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知行至善


很多回复误人子弟啊,这么多书,这么多圣人,讲的都是一个道理:真!只是有的是讲为什么要真?有的是讲怎么才能真?仅此而已!把《老子》、《古兰经》等加上去也是讲的这个问题,当然在这个问题之上还有个前提问题,佛教体系和《孙子》对前提问题和道都有认识,佛教体系对前提问题有认识但不清,更多的还是道,《孙子》有对策但没明确分析,因为这不是他的方向,……。不多谈了,有空再聊


悟空夫子


《大学》用缜密的逻辑推理和详实的论证表达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观念,告诉人们该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讲的是天、地、人合一的观念,告诉了做人的最高要求是做圣人。并且原文论述类似《道德经》,全是哲理性语言。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其核心思想是如何为人处事,属于最接地气的言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处事哲理,我一般有什么头疼,想不通的地方,看看论语会非常有启发。

《孟子》大部分是对孔子言论的进一步阐明,承接了孔子仁政爱民、孝亲尊师、礼义廉耻的思想,深入浅出讲道理。比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类。

"理学"属于,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被历史证明不究竟,没人再学。

"心学"是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是为了解释《大学》的"修身在正其心"这句话里面"正其心"的意思,但他的解释结合了儒、释、道思想精髓,接近真理,最主要让人讲"天良""良心"



孝亲尊师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理学?什么心学?

一,理学:一般以万物为理,理在于天地之间贯通一切,也就是说理学是以客观为主宰;

二,心学:一般以吾心为中心,天地万物与吾心同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即心,心即理,也就是说从心出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那了解了理学和心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四本书的核心宗旨。


第一,《大学》。《大学》这本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甚远。其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就很好区分,《大学》的核心思想:明德与亲民是理学,止于止善是心学。

第二,《中庸》。中庸之道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讲的是天道,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达到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完美人格,以及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由此可见,《中庸》的核心是理学。


第三,《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与口语汇编,语言简短,含义深刻。但因条理不清晰,次序比较混乱,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与分理。只知道以“仁爱”为中心,而推衍出礼、孝、忠、信、直、恕。

第四,《孟子》。大家都知道孔孟是一家,《孟子》与《论语》相比,更完善地阐述了儒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可以说《孟子》是以理学为核心思想。

总结:四本书都是儒学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多多少少是相通的。核心思想理学也好,心学也罢,说的其不离二字,那就是“道”与“理”。


诗蓦诗书画


很钦佩题主,看来您喜欢并对儒家的原典著作有所研究。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最经典的作品,被称为“四书”,这个说法是在南宋的大哲学家、大理学家朱熹的手中完成的。他从《礼记》中把《大学》和《中庸》抽出来,把他们与孔子的著作《论语》和孟子的著作《孟子》,合起来称为“四书”。他们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之所以这样摆布,主要是因为,朱熹和朱熹之前的哲学家二程认为,这里面有严格的逻辑关系。首先,儒家的入门著作是《大学》。而《大学》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大学”,大是成人的意思,就是人要长大成人,你要修炼的学问。所以朱熹他们认为,大学是儒家的入门书籍。因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 "四子书",为"四书"。

下面,好玩的国学就围绕题主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回答。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大学是儒家的价值观。《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这也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现实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它与道家和佛家的追求自由逍遥精神自足与超越的彼岸世界完全不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脚踏实地和奉献为价值核心的价值哲学。

《中庸》则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方法论。据说是曾子的作品。《中庸》对孟子的思想影响很大。孔子在《论语》中讲,过犹不及,其实这就是《中庸》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是儒家教人做人做事的方法论。中庸的核心理念是诚,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在做人上面,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在儒家的道德实践上,《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应该是孔子讲课时候的记录,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作品。这当然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与他的代表作品论语,对中国文化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首先是仁者爱人的思想。其次是礼的思想,这个礼,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孔子提出来名正言顺,提出了各安其位,其实就是秩序的意思,后来的荀子就着重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并发展出礼法兼治的思想。第三,孔子的论语中有大量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指南针和教科书。比如他的忠恕之道等。第四,论语中还有大量的治国理政、孝道、教育、文艺、美学等思想。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在孟子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人性善的问题。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论证了人性善的哲学家。孟子特别强调义,强调舍生取义,强调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义的哲学的基础上的。孟子还在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推恩于老百姓的仁政与王道思想。同时还提出反求诸己、浩然之气等一系列思想。孟子大大推进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宋明理学心学,特别是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后世的禅宗,以及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从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学说发展而来。


