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在“南拓”的推動下,成都城南各大版塊強勢崛起,站南、大源、金融城三期、新川都逐漸呈現“高攀不起”的架勢,但

中和似乎是一個大寫加粗的例外,境地甚至有點尷尬。

實際上,中和版塊地理位置優勢很突出,北側為金融城三期、西側為大源、南側為新川。在城南使出洪荒之力發展的十年裡,金融城已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大源村搖身變成了國際大源,白紙作畫的新川也呈現了新姿態,可火三輪、城中村等標籤依舊刻在中和身上。這既有歷史的遺憾,但更多是現實的無奈:區域價值與發展現實嚴重錯位,組成了一盤很難判定輸贏的尷尬棋局。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中和版塊相對位置示意圖

這樣的“尬局”能被打破嗎?

中和組了個尬局

銳理君發現,在2019年初高新區的擬供地計劃中,中和版塊有超百畝土地計劃出讓。此外,隨著區域舊城更新逐步落地,地鐵與TOD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和“破尬局”似乎並不太難。

連續斷供5年 中和發展“差口氣”?

銳理數據顯示,2009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和僅成交了13宗地塊(含招拍掛),供應節奏相當緩慢。有趣的是,2009-2010年就成交了10宗,土地市場算是到達第一個小高潮;但在2010年之後的近9年時間內,中和僅成交了3宗地塊而具體到這3宗地塊,除今年1月成交的TOD用地外,另外兩宗為住宅用地。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再來看樓面地價,2009年至2010年,中和的成交樓面地價多在3位數浮動,最高為1495元/㎡;2018年6月,萬科以11440元/㎡+溢價23.81%拿地中和,觸摸到了全新的地價天花板,這也掀起了中和土地市場的第二次熱潮。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2009.01-2019.10中和版塊土地出讓情況

客觀對比相鄰的片區,中和的地價還有追漲幅度,但土地供應和區域發展節奏不匹配,讓這裡始終感覺“差口氣”。目前,該版塊內的品牌房企並不算多,僅有萬科、朗基、北京城建等。

備案均價16597元/㎡ 中和仍然“剛”的很?

銳理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前9月,中和商品住宅備案均價為16597元/㎡,與主城區前9月的平均房價(16701元/㎡)基本持平。供銷方面,2017年至今,中和住宅供應面積54.71萬㎡,銷售面積56.67萬㎡,供銷比0.97,基本平衡。

中和版塊內極少項目能做到高認購快去化。目前在售的項目有萬科璟南堂(銷售均價21000元/㎡)、新景璟歆府(銷售均價19460元/㎡)、仁美熙和府(銷售均價18063元/㎡)等,受制於價格因素,開盤去化效果並不理想。

2010年-2012年,中和住宅銷售主力產品面積段為50-90㎡,其中70-90㎡佔比最多;在市場改善大趨勢下,2017年開始,版塊內住宅銷售主力產品面積段往90-130㎡發力,130-170㎡的產品也有一定增幅。整體來看,90-130㎡仍是近期主流的產品面積段,置業客群也以剛性需求為主。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形象與配套雙差 中和“太難了”?

雖然背靠國際城南這個大IP,但是中和似乎和“國際”二字不沾邊,也被不少網友戲稱為:進一步繁華CBD,退一步遍地火三輪。

區域界面“老、破、小” 配套品相真不高

中和麵貌最讓詬病的地方就是“老中和場鎮”,過往安置房、自建房住區龐大,被很多人冠以“城中村”之名,斷頭路、釘子戶更是區域面貌更新的直接阻礙。版塊內的商業主要依靠各大菜市場和小區底商,今年開業的喜港城購物中心才給中和帶來了稍微大型的商超,而教育方面能拿出手的也只有中和中學......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被戲稱為“城中村”的老中和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喜港城購物中心及在建中的地鐵6號線

“堵堵堵”是常態 出行是“老大難”

