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可以西化而清末西化却举步维艰?

funnyapp


清朝末期与同时期的日本同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面临着沦为列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威胁。

1865年,大清学习西方而开展了洋务运动。

而日本,比清朝慢了半步,也于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

两国差不多是同时期起步,且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目标也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可为什么日本在学习西方明治维新之后,能迅速崛起,而满清,只能任人宰割呢?


首先,日本的明治维新推翻了之前的社会阶级,并且推翻了封建分封制,创造了一个君主立宪式的国家,天皇并没有多大的实权。

明治维新不仅仅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还要从根本上进行西方式的政治改革。而日本能进行完全西方式的改革,与明治维新改变了整个日本的上层建筑的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的日本不再像大清学习,转而向着更加先进发达的西方国家进行学习。

从政治制度再到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向着西方国家进行模仿,西餐西服咖啡成了日本上流社会追逐的时尚。

而洋务运动,则是三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求富”“自强”

出发点是好的,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实现富国强兵,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从而达到制衡抵抗西方的目的。

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单纯的进行技术上的引进,却无法学习西方的近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

中国后来到是也学习过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就是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可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倡导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杀的杀逃的逃。

归根结低,还是维新变法触碰了封建势力的既得利益,而强大的封建势力守旧派不满利益的损失,自然会进行迅速强烈反扑。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封建势力代表幕府统治已经即将倒台。

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威胁更多是来自外部,封建势力对内部的控制依旧十分强大。

而当时西化的进程,必然要触碰到封建势力守旧派的既得利益,在中国资产阶级过于弱小的情况下,想完成改革,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而变法与改革失败的必然性,就导致了满清只能学习先进西方火器的皮毛,内在的政治制度,是无法搬运过来的。


蝉鸣七月


其一,推动维新变革的力量不同。日本的维新力量是具有割据能力的实力派,在当时日本的紧要关头,这些个日本实力大佬,更是一方面寻求外国列强的支持,另一方面团结起来,来了个地方挑战中央,最终是通过武力这样的强权打败了幕府中央,并如愿以偿掌控了日本的中央权力。这样一来,变法的各项的措施还不是从上到下一路政令通畅,维新行动自然是容易的多。反观大清,推动维新的力量又是那么的渺小。

虽然变革派有光绪皇帝的撑腰,但是谁人不知这个光绪皇帝仅仅是个木偶而已,在大事上是没有什么决策权的,毫无权力根基。至于下面的推动者,更是没有什么朝中重臣,除了湖南巡抚,剩下的仅仅是一些如康梁一般累死顾问职位这样的毫无实权的文人罢了,更没有所谓的军权了。任何社会的大变革没有军队这样的强力作后盾,其执行的难度是相当巨大的。

其二,维新执行的措施科学程度不一样。日本颁布的措施,可以说是更符合他们国家当时的情况,决策者是经过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在执行层次也是颇赢得人心的。大清却不一样,首先来说制定者在制定层次就很有问题,一些措施仅仅是为了维新而维新,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在执行层次,更是操之过急,导致很多政令根本就出不了衙门口,更甚者,这样还招来了当时很多还处于观望的督抚大员的反感。

其三,发起的维新的时代不同。日本维新当时正值全世界都在变革的大时代,维新在形式上说还是很符合时代背景的。反观大清那会,全世界基本完成了自身的结构调整,甚至革命早已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大清的自我变革已经阻挡不住后面的暴力革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