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轉載】疫情突如其來!20位私募大佬最新解讀…

轉自中國基金報


盈峰資本總經理蔣峰:

優質公司回報可期

新型冠狀病毒在神州肆虐, 為正在走向復甦的經濟趨勢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我們從以下幾個維度,談談對權益市場的看法:

可能的政策對沖將有效降低疫情對宏觀經濟的衝擊。2003年SARS期間,處於復甦進程中的中國經濟受到負面影響的時間約1個季度。

雖然當期需求受到抑制,但大部分消費需求只是推遲,並不會消失,消費需求在二季度或者下半年會得到補償性釋放。

政策對沖將成為有效降低疫情對經濟負面衝擊的關鍵。審視當前的宏觀經濟狀況,雖然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全球經濟進入復甦週期,中國宏觀經濟也出現了可喜的復甦苗頭。但此前的復甦勢頭相對較弱,疫情襲來對工業生產和消費都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中小企業抵抗突如其來的衝擊能力較弱,所以必須有強有力的對沖政策來降低疫情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首先是貨幣政策方面在保持流動性充裕的同時,宜繼續引導企業的貸款利率下行,降低企業運營的資金成本。其次是充分考慮疫情可能對基建開工和房地產投資構成的負面影響,加大財政的寬鬆力度,積極推進新型基建項目的建設,確保宏觀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只要政策及時有效,相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會降到最低。

以史為鑑權益市場機會大於風險。以史為鑑,歷次突發性事件發生之後,股市劇烈調整往往是買入優質權益資產的好時機。如2011年3月,地震引發日本福島核危機事件,日本股市在3月11日、3月14日分別下跌1.72%、6.18%,3月15日又因傳言福島核電站的輻射洩漏有向東京等城市蔓延之勢而在盤中一度跌幅高達14%。但僅過了1天,市場就大幅反彈,2個月幾乎收復所有下跌幅度。當時日經指數下跌到8000點附近,如今的日經指數已經穩穩地站上20000點。歷史表明,每次“黑天鵝”襲來,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總會在短時間內壓倒理智,但當恐慌散去之後,理智也從未缺席。市場因恐慌而大幅調整往往是佈局優質公司的大好時機。

行業競爭格局良好、競爭優勢明顯、資產負債表穩健,現金流健康的優質公司,其抗風險能力更強,在經受了“黑天鵝”事件“洗禮”後,優質公司往往更有能力恢復到正常經營水平,有的甚至還可以乘勢而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在優質公司群體中,我們更關注三類投資機會:第一類是受疫情推動,未來滲透率或集中度加速提升的細分領域,如電商、互聯網服務業、互聯網遊戲、健康保險和在線教育等;第二類是受益於對沖政策推動加快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既包括通訊設備製造等新興領域,也包括傳統的裝備製造領域;第三類是此次受損較嚴重的“衣食住行”領域,股價對負面因素充分反應後依然值得佈局,等待二季度之後的消費需求補充性釋放。疫情衝擊之後,先前市場較高的風險偏好會得到一定的修正,前期部分估值水平透支盈利增長的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壓力。

泰暘資產總經理劉天君: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1月份A股先揚後抑。上半月市場穩中有升。隨著疫情擴散,避險情緒逐漸升溫,下半月市場大幅回調。香港市場同樣受到疫情事件明顯衝擊。海外資金擔憂疫情擴散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較大沖擊。

肺炎疫情短期對經濟將造成一定衝擊,春節消費佔比較大的餐飲旅遊等行業損失慘重,短期很難恢復。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下降到4%左右。參考非典時期的經驗,貨幣和財政政策將逆週期調節,政府通過適度降息降準、加大減稅和支出力度,將起到穩定經濟增長的效果,但經濟增長壓力將更加突出。

我們認為全年市場大概率呈現區間震盪,市場的投資主線在外部衝擊下,節奏會有變化。但調整結束後,仍將繼續演繹結構性行情。

短期看,節後A股有補跌需求(節日期間恆生指數和A50期貨分別下跌5.7%和7.0%),預計A股會有相應調整。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在疫情病例數據拐點到來前後,市場有望企穩回升。短期情緒影響下的回調,將使得優質標的更有吸引力。應該化危為機,理性評估短期風險和長期收益,積極調整組合結構。科技硬件和消費品將在調整後顯著分化,醫藥和互聯網中的部分子行業則有望取得超額收益。

消費品板塊受到疫情影響將延續節前的回調趨勢,難現整體性機會,將出現明顯分化。大部分可選消費板塊將面臨業績和估值雙殺的壓力,具有線上消費屬性或線上化轉型較好的公司有望取得超額收益,相對看好化妝品、高端白酒、包裝食品等板塊。

受疫情影響,醫藥板塊相對受益,持續看好創新藥、醫療器械及領先的醫藥服務公司。短期部分避險資金有望增持與疫情存在關聯性的診斷、醫用防護耗材、治療性藥品和器械、藥店以及互聯網醫療等。長期而言,政府公共開支會加大對醫療防疫、公共衛生的支付比例,國產醫療器械、疫苗、創新藥公司有望受益。

