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何一開始不去做官?

張雲飛114264261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司馬八達”,東漢末年河內望族司馬家族司馬防的八個兒子個個才能出眾、遠有賢名,世人將這八位賢才成為“司馬八達”。

司馬防和他的八個兒子都在魏國曹操這邊任職,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最為出色的就是司馬懿了,他是曹魏三代的託孤重臣,與諸葛亮鬥智鬥勇,後代更是篡奪了魏氏江山。

才智絕倫的人走到哪裡都有故事發生,與諸葛亮的“三顧茅廬”一樣,司馬懿在出仕曹操時也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公元201年,22歲的司馬懿已經是名聲在外。求賢若渴的曹操專門派人徵召他到曹府任職,司馬懿假裝患有痛風病臥床不起而拒絕了出仕。後來在公元208年曹操成為丞相後強勢威脅司馬懿出仕,司馬懿這才走上仕途。

那個在曹操第一次徵召時司馬懿為什麼沒有出仕呢?

司馬懿小心甚微,愛惜名聲

公元201年曹操早已挾天子而令諸侯,雖然剛剛打完官渡之戰,但是袁紹勢力還沒有被徹底收服。打完官渡之戰的曹操元氣大傷,基本上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此時劉表、孫權、劉璋等幾個有實力的諸侯還是有搞一下曹操的實力的。司馬懿認為曹操一是宦官之後,而是禍亂朝政有被諸侯群起而攻之的風險,所以打算再等等看。

此外,曹操徵辟司馬懿是徵召他到自己的私府任職,並不是以東漢朝廷的名義任用。司馬懿如果答應了也就違背了古人忠於君王的追求,有損自身名聲。

而且司馬家族此時大部分人都是在曹操處任職,司馬懿潔身自好也算是給家族留一個後手,萬一曹操失敗了司馬家族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strong>

公元201年是曹操勢力的迅速發展之年,這一切都因為他們團結一心搞倒了袁紹。曹操的謀士班子荀彧、郭嘉、陳群、荀攸等人的才能也開始名揚天下。這個時候司馬懿去了估計也就是從一個小小參謀做起,自己的才能會被那些成名的謀士所掩蓋,很難引起曹操的重視。司馬懿自然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選擇了韜光養晦。


郭嘉於公元207年去世,曹操失去了一大助力。正如曹操所言“知我者,奉孝也”,郭嘉是曹操的首席謀士,什麼事情曹操都會與國家商討一二,尤其是在行軍作戰方面。

郭嘉的去世讓司馬懿看到了自己迅速崛起的機會,所以在曹操第二次徵召時順水推舟。

史書中特別提及司馬懿開始沒有出仕是因為看不上曹操宦官出身,以史勵人覺得這種可能微乎甚微,司馬懿是才智絕豔的人肯定是不想平常大眾的文人那樣有這種自視清高的看法,他有著更為高深的考量。


以史勵人


司馬懿出生士族家庭,世代為官。那時沒有科舉制度,凡從政者完全是世襲制。曹操出身庶族,起事之後主張“唯才是舉”,大量提拔下層人士,使士族受到嚴重打擊。司馬懿雖出身高貴,卻不是紈絝子弟,自幼好學,才華出眾。知名名士崔琰、楊俊評價他“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常之器”。曹操平定北方之後,邀請司馬懿出來做官。司馬懿看出曹操身邊“謀士眾多”、“猛將如雲”,自己去了未必進入上層,藉故有病,拒絕出山,但曹操令嚴,不得已到曹操手下為官。司馬懿看不起曹氏集團,曹操也不重他,只是利用司馬氏家族名聲壯大自己的實力而已。


用戶6001532626758


曹操第一次邀請司馬懿入朝做官的時候,天下的局勢還沒有平定,曹操只是一個比較有實力的諸侯,袁紹、劉表、劉璋、馬騰、孫權等諸侯都虎視眈眈。當時曹操的所作所為很像董卓,很多士人都不願意接近曹操,畢竟在董卓倒臺的時候,一大幫士族都跟著倒了黴。司馬家族作為當時的名門,肯定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第一次邀請司馬懿出來做官,發生在公元201年。雖然公元200年曹操剛剛擊敗了袁紹,確立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不過袁紹在退回北方之後,很快平定了北方的叛亂,實力仍然不遜於曹操。而且曹操因為衣帶詔事件的影響,已經被很多人罵做亂臣賊子。

東漢末年是一個典型的士族社會,士人們最在乎的不是官職的大小,而是名氣的大小。一個士人只要能夠得到其讓人的尊敬,哪怕不出來做官,仍然會有很高的地位。如果一個士人背上了亂臣賊子的罵名,那麼這個士人做再大的官,也不會被任何人尊敬。