中和交通已經形成三橫(吉龍一街、吉龍路、朝陽路)三縱(紅星路南延線、中柏大道、成仁快速路)之勢,乍一看並不差,但由於這裡的道路常年施工且通行需求巨大(特別是往西側軟件園方向),導致交通通行效率極低,早晚高峰擁堵是常態。


破“尬局”有兩把大火

中和佔據南4環、府河旁的地理位置,呈“一南一北”的發展之勢:北端為“舊城區域”,是以前的老中和場鎮,區域界面和高新區的“氣質”最不搭;南端部分區域為“新城”,是依託新川科技園打造的高品質住區。

與大源、新川等版塊相比,中和起步晚、發展慢,但區域窪地的屬性依然明顯,“兩把大火”也正在照亮未來的開發之路。

No.1

第一把火:片區改造更新有進展

中和版塊已經形成了新、老城並存的形態。按照高新區《中和舊城更新實施規劃》,改造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域,自2017年年底開始摸底調查,預計用3—5年時間對中和老城區老舊房屋(棚戶區)改造5千餘戶,分批進行。

公共配套方面:

近3年,中和重點建設特色街區、老碼頭、鄰里服務中心、道排工程建設、老城區微綠地等項目,後期將結合舊城改造在老車站配置中心公園、打造“水韻文化”民生項目等。

生態方面:中和將打造濱江生態公園(環城生態帶內的綠道文化休閒公園等),並在拆除老舊住房後建設景觀生態綠廊;另外,建成五岔子橋後可以連通江灘公園和桂溪公園,為中和片區居民出行至世紀城、軟件園片區提供方便,這對片區交通出行是一大利好。

區域改造已經開始。根據今年8月高新區管委會在地方留言板的回覆,中和今年將啟動中和中學、中街27號等12個地塊的搬遷工作。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2019年8月高新區管委會在地方留言板的回覆

城市面貌差是老中和的沉痾痼疾,改造更新需要花長時間、大功夫。必須明確的是,舊城更新是個持續性動作,“好看”只是第一步,激發內在需求,提升內在品質才是關鍵。

當然,就整體而言,這很有難度。

No.2

第二把火:陸肖站TOD“提勁”

當我們談中和的時候,我們還能談什麼?此前,中和沒有一個可以立於成都樓市的區域品牌標籤。不過,隨著今年9月底陸肖站展示中心主體結構的提前封頂,TOD價值逐步兌現的中和似乎有了新的品牌旗幟。

陸肖站TOD項目位於中和和新川版塊交界處,作為成都首個TOD綜合開發項目,不僅對成都的TOD綜合開發起著示範作用,也成為中和交通和形象改善的重要牌面。

交通:陸肖站TOD依託6號線(有望在2020年底之前通車)與22號線換乘為基礎,採用地上和地下互補的模式,再依託地鐵打造“公交+慢行”的一體化交通體系,能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和目前的交通效率。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城市面貌方面:陸肖站作為片區級站點,未來將聯動地鐵6號線的張家寺站、中和大道站、觀東站和應龍站,實現片區同步發展,打造功能互補的活力軌道生態圈;還將依託陸肖站打造210米的地標建築,沿中和一線形成高低錯落、開合有致的城市天際線,改變區域無地標的現狀。

2019成都“看多”版塊調查8:“尷尬”的中和

△陸肖站進展 圖片來源:成都地鐵官微

TOD對中和房地產市場有著極強的重塑作用,不僅可以利用“地鐵+TOD”改變區域土地的開發現狀,還能聯動新川,優化區域空間結構,為區域的商業、商務、居住提供有益支撐。

寫在最後

中和雖然佔據地利優勢,但區域龐大的安置房、自建房始終制約著未來的建設。在生長與停滯這場角力的拔河裡,中和步履艱難。

不過,交通路網日漸成型+區域公服配套逐漸升級+TOD項目引領帶動,讓中和具備了破局的後天優勢,不過需要警惕“三年又三年”的慢改造模式。

誰都耗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