春節假期前,電子板塊延續2019年的強勢行情,其中半導體板塊表現尤為突出。受疫情惡化影響,春節期間港股科技板塊回調較大,市場擔心消費信心下降導致電子製造產業鏈受損。我們認為短期事件僅僅階段性影響市場情緒,並不改變2020年產業鏈變革的趨勢以及中國先進製造的優勢,堅定看好具備全球化產能佈局能力以及行業格局穩定的優質龍頭公司。

春節期間62%的人幾乎沒有外出,上網、遊戲等活動增加,尤其是具有隔離性質的網絡遊戲成為主要娛樂項目,多個頭部手遊產品在春節期間都有不俗表現,《王者榮耀》除夕夜當日流水達20億,預計1月實際流水或突破90億元,達到歷史新高。另外,2020年將是5G全面商用的第一年,雲遊戲將打破現有的流量分發模式,激發行業爆發新動力。同時,雲通訊辦公將長期受益於線上化趨勢,基於雲計算的視頻會議和音頻會議將出現顯著的需求增長,基於月度訂閱費用的商業模式也將受到企業的普遍接受。

尚雅投資總經理石波:

市場結構性行情趨勢不會發生大變化

突發的肺炎疫情,對經濟可以說是危中有機,危在於房地產投資可能下滑而基建投資起不來;機在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可能進一步發力和放鬆。

疫情會短期影響股市,而市場結構性行情趨勢並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仍然是流動性的分化:龍頭企業和藍籌股成交量放大,中小企業和虧損企業交投繼續萎縮。

從行業上看:1、消費品行業,特別是酒店、旅遊、餐飲、零售、電影等服務行業受到衝擊。但對比非典、三聚氫胺、塑化劑危機,在危機解除後,都迎來了反彈和長期發展。2、週期品和製造業也會受到開工延後和人員流動成本上升的影響,特別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壓力大,對經濟或有中線影響。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遇到開工遲、招工難的問題,但是目前處於庫存和投資週期底部,疫情加重經濟下行壓力,政府或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和放鬆貨幣政策。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的限購措施如果能夠有所鬆動,就能對沖投資下滑壓力。因此金融地產等週期行業由於估值低存在中線投資機會。3、週期性消費品,如白酒、家電受疫情影響較小。週期性消費品行業有自己的週期,且估值合理、業績穩定,長期投資價值仍然顯著。4、科技、醫藥等成長性行業不受影響,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每件重大事件背後都孕育著新的商機,如非典後京東與淘寶的崛起,塑化劑事件後伊利的崛起。此次防疫讓整個社會強制適應了居家隔離,“獨立”與“減少直接接觸”潛移默化中成為了人們新的生活習慣,提高了在線模式的市場接納度,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服務業不再只是人對人的服務。可以期待未來虛擬與現實互補,如VR/AR等,隨著5G技術普及順勢崛起,成為新的產業風口。

非典過後互聯網時代興起,此次疫情也可能會是中國經濟升級的一個新起點。醫療和互聯網行業直接受益於疫情防控措施。但目前成長行業,特別是科創板的估值較高。5G、新能源汽車等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疫情不可能改變中國經濟的中長期走勢,對股市的影響也是短暫的。只要應對及時措施得當,就可以化危為機轉危為安。股市政策方面,也可能進一步開放巿場,鼓勵長線資金,特別是保險和銀行理財資金入市。

價值投資的核心要素是以便宜的價格買好公司,而市場大部分時間是有效的。所以好公司常常不便宜,只有在出現像三聚氫胺、塑化劑等危機的時候才有投資好公司的時機。目前肺炎疫情對消費品行業和市場情緒來說有短期的影響,但是不會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在疫情緩解後,人們會更加瘋狂得吃喝玩樂。隔離解除後,人們會更加追求詩和遠方,喝更多的酒、吃更多的火鍋、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演出。一個季度的收入變化也不會改變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現在是投資好公司的最佳時機。

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

短期謹慎中期積極

從17年前的“非典”以及人類與疫情鬥爭的歷史看,疫情終將得到控制,一切將恢復以往的邏輯。

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盈利端對一些企業可能帶來4%~8%的調整壓力,情緒端不好精確把握,在5%~10%左右。這些是未考慮政府採取積極對沖政策的情況下。在疫情對經濟階段性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情況下,積極的對沖政策是大概率會見到的。

風險還是機會?有些疼,是我們必須忍受的。

疫情的衝擊帶來的下跌,是風險還是機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權益投資者如果不具有對市場短期調整帶來淨值波動的忍痛能力,恐怕應該選擇當一名觀眾,不參與這個市場會更愉悅一些。

面對那些定性優秀長期看好的公司,之前嫌貴買不出手,這一輪被市場恐慌帶下來了也不敢出手,那我們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何時才應該出手?

