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的大化改新,是不是學習的中國的制度和文化?

洪浩江蘇南通


日本歷史上的大化改新,發生在孝德天皇執政時期,從公元645年,即大化元年開始。

這次革新和近代的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兩次變革,甚至“日本”這個國名也是從這次大化改新得以確定。

但從實際來看,大化改新與其說是一場改革運動,倒不如說是一場有關宮廷權力的政變,而這次政變的種子,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埋下了。

大化改新之前的重要人物:聖德太子與推古天皇

要說大化改新,就必須將眼光放得再遠一點,講一講推古天皇在位,聖德太子執政時期所做的事情。

日本和中國的交流要比朝鮮半島晚得多,朝鮮半島在商周時期就與中國建立了聯繫,其上第一個王朝就是紂王的賢臣箕子所建立的“箕子朝鮮”,但是明確記載中,中國派遣使臣到達日本要追溯到三國時期。《三國志》記載過魏國使臣到達日本的所見所聞。

但是,中國知道日本地區確實要早得多,《山海經》中的註解曾經提到過,日本“衣服無針功”,也就是說當時的日本還沒有縫紉技術,這一點和《三國志》中的描述一致。

男子皆露紒,以木棉招頭,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婦人被髮曲紒,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

從描述來看,當時日本男子將自己纏得和木乃伊一樣,女子的衣服就像床單中間掏個洞,然後套在頭上用以蔽體。

這樣的日本在得知新羅(朝鮮半島當時的王朝)和中國之後,自然想要向中國學習更先進的技術,於是就向中國派遣了“遣隋使”,隋朝自然也派遣了使臣進行回訪,中日之間的交流才走上正軌。

而決定向中國學習的人,就是聖德太子,這一段時期就是日本的飛鳥時期。

此前日本國內因為天皇權位發生了戰亂,最後蘇我馬子擁立了崇峻天皇取得勝利,並且掌握了政治實權,這就導致了天皇和權臣之間爆發了茅盾,於是蘇我氏暗殺了崇峻天皇,擁立了第一位女天皇推古,並且達成了聖德太子與蘇我馬子共同攝政的局面。

聖德太子為了讓天皇權力從各大氏族手中擺脫出來,與中國的隋朝取得聯繫,並且第一次建立了“十二冠制”,編寫“十七條憲法”。

從內容來看,實際上是學習中國當時剛剛出現的科舉制度,直接目的是不分出身地選拔人才,根本目的是打破氏族權限。

與此同時,聖德太子以攻伐新羅為藉口,組建軍隊,用皇室成員作為領軍大將,增強了天皇對於軍隊的掌控力。

在民間大力推崇佛教,興建寺廟,和僧侶達成了很多協議,給予了非常多的權力。這樣一來又弱化了各大氏族在民間的尊崇地位。

通過種種改革,都極大提高了天皇在各個領域的權力,達到了可以顆氏族權力相抗衡的地步,這就是大化改新產生的最根本的依靠。

毫不誇張地講,“大化改新”其實從推古天皇時期就已經進入了籌備階段。

大化改新爆發,一次影響深遠的宮廷政變

大化改新的出現距離聖德太子並不遠,掌握國家實權的部族還是蘇我氏,而這次政變的做法就是皇室成員聯合其他部族對蘇我氏的清除,並且擁立了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之後,改年號為大化,並在不久之後頒佈了各項改革措施。

對比來看,這次改革所參照的藍本就是中國唐朝時期的各項制度,其學習程度、效果要比聖德太子執政時期更為深入、全面。

蘇我氏為何會被眾人反對?從根本上原因來說就是兼併土地所致,這也是古今中外很多王朝矛盾爆發的根由。

所以,大化改新的第一項措施就是土地制度的改革。

這一部分沒有什麼新意,只是將之前皇室、貴族等的私有土地收歸國有,然後再將其作為食邑賞賜給忠於皇室的臣民。

這一點在改朝換代的時候都會進行,當實際上公有土地越來越少的時候,矛盾就會再次爆發,然後循環往復。

針對之前天皇大權旁落的現象,日本的這次改革並不是很徹底,可能也和學習中國唐朝時期的制度有關,行政機構劃分更為清晰,但地方權力過重,也算上日本之後皇權與幕府分裂的伏筆,這一點和唐朝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有點像,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有關聯。

事關國計民生,大化改新為了增強對人口的控制,建造戶籍,將度量衡進一步統一,這一點很明顯地是學習了中國當時的管理方式,當然日本之前也曾有過此舉。

而對中國最為明顯的借鑑,就在於賦稅制度採用了“租庸調製”。

租庸調製是中國唐朝時期採用的賦稅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收稅方式的變革。因為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社會,所以以家庭為單位,向國家繳納糧食稱為“租”,繳納“棉”、“布”等物資叫做“調”。而“庸”是指徭役,如果不想去參與徭役,可以用錢財代替,這就是“庸”。

