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和“禁忌”

春節習俗,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意味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輕鬆和期盼。提到春節,人們腦海中通常會想到貼春聯、掛年畫、吃餃子、放鞭炮、大拜年等習俗。

春節“習俗”和“禁忌”

祭灶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人家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神,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傳說,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也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作“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此外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則多吃年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春節“習俗”和“禁忌”

掃塵

舉行過灶祭,正式地開始做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春節“習俗”和“禁忌”

貼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還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神聯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家中的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室內貼的“抬頭見喜”,門對面貼的“出門見喜”,院內貼的“滿院生金”,樹上貼的“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的“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都特別重視,對聯內容豐富,或抒情,或寫景,妙語連珠。

春節“習俗”和“禁忌”

接神

傳說除夕之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接神的習俗。一般家中會設一個臨時性的供桌——天地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主要為接神使用。天地桌上有掛錢、香燭、五供、大供,受祀的神像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則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畫像,也有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元宵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

春節“習俗”和“禁忌”

吃年夜飯

當孩子們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上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上的切菜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演奏出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飯桌上一般要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是“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也有煎蝦、炸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盤盤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新年吃餛飩,是取其“混沌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祝健康長壽。

春節“習俗”和“禁忌”

守歲

守歲習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人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除夕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夜守歲迎新。

春節“習俗”和“禁忌”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作“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

春節“習俗”和“禁忌”

春節期間,人們往往會利用諧音,互相說一些吉利話,食物往往也跟諧音相關。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丸子意味著團團圓圓,年糕表示步步高。客家人正月初七吃七樣菜,包括芹菜(象徵勤快)、蒜(象徵計算)、蔥(象徵聰明)、芫荽(象徵緣分)、韭菜(象徵長久)、魚(象徵富餘)、肉(象徵富裕)等。有的地方時興送橘子,以表吉利。

除夕之夜,闔家團聚,從前家家點燭、焚香、祭祖,一起吃年夜飯。這是家庭團圓的重要時刻,人們都看重這一時刻,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不管路途多麼遙遠,在外地的兒孫多半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舊時北京人過年時要吃荸薺,諧音“必齊”,沒有回來的人也要給他擺一副碗筷,就是強調新年團聚。以前,一般是晚輩回到長輩所居住的地方;現在,由於工作和時間的關係,也有長輩到兒孫輩家裡過年的。地點變了,不變的是濃濃的血緣親情。小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因“歲”與“祟”同音,人們認為“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順利成長。除夕夜,有接神風俗的地方,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啪作響,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春節“習俗”和“禁忌”

春節期間也有一些行為禁忌。據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