再次將“不能做短期舒服長期錯誤的事;一定要做長期正確的事,即使短期痛苦”這一句座右銘與朋友們共勉。如果在2018年四季度,市場最絕望時,不能忍受短期痛苦逐步佈局優秀的公司,如果在2015年市場最瘋狂時,不能忍受短期持續新高逐步離場,那很難有好的收穫。在二級市場做投資,有些短期的疼是必須忍受的。

關於下一步的預判及操作思路,在疫情的衝擊下,本輪市場下跌定性上屬於中級調整,持續時間預計會持續三週到兩個月,指數調整幅度從高點估算在10%~15%左右。在指數調整中,第一階段往往是大多數股票都會有所下跌,第二階段就會出現分化。

我們的操作策略是短期謹慎,中期積極。一方面利用指數期貨對沖階段性調整帶來的淨值波動風險,另一方面,對於長期聚焦的定性優秀的公司,利用本輪調整後段的機會,適時加倉。

清和泉資本投資總監、高級合夥人吳俊峰:

中期關注政策調控的效率和效果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程度堪比2003年SARS疫情。預計一季度經濟壓力較大,後續的恢復會弱於2003年的速度,尤其是對第三產業影響較大且持續的時間較長。關於後市,短期走勢將取決於市場情緒(疫情變化),中期需要關注政策調控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流動性因素。

根據疫情所處的階段判斷,2020年一季度經濟面臨大幅下行壓力。市場預期疫情在2月末會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末全面消退。根據2003年的經驗和宏觀邏輯,本次衝擊對第三產業影響較大且持續時間較長。

假設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潛在影響與SARS相當,根據此次疫情的持續期給出樂觀和悲觀兩種情景:樂觀情景下疫情在2月底得到有效控制,悲觀情景下疫情一直持續到二季度,估算結果對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的影響,分別為0.7和1.4個百分點。

短期走勢依賴市場情緒(疫情變化),中期走勢取決於貨幣政策和經濟形勢。

關於行情,當前市場預期疫情處於擴散階段,市場存在恐慌情緒,A股開市後,仍有一次性的壓力釋放。後續走勢要看疫情的變化情況,核心指標是新增確診數的明顯下降,更先行的指標是新增疑似病例的明顯下降、宏觀政策的對沖,包括一季度貨幣政策的降息,全年降準和降息目標的增加,全年財政政策的再擴大。

關於行業的判斷,決定行業表現的核心因素是經濟驅動模式和行業業績預期,當前不管是從信用-過剩貨幣週期判斷,科技驅動週期判斷,科技行業預計仍受追捧的概率較大,且科技行業本次基本面受影響的力度相對較小,但是科技行業要特別堤防宏觀政策的邊際低於預期、系統性恐慌帶來的明顯補跌(類似2018年三季度)。週期、金融和消費板塊受基本面預期走弱影響表現會相對較弱,其中醫藥生物具有短暫的催化行情,後續堤防補跌。

後續要密切跟蹤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國家為對沖負面影響採取的寬鬆政策。如果流動性的寬鬆狀況繼續加強,則反而對全年A股市場更為積極,短期的不利因素並不影響全年的收益預期。

源樂晟資產合夥人楊建海:

復甦不會缺席

新型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經濟和市場是所有人的脈搏共振。

鍾南山院士判斷疫情在一週或10天達到高峰。在此假設下,對經濟衝擊最大的時期為2020年一季度。我們原本對2020年的經濟判斷為週期性企穩回升,由於此次新型肺炎事件的影響,一季度的復甦節奏可能將被迫中斷,預計單季度GDP破6%的可能性較大,但整體復甦的方向不會變化,只要逐漸恢復秩序,絕大部分行業都會加緊在後續的時間裡把進度趕回來。

同時,在2020年一季度經濟可能出現深坑的情況下,財政和貨幣政策有進一步加大寬鬆的可能性。經濟調控是動態跟隨式,下行壓力增大時,就可能加大逆調控的力度,防止經濟進入內生通縮。2003年經濟處於上行週期,在2003年二季度疫情加重的情況下,財政和貨幣就仍然保持擴張的狀態。目前的經濟仍然處於衰退末期,疫情的出現可能會讓財政和貨幣政策延長寬鬆的時間或加碼寬鬆的力度,中長期看更有利於經濟的週期性回升。考慮到一季度部分需求的後移,我們在下調一季度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可以上調2020年二季度到四季度的增長預期。

一次性衝擊帶來的市場調整其實是“機會”。2020年經濟週期企穩回升的方向不會變化,復甦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我們依然認為,未來的機會更多在於優秀企業的盈利增長空間以及其可持續性,市場仍高估其週期性而低估其盈利能力。

華夏未來資本投資總監鞏懷志:

安之若素陌上花開

本次疫情爆發快速猛烈,不斷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全球風險資產承壓。A股春節休市期間,歐美市場、香港市場都出現大幅下跌,A50期貨過去一週累計跌幅超過7%。預計節後A股市場也會面臨恐慌性拋盤帶來的短期快速下跌。在新增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數據出現拐點前,市場風險偏好將持續受到壓制。