而理学和心学,是在宋明时代出现的,后儒家学说。我们知道,儒家学说分为先秦儒家和先秦以后的儒家学说。先秦儒家以孔孟和荀子的儒家思想为主,更多的是一种治国的观念和人伦的观念,而宋明理学则是将先秦儒家思想哲学化,它是建立在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上的,并以对抗道家特别是佛家思想基础上的儒家学说,是新的儒家学说。而理学和心学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儒家派别。理学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人物,而心学则以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为主,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到底理存在什么地方的问题。理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心学则与之完全相反,认为心即理,陆九渊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而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一切道德实践都是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为核心。


好玩的国学


《大学》的中心思想主要是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个纲领,以及8个条目,分别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的这本书主要是讲对于道德的修养,肯定设立了中庸作为道德行为的标准。所谓中庸,是指中正平和。

《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生前的言行进行的编撰,论语的论是就是选择、择的意思,主要就是孔子弟子选择了孔子生前与他们之间的对话。主要就讲了一个“仁”字。

对这个“仁”字千百年来有各种不同的学说对其进行诠释,众说纷纭。个人认为,仁其实是对内心正确的一种看法。

而《孟子》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反映了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策,比孔子的思想还要激进。比如说他提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符合现代治国理政的方针。

前面4本书其实内容都非常的丰富,用简单的一两句话难以概括,如果希望学习的话,可以去看一下百家讲坛里面对这些课程的一些解读,

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读一下这些书的原著,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不朽的著作就在于他的解释,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每个人的眼中都会有不同的名著的印象,所以这才要自己进行阅读,自己进行取舍其中的思想。

而题主所谓的陆王心学和朱熹等人的理学两个学派的发展就是基于对《大学》这本书的理解。

讲到《大学》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叫格物致知。而理学家认为,万事万物自然本身就把他的最重要的道理存放在万事万物中,人的目的就是要去发现这些真理通过对自然现象或者是自然事物的观察,是传说中的“存天理灭人欲”,那就是理学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格物致知就是要格出所有万事万物中的道理。

但是陆王心学认为,这世间的最大的道理并不在于世间万物,而在于自己的内心。

这要牵扯出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小时候,也就是朱程理学的最巅峰时期,通过学习知道了格物致知的道理,就希望通过格物致知来成为圣人。

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来隔一棵竹子,希望通过格竹子得到竹子里面的所有道理。是经过几天几夜,他不但没有格出竹子里面的道理反而是把自己给弄病了。大病了一场之后,王阳明就初步认为,格物致知并不是只需要隔出万事万物的道理,竹子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都格不出它全部的道理,那么要格掉万事万物谈何容易,可谓所谓人的一辈子可能都没办法穷尽世间的道理。

所以他就提出了心学,也就是说所有的万事万物到底在人的生下来之后,就其实就存于人的内心,而我们的做的主要的内容就是应该把这些内心中的你给发扬出来。

很多人认为包括我们最开始学的人教版的教材,都觉得王阳明是唯心主义,但王阳明的理论其实并不是唯心主义,如果读过他的书的人都可以知道。


张繁若讲英语


克己复礼。

道——德——仁——义——礼——智——信。

教化君臣。



道咸斋


人生的境界达极点祖宗伟大


强1574342


(一)《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二)《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三)《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其学生编辑而成。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四)《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凡是人力所不及的,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因而,他主张“乐天、畏天、事天”,顺从地接受天的安排。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五)理学理学又名为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陆王心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理学,则概括了宋元明儒学之共总特点(六)心学心学是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1.“心,即理。”心即理,理又作何解呢?所谓理也就是心之条理,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可见,理也就是儒家的伦理。由此,阳明还把理等同于礼,作为儒家伦理具体体现的礼,也就是理,或者说也就是天理。把理作伦理性的解释,心学家与道学家是相同的。心即理的命题,使作为一个知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心,成为一个与具有伦理含义的义理之心。在心学家看来,因为心本身就包含着义理(伦理),所以首要的问题并不是道学家所说的格物穷理,由外而内,而是如何“发明本心”,由内而外,把人人同有的义理之心发散于外,付诸实践。2.“心外无物”为了说明儒家伦理是根于人心的,其根据在于内而不在于外,“万物皆备于我”,心学家还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为了说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象山和阳明各有一个在哲学史上著名的比喻:镜中观花和岩中花树。3.致良知心学家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作为复心的具体方式。4.知行合一在心学家看来,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病症,在于人们缺少道德实践的勇气,能知而不能行。儒家的伦理及其道理在圣贤留下的经典中说得真切明白,所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上体认儒家的伦理,而在于把儒家的伦理用之于道德践履。象山把儒学的实践工夫称之为尊德性,阳明则以知行合一论之。







千机子


有整体就有中,整体自然能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老子16章)。所以中可以代表‘道’,《中庸》是连接儒与道的,儒(儒家经典)是外用的学问,道(道家)是内学的。中国人是内道外儒。


文海166102950


大学主旨在于明明德,止于至善。中庸主旨在于忠恕。论语主旨在于仁义理智信。无考究,个人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