司馬懿出生於一個名士的家庭,在士族社會的背景下,只要司馬懿保住自己的好名聲,他就不愁沒有官做,因此在公元201年曹操邀請司馬懿做官的時候,司馬懿果斷裝病沒有接受邀請。關於司馬懿裝病的過程,史書上也有詳細的記載。

史書記載當曹操的使者進門的時候,司馬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就好像真的癱瘓了一樣。曹操派來的人信以為真,便放棄了徵召司馬懿做官的打算。後來司馬懿在院子裡面曬太陽,天突然下起來大雨,司馬懿從床上跳起來就跑,被周圍的一個丫鬟看到。

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正在廚房做飯,拿刀殺死了驚慌失措的丫鬟,然後又繼續回去做飯。司馬懿被妻子的勇猛震懾住,從此對妻子十分的畏懼。後來曹操的弟弟曹洪邀請司馬懿做幕僚,司馬懿拒絕了曹洪的邀請,曹洪惱羞成怒舉報了司馬懿。

曹操聽說這個消息後,再次派人來邀請司馬懿做官,司馬懿趕緊扔掉了柺杖,乖乖的投奔了曹操。司馬懿投奔曹操的時候,已經是公元208年,這時候的曹操不僅統一了北方,還準備帶領大軍南下剿滅孫權和劉表,大有一統天下的局勢,因此司馬懿才會投奔了曹操。

總的來看,司馬懿最初不投奔曹操,主要是因為司馬懿擔心投奔曹操會毀壞自己的名聲,給自己的家族帶來災難。後來司馬懿主動投奔曹操,則是因為曹操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實力,而且司馬懿已經欺騙過曹操,如果他還是不肯投奔曹操,肯定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史海泛舟擺渡人


司馬懿出生貴族家庭,從小聰明好學,但是有著心高氣傲的性格,本來不愁吃穿,又有點反感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所以沒有立即答應曹操。

司馬懿,字仲達,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也常常和朝廷的一些大官有來往,經常聽他們談論國家大事,而他自己對國家的政治、軍事情況以及當時的形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到他家來的人都對司馬懿十分讚賞。

司馬懿的名聲很快傳到了曹操的耳中,心想有這麼一個傑出的年輕人,一定要收歸為自己的部下,讓他服務於我曹家。於是曹操寫了一封招聘的信,特意派人給司馬懿送去。

司馬懿也立刻回了一封信給曹操,假裝說:本人一沒武藝,二沒天才,幹不了什麼大事,不是當官之料,不如在家讀讀寫寫,過逍遙自在的生活,順便在信中讚揚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對曹操的聘請感到榮幸。而在信的最後,還說自己近來得了麻風病,一口回絕了曹操。

曹操對司馬懿的拒絕感到很生氣。本來司馬懿如果一下子同意的話,或許曹操不一定重視他,然而這麼遭到拒絕,反而引起曹操重視,於是決定一定要將司馬懿請來。

話說司馬懿心裡也料到曹操不會罷休,一定還會派人來查看,因此他常常裝病。曹操派來調查的人也很狡猾,那人趁著夜晚時分來偵探司馬懿,發現司馬懿果然象麻風病人一樣躺在床上,但還不確信,於是用刀刺向司馬懿。

但狡猾的司馬懿也知道曹操愛才,不會輕易殺人,於是堅持不動。那人見司馬懿果然沒有躲閃,以為他真的病了,於是回去如實稟告曹操。

《晉書》: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未動。

司馬懿就這樣躲過了曹操的第一招。建安十三年,當上丞相後的曹操決定還是要將司馬懿招來。這次曹操派曹洪,並且交代他:“假如他肯來就禮待,如若不願,就抓來。”司馬懿聞知曹洪的脾氣倔犟,於是不敢裝病,只好出門跟著曹洪來到了曹營。

《魏略》:晉宣帝好學,曹洪自以麄疏,欲屈自輔帝,帝恥往訪,乃託病柱杖。洪恨之,以語太祖,太祖闢帝,乃投杖而應命也。

總之,司馬懿反感於曹操為宦官的養子,且是當前的權臣而不願輔佐他,可是,他後來反而也是地地道道的權臣,並且奪取了曹家政權,以致後人都說他奸詐。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司馬懿同志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的大陰謀家,在司馬這個大家族裡,從小便見過政治鬥爭的殘忍和手段,所以他作為己漸成熟的政治人物,有著深厚的政治背景,在諸葛能劃天下三分之時,以他的政治眼光,看清天下大勢,當不為難也!