回顧歷史幾次大的疾病疫情,對股票市場的衝擊都是短期性的,情緒影響遠大於基本面影響。2003年的“非典疫情”在受到廣泛關注後,先是8個交易日下跌了8.8%,之後又從低點緩慢反彈了6.5%。疫情進入尾聲後,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迴歸基本面。

根據國家衛健委專家的判斷,按照傳染病發展的規律,元宵節前可能就會迎來疫情的拐點。但若因節後返程人員流動或其它因素,疫情再度上升,市場還將面臨一段時間的至暗時刻。當疫情出現被抑制的勢頭後,A股將很快回歸中長期經濟趨勢、盈利變化、流動性和政策主導的基本面驅動模式。

股市領先於社會經濟基本面,市場階段性大幅調整帶來了中長期投資者的進場機遇。短期下跌中,醫藥板塊將繼續有較好表現,遊戲、視頻等新興休閒娛樂方式階段性受益,旅遊、景區、酒店、航空等可選消費行業遭受重創。中長期來看,5G、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新技術週期中的科技核心資產,以及受益於週期觸底反轉的風電製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將再次迎來建倉良機。

凱豐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高斌:

生命在於運動

2020年展望中我們關注兩個主題,中國紅利下的全資產小幅上漲,以及預期因風險不斷切換所帶來的市場大幅震盪,結論是生命在於運動。僅過去一個月,市場波動幅度之大讓人瞠目結舌。未來幾周,市場依然會存在巨大波動,跟緊事件進展進行風險與形勢預判,靈活管理、主動大幅調倉比一味地堅守牛市或者熊市更重要。就疫情本身,不需要太擔憂。但不恐怖不代表不恐慌,這是我們現在最擔心的。股市開盤後,風險資產預期都相對悲觀。

從基本面來看,政府與民間採取的措施非常極端,消費大幅下滑已成必然。

從資金面來看,預計因指數再次擴容帶來新增外資流入概率不高,理財子公司的到位資金也比預期慢,傳統資金渠道存在缺口。同時,一月份大額解禁其中賣出量非常小。多方數據與分析顯示,現在公募私募倉位非常高。節後跳空低開是必然的開局。因為市場在此期間沒有機會減倉,出逃壓力大。即使低開後有所反彈,空間也會比較有限。

情緒面,A股市場不缺錢,但缺乏信心。疫情的出現以及為防止疫情蔓延採取的措施帶來的經濟衝擊,對風險資產的信心打擊比較大。所以,我們對短期情緒驅動帶來的新增資金也很悲觀。

現在絕大部分的分析報告都在把新型肺炎類比2003年的非典。但從形態來看,此次衝擊更像是一個較小規模的2008四季度。

與非典時期不同的原因是,2003年中國經濟趨勢向上,驅動因素主要為出口帶動的製造業,又沒有封城措施,自媒體傳播帶來的恐慌也較低,所以衝擊較小。而現在中國經濟逐漸成熟,自然趨勢伴隨潛在增速下行,內需服務業消費貢獻大,中美貿易摩擦並未停息。科技、金融、與政治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經濟受到的衝擊要比非典大很多。

此次國內只有人員流動的驟停,而2008年是全球範圍內貿易與金融的驟停。只有相似性,但幅度完全不同,此次國內受到的衝擊效應幅度會小很多。我們強調的相似性的結果是此次衝擊的時間不會很長,約為一到兩個季度。

經濟受到衝擊,商品需求下降確定,初始跌幅會高於股票。如果抄底,商品優先,然後才是股票。此次衝擊,很多消費真的消失了,會影響股票盈利增速。而基建投資只會遞延。如果政府因此刺激的話,財政投資基建是見效最快的方法。雷曼帶來的2008年四季度驟停,2009年3月美股見底,期間商品是大幅跑贏美股的。如果降準降息,股市反彈可能是減倉機會。利率債後面會面臨調整。

總結一句就是,疫情樂觀,經濟悲觀,各類資產大幅波動。2020年剩下的11個月裡,生命依然在於運動。

同犇投資總經理童馴:

堅信“守得雲開見月明”

疫情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短期來看,疫情對一季度經濟會產生一定負面衝擊。中期來看,2020年是諸多目標兌現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戰完成、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等,要求GDP增速不低於5.5%,面對經濟的短期承壓,相信政府部門會採取合適的政策來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因此2020年整體經濟的下行空間仍是相對有限的。

1月20日起,資本市場(A股、港股、債券、商品、匯率)對疫情的影響迅速進行定價。節後A股開盤市場會進一步下探調整。部分消費服務類公司短期盈利會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消費服務行業中長期看好的邏輯沒有改變。幾個月的負面影響對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消費企業的內在價值影響不大。某種意義上,對於那些龍頭企業而言,肺炎導致的負面影響是一次性的,類似於一次性的“營業外支出”、“非經常性損益”,這些“非經常性損益”對企業內在價值影響不大。我們認為,肺炎疫情帶來的股市下跌與2015年的股災行情至少有兩個本質區別:2015年上半年創業板等不少股票估值很高,而目前市場總體估值水平不高;其次,2015年市場抱團的主要是概念性、題材性的個股,那些個股經不起時間的檢驗,本身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經過這幾年的市場洗禮,機構持有的主要是一些有競爭力的核心資產,包括一些品牌消費公司,這些公司未來10年、20年依然有幾倍空間,短期盈利的下調不影響這些企業長期的盈利前景和長期的投資價值。

