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連施金融“強心劑”三大政策銀行“戰疫債”受追捧

外媒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進出口銀行,春節後不久就快速完成了抗擊疫情專題債券的發行並受市場熱捧。國開行一年期債券利率刷新同期限品種歷史新低,進出口銀行一年期債券利率為1.61%,低於1.62%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其與農發行新債利率分別創下逾14年和近11年低點。

據路透社2月6日報道,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正值債券牛市,加之債券題材獨特,引發機構競相參與投標。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在這種形勢下,“戰疫債”受追捧亦在情理之中。

他們還認為,近兩日招標的其他期限利率債需求也相當旺盛,表明在疫情何時受控尚無明確預期的情況下,避險情緒仍不會消散,債市強勢格局難以逆轉。

農發行5日下午已率先招標發行一年期和10年期兩期固息債。其中一年期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應對疫情相關用途,其中標利率為1.8833%,認購倍數高達13.41倍。

國開行6日上午招標發行一年期“戰疫專題債”,中標利率為1.65%,創同期限品種發行利率歷史新低,機構認購倍數達11.85倍。進出口銀行隨後招標新發的一年期抗擊疫情主題債中標利率為1.61%,落在投標區間下限,這一利率水平已低於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1.62%,投標倍數達12.35倍。

至此,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全都火速落地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專題金融債,包含櫃檯追加在內,規模總計達215億元人民幣。

上海一銀行交易員表示,抗擊疫情是現在的焦點,相關債券獲得的關注度更高,各家機構參與更為積極,需求集中拉低中標利率也屬正常。

中國央行等部委上此前發佈通知稱,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央行分支機構對因春節假期調整受到影響的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1月下旬存款準備金考核的容忍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實體經濟,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開通與疫情防控有關的企業融資工具註冊發行“綠色通道”之後,首批疫情防控非金融企業信用債順利完成發行,中國南山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華髮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發行,共計募集資金21億元,為參與疫情防控的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而為緩和湖北當地企業因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發酵面臨的融資壓力,監管方面的應對措施也在不斷推進中。武漢當代明誠文化體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獲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6億元私募公司債,這也是春節後首單獲准發行的湖北公司債。

在抗擊疫情金融債受強力追捧的同時,近兩日發行的其他利率債需求亦相當火熱,儘管各項政策陸續出臺後,金融市場的情緒已趨於穩定,但疫情目前還在發展過程中,在避險情緒主導下,一級市場的強勁表明債券牛市仍將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