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本“二·二六事件”是怎么回事?

是湜不是是


“二二六事件”是1936年2月26日发生在日本的一起军人政变。

关于“二二六事件”的发生的背景,有两点不得不说:一是“天皇机关说”,二是“皇道派”和“统制派”的之间的斗争。

首先是“天皇机关说”。这是一个基于《大日本帝国宪法》(战前宪法)提出的法学理论,提出者是美浓部达吉。同许多认为“天皇至上”的人不同,美浓部认为国家的统治权属于国家——即政府——本身,而天皇虽是最高统治者,但应当处于宪法的管制之下。也就是说,美浓部达吉主张将天皇视为组成国家权力机构的部门之一,而非一个超越国家权力机构的存在。

在“天皇机关说”提出的1935年当年,关于这一理论的争论席卷日本全国。不少右翼政客和军官都对美浓部的“天皇机关说”提出不满,甚至认为美浓部达吉的思想是“反国体”。同时,由于当时的冈田启介内阁对“天皇机关说”采取的是原则上不反对的态度,继而遭到了持续的攻击。

而这样的争论最终上升到政治冲突的层面,就是由于前文提到的第二点——“皇道派”和“统制派”的之间的斗争。

这两派都是日本军队的内部派别。“皇道派”强调应由“天皇主权”(天皇高于宪法存在)实现内政外交的“革新”,其精神领袖是荒木贞夫,较有名的成员有真崎甚三郎、村中孝次等,其行为有“下剋上”的痕迹;而“统制派”则强调“革新”必须按照军人的组织程序,在体制内展开,其领军人物是林铣十郎,著名人物有永田铁山、东条英机、武藤章等。据称,“皇道派”最初制定的“国家革新案”,“具有一种暴力革命的色彩”。

事实上,这两派对于“天皇机关说”,都没有采取认同的态度,只是在反对的基础上,激进和更加激进的差别而已。比起论争,他们更在乎派别利益、军队主导权、政府部门人选等更加实际的东西,至于对“天皇机关说”的论争,无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了。

(荒木贞夫)

人事问题是两派斗争的焦点。1933年,陆军大臣荒木贞夫提出组成有首相、大藏大臣(财政大臣)、外务大臣和海军、陆军大臣组成的“五相会议”,协调国家工作。但是在这个会议上,荒木贞夫基于“苏联威胁论”提出的扩军要求遭到否决,这就意味着“皇道派”的“革新”受阻。接着,荒木贞夫辞职,林铣十郎取而代之;同时,永田铁山被任命为陆军军务局局长。这样一来,“统制派”就在军队和政府内部获得了压倒性的地位。

以此为背景,1935年8月12日,“皇道派”的相泽三郎中佐在光天化日之下将永田铁山劈死在办公室,进而激化了两派的矛盾。尽管林铣十郎在时候引咎辞职,继任的川岛义之陆相被要求协调两派矛盾。但两派斗争至此已是水火不容,遂在翌年爆发了“二二六事件”。

事件的导火索,是“统制派”主导的陆军中央欲将由“皇道派”主导的第一师团调往中国东北,使后者产生了将要被排出统治中心的紧迫感。2月26日佛晓,步兵第一、三联队的近1500名士兵在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等人的率领下,袭击了首相官邸、侍从长官邸、陆相官邸、内大臣私邸、教育总监私邸、藏相私邸、前内大臣牧野伸显住所及警视厅。

(蹶起军人的袭击路线)

袭击导致内大臣斋藤实、藏相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被杀,侍从长铃木贯太郎受重伤。在首相官邸,首相冈田启介躲在女佣的屋里逃过一劫,首相的妹夫松尾川藏被当成首相杀死。之后,首相在女婿兼秘书的迫水久常的帮助下逃脱。

(高桥是清(左)在袭击中被杀)

在政变军人大砍乱杀的同时,又以“陆军步兵大尉野中四郎及其同志”的名义,向川岛义之陆相递交了《蹶起趣意书》,痛陈“国体临危”、政府官员及元老重臣“几度颈血喷溅,仍旧毫不忏悔反省,依然为私权自欲所驱,热衷苟且偷安之事”,继而要求罢免和清楚"统制派"军人,重用“皇道派”的荒木贞夫等人。

内阁在次日宣布总辞职。尽管陆相将《蹶起趣意书》呈奏天皇,但天皇感到极为震惊,对侍从武官本庄繁说:“朕将亲率近卫师团就,平息叛乱。”

2月27日,当局发布戒严令,并向所有蹶起军人发出奉敕命令,要他们遵循天皇圣旨,返回所属部队。2月29日,又发布声情并茂的《告士兵书》,彻底动摇了蹶起军人的决心,他们纷纷放下武器,事件基本平息。

最终,震惊一时的“二二六事件”以蹶起军人归顺、为首军官被捕、内阁全体辞职告终。蹶起军人首领矶部浅一、村中孝次等17人被判死刑,其中包括没有直接参与其中的、被称作“日本法西斯主义鼻祖”的北一辉。

尽管作为军人政变的“二二六事件”被平息,但陆军却因这次事件而渐渐进入政治中枢,继而拉开了军人政治的帷幕。

参考文献

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

[美] 约翰·托兰,《日本帝国衰亡史》,中信出版社,201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