疫情不會改變中長期的經濟和資本市場運行軌跡。時間拉長來看,疫情將帶來好多股票的“黃金坑”,“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並不適合任何時候,但我們認為適合疫情嚴重的當下。我們會依然堅守大消費,儘管短期不可避免會有痛苦。我們堅信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是“越跌越有價值”,而不是“越跌越拋棄”,尤其是行業和公司的長邏輯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時。從真正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為國護盤”適合當下的A股,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價值投資並非總是歲月靜好”,但我們堅信“守得雲開見月明”。

上善若水董事長侯安揚:

公司長期基本面是更核心因素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短期無疑是損失巨大,中長期的影響,怕是不能用“無影響”來概括。

應對疫情,國家不計代價投入,很可能會使財政赤字擴大化。過去兩年,出於託經濟等原因,財政赤字呈現不斷擴大趨勢。應對疫情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資金,在本以不寬裕的財政預算裡,不得不額外撥付一部分來應對疫情。如果因為經濟下行帶來稅收壓力,一進一出會惡化財政收支情況。國家是否考慮發行特別國債,值得討論。

疫情對於我國的支柱產業———房地產的衝擊值得警惕。當年非典疫情,恰逢香港樓市幾年熊市末期,依然對樓市產生了不小的衝擊。這次疫情,處在我國房地產行業下行期開端,可能會帶來需求的迅速減少,對地產價格有顯著衝擊。

節後的A股市場,從節前停牌到現在,A50期貨已經下跌了8%,恆生指數下跌了6%。這期間的下跌,是由於疫情信息披露越來越多,市場對疫情的負面影響做出的反應。考慮到這兩個指數和A股的聯動性,節後A股各類指數可能要有比較大的補跌。

從海外的研究和我對市場多年的觀察來看,投資者是在進化的。這次的資產價格反應,有可能比之前更快速,也即是下跌速度會更快,把疫情對公司的業績影響直接一步到位的反應完。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之前 非典疫情學到,公司的長期基本面是更核心的。非典疫情把一些股票價格帶下來,事後發現這反而構成了重大的投資機會。因此,投資上,我們不要對這次疫情給予過高的評估,而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公司基本面和資產價格的評估上。

楓池資產執行董事、投資總監任競輝: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一次性的

相比2003年的“非典”,此次全國自上而下的動員力度更大,範圍更廣,帶來的短期經濟衝擊也會更顯著。但是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一次性的,對全年GDP的衝擊是0.2、0.3還是0.5,並不是影響股市的主要因素,反而會引發投資者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方面的對沖手段的預期。

開市後市場在經歷快速衝擊後大概率會見到股指的階段性底部,影響因素主要是疫情進展和對沖的經濟政策。當前再去考慮降低股票倉位的意義不大。當前策略重點應該放在市場下跌後的組合結構上。短期來看,受疫情衝擊較明顯的主要是快消品產業鏈(食品飲料、服飾、化妝品、養殖、包裝)、消費服務業(旅遊、商業、院線等)、運輸物流業等。前期外資持股集中的行業和個股,短期可能加大波動。而線上娛樂、傳媒等行業會得到階段性促進。製造業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初步分析,疫情引發的工期延誤中性預期在10個工作日左右,影響可控,基本上可以通過產能調節在一季度或者上半年消化。因為普遍來看製造業上半年產能相對寬鬆,尤其是高端製造業,產能對勞動力數量不敏感,客戶關係穩定,只要疫情不顯著升級、不引發國際訂單減少,短期衝擊對股價影響不大。房地產和金融有可能受益於潛在的貨幣政策寬鬆。

從歷史上看,突發事件帶來的調整,一般不會輕易改變之前的行業板塊趨勢。年初以來,市場已經自發地選擇了業績趨勢和交易阻力最好的方向,即以5G、半導體、新能源、新媒體為代表的大科技板塊,我們將繼續優化組合,把更多倉位集中到這些板塊的優質龍頭公司上來,把握低成本收集好籌碼的機會。

相聚資本總經理梁輝:

疫情不改A股中期向好趨勢

疫情數據將是短期內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重點關注春節假期後二代感染和返工後人口流通加快對疫情數據的影響。從投資的角度看,對標2003年非典期間A股的運行規律,我們認為疫情將對商品、服務消費類板塊形成短期衝擊,但衝擊是暫時性的、與疫情同步性強,衝擊幅度仍需跟蹤。醫藥、化工等板塊通常在疫情爆發期表現較好,醫藥板塊在非典疫情爆發期(2003/04/16~2003/04/30)的相對累計超額收益率為 7.21%。

