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山東各地還有哪些習俗?

正月十五,山東各地還有哪些習俗?

□ 本報記者 盧 昱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如期而至。在古漢語中,“元”為開始,“宵”為夜晚,“元宵”即一元復始後首個月圓之夜。元宵節的歷史傳承悠久,早在西漢時期,元宵節就已成為重大節日。

作為春節的一部分,元宵節也是個連鎖性節日。從長短而言,漢代為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明代詩人唐寅在《元宵》一詩中寫道:“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到清代,各地元宵節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三到四天,從正月十四開始,到十六結束。

二百年前的濟南府,這樣過元宵:“張燈,放花炮,食糖圓。試燈(十四日主麥,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風恬為收燈,主豐年。試畢布諸門庭,謂之‘散燈’,浮諸流水,謂之‘放河燈’。”

在山東各地,除了傳統的吃湯圓、賞花燈、看雜劇、放河燈,“走百病”也是明清以來一項頗有特色的民俗活動。有人曾寫詩道:“紛紛老幼喜相呼,一走人間百病無。”這項活動,有的地區有在正月十五日舉行,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過橋,有的地區到文廟、寺廟,有的登城牆或樓閣,直到夜半,始歸。小閨女們在這天以跳繩為戲,名曰“跳百索”。

舊時,德州婦女登上南城門,走到大寺閣,俗諺:“爬爬城,不腰疼。”龍口婦女走百病必須過西關的月牙橋。在博山,患瘡疽者會在正月十六晚團艾為炷,炙縣署前石獅,名為“療疾”。莒縣農村男女老少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以容貌不老。

而這三個地方的“走百病”風俗最為獨特:在鄄城,人們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騎上牛、馬、驢、騾在大路上奔跑,謂之“跑百令”,諺曰:“跑一跑,不見老”,與莒縣“走老貌”風俗相似。有的地方人們登高遠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帶,謂之“灸百病”。

在老濰縣(今濰城區),“走百病”更有特色。正月十六日這天,婦女到城東北角的真武祠內進香,之後摸真武大帝陪神趙玄壇所跨的木虎,俗稱“老貓”,據說摸摸老貓,一年不生疾病;又在神祠庭前以艾灸左右兩個石人,據說灸石老、石婆,一年不生瘡癤,總稱“跑老貓”。1941年編纂的《濰縣誌稿》收錄的《濰縣竹枝詞》道:“新正節始過元宵,結隊城頭跑老貓;為乞一年百無病,艾香爭把石人燒。”

在高密等地,正月十六這一天樹禾秸為九曲黃河形,兒童在迷宮般的通道中奔跑嬉逐,稱“跑黃河”。鄒城人會在正月十六到孟廟康熙碑亭摸馱碑,當地走百病有諺謠:“摸摸馱的頭,永遠不知愁;摸摸馱的腚,永遠不害病。”

在一百年前的滕州古城,元宵節時城門不閉,滿城中燈光照耀,光明如晝。龍燈、獅子、雲彩、花船、竹馬、高蹺、八仙一切雜劇,且舞且歌,大吹大打,加以燈花炮、煙花炮、三節花炮、火箭、泥窩花、鐵筒花等,或花或響,一時齊發,甚為熱鬧。自十四日至十六日,人皆登城垣,入廟燒香,官不之禁也。

不論是吃湯圓、看雜劇,還是放河燈、走百病,都藉助儀式為元宵節塗抹上一層厚重的人文底色。在新年裡第一個月圓之夜,面對主掌旱澇風雹的月神,先民自然要用各種儀式虔誠地祈禱新年五穀豐登、身體康健,而火便成了溝通天神與人的最好方式。黃昏時,他們圍著火堆祈禱祝福,煙雲騰天,溝通人神。年復一年,歲歲如斯,在這些看似迷信而又有些許道理的儀式中,元宵節誕生,並在演繹中不斷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