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早在秦漢時期,我們的古人是以跪坐的方式生活。古時並無“跪坐”一詞,這不過是為了方便與現代人“坐”的方式區分開而已。古人的“坐”是指以雙膝跪地,將臀部貼於腳跟處,並保持上身正直的姿勢,因此也被稱為“正坐”。

對於崇尚禮儀的古代人來講,端正良好的姿態關乎著一個人的禮儀修養。正確的跪姿不僅在視覺上使人感覺端莊優雅,體現出一種獨有的修養與文化底蘊,更能體現出古人克己復禮的行為準則,而正是這種剛直、恭敬、典雅的姿態創造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和文化。

一、跪坐習俗的起源

先秦時期,人們便以面對面跪坐之姿相視交談,跪坐之時需將臀部置於腳踝,上身保持端正豎直,雙手自然安放於雙膝之上,始終保持神態安然,目不斜視。而到了祭祀等重要場合之時則要將臀部稍稍離開腳踝,上身挺直,以示莊重。

古人跪坐的習俗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因為現有考古發現可以證明自那時便出現了用於跪坐的草蓆與草甸。象形字中的“女”字更是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名女子雙腿彎曲,雙手交叉,優雅地跪坐在那裡。古人這樣的設計正是說明,跪姿在古時也是女子的常用坐姿。古代長幼有序,君臣有禮。雖然無論尊卑長幼皆為席地而坐,但卻在一些細微的變化上體現出這種“長幼有序、君臣有別”。

“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西漢賈誼所著《新書》之中《容經》一篇內提到,“經坐”是指人的身體坐姿挺直,小腿合攏對齊,腳掌並未著地,且雙目平視。

“恭坐”是指平坐之時將頭微低,目光注視對面人的膝蓋處,這種坐姿多用於面對上級以示恭謹之態;而面對長輩時,則應採用垂頭且目光收斂的“肅坐”姿態; 而將頭完全低垂,手肘部也時刻保持下垂之姿的稱為“卑坐”,這是僕人面見主人時需保持的謙卑之姿。

二、跪坐的意義

跪坐的姿態保持時間久了自然會感覺疲累,但古人選擇跪坐之姿作為日常禮儀有其深遠的含義。跪坐的最初目的,其一是古人並無內衣而以跪坐之姿作為遮掩之用,其二則是跪坐之姿不便於發起攻擊,以示和平恭順之意。

先秦時期君王與百官平等跪坐,並無高下之分,只有主次之別, 也間接催生了百家爭鳴的盛世文化之景。跪坐習俗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端莊、謙恭的禮儀風範。人們以跪坐之姿端坐時和氣護身,內外調合,

達到一種內心與身體的協調統一。

在君臣會見之時,臣子以謙卑之姿禮拜君王,君王則報以嚴肅恭謹的端正跪坐之禮,這是對“君臣之禮”最為恰當的表達,同時也表現出古人的處世嚴謹之風。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若不正襟跪坐也是對諸位臣下的不敬與失禮。那麼跪坐之姿的背後究竟蘊含著何種意義呢?

  • 1、嚴肅恭謹的禮儀

跪坐的姿勢代表著一種嚴肅恭謹的禮儀。這種禮儀不僅僅用於臣子面對君王,小輩遇見長輩,僕從遇見主上,即便是在身份地位平等之人也會用跪坐的姿態以示相互尊重。古人為表示正式莊重,會在莊重嚴肅的場合採用跪坐的姿勢以示重視。在正式場合內採用其他坐姿都會視為對他人的不敬或藐視,因此會備受批評與指責 。而兩腳張開,兩膝微曲的“箕踞“ 姿態更是對對方的輕視與慢待。

“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 2、端莊中和的內在修養

對於嚴守禮教制度的飽學之士或士大夫們而言,跪坐是唯一正式的坐姿,是端莊謙恭的禮儀風範。在“平面”席居時代,君子端端正正地安坐於席上,便自然生出一種“不亢不卑”的凜然不可侵犯之氣。而歪歪扭扭的坐姿則顯示出此人淺薄無知,無甚尊嚴可言。《論語·憲問》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原壤夷俟。子日:‘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的舉動在今人看來無可厚非,而且是等待與多年的老友見面,本不應如此拘泥於禮節。但對於崇尚禮儀的古人來講,正式場合(古人將“等待”也視為正式場合)不正襟危坐耐心等待,這是一種“毫無禮教”的失禮舉動,言行無狀“是為賊”。這在當時是一種很嚴重的舉止過失行為,很可能會招致殺身之禍,更有甚者會為此而丟掉性命。

  • 3、遮蔽身體的文明禮儀

古代時人們尚未發明出內衣,因此只著外衣,行動坐臥頗有不便,特別是低身坐下時很容易使身體暴露,因此跪坐的姿態還可以使人免於這樣的尷尬處境。在君臣、公卿、大夫、士人相見之時多正襟危坐,將長衣下襬處妥帖收於膝下,大方又得體。