本次疫情從2019年12月8日出現首個案例,到2020年1月中旬,市場對此認知不足,反應較為溫和,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均未受到影響,繼續反彈向上。1月下旬開始,疫情得到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重視,市場對其影響認知更加充分、對其後果也更加擔心,市場逐步有所反應。春節期間,疫情進一步發酵,目前市場仍處於較為擔心的狀態,不排除節後開盤市場仍有情緒性慣性下跌的可能。

利好的是,為應對節後首個交易日因交易“扎堆”對流動性的潛在衝擊,央行明確表示,將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投放充足的流動性,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長期看,貨幣政策仍處於寬鬆週期,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貨幣政策的表述偏寬鬆,隨著豬價回落,CPI對於貨幣政策的制約將逐步緩解。此外,經濟自2019年四季度進入階段性企穩,今年一季度可能會延續復甦趨勢,經濟復甦的拉動力主要體現在製造業持續復甦、基建數據改善、進出口數據改善、地產政策邊際放鬆等方面。

疫情可能對市場短期情緒和節奏有一定影響,但不改變中期市場向好的趨勢,A股和港股的估值在回調後更具吸引力,我們對市場中期走勢仍持積極看法。不過,當前疫情仍在演化中,後續仍需緊密跟蹤。

少數派投資:

影響中國經濟的黑天鵝

我們沒辦法預測疫情對未來的影響,不過有類似的先例,2003年的“非典”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些情況。和其它危機事件相比,流行性傳染病對社會全服務業的影響和衝擊最大。如今服務業佔比、體量顯著高於2003年———2003年GDP13.74萬億,第三產業佔42.07%。2019年GDP是99萬億元,第三產業(服務業)佔比53.96%。2003年,第三產業GDP在第二季度有很明顯的同比增速下滑(約1%的累計增速下滑,影響了514.2億的第三產業),一直延續到2004年第一季度才好轉。如果按照同比例簡單推算,此次疫情可能會對今年的GDP帶來成倍的影響,特別是客運、餐飲、旅遊、線下百貨零售等其他線下消費場所受損嚴重。

2003年7月QFII正式入市。和如今的北上資金相似,選擇了當時鋼鐵、港口等大藍籌股票,在非典後經濟受損和貨幣政策收緊的環境當中,絕地反擊走出了五朵金花的行情。

同樣,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可能會重創旅遊、餐飲、線下零售百貨等行業,還有各地延遲開工的影響。但這些並不影響醫藥、食品、日用品、汽車、通訊、宅概念等行業,甚至還可能刺激了線上消費。

危險一旦公開透明,就並沒有那麼可怕了。在疫情公佈之後,節前股市反應劇烈,情緒的恐慌會蔓延到整個市場。在A股開市以前,香港恆生指數大幅度下跌,意味著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恐慌情緒還在。市場的恐慌往往是會過度的,而這恰恰是我們應該堅定從中尋求機會的時候。

漢和資本投資總監羅曉春: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我們相信短期的衝擊不會改變長期的發展趨勢。任何一次艱難時刻,都只是影響市場的短期因素。無論對於中國經濟發展還是上市公司盈利的長期持續性,都不會有根本性的影響。歷史一再證明,A股市場長期是有效的,股價的長期走勢是由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

股票價格由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決定的客觀規律,決定了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要用長期維度看待眼前的變化,從眾多短期的變化中尋找到真正的長期影響因素。以長週期的視角思考每一個變化對企業內在價值的深刻影響,把上市公司真正當作一門生意,考慮每一個對上市公司產生影響的因素並保持緊密跟蹤,並深刻認識到所有數據、行業變化、公司變化等等諸多現象之下,對於企業內在價值的影響,從而真正理解企業內在價值所在。堅持知行合一,明白企業內在價值的兌現需要時間,且兌現路徑並非線性,堅持長期投資。

事物的發展都是長期必然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長期價值投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價格偏離企業內在價值的時候,也就是股價的短期波動,有時這個波動甚至會非常劇烈。但正如我們一再強調的,波動不等於風險,它是所有資產的固有屬性。當市場出現非理性波動時,往往意味著可以用遠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購買標的,從而在長期獲取高額的投資回報。因此,正確理解波動,忍受必要波動,都是長期價值投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依然堅實,持續增長的動力依然充沛,中國定然會在各行各業都湧現一批全球範圍的領袖企業。這一趨勢不會被任何短期因素所改變。

