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城市因水而興?

潺亭


“水”是江蘇最鮮明的自然與人文符號。自古以來,江蘇人善於利用大自然最美的恩賜,將水用於飲用、農業、城鄉建設、航運、防洪、排澇、手工業、文藝創作等方方面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江蘇水文化。

江蘇悠久的治水歷史,可追溯到最偉大的治水英雄鯀、禹父子。相傳大禹在江淮流域治水時,捕獲了淮水和渦水的水怪無支祈,用鐵鏈把它鎖在淮陰龜山腳下,使它無法興風作浪。經禹的治理,“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即長江下游的水流暢通,太湖流域的水患得以消除。大禹之後,先秦時期的江蘇境內湧現出吳泰伯開伯瀆港、伍子胥鑿胥河、吳王夫差開邗溝、春申君黃歇治理芙蓉湖等水利名人和事蹟,他們的治水活動,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發展條件,促進了地域文明的發展。

漢代,江蘇境內水利建設的重點似在江淮地區。西漢吳王劉濞開茱萸溝;東漢張禹、馬稜、鄧艾等在江淮地區修築蒲陽陂、廣陵陂、白水陂等人工水庫。三國時,孫權重點建設江南水利設施和運河,奠定了南京千年輝煌的水利基礎;曹魏時的陳登在淮揚一帶開邗溝西道,築捍淮堰等,奠定了後來洪澤湖大堤的基礎。

隋唐五代時,江蘇境內的水利建設逐步興盛。在春秋時代開挖的“邗溝”基礎上,隋煬帝為發展漕運,開通南北大運河,影響了此後千餘年江蘇水利水運事業格局;江淮地區東部沿海出現了抵擋海潮的捍海堰;太湖地區水利開發成熟,婁江、吳淞江等入海水道的治理不斷推進,湧現了於頔、王仲舒、李素等治水名人。

宋元時,江蘇境內水災頻繁,在與水患鬥爭的過程中湧現出蘇軾、范仲淹、王安石、沈括、任建中、沈起、單鍔、嵇安等水利專家。范仲淹修築了北自大團南至富安的捍海堤,人稱“范公堤”;喬維嶽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閘,提升了運河漕運的效率和安全性;蘇軾在黃河水患時,帶領徐州百姓在城外修築了護城黃河大堤,保護了城市的安全;宋代學者單鍔歷30餘年著成《吳中水利書》。他們不斷總結和推廣勞動人民的經驗與創造,做出了巨大功績。

明初,朱元璋為了建立以南京為核心的漕運體系,派崇山侯李新開鑿了溝通水陽江水系和秦淮河水系的胭脂河,在胥河上修建廣通閘,使太湖地區的漕糧賦稅直達都城南京。永樂遷都北京後,恢復了南北大運河漕運體系,徐州至淮安段的黃河被作為漕運運道使用。這一時期,湧現了陳瑄、劉天和、萬恭、潘季馴等治河名臣。潘季馴因為實踐“築堤束水”“束水攻沙”“蓄清刷黃”等治理黃河與運河的理論並取得成功,被譽為“千古治黃第一人”。明代的江南地區也是水利建設重點,永樂年間戶部尚書夏原吉採取引吳淞江水由瀏河入海並疏浚范家浜等措施,取得很好成效。

《乾隆南巡圖》第四卷《閱視黃淮河工》:描繪乾隆皇帝渡過黃河後,當日和次日視察黃河、淮河、運河和洪澤湖四大水系匯合處險要工程的場景。

清初,治河、治運依然是江蘇境內水利建設的重點,康熙、乾隆等帝王十分關心黃河、運河的治理。康熙六次南巡,都以巡視治理河道為首要之事,任命了以靳輔為代表的一批官員治理黃、淮、運。清道光年間,林則徐在任江蘇巡撫五年間,修浚瀏河、白茆河及七浦諸河,修張官渡的正越二閘,使鎮江附近的運河水量得以調節。他還修浚南通州河道,建築沿海堤防等,進行了成功的治水實踐。

