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當前,醫生母親與兒子的通話只有倆詞:“有事”“我挺好”

半島記者 王鑫鑫

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揪心。危急時刻,市胸科醫院廣大醫務工作者不懼艱險,勇於“逆行”,走在了青島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市胸科醫院是島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之一,自疫情爆發以來,胸科醫院全院上下取消休假,全員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記者走進胸科醫院探訪疫情救治一線,採訪了主任醫師、副院長李同霞以及她的同事。

大“疫”当前,医生母亲与儿子的通话只有俩词:“有事”“我挺好”

作為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李同霞承擔著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會診工作,經常會診到很晚。在胸科醫院院內,她是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同時身兼醫院救治專家組、疫情防控組和後勤保障組組長,身上的責任千斤重。

李同霞每天帶領專家組成員認真甄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病情,一天兩次對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病情進行研判分析、指導診療。

為把各項工作做到實處,李同霞從防控疫情工作的開始就狠抓內部管理。李同霞介紹說:“為了全面做好醫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各項工作,我們迅速設立了辦公室和六個工作組,實現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我們認真對每個環節、流程進行研究,嚴格把上級的指導意見和各項要求落實到位。”她與相關科室人員一道,連夜起草應對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治工作方案,夜以繼日製定、修訂、完善院感防控制度近40項,為醫院防控工作開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醫院發熱門診改造時值春節,施工人員非常緊缺,她和總務科工作人員多方溝通,積極協調,在兩天之內完成了發熱門診的改造。

救治工作開展以來,李同霞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心裡惦記的都是患者的安危和各項工作,正如兒子“抱怨”的那樣,每次好不容易打通電話,李同霞總是簡短的幾個字 “有事”“我挺好”,便匆匆掛上電話。

李同霞的兒子子承母業,是公共衛生專業的博士生,1月17日深夜,他從北京回到家鄉,滿腦子憧憬著與家人團聚過年的幸福時光,誰知“從我回家後的第二天起沒有休息過一天。每一天,她都早早地離開家門,奔赴單位,有時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甚至幾天不回家,就是回家後也手機不離手,生怕沒有及時接聽到電話。”這是他在寫給“我的醫生母親”信中的一段話。

李同霞的兒子在信中寫道:“17年前,那時我還是一名剛升入3年級的小學生,懵懵懂懂的年紀或許並不能理解什麼是疫情,但我依稀的可以從身邊事物的變化中感受到那份緊張。而現在我腦海中依然能回想起那時每天因燻蒸醋而充滿酸味的教室,以及日夜堅守在最前線無法回家的媽媽。”

2003年5月15日,37歲的李同霞作為第三應急梯隊隊長帶領醫療組組員接棒進駐隔離病區,此時青島市唯一的SARS疑似患者錢某剛剛脫離危險,與SARS患者有密切接觸史的發熱患者鞠某於當天入院,緊接著又有兩名發熱患者入院排查。忙碌的工作讓李同霞和梯隊其他隊員根本無暇考慮自身安危,連續工作半個月後,第三梯隊全體隊員撤離隔離病區進行隔離休養。她的兒子在信中寫道:“也不知過去了多少日子,SARS疫情終於結束,我和爸爸坐著公交車,換乘了好幾次,又步行了好遠,終於到了媽媽隔離觀察的地方,見到了我那熟悉又陌生的媽媽。雖然只是站在醫護工作者隔離區圍牆外的遙望,但我依舊十分開心、激動。那一年,我10歲。”

2009年甲流襲來,李同霞作為第三梯隊隊長再次進駐應急病房,與上次SARS不同的是,此時正值炎炎夏日。進入隔離病區需要穿四層防護服,口罩、手套、眼罩一樣不能少,還沒等穿戴完早已是大汗淋漓,不多久就感到胸悶憋氣嚴重,從病房出來鞋子都能倒出水來。為了讓同伴們多休息一會兒,她主動減少休息次數,延長工作時間,大家都為她奉獻精神感動。

時光荏苒,初心永恆。那種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來的臨危不懼、勇於向前的責任和擔當,在李同霞身上歷久彌堅。如今孩子已經長大,她的丈夫也同自己一樣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其實孩子挺擔心我的,每天在家關注疫情的相關新聞,丈夫知道我的工作存在危險性。但是他們從來沒說過一句阻攔的話”,李同霞感到很欣慰。

兒子說:“我羨慕、嚮往著母親的那身白衣,雖然母親個兒不高,但她工作的背影,在我心中永遠是最高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