普通百姓之間則要求沒有如此嚴苛,在私下場合或是在家也會偶爾放鬆一下,以箕坐或踞坐的方式活動腿部,得以暫時放鬆。不過由此還差點引發一樁冤案。孟子曾因偶見“孟子妻獨居,踞。”便向自己的母親稱“婦無禮,請去之。”還好最後被善良明智的孟母成功勸慰,孟子也便打消了休妻的念頭。

“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三、跪坐習俗至唐宋時期被逐漸摒棄

最初打破這種禮儀習俗的是東漢時期的漢靈帝。《後漢書·五行志一》中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漢靈帝喜歡胡人的文化與習俗,引得京城之內自上而下紛紛效仿。此處所提到的“胡床”便是一種西域胡人的簡易摺疊椅,它沒有靠背與扶手,因此類似於現代人熟知的“馬紮”,只不過胡床相對較大,不僅可以垂足而坐,還可以躺下休憩。

由此開始,隨著胡床、胡凳等異域傢俱不斷地傳入中原地區,人們漸漸習慣了這種更為舒適的“垂足”坐姿。據查最早的椅子出現在唐代,當時是從西亞流傳過來的舶來品。但在當時,椅子尚屬於奢侈品,並非普通尋常人家可以獲得,因此並未得以大肆流傳興盛。

隋唐時期的室內仍是以席為主,人們也仍習慣於席地而居,只不過此時的人們已經不再如前幾個朝代時期一般排斥胡坐,傳統禮法仍在,只是“胡漢”的融合性更強了,人們也開始樂於接受胡人的器具用品、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但

直至唐朝末期,人們基本的生活方式仍是以跪坐為主的席地而居。

儘管胡床、胡凳、甚至椅子等高足傢俱很早便傳入中原地區,但由於當時的經濟並不發達,人們尚不能滿足溫飽需求,因此這類“奢侈品”只能出現在一些王公貴族的家中。而且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並不發達,因此也很難實現物品的流通,於是便為這類商品的普及形成了阻礙。當時的普通平民百姓既沒有機會也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購買這些昂貴的奢侈品。

“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到唐朝中期,胡坐的方式雖然可以被人們接受,卻並未廣泛流傳,在正式場合仍以跪坐為主。直至唐末,隨著大唐的國運衰敗,社會風氣也日漸低下,文人的社會地位如江河日下,取而代之的是在社會各階層混跡的武夫,於是跪坐的方式作為舊式禮教制度代表也開始遭到冷落,不再是社會主流方式。

由唐朝開始直至宋朝,隨著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平民階層開始崛起,而貴族階層開始逐漸衰落。於是一些平民階級在通過科舉制度而為官之後,便開始追求舒適安逸的享受生活,於是也開始接受這種更為舒服的“高坐”方式。而更願意恪守禮教規矩,依然選擇跪坐方式的貴族階層的逐漸沒落,使得跪坐方式不再成為社會主流,人們開始廣泛的接受椅子等“高坐”方式。

跪坐方式徹底遭到摒棄的時間節點是在宋朝,隨著宋朝經濟的繁榮發展,使得當時的經濟逐漸形成為以市場為導向的商品經濟。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各種凳子、椅子等以往只能出在在高官貴族之家的上等家族得到廣泛的推廣普及。凳子、椅子之類的高足傢俱被大規模地普及應用進入了千家萬戶。無論是皇族貴胄或是平民百姓,人們的生活方式都

從除履席居的“平面”狀態逐漸轉化為高桌高椅的“立體”狀態。至此,人們徹底摒棄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與跪坐習俗。

“跪坐”即是“坐”,古人的“跪坐”習俗,為何在唐宋被摒棄了?

四、總結

在悠久漫長的歲月裡,古人一絲不苟地以一種剛直、恭敬、典雅的跪坐之姿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文化。而到了現代,我們卻只能從歷史典籍或出土文物中緬懷這種禮儀文明的力量。

席地安然跪坐之時,你能由內心生出一種與天地相接渾然一體的精神力量,這也是古人所追求的與天地合一的修養身心的方式。對於現代人來講,跪坐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身心鍛鍊方式,既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禮儀氣度,又可因保持端坐而養心安神,祛除工作與生活中帶來的諸多煩躁與戾氣。

被歷史所摒棄的跪坐不僅僅是一種古代人的生活符號,更是一種飽含先人智慧的璀璨文明,是古人親於地、仰乎天精神體現。或許有一天,當我們拋開諸多煩雜,席地跪坐靜思之時我們才能勇敢地面對自我,誠摯地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並真正地理解自我、實現自我。

參考文獻:

1、《新書》

2、《論語·憲問》

3、《後漢書·五行志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