民國時,水利的發展逐步過渡到專家治水、科學治水的近代水利發展時期。清末狀元張謇致力於導淮、治江、圍墾灘塗等水利事業,積極培養水利人才,親自帶領水利專家輾轉於蘇北各地開展水利測繪,提出淮水治理“三分入海,七分入江”的思想。直接參與創辦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的李儀祉在治黃導淮、整治運河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譽為一代“水聖”。抗日戰爭時期,在鹽阜革命根據地開展水利事業的宋乃德,修建了惠澤百姓的“宋公堤”,生動詮釋了“為民興利者得民心”的古語。

在悠久的治水、用水歷史進程中,江蘇地區出現了形態多樣的水文化遺產,其中有水工程遺存,如運河、陂塘、堤壩圩堰、水關涵閘、水文站等,還有橋樑、碼頭、渡口、井泉等與水有關的生活設施類遺產,以及水利管理建築、祭祀紀念類建築、水文化碑刻等相關遺產。


頭頭世道i


史上開封城被黃河水總共淹埋了6次。

金貞元年(1213年)的汴京文廟,在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建為汴梁路學,此後學廟屢遭洪水淹沒。先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黃河決口汴梁,學宮被淹。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稱開封府儒學,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十三年(1390年)河決開封,府儒學兩次被淹。

明永樂五年(1407年)開封府儒學移建於麗景門(宋門)內西北,明天順五年(1461年)黃河決口土城,開封城內洪水深丈餘,府儒學又被淹沒。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官軍先決口黃河,水淹闖王農民軍,後闖王農民軍決口水淹明官軍,開封全城毀滅,文廟隨之全部淹沒於地下,直到清順治九年(1652年),開封知府朱之瑤將文廟移至今文廟街處。歷經金元的洗劫,萬國鹹通,富麗甲天下的汴京城開始走上衰敗,但使開封真正走上敗落的是水患,確切的說是人禍。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打開封,遭到了殊死抵抗,三月未能攻下開封,後來,有人想到了扒開黃河,水淹開封,

到底是奄奄一息的明王朝官軍或是窮兇極惡的李自成義軍作孽,史料記載有很大爭議,有記載乾脆說雙方都比著掘黃河大堤,但無論是誰,都是不可饒恕的千古罪人,,史載黃河決口後,猶如巨雷奔騰而至,大水將開封整個淹沒於水下,僅城牆門樓和大相國寺屋脊頂可見,大水過後,

開封城36萬人僅2-3萬人逃生,開封城不僅成了廢墟,更是成了人間地獄,開封城被黃沙埋地下數米,連相國寺高大的彌勒佛也僅可見頭顱和手指,似在為遭到劫難的生靈哀悼,今天的大相國寺八角琉璃殿就被大部分埋於地下,後人想辦法提升的結果。


甜中有苦苦而甜


因水而興的城市很多,例如南京,九江,武漢,重慶等都屬於此類城市,這些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的運用,就是航運發達。


月神兒丶丶


歷史上哪些城市因水而興,因水而亡:威尼斯

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裡集結,而且也是13世紀至17世紀末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藝術重鎮,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這個鹹水潟湖分佈在波河與皮亞韋河之間的海岸線。

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溫柔。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但是,威尼斯滿城的石獅卻不能阻止城市的陷落。成名於水也困於水的威尼斯城每年有200天被浸泡在水裡,而在17世紀初,這一數字只有7天。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持續的降雨使得威尼斯瀉湖地區海水漲潮時發生倒灌,遊客只能踮起腳尖漫步著名的聖馬可廣場。許多古老的建築物的地下基礎結構被腐蝕,變得不堅固,造成大批古建築下沉。2001年,科學家們發現,威尼斯自1727年以來的275年間下沉了67釐米。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外,也有人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過度開採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層塌陷,整個水城正一點點沒入水中。有人甚至預言說,80年後的威尼斯將成為水中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