

3、戰略選擇風格是否穩健?百年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決策穩健但不迂腐。很多時候,決策者被過多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後,會飄起來,導致決策失誤。馬雲說過,阿里巴巴活到現在不是因為自己作對了什麼,而是因為競爭對手做錯了什麼。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邏輯是這樣的。

如果覺得有道理,請點贊支持,也歡迎在評論區深度交流。


成在天下


2020年一季度,對於很多行業來說,影響甚大。比如電影業,2019年的春節檔,票房收入高達59.05億元。而2020年,春節、情人節影片撤檔,幾乎沒有任何的票房收入!

而正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服務類企業,沒有營收,不得不宣佈關店、裁員,甚至還有破產倒閉的!

2月10日,網上不就有消息稱,K歌之王因遭遇財務危機,宣佈與全體員工(200多人)解除勞動合同麼!這或許並不是個例,很多小微企業,1~2個月沒有任何收入,足以造成財務困境,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轉的!

企業破產不能歸咎於突發事件,而且企業本身就面臨嚴重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此次疫情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確實影響非常之大。但疫情畢竟只是一個突發事件而已,對於企業營收的影響很有限,也就1~2個月。

試想一下,如果1個月沒有營收,就得裁員、破產倒閉的話,那麼這家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何其之弱。這些只能順水行舟、無法逆水前行企業,連最基本的風險意識都沒有,倒閉本來就是遲早的事情!

另外,俗話說的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果抵禦市場中可能的風險,如何確保現金流的安全、順暢,其實很多情況下,比企業盈利更為重要啊!

總之一句話,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企業興衰也是一樣!只懂得盲目擴張,不考慮風險,沒有建立完善的機制,這一類企業,想要走的長遠、可並不容易啊!


財經者思


特殊的時刻,企業復工延後,算上春節的假期,很多企業一個月沒有開工,一個月沒有開工,對大型企業可能沒什麼,大型企業資金流充沛,熬過一年問題也不大,但是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一個月時間還是很長的,中小型企業本來就處於供應鏈鏈條上末端,受到上游企業的賬期壓力,應收收賬款壓力大,上游企業欠了幾個月的賬款。

特殊時刻確實是考驗企業的現金流,也是優勝劣汰的時候,如果一個企業的資金流都扛不過一個月,就算現在的疫情,這樣的企業可能離倒閉也不遠了。

所以現在第1批倒閉的企業本身企業大多數是有問題的,一個月沒有生產經營企業就倒閉了,這說明企業經營的策略有問題,企業的實力有問題,這樣的企業在市場上肯定會被淘汰的,早晚的事情。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也才只有20天不到,一個企業20天就倒閉了,那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企業本身是不是經營是有問題的,是不是意味著即使沒有本次疫情,企業可能也活不過幾個月,所以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當前的疫情情況來,要也要從企業本身找問題,為什麼有很多企業還是能夠在現在的情況下能夠依然健康的運營。


互金圈


今年可能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一年。

如果豬肉還是有的吃,雞鴨鵝也還是有的吃,過年不用被限制出門在家隔離,這會是一個很愉快的開始。

因為2020我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全面脫貧,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但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復工即失業,有些還沒有復工就被人事線上通知被裁。

如果是平時,裁了就裁了,至少開春就可以重新找工作,但現在不能。因為被裁了也不能出門,也很難再重新找工作。

現在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就是確保自己活著。

一個企業要運作,要確保活著,在業務不能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就只能考慮卡死所有現金流,降低成本。

一個企業除了普通的產品成本,就數人力成本最高。產品成本一般都會相對固定,很難可以再進一步節省,所以企業要活下來最簡單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節省人力,減少人力支出,這樣就勢必需要進行裁員。

特別是旅遊業,商場零售業,餐飲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員成本。

這是趨勢所迫,企業作為盈利主題,只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第一批企業倒下,一般都是現金流吃緊的服務型企業,特別是手上沒有實體經營項目的的企業。

一大批失業人員,如果企業能將勞動法進行到底,或許大家還不至於這麼難。

難的是,企業也倒了,該支付的勞務報酬不能馬上履行結清。

失業人員將何去何從,沒有人會知道。或許會轉行,或許會開批新的領域。

國家會不會有什麼政策扶持?答案是有的。

而且不管是不是這個時候出現的失業,國家一直都有相關的扶持政策。

因為每個地方政府每年都會有人員再就業技能培訓與補貼,幫助失業人員返崗。

只不過很多時候人們都忽略這些。

比如深圳政府,每年都會有面向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以下稱“兩後生”)等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進行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返鄉創業培訓計劃以及勞動預備培訓等專項培訓。

比如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補貼,補貼標準有三個等級:

1.一般職業(工種)的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為1000元;

2.中級(四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為1500元;

3.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補貼標準為2000元。

金額雖然少,但也算是對失業下崗人員的一種政策傾斜支持。

不過無論政策如何扶持,也不可能會面面俱到,並且一兩個政策就可以使所有人脫貧或者找到工作,最終還是要靠失業人員自身的努力。


多多說錢


面對第一批企業倒閉,的確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更多是企業本身抗風險的能力太差。

從問題的描述來看,很明顯倒閉的企業具有以下這些特徵。

1、倒閉企業以初創企業居多。初創企業無現金流入,很多甚至還處於剛剛開業狀態,恰逢外部環境突變,且創業型企業對風險的預估也存在不足。

2、倒閉企業以勞動力密集型為主的第三產業,且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據統計第三產業的人力成本佔到總成本的30%以上,這說明第三產業的發展需要革新思路,線上線下結合。

3、不經歷磨練,不確定性、甚至黑天鵝事件襲擊的企業永遠也成不了偉大的企業。換言之,偉大的企業之所以偉大,在於其逆境中迸發出來的生命力,僅僅一個月的停工就導致企業關門,那這樣企業即使在沒有利空因素的情況下,也不會活太長時間。

4、企業倒閉,會促使更多的企業思考,假設在未來再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企業是否能夠安然無恙,是否有危機應對管理。企業是否可以改變早九晚五的模式上班,企業的組織形式,工作協作模式是否能夠創新。

5、企業倒閉從側面反應的中小微企業生存的艱難,同時也反應了創業的風險。

總之,企業導致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擾,外部不利因素僅僅是一哥催化劑作用而已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