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經歷此次磨難,更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短期來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民眾在家隔離,外出消費大幅減少,對服務等消費市場的打擊很大。而目前的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越來越高,所以對GDP的影響比2003年更大。同時,第三產業中,中小企業的數量巨大,有著龐大的從業人員,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面臨經濟損失,有較大的關閉和破產風險,並會進一步傳遞到銀行業。銀行貸款業務急劇減少,存多貸少,銀行利差收窄;由於中小企業及個人還貸能力變差,銀行不良率可能顯著上升。另外,由於各類企業延遲復工,各企業項目及工作的延遲對收入利潤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同時,由於部分農村封路,農民工返工困難,還會造成勞動力的用工短缺。綜合來看,短期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但事情都有兩個方面。首先,此次疫情對一些行業有著正面的影響,如在線教育,之前用戶一直質疑其效果,現在自動得到了有力的推廣,相信在線教育的滲透率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在線購物、遊戲,醫藥、防護設備也直接受益。其次,出於經濟穩定的要求,相信政府會出臺政策幫助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和企業渡過難關。

對另外眾多的行業和企業來說,實際影響並不大。如保險行業,其主要價值體現在長期保單上,短期保費的下滑影響不大。反而由於病情的發生,參保意識可能會增強;對公用事業行業來說,影響也是微乎其微;對房地產產業鏈而言,可能只是延緩銷售,對實際需求並沒有大的影響。

長期來看,隨著國家逆週期調節及海外市場經濟環境的穩定,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回升。近期隨著有力的財政政策的實施和利率水平的降低,實體企業有望逐步走出困境。中國龐大的、不斷增長和升級的市場需求、創業的活力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則是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

市場走勢,短期看會比較悲觀。但也不乏結構性機會,如受益的醫藥、防護商品製造業和在線行業可能走強。長期來看,隨著疫情的消退,市場將逐步回暖,並走回市場原有的內在軌跡。

投資策略上,基於對中國經濟和部分行業及公司的的長期看好,堅定持有能夠長期創造價值的公司,不為短期的因素所影響。

趣時資產總經理章秀奇:

短期疫情衝擊或創造投資良機

股市具有領先性,大概率會在疫情高峰到來後見底。但此時猜測股市何時見底正如猜測疫情會出現拐點一樣,超過了我們的能力範圍,正確的應對方法應該是基於概率的推理和基於經驗的推測。

概率推理主要是估計疫情對於上市公司業績和估值的影響程度和各自發生的概率。不過這兩方面的估計很困難,最終結果很容易偏離現實。所以,我們的方法主要是基於經驗的推測,主要是類比03年“非典”,優點是客觀,缺點是類似案例有限,“歷史不會簡單重演”。

首先,我們推測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鍾南山院士1月28日估計,“我想應該在一週或者十天左右達到高峰”,假設估測正確,那麼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將低於悲觀預期。與“非典”不同,本輪疫情主要集中在春節假期,這段時間本身就是生產活動的淡季,但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線下文娛等行業衝擊更大。

我們推測疫情對股市的衝擊。歷史上發生過眾多黑天鵝事件,短期對股市衝擊很大但中長期影響甚微。各種自然災難,比如2008年的地震、暴雪、2003年的“非典”等,歷史事件,比如美國總統遇刺身亡等,它們只是造成了股市的短期波動。如果此次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那麼股市表現想來也不會例外。本輪疫情爆發以來,股市在節前已有所反應,從下跌的幅度來看,仍有一定下探空間,香港恆生指數節後三個交易日已經下跌5.86%,預計A股開市後也面臨下跌壓力。不過,香港市場在“非典”期間跌幅接近20%,遠超過A股,主要源於離岸市場的特點,預計A股表現會優於港股。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說過:“試圖通過選時來躲避熊市的同時,往往也會錯過與牛市共舞的機會。”本輪疫情衝擊短期雖然給經濟和股市造成壓力,但從中長期角度看,也創造了逢低買入優質公司的契機,可能正是“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良機,著眼於長期的投資者也無需過慮。

深圳市榕樹投資董事長翟敬勇:

A股長期走牛可期

全國上下一心控制疫情,相信很快就會遏制住疫情的擴散,目前主要是觀察新增的病例的人數,一旦呈現大幅下降,人民的信心將會快速恢復。信心恢復後災後報復性消費將形成新的利好。

2020年將可能迎來全面的牛市行情。目前A股已具備牛市啟動的三大要素:政局穩定,資金開始追逐風險資產;推動資金入市的制度設計日益完善;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優秀企業不斷湧現。

歷時六年的國內“供給側改革”有效化解了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中美經歷艱辛談判,最終簽署了第一階段協議,國內國外的系統性風險均得到了有效化解。在此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升,海外資金持續加配中國A股市場。科創板的設立與註冊制的落地表明瞭中國金融制度的進一步開放與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將會和房地產市場一樣成為中國居民財富配置的重要途徑。

基於全球市場市值變遷的大邏輯,我們判斷新一輪的投資機會將聚焦於新興產業。未來科技產業將會是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能源、半導體、5G互聯網應用等新興行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高度看好新能源、半導體、5G互聯網應用領域的投資機會,這些新興行業空間巨大,成長速度極快,未來會誕生一批新時代下的偉大公司。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挑戰前所未有,機遇前所未有。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只有信念堅定,才能充分發揮才智,去實現偉大的夢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面前,我們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誠樸資產董事長馬北雁:

疫情短期擾動不改結構行情

我們要既正視困難,更要看到希望:國家改革開放不會停,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提供了難得的調整經濟窗口期;中國經濟在資本市場支持下逐步轉型升級,經濟增速下降但質量提高,人口紅利衰減但人口素質紅利釋放,在5G、AI、生物科技等領域走出更多的華為;2019年已經佔GDP 54.6%的第三產業,在城市化和工程師紅利的推動下,出現快遞物流、電商、工業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作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湧現出更多的消費品牌;傳統產業行業集中度提高的同時也逐步通過一帶一路走向國際化。

目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在全球都屬於較低水平,特別是眾多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仍然處於優質低價或合理估值水平,雖然短期估值擴張的空間有限,但企業盈利驅動的增長機會明顯。或許疫情的短期擾動恰是投資者中長期配置的最佳窗口期。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配置需求的增加是大概率事件,中國大量優質股票組成的核心資產目前的估值較海外同類型資產有非常大的吸引力。2019年持續的外資流入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至少有5倍的提升空間。就國內居民的資產配置而言,作為長期收益最高的股票資產配置比例是國際水平的零頭,隨著房住不炒或地產投資收益的下降,未來還有5~10倍的提升空間。

綜合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目前市場估值、未來國內外投資者的配置需求,我們相信未來這種基本面驅動的“優質優價”的結構性行情仍然會延續。

毅木資產投資總監祝儉:

安全邊際是構建組合的標尺

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實際GDP增速為6.2%,越南為7%,印度為5.1%。但人均GDP方面,2018年中國為9239美元,越南為2560美元,印度為2016美元。當我們不再沉浸在過往榮光的回憶裡,對同為發展中的國家做簡單的橫向對比,我們就會更有信心。

中國國際直接投資(FDI)只有3~4個點的增長,和歷史上雙位數增長不可同日而語。但全球FDI已經連續幾年負增長,2018年中國FDI佔全球比例處在歷史最高水平的10.4%,2019年預計這一比例還會繼續提升。因為FDI增速大幅放緩,討論中國投資環境惡化,同樣也是沒有做簡單的國際對標。類似的問題還有諸如槓桿率等,很可能都是理想主義的學術討論,過於強調應然性,忽視了複雜現實的實然性。一方面,社會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強調去槓桿、金融安全和經濟自然降速。另一方面,寄希望於拉動製造業投資,而製造業中民間投資佔比很高、市場化程度最高、反應最敏銳。其內在矛盾一目瞭然。要擺脫經濟降速的自我循環,需要更多的現實主義。

客觀地看,長期邏輯通順的部分個股,處於相對的高估值,壓縮了未來收益空間。陸股通開放至今,合計流入資金近1萬億,2019年就流入3500億。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加以中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存量特徵明顯,核心資產成為過去幾年市場最強音。

過去幾年的穩槓桿和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之韌性毋庸置疑。2019年年底以來的疫情來勢洶洶,短期衝擊在所難免,但不足以動搖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大好局面。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也即將在這一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穩中求進是經濟工作主基調。我們有理由預期,面對疫情,財政政策會加大力度,貨幣政策也會有所作為。

不失其所者久,安全邊際是我們構建組合的標尺。未來獲取超額收益,需要更多尋找存在較大認知偏差的板塊和行業。我們尤其重視由於擔憂經濟前景而估值低於國際同行、基本面毫不遜色的行業和板塊。這些行業板塊,競爭格局不斷優化、龍頭地位越加凸顯、收入利潤增速適中、分紅收益也有吸引力。同時,絕對低估值的香港市場,未來也值得更加重視。

樸石投資創始合夥人向朝勇

寒流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

我們認為,這次疫情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來得快也去得快,價值投資者大可不必悲觀,市場下跌較多反而是買進的良機。其一,經濟在春節期間本來就是淡季,無非是多損失一個月時間,但消費的錢沒有花出去,後面會有滯後消費效應,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其二,相信國家會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沖這一困難,包括減稅降費等財政政策,適度放寬貨幣政策,企業經營環境會進一步好轉,一季度應該是經濟與企業盈利低點,沒有長期悲觀的理由;其三,市場本身估值合理,優質藍籌股最近幾個月持續調整,估值不貴,醫藥行業龍頭公司估值已經有一個很好的消化,估值趨於合理,市場下跌空間有限;其四,目前市場上價值投資理念的資金實力越來越強,其長期的賺錢效應會使這批投資者堅定相信自己的方向,不會輕易被市場情緒左右。這次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應該是遠遠小於中美經貿科技的衝突。如果中國優質資產出現非理性下跌,一定會有理性的資金進場買進,包括境外的長線資金。

我們會堅守價值投資理念,在醫藥、消費、金融及科技四大方向精選優秀企業長期投資,對醫療健康產業尖端技術的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亞於半導體產業,某種程度上甚至比半導體產業更重要,如果這次疫情過後,國內各大醫藥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普遍重視醫療行業前沿尖端技術的研究與攻克,使我們的醫療健康產業發展走到世界的前列,這會是中華民族生命之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