日本當時學習了唐朝的賦稅制度,也採用這樣的方式。

日本也在這次革新的時候,正式確立了“日本”國名,意為“日出之處”。

大化改新有些生硬,未免操之過急

從以上制度可以看出,不論是租庸調製的稅法還是中央、地方的各級官制,日本學習的都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制度,

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弊端。

唐朝時期,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已經接近千年之久,各項制度從無到有,不斷地根據實踐進行變革,所以各項制度的推進都比較能解決實際問題。

但是,日本很明顯地生搬硬套,從聖德太子時期就強行地將中國製度應用於日本,而日本恰恰沒有那麼長時間的國家積累,和中國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所以導致了這些改革的制度在不久之後便分崩離析,日本也因此分裂。

再加上在後期兩國已經不再派遣使臣,所有交流都屬於民間的溝通,尤其是僧侶之間的交流更為頻繁。拿曆法來說,中國知道曆法需要不斷地更新,但日本官方還沿用從很早之前從中國引進的歷法,這就導致了對於日食、月食等推算,日本主管天文方面的官方人員還不及寺中的和尚,這也是當時令他們很不解的事情。

但不得不說,日本雖然生搬了中國很多制度,但在宣告失敗之後,自我調節的地方也特別多,比如幕府制度、戰國時期的各項舉措,都是根據日本國情對從中國引進的各項制度的調整。

這個民族的適應能力與改革能力還是不錯的。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學習中國的制度和文化。日本自古以來,就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受到中國文化和生產技術的影響,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645年6月,皇室依靠部分新興貴旅和從中國回來的留學生的支持,發動宮廷政變,一舉消滅蘇我氏及其黨羽,奪回了長期控制在大貴族手裡的政權。次年,孝德天皇頒佈革新詔書,仿照中國的封建體制實行改革。

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是:(一)改革土地佔有制度。(二)實行班田收授法。(三)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制度。改革官制和軍事制度,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襲,公民服兵役,廢除貴族世襲控制軍事的特權。

大化改新摧毀了氏族貴族奴隸主的統治,為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從此,日本開始過渡到封建社會。由於廣大部民擺脫了貴族的奴役,成為國家的班田農民,社會地位得到一定的改善,提高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有密切聯繫,廣泛地吸取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7世紀以後,日本直接向中國派遣使者,留學生,求法僧,積極主動地學習中國文化。大力吸收中國的先進文化,為8世紀以後日本文化的廣泛發展奠定了基礎。

吉備真備和阿倍伸麻呂是日本留學生中的傑出代表。吉備真備在唐留居17年,積極吸取唐代文化精華,他回國後,利用漢字的偏旁創造了日本片假名。他在日本太學任教,並且結天皇講解禮儀和漢書。


皖北隱士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學習了中國的制度和文化。

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日本”這一國名,“天皇”這一稱號,“大化”這類年號,都是大化改新才有的。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強者的國家,彼時大唐盛世,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定會積極派遣留學生赴唐學習,促進改革。

狹義的大化改新是以改新之詔為核心,廣義上則從乙巳之變大寶律令止,採後者更能突出表現中國對日本的影響。

對唐朝制度和文化的學習更應追溯到推古天皇,彼時就已為大化改新埋下伏筆。

按照時間序進行說明:

  • 600年左右

推古天皇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女皇,她致力於提高天皇權威。當時日本政治的運行是由天皇領導豪族商量著來,她不可無視豪族的意見。

此時日本面臨著其他東亞強國,高句麗、百濟、新羅,還有唐。日本與新羅有土地之爭,而對於唐,日本只能謀求友好關係。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要建立天皇主權國家,同東亞強國進行平等外交。

  • 628年

推古天皇駕崩,天皇主權的理想被粉碎,蘇我氏趁機上位,盛氣凌人,連皇族都不放在眼裡。

  • 645年

乙巳之變,即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在宮中暗殺蘇我入鹿,滅了蘇我氏,皇室得以重掌大權,大兄皇子等人擁立孝德天皇繼位,由此開展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 646年

改新之詔,孝德天皇頒佈《改新之詔》,推行政治改革,稱為“大化改新”。日本由此進入封建社會。

參見《日本書記》第二十五卷摘取重要條文(日語原文):

罷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処々屯倉及臣連伴造國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処々田荘。