但他鷹視狼顧,遲遲不想出山,以他的考量,恐怕還真不急,也不是最佳時機!二是他恐懼一人,魏武帝也!以他的信息,應對曹公的性格十分了解,多疑而不畏家族——殺孔融,多心而不管其才,——殺楊修!因此,既使早出,也無作為吧?得其隴,而望其蜀,建議正確,卻被曹公笑之疑之,深懼其野心!三馬同糟,恐是殺司馬家的灰線,但曹公早逝,也乃天命,讓司馬終成大亊!

司馬是個令人不喜的政客,很難說是合格的政治家,為目的不擇手段,他沒有曹操陽光憂民的一面,只以陰暗的心理,為奪權而奪權,——交友的話,這人也無趣得很!

——如果他永不出山,後來的歷史將會如何?天知道!


果凍布丁踏終南


司馬懿的家族從其高祖父開始就已經在朝中擔任官職,但是其地位都不是特別的顯赫。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期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穎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伊。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晉武帝司馬炎詔書碩:“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據傳其父司馬防在任時曾經舉薦曹操,所以一直和曹操保持著較好關係。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醜”,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其實司馬懿不接受曹操官職另有原因,曹操起兵是靠家族的勢力,自己散盡家財好不容易招募了五千多鄉勇,參加了征剿黃巾軍的戰爭,初期老吃敗仗。後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盟軍的首領是袁紹,袁術、公孫瓚、馬騰、劉表、張魯、孫堅、等軍閥勢力都強於曹操。簡單說那時曹操弄不成氣候。司馬懿坐在家中,通過自己的情報網完全掌握各路諸侯的情況。他是“良禽折木而棲”,不見英主不出山。

司馬懿的父親曾有恩與曹操,哥哥是曹操集團的重要人物,按理,再這樣的家庭背景下,他接受曹操徵辟是順理成章的,但他卻拒絕了曹操的辟書,而且是用裝病生活不能自理來欺騙曹操。他什麼要這樣做呢?

當然首先是政治上的考量,當時正是建安六年,司馬懿剛22歲,曹操還沒有真正統一北方,靜觀局勢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年輕時尊崇儒家思想“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觀念的影響,才拒絕與曹操合作。

司馬懿對曹操的性格特點及為人處事非常熟悉:狡猾多變、殘酷無情;及對曹魏集團人員結構的分析判斷:曹操身邊智謀有名望之士眾多,論資排輩輪不到他出頭露面。所以司馬懿決定暫不出山,以觀靜變。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成為中原霸主勢力大增,以漢丞相自居“挾天子以令諸侯”,遂發佈鈞令,徵召天下有志之士公舉大業。司馬懿敏銳嗅覺到曹操必成氣候,認為是時候該出山了,他毅然接受了曹操的徵辟書,開始了他人生光輝的歷程。


海納百川233699882


因為司馬懿是高官之後,曹操是宦官之後。在東漢末年最講究的就是門第,做官要舉孝廉。平心而論,司馬懿壓根看不上曹操,加上曹操為人陰狠霸道在朝野上下出了名。司馬懿不敢得罪曹操,恐怕有殺身之禍。

第二,當時曹操身邊人才濟濟,最不缺乏謀士,他到了曹操賬下頂多就是一個後備人才,很難有大作為。

第三,司馬懿為人野心極大,他是狼顧之像,要是人在背後叫他,他可以身子不動,頭直接轉回去和人說話。在古代這種相格堪比反骨,最為人君所忌。所以,司馬懿怕自己在官場漩渦中死於無妄之災。其實,司馬懿的擔心都是不無道理的,他的隱忍給他帶來了很多好處,對曹操最初的拒絕讓曹操更加明白他的價值,對於大人物的招募最好的方法就是欲拒還迎,便如一個絕美的女子哪怕再喜歡一個男人,對於男人的求愛也要故作矜持地拒絕一番。司馬懿自然沒有這個心思,但是曹操卻對他更加感興趣,,他的拒絕的確可以提高下自己的身價,稱得上無心插柳柳成蔭。

畢竟,詐病是他的特長,後來騙過曹爽才有了高平陵之變。不可不說,他的詐病是曹操逼出來的,裝病才能不做官,曹操派個刺客都試不出他是詐病,所以演技很重要,需要生死來考驗。希望讀者多學司馬懿,懂得韜光養晦。


浣熊缺黑衣


下面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司馬懿為何一開始都不願意做官了?

根據晉書記載,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才闢司馬懿為文學掾。還說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所以不肯重用他。

不過據《魏略》則記載,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柺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

其實,司馬懿之父司馬防與曹操原本相識,長兄司馬朗早就為曹操效力,司馬懿沒什麼理由不願意在曹操手下做官。而且司馬懿早期不受重用,主要是因為當時曹操已基本統一北方,招攬人才的活動已經結束,相同境遇的還有王凌。很有可能是晉國的史官故意虛構了上述內容,造成司馬懿本不願為曹操效力的假象,為司馬氏代魏找理由。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一缸歷史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司馬家族是河內郡有名的望族,其祖上都是東漢時期的大官,標準的漢室臣子,司馬懿也算當時的管二代了,而且司馬懿本人博學多才,有非常有謀略,比當時的曹操也就小二十四左右(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按理說憑著司馬懿的家世背景,要想出仕做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向朝廷舉薦一下就可以了,但一開始司馬懿是拒絕入仕做官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司馬懿不願出來做官的呢?

亂世之秋司馬懿經常感慨然憂天下心 但無心做官

《晉書》裡是這樣評價司馬懿的

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漢末大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司馬懿是讀過儒家聖賢書的文人,對於亂世,也曾像曹操一樣是想在亂世中幹出一番事業來,以求能報銷國家,建功立業,但當時漢室衰微,名存實亡,司馬懿猶豫了,他在等待一個值得自己去輔佐的明君,可惜沒等到,等到的是一個宦官之後的曹操。文人身上大多有瞧不起宦官的特點,因為東漢的衰微與宦官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面對當時執掌朝堂的司空曹操,司馬懿從心裡是瞧不上這個宦官之後的。

司馬懿是個演技派 通過裝病來表達自己拒絕出仕為官的目的

公元201年,曹操聽說了司馬懿這個人,想徵召這個司馬懿,但司馬懿不想做官,於是裝著有麻風病,就是癱瘓,曹操可不是一個好欺騙的人,曹操私底下派人去探聽虛實,結果司馬懿裝得真像,司馬懿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曹操可不會徵召一個身有殘疾的人來自己府中效力。

話說司馬懿的演技真是可以,一次裝病騙過了奸詐無比的曹操,達到了自己不出仕的目的,而下一次裝病就是在公元248年,不僅裝得奄奄一息騙過了對手曹爽,還一舉奪得了曹魏的軍政大權,控制了曹魏的政權。

司馬懿這病一裝就是七年,到公元208年曹操廢三公,稱丞相後,用強制手段徵召了司馬懿,如果司馬懿不肯來做官,就把他殺了,司馬懿不得不出仕到曹操的府中任職,或許曹操已經識破了司馬懿的伎倆,但內心裡司馬懿還是不情願的。

至於《魏略》裡記載,司馬懿恥於與曹洪交往,被曹洪打小報告,才去曹操那做官。筆者認為是不可信的,司馬懿善於隱忍和裝病,通過裝病已經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了,何必再搞個柺杖招搖過市,但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司馬懿是真的不想與曹家有瓜葛,才拒絕曹洪的。

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見《晉書》

結語:司馬懿作為清流派的文人階層,是不願為宦官之後的曹操效力的,但後來迫於形勢不得不出來做官。同樣面對衰微的漢室天下,司馬懿雖然心懷天下的想法,但並沒有有啥實際行動,無非就是想靜觀天下形勢,待局勢明朗,再選擇合適的時機再入仕做官。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紫氣東來 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如果關注我的話想必是極好的!

對於司馬懿一開始不願入仕做官,您有何見解?文中選取了三個不同演員扮演的司馬懿形象,不知您覺得哪個最好呢?

歡迎下方留言,一起談談司馬懿心中的想法。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司馬懿是誰?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晉武帝司馬炎詔書說:“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曹操的恩師司馬防)

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東漢末年,司馬懿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曹操是誰?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東漢末年,由於像司馬懿家族那樣的大士族把持朝政,迫使漢靈帝不得不用外戚和宦官來制衡士族!這才有了何進和張讓、趙忠們的政治地位。可以說是如荀家、袁家、包括司馬家族的死敵!

政治上的死對頭、精神上的垃圾,這些功高蓋主的大夫士族們會瞧得起宦官嗎?這在《三國演義》開篇就營造了這樣的氣氛:

議郎蔡邕上疏,以為蜺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帝覽奏嘆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後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於罪,放歸田裡。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帝尊信張讓,

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曹操正是宦官集團的後代?😄宦官還有後代?司馬懿如果能下架於曹操,那豈不是貽笑大方了嗎!可是後來事情有了變化:

由於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政權對抗。因此曹操必須壓抑以清議名士為代表的地方豪族勢力,如:破壞朋黨交遊,就是舉措之一、頒佈唯才是舉令等選拔人才的措施。沉重地打擊了地方士族,使得他們惶惶不可終日。(東漢最大的士族代表袁安,”袁安困雪”圖)

但在戰亂時期,曹氏政權還須依靠地方名士,因為他們在鄉里有較高的聲望,完全廢除鄉里評議是不可能的。曹氏政權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清議納入政權軌道,使名士與政權合作。這才有了司馬懿找了個臺階,順杆也就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