初修京師置畿內國司郡司関塞斥候防人駅馬伝馬及造鈴契定山河。

初造戸籍計帳班田収授之法。

罷舊賦役而行田之調。

主要改革內容:

1.公地公民制

既然是改新,以前就是“私地私民”,私地就是豪族私有土地,稱為田莊;田莊裡住的人,歸豪族私有,稱為部曲。

現在都充了公,全都為皇帝一人所有。

2.國郡裡制

設置首都以及地方行政組織,劃定界限,建立中央集權型的國家。

理想同現實還是存在差距。

各地的公地管理機構稱為“評”,豪族首領掌管,由大地主變為責任人,性質變了,但實際上地方勢力還是很強盛,留下隱患。

3.班田收授法

將公地公民制下集中的土地均等地租給農民,將稻米作為租進行徵收,這是以唐朝制度為模版。這一制度並未立即施行,在670年之後才實施。

4.租庸調製度

米叫做租,勞動力叫做庸,地方其他農產品叫做調,這些作為賦稅。

  • 701年

《大寶律令》頒佈

《大寶律令》規定了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明確了軍事制度、身份制度、司法制度。

其中的刑法部分完全照搬唐朝律令,而行政法和民法部分則考慮了日本實情,對唐朝律令有所改變。

在整個大化改新的過程中,日本不斷派遣唐使學習唐的官僚制度和儒家學說,並將其積極應用到日本的改革之中。

即便是今天,在日本,我們能從建築、藝術、服飾、文化等各個方面感受到大唐文化的浸染。有時漫步在日本的古城裡,會產生夢迴大唐的錯覺。


我是讀讀書侃侃報,請多多指教,共同學習!


讀讀書侃侃報


是的。公元645年日本 孝德天皇即位(年號“大化”)後仿照中國唐朝制度所實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這一改革是日本從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標誌。

主要內容:

1、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2、在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主要意義: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

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董大貓南南北北


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兩次重要的改革之一,這次改革日本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

大化改新發生在646年,唐朝的建立是618年,唐朝正處於國力上升時期,當時的唐朝是繁榮開放的,在國際上是一個影響力很大的國家。很多國家派遣唐使來華。

他們很多人都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態,來華學習,很多人終生留在了中國。

日本更是派出龐大的使團,來華學習,日本學習唐朝是全盤學習,上至政治制度、經濟管理,下至生活習慣,方方面面。

日本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就是根據中國草書偏旁部首造出來的,時至今日,很多日本文字與中國漢字寫法一模一樣。

可以這樣說,日本大化改革很多東西是直接學習唐朝的。


知無為而有益


日本在秦始皇時期屬中國,居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相當歷害,有個儒家老道,將最好的中華歷史文化書籍帶到了那個島國,所以日本效防中國文化,在唐朝時期和中國友好領幫,時到如今他對中國製度深信不疑,日本的生活產品質量世界第一。


丁佔愛


日本歷史上的大化改新,不能完全說是學習、借鑑中國製度和文化。但是,日本歷史上的大化改新,離不開中國製度和文化。

不僅是日本社會、歷史上的大化改新,幾乎所有東方世界的國家、地區和民族,都學習和借鑑了中國製度與文化,都受到了中華幾千年悠久、優秀、優質、先進發達、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和中國製度的強烈重大影響,只能說尤其是日本受益大、效果大、效率高、影響深、感受深……等。

日本社會的歷史,在中國唐朝以前,幾乎是荒無人煙、土著“幾人”、野蠻的原始社會,一片空白。可以說日本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切源泉和動力,都來自於中國製度和中國文化。


袁聰


公元593年,聖德太子攝政後實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確立中央集權制和皇權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貴族奴隸主的保守勢力。但改革沒有觸動部民制,更未摧毀氏姓貴族勢力。聖德太子死後,外戚蘇我氏專權,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勢力,殺死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公元640年,聖德太子派到中國留學三十多年的高向玄理、南淵請安歸國(此前僧旻已於632年歸國),他們帶回隋唐的封建統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並傳授給皇室貴族,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礎。

日本文化前幾百年是學習中國的盛唐,史稱“大化改新”。

後面是幕府時代倒臺,開始結束閉關鎖國狀態,學習西方文化經濟政治體系,史稱“明知維新”。


陽明山下青藤狗


是的,是學習借鑑我國唐朝的政治經濟體系,而進行的一次大革新。公元645年,封建革新派發動宮廷政變,擁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次年起仿照中國唐代制度實行改革:廢除部民制,施行班田收授法,確立封建土地國有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制,廢除世襲氏族貴族制。這次改革至8世紀初完成,歷時半個世紀,從此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